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减色法印刷与胶片化工艺王恒乐(陕西地矿局测绘队西安710054)减色印刷技术和地图生产胶片化工艺在许多地图生产工厂已逐步推广使用,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专题地图(如地质图、矿产图等)生产工艺中也已逐步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仅成图周期短,而且成果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编制地质图存在的问题,在阅读和分析大量已成地质图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现象在地球表面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制图学原理,结合生产实践,研讨地质图各地质特征的制图综合原则、方法与要求,以及如何处理各地质特征之间、地质与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其目的是要对以前地质图资料进行规范整理和数字化,以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将以前传统方式制作的图件建立起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提高地质图数据资料的利用效率和数据挖掘价值。作为基础性、公益性的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后的地质部分资料可以广泛应用到地质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成果总结以及靶区优选等实际工作中,必将为地质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我们新疆地区自2006年开始一直在不断探索与完善建库方法,就建库方法做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任小丽  陈川 《金属矿山》2009,39(4):98-101
空间数据库是GIS的核心与关键,而数据模型是空间数据库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设计并创建空间数据库数据模型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了基于空间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定义了构成数字地质图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重点将ArcGIS的CASE工具与Visio 2003相结合详细构建跨越国境巴尔喀什-准噶尔地区地质图的物理模型,合理地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完成了面向对象数字地质图数据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部地质图清绘规程即将问世曾梓清《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将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出版发布的地质图清绘规程。为使地矿行业地质图的编绘规范系列化,统一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的清绘规格和质量标准,经地标委测绘分技术委员会提出,于19...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地质图件编绘工作对于制图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Mapgi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益受到地质工作者的青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Mapgis具有不同于一般制图系统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库以及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查询和分析功能.以Mapgis编制地质图的过程为例,着重从实践中来讨论Mapgis在地质图件编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金川二矿区计算机辅助地质绘图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系统用于辅助绘制矿山各件地质图件。系统由样品数据库提取绘图信息,人机交互圈定矿体、计算品位,切割和拼接地质图形。  相似文献   

8.
地质图例符号的设计郑贵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昌430074)在地质图设计中,图例、符号的设计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图例是地质图信息传输过程的组成部分,它对图上符号提供解释,图例中最重要的是对符号内涵的说明,当你面对一张新地质图,其中常用符号的内客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9.
地质图应用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质图在应急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对面向国家基础地质图数据库的快速制图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国家基础地质图数据库为数据源,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整合操作,通过ArcGIS平台,实现地质图数据的快速提取,并对地质图信息进行符号化,最终输出专题应急地质图件。地质图的快速制作输出,可以很好的提高制图效率,满足不同用户对海量数据快速和自动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煤》2017,(8)
针对当前瓦斯地质图编制过程中工作量偏大、所用时间长、图纸精度难以把握等问题,结合现有的CAD绘图软件,应用二次开发、数据库建立、可视化编程等技术,对瓦斯地质图编制过程中数据处理和专业绘图进行规范统一,设置相应的模块,减少人工处理,设计开发了一套针对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的辅助性成图系统,以提高瓦斯地质图的编制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该文阐述了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地图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的作用与差别。针对我国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同时建立与维护空间数据库与地图数据库的必要性。指出了随着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最终将取代地图数据库,同时提供多比例尺地图服务及各种时空尺度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构建中亚地质信息空间数据库中代表问题为例,旨在寻求一种简单易用又能快速拼接数字地质图件的方法。这种技术方案主要是以GIS为技术平台,利用中亚1∶20万、1∶50万已数字化的地质图进行地质信息的数据拼接整合工作,充分吸收1∶5万数字地质图的新成果资料,然后再讨论地质信息数据的更新方式。通过对中亚地质信息数据库的拼接(地层归并、简化、综合取舍和补充新资料),提高数据库整体研究水平,为中亚各个地质相关领域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数据基础。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可为以后大型数据库建立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3.
1.地质图表示岩石的分布,地质构造的形式,及分布之地图,称为地质图。在地域的地质图上地层必须能分出类来,表示它的分布才行。地质构造的解释,地层的分类等工作,根据作地质图的地质学者之技能,常能生出种种的阶段。因此地质图也要发生优劣不同的现象。某一面积内的地质图,能表现调查者之地质的思想。在现地如能把岩石、地层,构造等完全记到地形图上,并加以连结时,似乎是完成了一幅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的成果地质报告编制过程中,为提高效率,减少人工误差,大量运用了煤矿空间信息系统来完成。通过对钻探、测井、水文等信息的采集来建立工作区地质数据库,然后根据地质数据库自动或者人机交互产生相关地质图件以及进行标志层数据查询。煤矿空间信息系统的运用不仅便于管理工作区的基础数据、缩短了地质图件的成图周期,而且减少了成果地质报告的提交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据库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成熟和应用,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数据库的建设已成为地质矿产调查成果的重要内容,为满足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区域地质矿产图件的编制除应严格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地质行业标准及相关规范外,还有适合于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的一些特点。区域地质图的编制要考虑将各类地质要素分解到各个不同的图层中,并能进行查询和检索。提出区域地质编图中以线要素表示的特殊岩性层、以点要素表示的捕虏体及包体等,在建库中不能分解到相应的图层,在地质图上应以面状体适当夸大表示;基本无地质内容的推测断层、同位素年龄样、地质钻孔等,在数据库属性库多数为空白,在地质图上则应增加地质内容或简化图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共完成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0万数字水图空间数据库、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湖北省矿产地数据库、湖北省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等多种地学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优良的成果,为我省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刘文杰 《中州煤炭》2020,(1):21-24,29
针对传统纸质瓦斯地质图存在难以保存、数据利用率低、难以真实反映矿井瓦斯地质动态变化等问题,探讨分析了现阶段瓦斯地质图编图方法。提出了基于SuperMap的矿井瓦斯地质图动态编图技术思路,设计了软件系统功能结构,并构建形成了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数据库。基于SuperMap GIS服务平台,采用C#语言二次开发形成矿井瓦斯地质动态管理系统。通过在阳煤五矿的应用显示,实现了矿井瓦斯地质资料的高效利用,为矿井经济、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8.
李雯静  李思怡 《金属矿山》2007,48(5):124-131
岩脉总是与矿脉密切共生,对于揭示区域地质演化过程、指导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地质图自动综合过程中,由于岩脉出露规模较小,通常被合并处理。针对地质图综合过程中岩脉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了地质图综合过程中基于地理事实的岩脉综合方法。首先根据连续性原则,识别潜在同源的岩脉组,再推理演绎地质过程,对岩脉进行同一性判断,对岩脉进行初步合并;其次,在开方根定律的基础上,确定相应比例尺地图的载负量及面积阈值,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岩脉进行取舍;最后,简化岩脉的外部轮廓以及内部结构,避免制图比例尺变换过程中导致的岩脉与其他地质单元之间的邻近冲突问题,从而实现地质图的岩脉综合处理。试验结果与现有小比例尺地质图对比表明:所提出的岩脉自动综合方法较合理,可以在保留地层岩性特征、地质构造特征的条件下,有效避免岩脉的完整性被破坏,综合过程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该方法为地质图综合过程中特殊地理要素高效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1/5万矿产图印刷的改进徐石旺(湖南测绘印刷厂衡阳421008)1∶5万比例尺地质图、矿产图属国家出版图,色标统一为1∶50万比例尺地质图色标。现在虽然有些印刷厂家采用四色印刷,但在地层的色相明度及饱和度方面还难以达到部颁标准。因此,一般出版单位仍要...  相似文献   

20.
康宇 《煤》2011,20(11)
瓦斯地质图是指导煤矿瓦斯治理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技术,它还是瓦斯地质成果的具体体现。编绘瓦斯地质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文章以AutoCAD Map3D软件在某煤矿数字化瓦斯地质图的应用为例,分别演示数据库、信息查询和缓冲区分析等方面功能,从而体现了Map3D在数字化瓦斯地质图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