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在6个月~4岁发病,发病初期患儿体温骤升至39℃以上会出现抽搐,在临床中护理人员指导家属以拇指按掐患儿人中穴,另一拇指按掐合谷穴;同时给予镇痉药物保留灌肠,但在灌肠中使用的灌肠袋体积较大、较耗材、浪费药液。在临床中,我们自制灌肠管将其应用在小儿高热惊厥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方法:取一个20 ml的无菌注射器,将注射器针头弃掉;取一个7号无菌头皮针,将针头剪掉后用注射器抽取药液连接头皮针;使用甘油润滑头皮针管后,将其插入患儿肛门4~5 cm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我们经常为高垫惊厥的患儿抽水合氯醛行保留灌肠,在用灌肠器接一次性肛管灌肠时,因为灌肠器容量大(50 ml)。而小儿所需药量少,发现药量的精确度不易掌握,且灌肠器的造价高。鉴此,我科自2005年开始尝试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与一次性注射器(10 ml或20 ml)衔接用于灌肠,经临床使  相似文献   

3.
马国蓉 《全科护理》2011,9(31):2839-2839
在我科,由于病人都不便于下床活动,容易便秘,医生一般会要求进行开塞露60mL~100mL灌肠,通常习惯将3支~5支开塞露直接挤进肛门。我科采用一种简便的灌肠方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方法将1根一次性吸痰管,前端抹上液状石蜡;剪掉接头,直接接上50mL注射器(不带针头),拔出注射器活塞;将吸痰管前端折叠,向注射器内倒入开塞露,然后将吸痰管插入病人肛门5cm~10cm,抬高注射器位置,液体会自动注入,如果觉得速度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尿袋代替灌肠注射器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结肠炎特别是乙状结肠、直肠部位病变临床治疗多采用药物保国灌肠。传统使用灌肠注射器进行灌肠。近年,新的灌肠药物不断推出,许多粉剂药物,如锡类散、麦滋林一S、甲硝吐等.有细小的颗粒不易溶解,所以,在使用灌肠注射器时极易发生堵塞现象,经常损坏注射器,为此,我们对灌肠器进行改革,采用一次性尿袋代替灌肠注射器,取得满意效果。用16号灌肠管一根、一次性尿袋和漏斗(用X钱胶片自制)。操作时,将灌肠管接一次性尿袋,从尿袋排出口用自制小漏斗将药物灌入袋中,根据袋子抬举高度决定压力大小,将药物缓慢灌入。本法优点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组成保留灌肠装置在胰腺炎大黄灌肠中的效果。方法47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单日采用传统灌肠装置灌肠,双日采用改良式灌肠法灌肠,比较两种灌肠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改良保留灌肠装置灌肠,舒适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χ^2=4.067,P〈0.05),且无漏液、脱管现象,效果优于传统方法(χ^2=24.26,P〈0.05)。结论临床使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组成保留灌肠装置在胰腺炎大黄灌肠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小剂量保留灌肠是儿科常规操作 ,如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用于小儿惊厥及颅脑CT等检查婴幼儿保留灌肠。通常剂量小 ,用药准确 ,如用一般的灌肠筒、肛管既浪费药又操作繁琐。现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 材料  10ml一次性注射器 1具 ,剪去尾部保留 15cm左右长的吸痰管 1根 ,生理盐水 ,石蜡油 ,纱布。2 使用方法 婴儿取左侧卧位 ,抬高其臀部 ,用注射器抽取药液 ,剪去吸痰器尾端 ,接于注射器乳头上。用石蜡油润滑吸痰器顶端 ,排气后由肛门插入 7~ 9cm ,缓慢注入药液 ,同时为避免浪费药液 ,注完药后可抽取 5~ 10ml的空气将吸痰管内的…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氧管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 ,以达到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由于肛管管径较粗 ,保留灌肠肛管插入需 10~ 15cm ,因此插入肛门后对肛门刺激较大 ,容易溢出粪便 ,不易保留 ,而且患儿感觉痛苦。另外 ,护士操作时不易把握推注时的压力 ,且橡皮肛管重复消毒使用 ,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又是交叉感染的一个因素 ,而一次性肛管造价又过高 ,通过临床实践 ,我们将一次性氧管代替肛管进行保留灌肠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用物一次性氧管 ,一次性 5 0毫升注射器 ,灌肠用物 1套 (不需灌肠器 )。2 方法氧管的末端连接注射器后将前…  相似文献   

8.
常规的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往往对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及婴幼儿的实施难度大而且效果不佳,笔者经临床实践探索,总结出一种常规小量不保留灌肠新方法,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按常规灌肠法准备用物。将臀部抬高,取左侧卧位,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灌肠药液,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或胃管的后端,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吸痰管或胃管的前端,排尽空气,缓慢插入患者肛门注入药液,最后注入温开水,注射毕,将吸痰管或胃管拔除,轻柔肛门,保留。2优点1)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2)用注射器代替灌肠器,注入液…  相似文献   

9.
儿科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儿科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邓海波(山西省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030053)临床上大量不保留灌肠是儿科护理常用的技术操作,但传统方法灌肠流速不易控制,对肠道刺激性大,且肛管较粗、硬,患儿多不能配合。我院儿科自1994年起使用一次性输液管连接输液瓶...  相似文献   

10.
陈盼盼 《全科护理》2013,(28):2594-2594
临床针对便秘有普通肥皂水灌肠、开塞露纳肛2种方法。前者由于强烈的排便感常使药液外流而达不到灌肠的目的,后者则因药液不能充分到达直肠而疗效不佳。经临床实践发现,使用胃管推注开塞露灌肠可以优化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一次性50mL注射器、一次性成人胃管(16F)。  相似文献   

11.
巧用一次性吸痰管灌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腹部手术后为软化粪便,排除肠道积存气体及粪便,减轻患者腹胀情况。常需行少量不保留灌肠如1、2、3灌肠等,或者由于治疗需行保留灌肠,灌肠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现用一次性肛管或原用的橡胶肛管与冲洗器或60ml注射器乳头不能很好衔接。为防止药流外漏,临床操作中,常需在肛管与注射器、冲洗器连接处加用玻璃接头及胶管,操作上比较麻烦,并且由于肛管较粗,患者亦较难接受。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一次性吸痰管用于患者的小量不保留灌肠或保留灌肠中,由于该管软硬适宜,粗细合适(患者感觉亦较舒适),对患者刺激性小,患者易于  相似文献   

12.
保留灌肠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我科应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进行保留灌肠,经50例放射性肠炎病人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一次性吸痰管、液状石蜡、棉签、卫生纸、弯盘、治疗巾、一次性50 mL注射器;遵医嘱配好药,常用药物为维生素B12 0.5 mg+维生素B1 200 mg+生理盐水30 mL +维生素B6 100 mg+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104 U,用50 mL注射器吸药备用.  相似文献   

13.
刘永丽  王绍霞 《护理研究》2008,22(13):1181-1181
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传统方法是将一次性注射器的乳突与肛管直接连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型号的一次性肛管与注射器的乳突连接不紧密,灌肠液易外漏,浪费药液,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也可借此方法输入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小儿灌肠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由于对肠黏膜刺激性大,易破溃,引起疾病的交叉感染,现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一次性物品,以减少感染机会。现有的一次性灌肠包的物品不适用于儿科的保留灌肠,为了在工作中更方便及在抢救中争分夺秒,减少操作时间,我们设计了一次性灌肠包,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灌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传统方法是将一次性注射器的乳突与肛管直接连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型号的一次性肛管与注射器的乳突连接不紧密,灌肠液易外漏,浪费药液,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尤其在保留灌肠时,因剂量不准而影响疗效,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9月用一次性针头帽作为灌肠连接管,临床应用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的技术,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或向肠内注入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1].对便秘病人,临床上采用小量不保留灌肠,以软化粪便、排除肠道内粪便,减轻腹胀.常用溶液为排便合剂.灌肠用物为推注器加一次性肛管,但用一次性肛管灌肠,肛管管径过粗,置入肛门困难,在对一些痔疮病人进行灌肠术,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并给病人造成疼痛和出血等不适.笔者经过实践,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加延伸管替代推注器加一次性肛管,进行灌肠,效果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许多老年病人 ,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或精神、病理等因素 ,不能有效自主控制肠道排泄 ,所以在灌肠的过程中 ,灌肠液自肛门向外喷射 ,致灌肠液很难在肠道内保留 ,造成灌肠失败而影响手术或其他经肠道治疗的效果 ;并且由于肠内粪液向外喷射污染卫生环境 ,不但使病人产生极大的羞涩感 ,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 ,我们采用气囊导尿管替代肛管进行灌肠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准备用物灌肠用具 1套 ,气囊导尿管 1根 ,一次性注射器 ( 2 0ml) 1支 ,止血钳 1把。2 方法2 1 将倒好灌肠液的一次性灌肠袋 (也可用灌肠筒 )…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灌肠多采用一次性灌肠袋,此种方法存在难以控制灌注速度、无过滤设施等缺点。笔者采用一次性输血器进行灌肠,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按常规配置灌肠液,灌肠液可采用瓶装或袋装,将一次性输血器插入液体,连接一次性灌肠管,其他按常规灌肠方法进行。2优点(1)此法为封闭式,输血器和灌肠管连接紧密,操作过程不会发生渗漏;(2)易于控制灌肠速度;(3)操作简单,取材方便;(4)使用该法灌肠,对灌肠液中的药物可起到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早、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衰及尿毒症期血肌酐在1000 umol/L之上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我院自2008年10月以来,应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注射器代替一次性灌肠器,灌肠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药灌肠治疗肝硬化有良好的效果,原因是大肠周围有丰富的动静脉、淋巴丛,有很强的吸收功能[1].如何使灌入肠道内的中药保留时间更长,更充分吸收,以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探讨出保留灌肠的技巧,现介绍如下. 1 材料 无菌治疗碗1包、一次性吸痰管1根、60 ml一次性注射器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