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 讨论采用上颌前部节段骨切开后退术 (anteriormaxillarysegmentalosteotomy,AMSO)和正畸联合治疗 ,解决上颌骨前突及露龈问题的手术前正畸治疗特点与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总结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采用正畸结合上颌节段骨切开后退术治疗的骨性安氏Ⅱ类 1分类伴露龈微笑病例 2 0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 ,比较手术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AMSO手术治疗后患者ANB角平均减小 4 2 5°、上前牙牙槽高度平均减小 5 5mm、上前牙前突程度平均减小 5mm、A点突度平均减小 3mm、上下唇间隙平均减小 3 4mm ,与治疗前相比较 ,各项改变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而下切牙下颌平面角、下前牙与NB的距离、上唇长度、上下唇突度 ,各项改变的差异则无显著性 (P >0 0 5)。患者II类骨性前突、微笑露龈面型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正畸结合AMSO能有效地矫正上颌前突、微笑露龈等问题。对于Ⅱ类畸形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的病例 ,提倡单颌手术 ,以简化治疗。术前正畸治疗应注意支抗控制 ;上前牙弓特别是截骨段远中端应予扩大以使其在术中后退时能与后段及下牙弓协调  相似文献   

2.
正颌外科手术的术前及术后矫治:附24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颌外科手术患者常表现为较严重的面颌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美观与咬合功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生理与心理负担。由于存在明显的颌骨畸形,只有经过正颌外科手术,畸形才能得以矫正。但要达到美观与功能的和谐,就要求正畸医生与正颌外科医生密切合作。笔者1985~1989年先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患者的术  相似文献   

3.
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牙颌畸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牙颌畸形对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牙颌畸形患者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的矫治,并与同期未进行术前、术后正畸的64例正颌手术病例比较,观察矫澡后的颌面外科、咬合关系及疗效稳定性。结果 正畸和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组治疗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改善率为62.6%,畸形复发率为2.2%;单纯正颌手术组咀嚼功能改善率为42.2%,畸形复发率为7.8%  相似文献   

4.
当代直丝弓矫治技术讲座(二)滑动机制直丝弓矫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 70年代 ,Andrews医生在方丝弓矫正器的基础上 ,发明了直丝弓矫正器。大大简化了方丝弓技术的操作程序 ,同样可获得高质量的矫治效果。 80年代 ,又相继出现了Alexan der直丝弓矫正技术及Roth直丝弓矫正技术。 1989年Mclaughlin和Bennett提出了滑动直丝MBT矫正技术。简化了临床操作 ,缩短了疗程 ,改善和发展了直丝弓矫正技术。 1995年日本学者小坂肇医生在对Andrews、Roth及Mclaughlin -Bennett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东方人牙颌面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两种支抗配合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J钩和种植体支抗配合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病例的矫治效果,以及支抗对磨牙的控制作用.方法 30例需最大支抗的双颌前突病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分别配合J钩(15例,A组)和种植体支抗(15例,B组)控制磨牙,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虽然矫治前A组和B组U6C-PP分别为(12.4±0.2)mm和(12.5±0.1)mm,治疗后两组U6C-PP分别为(12.6±0.1)mm和(12.8±0.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矫治结果临床差异不显著;两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J钩和种植体支抗配合MBT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病例,均能控制支抗磨牙,且在支抗控制上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颌外科患者的术后正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01,21(2):81-82
目的 :探讨术后正畸的必要性及矫治的目的。方法 :对 10例正颌外科患者术后正畸的分析讨论。结果 :术后矫正可进一步改善正颌外科患者的关系。结论 :正颌外科术后要取得良好的关系 ,建立平衡 ,必需进行术后矫正  相似文献   

7.
正颌外科患者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颌外科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是成人正畸(adult orthodontics)中的一类特殊问题,既有成人正畸的特点,又有别于单纯的成人正畸治疗。鉴于此,口腔正畸医师不仅要掌握成人正畸的方法、特点和规律,同时要紧密结合正颌外科矫正设计方案,以满足外科手术移动颌骨后建立良好咬合关系的目的。现代正颌外科是颌面外科和口腔正畸两大学科紧密结合的产物,只有通过两者的密切配合,通过序列的术前正畸治疗、外科手术和术后正畸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文静 《口腔医学》1998,18(4):197-198
为使正颌外科术中、术后建牙合顺利、稳定、排除牙合干扰,必需进行术前正畸.本文通过对10例正颌外科患者术前正畸的分析讨论,提出术前正畸的必要性、矫治目的及注意事项,可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正颌外科矫治骨性Ⅲ类错He中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正畸拔牙矫治时复合矫治弓丝(compositearehwire,CoAW)的力学性能,探讨CoAW的应用选优问题。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利用SOUDWORKS2001PLUS软件重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拔除两侧第一前磨牙矫治,在ANSYS软件中建立3种镍钛圆丝(直径为0.30mm、0.36mm、0.41mm)、2种不锈钢圆丝(直径为0.36mm、0.41mm)和6种CoAW(0.30mm、0.36imm、0.41mm直径的镍钛圆丝分别连接0.36mm、0.41mm直径的不锈钢圆丝)弓丝模型,进行力学加载与计算分析。结果当CoAW中镍钛段弓丝直径逐渐加大,而不锈钢丝段弓丝直径保持不变时,牙齿所受的应力逐渐增加。当CoAW中不锈钢丝段弓丝直径逐渐增大,而镍钛段弓丝直径保持不变时,牙齿所受的应力也逐渐增加。在6种组合的CoAW中,以CoAW(0.30mm直径的镍钛圆丝连接0.36mm直径的不锈钢圆丝)对牙齿产生的应力最小。对于支抗后牙的应力大小,6种组合的CoAW与不锈钢丝比较未见明显区别。结论CoAW中镍钛段与不锈钢丝段弓丝的直径与牙齿所受的应力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下颌偏斜的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总结临床采用正畸 正颌外科方法联合治疗严重骨性下颌偏斜畸形时术前与术后正畸治疗中的难点和要点 ,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严重骨性下颌偏斜畸形患者 2 1例 ,年龄 19~ 2 8岁 ,平均年龄 2 5 5岁。ANB角 - 3°~ - 8° ,Wits值 - 7~ - 14mm ,颏点偏斜 3~ 7mm。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结果 术前正畸疗程为 10~ 2 0个月 ,平均 18个月。术后正畸疗程为 5~ 10个月 ,平均 7 5个月。术前正畸治疗必须要解决以下主要难点 :①去除患者三维方向的牙代偿 ;②协调其牙弓形态及宽度的不调 ;③双颌手术时模型外科分析与导板的制作。术后正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对咬合关系进行精细调整。结论 术前术后正畸治疗是正颌外科治疗下颌偏斜畸形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MBT直丝弓矫治器在临床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MBT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收集错He畸形患者41例,其中男11例,女30例,年龄12-42岁,平均21岁,均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分析MBT矫治器的临床矫治步骤和应用特点。结果:该组病例中,Angle,Ⅰ,Ⅱ,Ⅲ类错He均有,尤以Ⅰ类双颌前突患者最多17例,Ⅰ类(其它)6例,Ⅱ类1分类10例,Ⅱ类2分类3例,Ⅲ类错He最少,只有5例,所有患者中,约2/3进行了拔牙矫治。11例患者治疗结束,结论:MBT直丝弓矫治器可用于各类错He矫治,但应注意个案的错He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 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牙齿的变化和术后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 31例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进行口腔正畸 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骨性安氏III类错患者 ,对其不同阶段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研究。结果 牙齿在术前正畸阶段有明显的去代偿 ,下切牙平均唇倾 7 0 8°。在术中 ,上切牙随颌骨的旋转有直立 ,下切牙有后移。术后 ,上切牙有唇向复发 ,下切牙相对于基骨稳定。术后牙齿保持良好的咬合 ,而且主要变化发生在术后正畸阶段。结论 III类错患者在术前正畸阶段牙齿明显去代偿 ,术后上前牙稍有复发 ,下前牙相对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分别选取28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实验组)和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中6个月及术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通过测量各时间段的牙根长度,比较2组患者牙根吸收有无差异.对于牙根长度未见变化的患牙,通过CBCT检测其有无单纯唇腭侧和近远中骨质吸收.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47.3%的牙出现牙根吸收,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8.8% (P<0.05).2组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牙(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75%).矫治完成后,对照组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上升到85.3%,而实验组上升到68.3%(P<0.05).部分牙根长度未见减少的牙也存在局部根吸收,骨吸收最常发生在牙根的腭侧面(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14%).结论: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完成病例牙 模型牙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采用国产Roth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完成后的病人是否具有理想的关系及准确的牙齿位置。方法测量分析30付牙模型右侧磨牙关系距离、磨牙补偿角(offsetofmolar)、各个牙齿唇舌向及颊舌向倾斜度(Torque)、牙齿近远中倾斜度(Tip)、旋转度、牙间间隙、Spee氏曲线和牙冠凸度。结果(1)30付牙模型中未有一付完全达到Andrews的六项标准、其中第一恒磨牙关系、牙间隙、Spee氏曲线三项符合率较高、而转矩角、轴倾角旋转度三项则符合率较低。(2)上下前牙轴倾角均大于中国人正常正常值、上下尖牙尤其明显。(3)第一恒磨牙的冠凸度及补偿角明显小于中国人正常值。结论为了更适合中国人,应对国产Roth直丝弓矫治器设计数据进行一些改进。此外,在矫治完成阶段,正畸医生应对弓丝进行必要的艺术及技巧上的处理以达到理想的牙齿位置,但其调整量则远远少于方丝弓矫治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支抗控制在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畸形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国产直丝弓托槽,滑动技术矫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30例,使用口外唇弓和不使用口外唇弓者各15例,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均采用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将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量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 矫治后戴口外唇弓组争不戴口外唇弓组上颌磨牙分别前移3.21mm和4.67mm;下颌磨牙分别前移3.32mm和5.21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牙内收量戴口外弓组上颌为5.19mm,下颌为4.43mm;不戴口外弓组上颌为3.43mm。下颌为2.62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结论 口外唇弓在使用国产直丝弓托槽,运用滑动机制矫治双颌前突畸形中较有效地保护了后牙支抗,从而减少面部突度。  相似文献   

17.
固定矫治器中切牙转矩的控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切牙转矩定量的控制规律。方法 使用转矩测量仪 ,对横截面积为 0 4 6mm× 0 6 3mm的平直不锈钢丝与钛镍丝 ,7 0mm高垂直曲不锈钢丝 ,3 0mm长和 6 0mm长L形水平曲不锈钢丝 ,在单个 0 5 6mm中切牙托槽内的转矩力矩与扭转角度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 (1)这些弓丝的抗扭刚度分别为 4 90 9、1 32 5、4 137、3 4 4 8和 3 0 2 4N·mm/度 ;(2 )转矩力矩达到2 0N·mm时 ,上述弓丝将分别扭转 19 14 3、36 832、19 85 1、2 1 812和 2 2 4 18度 ;(3)不锈钢丝和钛镍丝的转矩余隙角分别为 15 0 7度和 2 1 73度 ;(4)曲能起到降低不锈钢丝的抗扭刚度、增加弓丝弹性范围的作用 ,其中以水平曲的效用更优。结论 平直不锈钢丝不是控制切牙转矩的理想选择。曲 ,特别是水平曲 ,能显著降低弓丝的转矩刚度、增加弓丝弹性范围  相似文献   

18.
李九军  张静 《口腔医学》2013,(10):653-656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建模的方法,探索建立下颌牙列直丝弓矫治器的力学分析模型。方法采用螺旋CT对个别正常的志愿者下颌骨进行多层扫描,以(医学数字成像和通讯标准)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中,利用灰度值的差异来重建下颌骨与牙列;以.txt格式把下颌骨与牙列点云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8.0中,构造三角网格面,并进行NURBS曲面拟合生成颌骨与牙齿的实体模型。然后以.igs格式导入Ansys中,在Ansys中建立直丝弓托槽和弓丝的模型,并在Geomagic中对牙根表面进行扩增0.25 mm生成牙周膜并进行布尔运算,生成牙齿、颌骨、牙周膜、托槽、弓丝的装配模型。结果建立了直丝弓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内对模型进行分区划分网格并施加一定的约束和载荷,即可进行三维有限元的力学分析。结论利用螺旋CT成像,并充分结合Mimics,Geomagic及Ansys软件的优点建立的直丝弓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精确有效,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耗时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