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三种云南产天然斜发沸石催化α-蒎烯的水合反应,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法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催化剂催化性能与酸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α-蒎烯的转化率与酸量成正比,水合产物的收率与B酸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龙脑烯醛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一系列的檀香型香料及其他精细化学品.介绍了以Lewis酸、金属有机骨架和固体酸等作为催化剂由2,3-环氧蒎烷经催化异构制备龙脑烯醛的研究进展,指出以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具有环境友好性,同时在环氧蒎烷催化异构生成龙脑烯醛的反应中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工业化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蒎烯水合反应及其副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移  李尚德  尹刚强  郑明彬 《广东化工》2009,36(7):215-216,235
通过蒎烯水合反应生成主产物和副产物的分析,研究其与反应历程的关系。采用硫酸催化蒎烯的水合反应。考察了反应物配比、硫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同时对副产物的组成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15-20℃,硫酸浓度在27%时水合萜二醇的产率在89%以上,副产物1,4-桉叶油素等占50%以上。产物的比例是与水合反应历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经化学气相沉积法修饰的天然丝光沸石进行 NH3- TPD和孔径测试 ,并用该系列催化剂催化 α-蒎烯异构化反应。发现经 CVD修饰后孔径变化不大 ,而催化活性与酸量成正比 ,酸强度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含α-蒎烯为主的松节油为原料,以低碳醇或酮为溶剂,采用改性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水合反应,一步合成左旋α-松油醇的方法,催化剂与α-蒎烯的重量比为1:1~10,α-蒎烯与水的摩尔比为1:1.1~2,  相似文献   

6.
α-蒎烯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因其特殊的单环双键结构而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在医学及农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近几年α-蒎烯异构化的反应机理及产物莰烯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目前研究的几种催化剂,如固体超强酸、沸石分子筛、杂多酸及其它催化剂,系统地介绍了酸催化剂,同时对表面酸位点与催化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探与总结,分析并展望了α-蒎烯及莰烯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王延  周永红 《塑料工业》1996,24(3):104-106
以松节油精制得到的α-蒎烯为原料,经KMnO4-NaOCl氧化成蒎酸,其钠盐在苯中经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与氯丙烯酯化得到蒎酸二烯丙基酯;在CHCl3澡,该烯丙基酯与溴加成合成了蒎酸二(2,3二溴)丙基酯,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亲脂性对酯化效率的影响,该产品用作聚醚型聚氨酯硬质泡沫的阻燃剂,测定了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8.
刘悦 《上海化工》2013,(12):31-34
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应用和意义,以及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并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7种不同来源的产脂肪酶菌种催化性能,选用性能较好的Rhizopus oryzae CGMCC 3.5040细胞催化α-蒎烯的环氧化反应合成2,3-环氧蒎烷,利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H2O2体积分数、细胞质量、束酸剂物质的量、辛酸浓度对反应的影响,随后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2 h、双氧水与蒎烯摩尔比为7.5∶1、细胞质量为350 mg、束酸剂物质的量为3.5 mmol、辛酸浓度为1 mol/L,此条件下Rhizopus oryzae CGMCC 3.5040细胞催化α-蒎烯环氧化反应的转化率为(97.9±0.9)%,收率为(85.4±1.1)%。  相似文献   

10.
氨基长链烷烃共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α-蒎烯、甲基二氯硅烷、氯铂酸、甲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醇解反应和碱催化共聚反应合成了氨基蒎基改性聚硅氧烷。甲基二氯硅烷与α-蒎烯进行硅氢加成反应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甲基二氯硅烷与α-蒎烯的量之比1.1∶1,反应时间6h;采用石油醚为溶剂去除醇解反应产生的HCl。  相似文献   

11.
引入镍离子制备出新型固体超强酸Ni/SO42--SnO2,以该固体酸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制备α-松油醇,考察影响水合反应的因素,得到水合反应最适宜的条件为:n(α-蒎烯)∶n(一氯乙酸)∶n(H2O)=1∶1∶2,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10h,催化剂用量为α-蒎烯质量的6%。在该反应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100%,α-松油醇选择性为73.3%;与未添加Ni的固体超强酸SO24-/SnO2相比表明,Ni的引入能明显提高催化剂在水合反应中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种中孔分子筛Zr/Mo-MCM-41。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和氨吸附-脱附(NH3-TPD)对其结构和酸强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Mo-MCM-41中孔分子筛具有一定的长程有序性、结晶度和较强的酸性。将其用于催化α-蒎烯水合反应,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1.5 g,α-蒎烯0.15 mol ,n(α-蒎烯)∶n(氯乙酸)∶n(水)=1∶1∶3,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8~10 h。在该反应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6.9%,α-松油醇选择性为57.2%。还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二氢枯茗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艳清  商士斌  李健 《化学试剂》2011,33(6):493-496
以β-蒎烯为原料、碱性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合成了诺蒎酸,诺蒎酸酸性脱水并重排开环得到二氢枯茗酸.二氢枯茗酸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酰氯,再与各种醇反应生成了7种酯衍生物,探讨了反应条件,并通过IR、1HNMR、MS、13CNM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4.
固体超强碱催化剂在β—蒎烯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团体起强碱催化的β-蒎烯异构化反应。在固体超强碱的作用下β-蒎烯异构化反应可在空温下发生,通过此反应可高收率地获得α-蒎烯。实验证明,在β-蒎烯异构化反应中β-蒎烯的转化率和α-蒎烯的选择性均能达到近100%的程度。同时也对影响异构化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不同催化剂种类,阐述了近年来以H_2O_2为氧源的α-蒎烯催化氧化制备α-环氧蒎烷研究进展,对影响催化环氧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展望了以H_2O_2为氧源的α-蒎烯催化氧化制备α-环氧蒎烷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RhCl_3·3H_2O和1,5-环辛二烯为原料制备了[Rh(COD)Cl]_2催化剂,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表征。以α-蒎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COD/Rh摩尔比、回流温度及回流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COD/Rh摩尔比(1,5-环辛二烯与三水合氯化铑摩尔比)3.5:1,回流温度75℃,回流时间3.5h。将该条件下制备的[Rh(COD)Cl]_2催化剂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α-蒎烯转化率达97.3%以上,顺式蒎烷对映选择性高于97.5%,顺式蒎烷收率达95.0%以上。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工艺相比,该工艺特点是加氢条件比较温和,选择性高,催化效率高,能耗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丝光沸石与ZSM-S沸石存在下α-蒎烯的催化水合、醚化与酯化作用。反应产物的分布,与沸石的类型及其硅铝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固体超强酸SO42-/TiO2催化β-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β-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近室温的条件下,对β-蒎烯聚合反应具有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20 ℃,催化剂用量为30%(基于β-蒎烯,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6 h时,β-蒎烯树脂得率大于24%.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浓度的HCl处理H-丝光沸石,研究酸处理对H-丝光沸石结构及其催化异构性能的影响。通过XRD、N_2吸附-脱附表征手段考察HCl处理后H-丝光沸石结晶度、比表面积、孔容的变化;利用Py-IR测定了经酸处理后沸石B/L酸的变化;通过α-蒎烯催化异构实验考察经HCl处理后H-丝光沸石的催化异构性能。结果表明,HCl热处理对H-丝光沸石比表面积有明显的影响,且增大了丝光沸石的微孔和介孔孔容; HCl热处理使H-丝光沸石含有的Br?nsted酸和Lewis酸中心数量大幅增加;经HCl处理后H-丝光沸石催化α-蒎烯的转化率下降幅度为12. 7%~37. 8%,但苧烯选择性大幅提高22. 7%~30. 2%,莰烯选择性不变。  相似文献   

20.
丝光沸石对α—蒎烯异构化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化学气相沉积法修饰的天然丝光沸石进行NH3-TPD和孔径测试,并用该系列催化剂催化α-蒎烯异构化反应。发现经CVD修饰后孔径变化不大,而催化活性与酸量成正比,酸强度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