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泽义 《淮海医药》2001,19(1):71-72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和疗效。方法 从严把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关,加强中药炮制、调剂工作,严格汤剂制备各过程,不断改革、发展汤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提高中药内在质量,使之生产、销售规范化管理,重视影响汤剂质量的各因素,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汤剂的质量和疗效会得到保证和提高。结果 提高汤剂的质量和疗效,必须认真研究与之相关的各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燕  蔡鹤然  梁颖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0):2211-2216
中药汤剂是现代中医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之一,其质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受到历代医者的重视。随着现代机器煎药技术的发展,汤剂质量的影响因素愈加复杂,使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中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拟通过对汤剂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并结合工作体会就控制汤剂质量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讨论,以期为提高汤剂质量、保障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罗红丽 《北方药学》2018,(1):182-183
中药汤剂是将中药饮片混合加水浸泡并煎煮一定时间后,静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得到的液体剂型.中药汤剂疗效的发挥受到方药、中药药材质量、药材加工炮制、药材贮藏、调剂、药材煎煮、汤剂服用等各个因素的影响,要从各个环节重视中药汤剂的质量,医生、药师、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发挥汤剂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药汤剂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汤剂的临床疗效。汤剂原料药来源混杂,且从医院到患者手中经医生处方、配药、煎煮、配送等环节,均能影响其质量安全。引入中药汤剂溯源体系,对以上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是中药质量溯源的关键环节,从而实现"放心中药"工程。借鉴中药质量追溯体系的研究、相关技术的引入和数据共享接口的结合,以及前期试点取得的成果,逐步建立和推广汤剂溯源体系,将促进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药汤剂成份与煎器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平健 《中国药房》1993,4(2):44-46
<正> 单味中草药及复方中药在煎煮(构成中药汤剂)过程中其所含有的各种成份及成份复合物间,存在着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样药物汤剂成份及复合物成份间亦有着这类变化,构成影响中药汤剂质量和疗效的因素。如果煎器选择不当,这样就有可能因诸多因素或变化造成汤剂质量下降,疗效丧失或降低,或产生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即中药汤剂质量及疗效的好坏从某种意义来说取决中药汤剂成份与  相似文献   

6.
周鹏  陶秀英 《齐鲁药事》2001,20(5):37-38
以水煎煮中药材所制成的汤剂 ,是一种液体制剂 ,相传是商代伊尹所创。但汤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则详见于后世《内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汤剂是我国药物中最普遍、最古老的剂型之一 ,它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直沿用到现在。汤剂在我国医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历代医药学家都非常重视汤剂的煎煮方法与质量。煎煮汤剂是一项细致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汤剂质量的好坏对药物的疗效影响很大 ,即使是良医妙药 ,如果制备不当 ,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治疗结果。要保证汤剂的质量 ,必须从几个方面注意 :一、煎药器具煎药器具宜用砂…  相似文献   

7.
中药汤剂具有吸收快、奏效迅速,并能适应中医辨证施药发挥中药综合疗效的作用,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剂型中药汤剂是由中药饮片煎制而成,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药效,加强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确保汤剂药效是中医临床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由于符合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灵活用药的要求,与中成药比有制备方便、吸收快、剂量大等优点,成为中医临床应用最多的剂型之一;一般占整个中药处方量的50%,本院汤剂处方占整个中药处方的45%(不包括配方颗粒)左右。故汤剂的质量对中医临床而讲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医临床的疗效,重要的是中医药的社会信誉和中医药事业的未来。由于汤剂制备是个很多人参与、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故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药材的来源、种植、采集,饮片的加工炮制,中药调剂及汤剂的制备过程等。本文从调剂操作的处方应付、汤剂制备两个环节对汤剂质量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药汤剂质量的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万东 《中国药业》2003,12(10):64-65
从药材质量、药材的依法炮制、配伍与禁忌、用药剂量、煎煮方法等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怎样保证汤剂质量、增进汤剂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爱金 《海峡药学》2002,14(4):89-90
对中药汤剂中特殊煎法的中药处理方法的变革探讨,最大限度地提高汤剂质量,保证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胆石六号汤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确定胆石六号汤剂的制备工艺,并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薄层色谱法对胆石六号汤剂中大黄、栀子、木香、元胡主药进行定性鉴别,拟订其质量控制标准,考核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采用本法制备的制剂质量稳定,鉴别方法有专属性。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肉苁蓉标准汤剂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依照标准汤剂的制备要求,制备14批肉苁蓉标准汤剂,采用HPLC法测定标准汤剂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计算其转移率,测定汤剂的出膏率和pH值,并建立肉苁蓉标准汤剂的UPLC指纹图谱.结果 14批肉苁蓉标准汤剂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平均转移率分别是22.99%、...  相似文献   

13.
3种方法制备中药汤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GNG 中药抽出机与直火加热法、蒸气煎药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方法:以总固体含量的微生物限度为指标,比较3 种方法制备中药汤剂的质量。结果:GNG 中药抽出机制备中药汤剂的总固体含量是其余2 种方法的2 倍以上,保存时间较其余2 种方法长。结论:GNG 中药抽出机制备的汤剂质量优于直火加热法和蒸气煎药法,适宜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建立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为酒黄精标准汤剂的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标准汤剂制备方法和要求,制备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14批,按照现行药典方法测定多糖含量,参照文献方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计算两者的转移率,测定汤剂的pH和出膏率,并建立其HPLC特征图谱。结果: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的多糖转移率为30.16%~100.34%,5-HMF转移率为56.58%~83.08%,出膏率40.26%~61.48%,pH 3.09~4.27,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软件进行分析,找到8个共有峰,指认1个,为5-HMF。对14批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62。同时,建立了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结论:所建立的标准汤剂制备方法可行、稳定,分析方法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良好,可用于酒黄精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提高马齿苋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标准,以马齿苋标准汤剂控制马齿苋配方颗粒内在质量。方法 以10批不同产地马齿苋饮片为原料,制备了10批马齿苋标准汤剂,建立了马齿苋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方法,并对10批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马齿苋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精密度RSD分别为0.00%~0.44%、0.00%~1.89%;重复性RSD分别为0.00%~1.74%、0.00%~2.15%;12 h内稳定性考察RSD值分别为0.00%~1.84%、0.00%~4.08%。10批马齿苋标准汤剂共有7个特征峰,与马齿苋饮片中成分一致,并提取出2个主成分。基于PCA数据,对10批马齿苋标准汤剂进行评分分级。结论 马齿苋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方法具有稳定、可靠的特性,可为马齿苋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汤剂是中医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具有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中药汤剂的质量,从而延误病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浅谈中药汤剂质量。1药材来源质量选择药材品种优劣受种植地、气候环境、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17.
中药汤剂电子码监管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汤剂的制备和配送服务的电子码监管,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三不"(不抓、不煎、不等)的服务。方法:依据中药汤剂及药房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开发专用软硬件并实施新流程,构建中药汤剂入库、处方、配药、煎制和配送全过程的电子监管系统。结果:实施电子码监管后,汤剂实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质量可查"。结论:电子码监管能更好地实现汤剂的质量保障与配套服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中药汤剂是我国中医药治病最早的一种剂型,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服用方便、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等特点,至今临床应用仍十分广泛。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汤剂煎煮的操作方法比较笼统,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缺乏质量评价的控制点,导致汤剂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中药汤剂煎服中易被忽视的宜与忌。1煎煮前准备工作方面1.1煎煮器具的选择煎煮器具对煎药质量有较大的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煎药机煎煮及包装汤剂过程中卫生学控制要点。方法通过对中药煎药机煎煮汤剂与中药制剂卫生学控制方法不同点的比较,并结合其制备特点而进行论述。结果中药煎药机煎煮及包装汤剂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其卫生学质量。结论只有有效控制中药煎药机煎煮及包装汤剂过程中的卫生学质量,才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鉴定升麻药材真伪,并制备升麻饮片标准汤剂,建立质量标准。方法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DNA条形码基原鉴定;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将鉴定为升麻的饮片制备标准汤剂,分析并计算异阿魏酸的转移率和升麻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建立升麻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结果 10批药材经分子鉴定均为兴安升麻(Cin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在作者所建立的制备条件下,异阿魏酸转移率为42.75%~65.50%,出膏率为12%~26%,10批升麻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90.2%。结论利用分子鉴定与标准汤剂的质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升麻的药材质量,同时建立了规范的升麻标准汤剂制备方法及其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