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机会路由和网络编码是两种利用无线信道广播特性提高网络性能的新兴技术。相比传统的静态路由决策,机会路由利用动态和机会路由选择减轻无线有损链路带来的影响。网络编码可以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但编码机会依赖于多个并发流所选路径的相对结构。为了创造更多的网络编码机会和提高网络吞吐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间网络编码的机会路由(ORNC)算法。在ORNC中,每个分组转发的机会路径选择是基于网络编码感知的方式进行的。当没有编码机会时,采用背压策略选择下一跳转发路径以平衡网络负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ORNC算法能够提高无线多跳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无线多跳网络的性能,很多研究表明跨层协议设计比OSI模型更适合无线网络。本文分析了无线多跳网络的特征及对各协议层的影响,给出了跨层协议设计对网络性能的改善以及它可能带来的问题,并针对速率自适应MAC协议和网络层路由协议之间的相互影响给出了仿真实例,结果证明跨层协议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协议之间的相互影响,合理规划、谨慎实施,否则网络的性能不升反降。 相似文献
3.
使用以视频质量为中心的跨层设计思想,把应用层视频质量建模为网络层行为的函数,将用于视频传输的多跳无线局域网的结点带宽分配问题归结为整个网络范围内的流传输路径选择和码率控制问题,带宽调度优化的目标是使接收端总解码视频质量最佳,给出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方案以求解该优化问题并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分析了层次路由协议中聚类内部以及聚类之间单跳与多跳路径的能量消耗情况.提出了一种混合路由方案,节点自主地根据剩余能量,与邻居节点的距离,以及当选首领的总时间来竞争聚首,同时为了减小节点远距离通信带来的能量开销,无论是在聚类内部还是聚类之间,节点在数据传输阶段均遵循单跳与多跳路由的选择规则.通过和LEACH,DEEG协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路由方案不仅均衡了聚类负载,还增加了数据收集次数,有效提高了传感器节点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协同的机会路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于协同的机会路由协议,协议在结合区域路由、会聚机制和睡眠机制的基础上,使用跨层的方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进行改进,以增强网络连接随机变化条件下路由协议的顽健性,并以能量有效的方式提高了数据的转发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节点密度条件下,基于协同的机会路由在数据转发能效方面比非协同的机会路由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8.
无线Mesh网络(WMN:wireless mesh networks)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络,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由于无线信道不稳定等特性,如何设计WMN的路由协议成为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跨层设计的方式综合其他层的重要参数来实现路由选择,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介绍了几种先进的跨层路由设计方案,总结了现有的跨层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并对如何设计并实现跨层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灵活高效的频谱共享技术能够实现频谱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地缓解了无线频谱紧缺的现状。在一个与TDMA/FDMA蜂窝网络共存的多跳认知无线Mesh网络环境下,基于覆盖式(Underlay)与机会式(Overlay)相结合的频谱共享机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链路层频谱决策与网络层路由的跨层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比基于最小跳数的随机信道选择算法在网络端到端传输性能上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下,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传统的宽带网络逐渐提升至移动网络需求,由此出现了移动网络,后期逐渐出现Wi-Fi热点,但是这两种无线网络供应方式均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此种方式中涵盖了多网络的自适应介入、无线异购网络的动态切换以及无线同构网络的自适应选择传输,为无线视频的高质量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对具有多网络自适应选择的无线宽带视频传输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