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静 《当代医学》2014,(31):99-1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糖尿病病情的不同,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NP组)(n=98)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非DNP组)(n=90)。结果 2组传导速度、潜伏期、振幅比较t=4.5927、4.0993、2.5352,MAGE、MODD、CV及LAGE比较t=2.693、3.2581、2.1569、19.6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严重血糖的波动幅度较大,周围神经病变不严重的血糖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王晓薇 《河北医学》2016,(5):727-730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将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神经传导正常组(非DM)组和异常组(DNP 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血糖监测,监测连续进行3d,最后比较CGMS监测中平均血糖( MBG)及标准差( SD),血糖波动系数( CV),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并测 HbA1C、血脂、血压、血糖等。结果:两组间病程、HbA1C、血脂、收缩压、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MAGE),平均血糖( MBG)及标准差( 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病程、CV、MAGE是影响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糖波动是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做好血糖的控制,同时还应避免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尼莫地平5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点滴,1次/日,同时,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对照组44例,仅给予一般的治疗和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对照组有效率为46%,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波动状态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DPN患者75名分为血糖稳定组( DPN+1组)及血糖波动组( DPN+2组),30名无DPN患者( DPN-组),以及健康对照组( NC组),空腹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Hcy水平DPN+组及DPN-组明显高于NC组(P<0.01),DPN+2组较DPN+1组升高(P<0.05)。结论:提示Hcy水平与血糖相关,且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Hcy水平升高是DP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章容  戴武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匡蕾  邹玲玲 《安徽医学》2018,39(12):1462-1465
目的 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68例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108例无DR的患者纳为NDR组,60例DR患者纳为DR组。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 h的CGM,计算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有效波动平均幅度(MAGE),同时检测HbAlc、血压、体质指数,评估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R组患者病程(8.33±0.82)年、收缩压(138.20±11.84)mmHg、舒张压(86.53±8.57)mmHg、SDBG(2.73±0.54)、MAGE(3.98±0.70)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MAGE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l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波动及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6.
张业 《医学综述》2013,19(5):912-914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和致死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常见且最容易被忽视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危害巨大。近年来,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包括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不仅与血糖整体水平相关,更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尚缺乏直接证据描述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日材 《广西医学》2007,29(10):1522-1523
目的 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D)的疗效.方法 将60例DPND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DPND的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用药4周.结果 治疗4周后,银杏叶治疗组对改善DPND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黏度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可以改善DPND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及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9.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10例正常成人进行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F波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经速度异常者126例(检出率63.O%),2型糖尿病组的MCV,SCV,CAMP,SNAP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均〈0.05),SCV的异常率(56.3%)高于MCV(50.6%),下肢NCV的异常率(56.9%)高于上肢异常率(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F波的异常率高于NCV的异常率。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F波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的特点,分析危险因素,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中、尺、胫后、腓总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上、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损害的差别,分析病程、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对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重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损害重于运动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有相关性,与空腹血糖无相关性.结论: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控制血糖、甘油三酯对控制周围神经病变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24 h血糖监测,以24 h内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反映血糖波动;通过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24 h-UAE)描述肾病并发症的程度,并行平均动脉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测量。结果:(1)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合并早期肾病并发症、合并临床肾病并发症的患者SDBG分别为(1.64±0.45),(1.87±0.43),(2.82±0.81)mmol/L。(2)相关分析显示,相同条件下,经对数变换后的24 h-UAE与SDBG的相关系数为0.612,与平均动脉压的相关系数为0.558(P<0.01)。(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经对数变换后的24h-UAE与SDBG、平均动脉压的β值分别为0.519,0.451。结论:初步认为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身体成分分析仪和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测定人体成分相关参数(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率、肌肉率和体内水分比率等)及神经传导速度相关电生理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运动末端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等),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体脂肪率与尺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及腓总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呈负相关,与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呈负相关.肌肉率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腓总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及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呈正相关,与尺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体内水分比率与尺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体质量指数、腰围与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及胫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呈负相关.结论 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肪率、肌肉率和体内水分比率等可能是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CI组,71例)及2型糖尿病无脑梗组(对照组,92例),所有患者均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和平均空腹血糖)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I组日内血糖波动幅度[(10.71±3.10)mmol/L比(9.61±3.19)mmol/L]、血糖波动系数[2.46±0.81比2.13±0.65]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的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DCI组较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绪论血糖波动较持续性高血糖更易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55-59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超重T2DM 患者的血糖波动与体脂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 年9 月~2019 年10 月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0 例超重T2DM 患者,其中男57 例,女43 例,BMI 24~28 kg/m2,采用自我血糖监测方法评估血糖波动,利用相关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血糖波动指标与体脂率的关系。结果 男性SDBG 与PBF、LDL-C 呈独立正相关(P<0.05);PPGE 与PBF 呈独立正相关(P<0.05),与HDL-C呈独立负相关(P<0.05);LAGE 与LDL-C 呈独立正相关(P<0.05)。女性患者SDBG、PPGE 与PBF 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 在超重2 型糖尿病男性及女性患者中,血糖波动与PBF 呈独立正相关;另外,在男性患者中,血糖波动指标也与HDL-C 呈独立负相关,与LDL-C 呈独立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27例,分为DPN组(141例)和无DPN组(286例),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并进一步分析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141例)和无DPN组患者年龄[(61.45±9.39)岁vs(58.07±10.41)岁]、糖尿病病程[(8.64±5.79)年vs(6.93±5.63)年]、糖化血红蛋白(HbA1c)[(8.67±2.04)%vs(7.91±1.84)%]及空腹血糖水平[(9.84±3.97)mmol/L vs(8.67±3.21)mmol/L]、吸烟率[43例(30.5%)vs 45例(15.7%)]、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51例(36.2%)vs 64例(2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A1c、吸烟、合并DR为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HbA1c、吸烟以及合并DR为导致DPN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入选昆明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133名,否认糖尿病家族史的非糖尿病个体57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脂联素基因SNP-11377、SNP+45和SNP+276基因型,构建单倍型.评估以上三个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①脂联素基因SNP-11377、SNP+45和SNP+276的基因型和等住基因频率在昆明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组和非2型糖尿病组中无统计学差异.②SNP-11377、SNP+45和SNP+276所构建的单倍型频率在昆明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组和非2型糖尿病组中无统计学差异.③在非2型糖尿病组中,SNP-11377CC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指数和腰围较低.结论 脂联素基因SNP-11377、SNP+45和SNP+276与昆明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无相关性.SNP-11377CC基因型可能是昆明地区汉族非糖尿病个体肥胖的一个保护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稳态模型评估(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探讨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12±15.35)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将其分为3组:IMT正常组(IMT〈1.0min)、IMT增厚组(1.0mm≤IMT≤1.2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IMT〉1.2mm)。同时选取20例性别、年龄匹配健康的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均晨起空腹,口服75g葡萄糖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等。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HOMA—IR),分析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IMT之间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的颈动脉1MT及HOMA—IR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即使IMT正常的T2DM患者的IMT及HOMA—IR值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颈动脉IMT与HOMA.IR呈正相关(r=0.593,P〈0.01)。结论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与颈动脉IMT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血糖及心理变化影响。方法 随机将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系统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延续既往制定常规护理措施,观察2组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水平以及血糖控制率,并分别通过应用Zung抑郁症自测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Zung焦虑症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入选病例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对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掌握水平,血糖控制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以及焦虑和抑郁程度,实验组患者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实施全面系统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磺脲类药物受体1(SUR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随机提取正常人136例(正常组)及2型DM患者173例(T2DM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SUR1基因24号内含子多态性位点的区域,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并用测序证实不同酶切图形基因型的准确性。结果:T2DM组和正常组SUR1基因第24号内含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1基因可能是中国天津地区2型糖尿病发生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