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小儿腹泻病的用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在该院儿科住院的以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262例患儿的用药情况.结果 临床治疗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滥用抗菌药物、重复使用止泻收敛药、助消化药及微生态制剂现象.结论 对不合理用药要进行干预,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2.
招艳  刘艳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89-1990
目的 观察小儿止泻方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根据年龄随机分为小儿止泻方组、阳性药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采用营养治疗;小儿止泻方组(28例)采用小儿止泻方灌肠治疗;阳性药物组(29例)采用口服蒙脱石散治疗.三组均观察治疗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3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7%,阳性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9.3%,小儿止泻方组总有效率为78.6%.与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小儿止泻方组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P<0.01).阳性药物组和小儿止泻方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止泻方灌肠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病的用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在该院儿科住院的以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262例患儿的用药情况。结果临床治疗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滥用抗菌药物、重复使用止泻收敛药、助消化药及微生态制剂现象。结论对不合理用药要进行干预,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4.
黄义樵  周颖 《北方药学》2011,8(12):77-77
目的:为了执行"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分析小儿腹泻病的用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6月-2009年5月在某院儿科住院的以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262例用药情况.结果:治疗用药基本合理,也存在滥用抗茼药物、重复使用止泻收敛药及助消化药.结论:对不合理用药的医生,医院要进行干预,并保证患儿用药的安...  相似文献   

5.
中医诊治小儿急性腹泻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腹泻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在文献中的使用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通过对参考书和工具书以及计算机检索1994-2009年国内有关中医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文献260篇,进行中医治则治法和方药运用规律的研究.结果:前3位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为消食化积、运脾止泻,常用保和丸加减;清热利湿、和中止泻,常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疏风散寒、化湿止泻,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泻的药物主要为健脾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茯苓、车前子、苍术、藿香、白术、陈皮为治泻的核心药物.结论: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应以健脾和化湿为主,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小儿渗湿止泻散口服加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效果,我们应用上述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并与常规治疗做对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方姣英 《中国药业》2011,20(20):72-72
目的 观察应用自拟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腹泻患儿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禁食口服或静脉补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止泻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92.30%,39.68%和69.8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自拟止泻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B1和山莨菪碱(654-2)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8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足三里、止泻穴位注射维生素B1和654-2止泻,1~2次/d;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片和蒙脱石散口服止泻,3次/d;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和液体疗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6.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讨论用足三里止泻穴注射维生素B1和654-2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好且安全、见效快、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兴安盟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3年4月-6月门诊西药的处方共7464张,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百分比,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使用频率占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结果: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23.15%,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共48种,口服给药占48.55%,静脉给药占39.96%,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占34.95%.结论:门诊在全身用药方面以口服途径为主(48.55%),多选用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在选择药物及给药途径方面大体是合理的,但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有配伍禁忌和对一些小儿、老年人等特殊患者在用药剂量上没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何钱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259-260
目的观察小儿利湿止泻颗粒对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予西医抗病毒、黏膜保护、微生态调节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口服小儿利湿止泻颗粒,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5%,对照组为48.2%,疗效差别明显。结论小儿利湿止泻颗粒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1.
<正>小儿腹泻是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的常见胃肠道疾病,病情严重,以往主要靠临床运用抗菌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现在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抗菌药物的升级,不但经济负担加重,而且其毒性、过敏、耐药性、双重感染等副作用愈引起人们的忧虑和关注。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我们运用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3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双苓止泻口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1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双苓止泻口服液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见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止泻饮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 应用中药止泻饮(地绵草、马齿觅、黄苓、黄连、肉桂等),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与对照组(呋喃哇酮、庆大霉素)治疗100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为96.36%和85%,治愈率为70%和5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提示止泻饮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良好的效果,无毒副作用、方便、价廉,适应于农村及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与口服双歧杆菌联合用于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2例秋季腹泻的小儿患者,随机选择76例患儿为观察组,联合应用蒙脱石散与口服双歧杆菌治疗,余46例为对照组,仅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3d后,对两组治疗时间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退烧时间、止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蒙脱石散和口服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较单一使用蒙脱石散能更快的缩短患儿病程,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20):2868-2871
目的:了解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痤疮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雄激素分泌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炎症损害和免疫失常及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痤疮的局部治疗药物中维A酸类药物与抗菌药物可联用于治疗轻、中度痤疮,其中全反式维A酸、阿达帕林与他扎罗汀是治疗轻度痤疮的首选药物,全反式维A酸常联合外用抗菌药物治疗中度痤疮,阿达帕林和克林霉素分别与过氧化苯甲酰联用、果酸参与的联合给药方案也用于治疗痤疮。口服治疗药物中维A酸类药物主要用于重度痤疮,第一代的异维A酸较第二代疗效更好,但均有致畸作用;口服抗菌药物适用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多西环素与米诺环素是首选药物,米诺环素联用过氧化苯甲酰疗效好;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口服后不良反应较多,故常作为外用药;口服激素类药物中的抗雄激素类药物用于女性患者,但长期使用会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螺内酯有潜在的安全问题,西咪替丁抗雄激素效果较弱,不作为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暴发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的治疗,使用剂量须严格控制。结论:痤疮的治疗应根据痤疮的发生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增加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浅谈小儿腹泻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庆油田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2008年7月到2009年7月门诊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89例,全部给予止泻治疗。结果显效69例,有效12效,总有效率为91%;无效7例,无效率为7.9%。临床观察三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止泻散以消食化积、运脾止泻、多药合用药效更佳,是治疗小儿腹泻的有效方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复方苯乙哌啶在临床上多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也可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由于不合理用药、用药剂量过大或放置位置不当而致小儿误服,引起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已被列为儿科重大危害药物之一,不宜作为治疗儿童腹泻的常规药  相似文献   

18.
蒲明顺 《北方药学》2015,(1):178+19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结果:100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10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662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6.2%,抗菌药物使用疗程为3~7d,平均使用疗程(4.8±1.5)d;口服给药498张,所占比例为75.23%;静脉给药137张,所占比例为20.69%;肌注给药27张,所占比例为4.08%。单一抗菌药物的处方597张,所占比例为90.18%;二联用药的处方为65张,所占比例为9.82%。结论:我院门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过高,静脉给药的比例也很高,但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9.
小儿秋季腹泻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志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60-2461
目的:观察思密达、利多卡因,654-2等保留灌肠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小儿秋季腹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思密达、654-2、利多卡因等保留灌肠;对照组80例口服思密达,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包括纠正脱水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在纠正脱水、退热、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思密达、654-2、利多卡因等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治疗新生儿感染抗菌药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的各类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综合近几年国外文献,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药动学特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许多常用抗菌药物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有效且安全性好,但合理用药仍应加强,以尽可能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