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姜酚肟对谷氨酸(glutamate, Glu)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 DNA 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经5 mmol/L的谷氨酸处理24 h后,PC12细胞活力比对照组降低,仅为对照组的58.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姜酚肟能保护PC12 细胞免受谷氨酸(5 mmol/L)的影响,但较高浓度时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经不同浓度姜酚肟(3.125、6.25、12.5、25 μg/mL)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提高,其保护作用随浓度降低而升高,当浓度为6.25 μg/mL时效果最好,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达到75.2﹪(P<0.01),浓度为3.125 μg/mL 时,细胞存活率降为70.2﹪(P<0.01)。谷氨酸(5 mmol/L)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处理24 h 后细胞凋亡率为20.1﹪, 经姜酚肟(3.125、6.25、12.5、25 μg/ml )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分别为3.5﹪(P<0.01), 2.8﹪(P<0.01), 9.6﹪(P<0.01), 17.7﹪(P<0.05)。【结论】谷氨酸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较低浓度的姜酚肟能有效保护PC12细胞免受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损伤,其中6.25 μg/ml的姜酚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诱导结肠癌SW620细胞死亡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分别诱导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方法】用80μg/ml 5-氟尿嘧啶和25μg/ml奥沙利铂分别作用SW620细胞8h,并应用AnnexinV—FITX/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观察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80μg/ml 5-氟尿嘧啶处理8h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比例上升约11.9%(P〈0.01);25μg/ml奥沙利铂处理8小时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比例上升约21.4%(P〈0.01)。【结论】在特定条件下,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均能明显诱导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细胞凋亡;奥沙利铂对结肠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要强于5-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的单体成分大黄素对胰岛β细胞NIT-1增殖、凋亡及胰岛素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分别作用于NIT-1细胞不同时间。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收集细胞,以Annexin V/PI染色,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基础和高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结果2.5μg/mL大黄素作用于NIT-1细胞时对其增殖无明显影响,5.0μg/mL以上对NIT-1细胞增殖的影响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降低(P〈0.01);0~25.0μg/mL大黄素分别作用于NIT-1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0~5.0μg/mL大黄素分别作用于NIT-1细胞24h后,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高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量在大黄素0和2.5μg/mL组间无差别,而在5.0μg/mL组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素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并抑制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硬脂酰酪氨酸(NsTyr)预处理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传代的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损伤组(不同浓度H2O2诱导16h)和NsTyr预处理组(不同浓度NsTy预处理30min后加入100μmol/LH2O2诱导16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类(ROS)生成,Westernblotting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与H2O2(100μmol/L)损伤组比较,5、10μmol/LNsTyr预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凋亡细胞率降低(P〈0.05),细胞内ROS生成减少(P〈0.05,P〈0.01),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NsTyr能提高PC12细胞的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上调Bcl-2表达和下调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拮抗谷氨酸诱导的体外培养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谷氨酸对原代培养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毒性作用。细胞分为正常组、谷氨酸组和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银杏内酯B治疗组(n=6)。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B对谷氨酸诱导凋亡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结合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100μmol/L谷氨酸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吸光度值降低至0.50&#177;0.07,凋亡率为52.4%,JC-1的红/绿比值为1.77。10~100μmol/L银杏内酯B作用下神经细胞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52&#177;0.09、0.64&#177;0.15和0.74&#177;0.1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下降至36.7%,12.4%和2.1%,JC-1的红/绿比值则分别上升为1.898、2.089、2.276(P〈0.05)。【结论】银杏内酯B可以拮抗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膜机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在硫化氢(H2s)对抗β-淀粉样多肽(Aβ)诱导嗜铬细胞瘤细胞(PCI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硫化氢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罗丹明123(Rh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双氢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20μmol/L和40μmol/LAβ25-35能明显地诱导PC12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率.并能明显地抑制PC12细胞MMP及增加细胞内ROS生成;100mol/L和200μmol/LNaHS本身不损伤PC12细胞。但能明显地抑制Aβ25—35的致细胞凋亡作用,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并能显著地抑制Aβ25-35引起的MMP降低及胞内ROS水平增多;在应用NariS与Aβ25-35作用PC12细胞之前30min,应用KATP抑制剂Glybenclamide(Gly)(10μmol/L)对PC12细胞进行预处理,能部分地对抗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使PCI2细胞凋亡率增加,MMP降低及ROS生成增多。【结论】NaHS能明显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此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NaHS保护PC12细胞的MMP及抑制胞内ROS生成有关;KATP通道抑制剂Gly能部分地阻断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提示KATP通道开放可能是NaHS对抗Aβ25-35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白血病细胞系NB4、K562、THP1凋亡的分子途径。方法培养上述3种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25,12.5,6.25,3.125,0μmol/L)作用24h和25umol/L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0,12,24,48h),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及Fas抗原(CD95)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凋亡蛋白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姜黄素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白血病细胞系NB4、K562、THP-1凋亡,25μmol/L姜黄素作用48h凋亡细胞超过50%。②25μmol/L姜黄素作用24h后Fas抗原表达明显升高(P〈0.01)。③25μmol/L姜黄素作用24h后凋亡蛋白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姜黄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涉及死亡受体参与的外源性途径和线粒体参与的内源性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灵孢多糖(GLPS)对甲基-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损伤的PCI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MPP+或GLPS加入体外培养的PCI2细胞中,建立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以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LDH水平的改变;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H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的表达。【结果】MPP^+处理48h后,细胞活力降至对照组的52%,经GLPS(100、200、300μg/mL)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提高。分别为65%,75%,79%(P〈0.05)。MPP^+处理48h后.上清液中LD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经不同浓度的GLPS预处理后.上清中LDH水平有所下降(P〈0.05),且TH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MPP^+组。【结论】灵孢多糖对MPP^+诱导损伤的PCI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莪术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莪术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测定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莪术醇对SGC7—90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30、100μg/mL莪术醇均能够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莪术醇能使S和G2/M期肿瘤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肿瘤细胞比例增加,其中100μg/mL浓度的莪术醇作用最强(F=88.14,P〈0.01);莪术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中100μg/mL浓度的莪术醇凋亡作用最强(F=34.14,P〈0.01)。结论莪术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EBV阳性的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TRAIL(1、10、100ng/mL)及TRAIL(1、10、100ng/mL)+100μmol/mLPDTC时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原位末端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Raji凋亡细胞。结果①TRAIL 1、10ng/mL组12h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5.52%及-15.07%;TRAIL 100ng/mL组12h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68%,并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②TRAIL(1、10、100ng/mL)加入PDTC后,12hRaji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8%、4.96%、14.63%,均显著高于TRAIL单用组(均P〈0.01)。③TRAIL(100ng/mL)联合PDTC时Raji细胞凋亡指数最高为79.49%,较TRAIL 100ng/mL(28.84%)有显著性升高,1、10ng/mL TRAIL联合PDTC后Rail凋亡细胞也均显著高于TRAIL单用组(均P〈0.01)。与MTT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TRAIL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但作用不敏感。PDTC能显著增强TRAIL对Raji细胞的诱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Genisteint(GST)对APP695转染PCI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APP695转染组、GST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凋亡率。结果APP695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ST干预组与APP695转染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其中1μmol/LGST组与APP695转染纽此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5μmol/LGST组较APP695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GST对APP695基因转染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物对6-OHDA诱导PC12细胞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GBE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加入6-OHDA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PC12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FCM)测定PC12细胞凋亡百分比;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100μmolZL的6-OHDA处理PC12细胞24h,细胞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GBE20,40μg/ml可明显减轻6-OHDA对PCI2细胞的毒性,GBE可使细胞活性增强,降低凋亡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x表达升高,而Bcl-2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BE各剂量组Bax降低,而Bcl-2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GBE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清  李元涛  刘菊英  秦成名 《广东医学》2006,27(9):1297-129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异丙酚对谷氨酸诱导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出生1~3d Wistar大鼠T12~L5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原代混合培养2周。将细胞随机分为7组(n=9):正常对照组(C组)加入Hanks液;乳剂对照组(L组)加入乳剂0.2ml/L;谷氨酸组(G组)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100μmol/L;异丙酚组(P组)加入异丙酚至终浓度50μmol/L;CP1,GP2,GP3组先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100μmol/L,30min后分别加入异丙酚至终浓度5,25,50μmol/L。培养24h后取各组细胞上清液检测IL-1β和TNF-α含量,取各组细胞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G组和CP1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增加,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增生肥大,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P〈0.01),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G组比较,GP2组和GP1组凋亡细胞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无明显增生肥大,IL-1β和TNF-α浓度降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其中GP2组P〈0.05,GP3组P〈0.01)。C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可显著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其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胎盘免疫调节因子(placenta factor,PF)对PCI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PCI2细胞,用MTT法观察PF对体外无血清培养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PF对低血清培养PCI2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对无血清培养的PCI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PF培养44h后,PF在浓度为50、25、12.5、6.25mg/L时可以显著提高无血清培养PCI2细胞的存活率(P〈0.05)。对低血清培养的PCI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PF培养68h后,PF在浓度为12.5mg/L和6.25mg/L时可以显著提高PCI2细胞的数量(P〈0.01)。对低血清培养的PCI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PF培养10d,PF在浓度为3.13mg/L和1.56mg/L作用第6天时,细胞长出突起。结论:PF能提高无血清培养PCI2细胞的存活率,促进PCI2细胞增殖,诱导PC12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磷酸肌醇(IB)和PTEN蛋白变化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h为对照组,实验各组以60Ixmol/L三羟异黄酮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细胞嵋含量,Western blot分析细胞PTE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Ib含量为(29.2±0.6)pmol/10^6 cells,PTEN蛋白与内参actin蛋白灰度和面积之积的比值V-PTEN/V-actin为0.12±0.00;细胞凋亡率为(2.6±0.1)%。三羟异黄酮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12、24、48、72h后珉分别为(12.0±1.4)pmol/10^6cells,(7.5±0.8)pmol/10^4 cells,(5.6±0.5)pmol/10^6cells,(3.3±0.6)pmol/10^6 cells;V-PTEN,V-actin分别为13.13±0.20,19.17±1.09,28.51±2.18,41.12±3.8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0.2)%。(7.4±0.5)%,(20.5±2.0)%,(30.7±1.6)%。与对照组比,三羟异黄酮作用于肝癌HepG2细12h后各时相珉显著降低(P〈0.01),PTE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24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三羟异黄酮能减少瑕生成,上调PTEN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氯化钴(CoCl2)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合理的体外化学模拟缺氧模式。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oCl2作用于PC12分化细胞不同时间,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CoCl2处理组;应用细胞计数、MTT、Hoechst33342/PI双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CoCl2对PC12分化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①CoCl2(≤200μmol/L)在6h内使PC12细胞存活率轻度增加,12h后开始出现细胞存活率降低,并呈现比较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CoCl2(≥300μmol/L)诱导PC12分化细胞6h即开始出现存活率降低(P<0.01);②150μmol/L CoCl2诱导PC12分化细胞24h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③通过荧光显微镜可见150μmol/L CoCl2诱导PC12分化细胞24h内受损细胞多为早期凋亡,48h后开始出现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增多。结论 CoCl2对PC12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进行化学模拟缺氧要考虑CoCl2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对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凋亡及胰高血糖素肽-1( GLP-1)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200μg/mL AGEs分别作用GLUTag细胞0、12、24、48 h,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ELISA检测GLUTag细胞GLP-1分泌水平。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干预因素,仅培养于DMEM低糖培养基中;BSA对照组培养于加入BSA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100μg/mL组培养于1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200μg/mL组培养于2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AGEs 300μg/mL组培养于300μg/mL AGEs浓度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分别作用细胞24 h。采用AnnexinⅤ-FITC/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利用ELISA检测GLUTag细胞GLP-1分泌水平。结果各组细胞经药物干预24 h后,100、200、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 P=0.000);且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100、200、300μg/mL AGEs组的细胞分泌GLP-1浓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BSA对照组(P=0.000),且300μg/mL AGEs组最低(P<0.05)。200μg/mL AGEs作用12、24、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BSA对照组(P=0.000),且作用48 h组凋亡率最高(P=0.000);200μg/mL AGEs作用12、24、48 h后的细胞分泌GLP-1浓度均显著低于BSA对照组(P=0.000);且作用48 h最低(P<0.05)。结论肠道L细胞株GLUTag细胞的凋亡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着AGEs的浓度升高而增多,且在相同剂量下随着AGEs的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 AGEs可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诱导肠道L细胞凋亡,并显著降低L细胞分泌GLP-1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thapsigargin(TG)对体外培养的人品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TG处理SRA01/04细胞72h,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PI法)检测细胞周期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核中DNA的断裂情况;激光共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3活性亚单位(17/19ku)的表达及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MTT法测得TG为0.325~5μmol/L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变化显著,IC50大约为0.8μmol/L;透射电镜显示TG处理SRA01/04细胞膜皱缩,染色体浓缩、边集、核膜裂解、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PI法)及TUNEL法检测TG浓度为0,0.1,0.5,1,10μmol/L分别处理SRA01/04细胞72h,细胞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TG处理后细胞Caspase3阳性表达率也呈浓度依赖性增加,TG为10μmol/L时,几乎每个细胞浆内Caspase3都被激活。【结论】Thapsigargin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为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TG为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为实验对象,研究中华眼镜蛇毒c组分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中华眼镜蛇毒c组分分为1.5ug/mL(A组),3ug/mL(B组),4.5ug/mL(C组),15ug/mL(D组)和30ug/mL(E组)5个浓度组,以顺铂(DDP)40ug/mL为阳性对照组,另设一阴性对照组,观察光镜下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DNA凝胶电泳检测法,观察FC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SP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查P53基因的表达。结果中华眼镜蛇毒c组分对U251细胞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FC诱导U251细胞凋亡率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P〈0.01)。使用FC前后,P53表达有显著增高。结论FC有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但其诱导凋亡依赖于P53基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LOX-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作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特异性受体在摄取ox-LDL后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表达LOX-1的影响以及LOX-1在ox-LDL诱导其自身表达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LOX-1的受体阻断剂聚肌苷酸[poly(I)250μg/mL和爱兰苔胶carrageenan)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ox—LDL(0,10,20,50,100μg/mL)与HUVECs作用于不同的时间(0,6,12,24,36h),用Realtime RT—PCR测定LOX-1 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测定LOX-1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加入LOX-1阻断剂前后LOX-1表达的变化。【结果】在HUVECs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ox—LDL(0,10,20,50,100μg/mL),各组剂量的ox—LDL都可以增加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在10—50μg/mL的剂量范围内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n—LDL对LOX-1的表达无影响。随着ox—LDL与HUVECs作用时间的延长,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在6~24h内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P〈0.01)。HUVECs预先与250μg/mL的poly(I)或carrageenan作用2h,然后再加入50μg/mL的ox—LDL作用24h。poly(I)和carrageenan都可以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Ox—LDL可以诱导HUVECs LOX-1的表达,该诱导作用可被LOX-1的阻断剂部分拮抗。表明LOX-1不仅特异性地结合ox—LDL,而且介导ox—LDL对LOX-1表达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