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早期和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的疗效. 方法对34例早中期的类风关42个膝关节(早期类风关组22例,24个关节;中期类风关组12例,18个关节),在关节镜下施行以滑膜切除术为主处理,其中32个膝关节辅助使用双极射频进行滑膜的清除和止血.术后给予正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对早、中期两组进行随访(平均25月),包括关节功能的评定,检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 ). 结果早期类风关组24个膝关节术后优良率为91.7%(22/24),中期类风关组18个膝关节优良率为66.7%(12/18),二者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705,P=0.100). 结论早期和中期类风关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均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二者疗效无差别.双极射频有助于彻底清除病变滑膜、减少关节血肿、利于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膝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在关节镜下对32例43膝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给予正规内科治疗3个月.所有患者得到了6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关节功能的评定和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的测定.[结果]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0.7%上(43/39个). 术后3个月,ESR、CRP和RF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 [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正规内科用药治疗膝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局部及全身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规关节入路行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一广泛接受的方案,具有较肯定的疗效,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术区疼痛,甚至因此影响康复训练,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软组织损伤导致关节不稳。在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方面,已有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选择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而对于类风湿性肘关节炎,关节镜下手术有相同的优点。该组病例共21侧肘关节,按Larsen分级分为四组。随访42个月以上(平均97个月)。关节镜入口有四种:正中偏外侧(肘外侧三角的中心点)、后外侧、前外侧与前内侧,术前与术  相似文献   

4.
对39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给予患肢护理、预防下五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随防时间0.5~3.0年。结果39例疗效优良率为85.7%。提示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并配合科学的护理,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方法在关节镜下对33例(39个关节)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滑膜切除术,其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8个关节;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6例,31个关节。术后给予正规严格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术后随访分别按照Lysholm评分、ESR、CRP以及Ishikawa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3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77年。采用Lysholm评分、ESR、CR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hikawa评分:39个关节优良率为76.9%(30/39),早期8个关节的优良率为87.5%(7/8),中期31个关节的优良率为74.2%(23/31),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正规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肘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关节镜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本组对23例肘关节RA患者行肘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肘关节镜手术采用俯卧位,使用直径4mm的关节镜。本组患者男4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7.8)岁(38~59岁),发病时间平均(12.2±5.8)年(5~20年);全部患者术前X线检查均有关节间隙狭窄和侵蚀,为Larsen3~4期的晚期病变。术后随访门诊复查时间平均4.3(0.5~6)年,术者对关节屈伸活动度进行了测量,患者对关节肿痛和不适进行了主观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出现并发症。关节伸直角度术前平均差(40±25)°(10~75°),术后平均差(25±18)°(10~50°);关节屈曲角度术前平均(90±14)°(70~110°),术后平均(104±16)°(80~120°)。关节活动度得以保持。患者自诉肿痛及关节不适明显改善,全部患者在主观上感到非常满意。结论采用俯卧位技术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肘关节RA安全有效,即使晚期患者仍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动度,并可明显改善肿痛症状,患者主观评价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肘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其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肘关节镜技术治疗RA肘关节病变共28例(32肘),据术前X线检查,按照Larsen诊断分级标准,将本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1、2级共8例(8肘),B组为3、4级共20例(24肘).主要施行关节镜下全关节滑膜切除术,术中将关节腔分为前方间室、后方间室和肱桡间室,要求按顺序依次切除,避免遗漏.对于手术前后的肘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法)、肘关节平均伸屈活动度和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术后随访复查时间0.5~4.5年,平均3.1年.在6个月复查时肘关节伸直角度从术前平均98.1°增加到113.3°.最终随访时VAS评分从术前平均6.9分下降到2.5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平均分从58.5分改善到77.4分,有2例滑膜炎复发.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RA肘关节病变疗效可靠,通过关注手术细节,可全面切除滑膜组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8):1651-1656
[目的]采用MRI增强扫描及滑膜测量的方法,比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heumatoid Arthritis,RA)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前后滑膜量的变化,评估手术的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3年6月,共有20例20膝符合入选标准,左膝11例,右膝9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8±16.24)岁(222013年6月,共有20例20膝符合入选标准,左膝11例,右膝9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8±16.24)岁(2266岁),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MRI平扫及静脉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成像,在增强后的横断面T1加权像中,选取通过股骨内外上髁连线的层面,使用Image J 1.45 S医学图像软件勾画、测量关节腔面积、滑膜面积、滑液面积,临床观测指标包括VAS评分、血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上述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时,MRI测量提示膝关节滑膜面积由术前的(1 235.00±251.19)mm2减少至(526.40±445.91)mm2(t=10.72,P<0.01),关节腔总面积由术前的(2 132.60±178.20)mm2减少至(1 294.4±664.16)mm2(t=7.41,P<0.01),滑液面积尽管较术前减少,但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6,P=0.08);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5.60±2.21)分减少至(2.20±1.36)(t=9.12,P<0.01),血沉由(54±15.59)mm/h降低至(23±6.32)mm/h(t=10.53.12,P<0.01),Lysholm评分由(56±8.05)分增加至(88±8.61)分(t=-11.43,P<0.01)。[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能够直接减少关节腔内滑膜量、缓解RA患者的关节和全身症状,基于MRI的滑膜测量为该手术的疗效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行镜下滑膜切除术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9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给予患肢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随防时间0.5~3.0年.结果39例疗效优良率为85.7%.提示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并配合科学的护理,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滑膜切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能减少关节渗出、防止血管翳形成,起到预防性保护关节软骨及软骨下组织的作用,从而改善关节功能,延缓或阻断RA病程的发展。由于手术切除滑膜存在着术后康复期长、影响关节运动功能及滑膜再生等问题,因此自五十年代初以来医生们寻求用各种药物方法消除病变滑膜,即所谓的药物性滑膜切除术(Medical Synovectomy)。它包括化学性滑膜切除和放射性滑膜切除二种方式,以后者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病肘关节的毁损比较常见,以往矫形外科医师对Ⅲ、Ⅳ期肘关节病损主张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本文总结了通过肘关节的滑膜切除及关节周围松解来处理Ⅲ、Ⅳ期关节病损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对21例21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肘滑膜切除及周围松解,所有患者均切除桡骨头及鹰嘴和尺骨喙突的增生骨赘。随访时间最长4年,最短6个月。结果:患者手术前疼痛平均评分为10.1,运动弧平均评分为13.5,屈曲挛缩平均评分为0;手术后疼痛平均评分为36.1,运动弧平均评分为24.8,屈曲挛缩平均评分为7.86。所有患者手术后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肘关节常表现为滑膜增生、关节间隙消失、周围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几何形状的改变。单纯滑膜切除患者手术后运动弧改变不明显,传统的关节切除成形手术后关节的稳定性及上肢的肌力可能较差。本组病例采用肘滑膜切除及关节周围松解,手术后近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有膝关节滑膜炎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科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关节镜下膝下前内、前外常规入路及膝外上、内上入路,对膝关节增生滑膜、血管翳行刨削切除及射频汽化,其中21例附加膝后内、后外侧入路,处理膝后间室病变滑膜。术后3 d开始进行系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6例随访4~26个月,平均16个月,优21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4.4%(34/36)。类风湿膝关节炎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58.6±5.3)分,术后升至(91.6±5.8)分(t=2.723,P=0.003);Lysholm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42.3±3.8)分,术后升至(90.2±4.4)分(t=2.437,P=0.001)。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有效地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可最大程度恢复病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48个膝关节(男10个,女38个,平均年龄35岁)在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术,并使用双极射频汽化仪对残留的滑膜进行处理。术后给予羟基氯喹、氨甲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等抗类风湿药治疗,疗程6~12个月。48个关节均得到了6个月的随访,34个关节得到2年的随访。随访包括近侧指间关节的疼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的改善率;Ishikawa关节功能的评分;术前术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结果: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以滑膜充血水肿为主要特点,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在镜下的表现是血管翳和肉芽肿的形成,术后6个月近侧指间关节的疼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的总改善率为83.3%,术后2年为55.9%。Ishikawa关节功能的评分术后6个月总优良率为93.8%,术后2年为73.5%。ESR、CRP和RF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对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同时术后给予正规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附119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分析了自1982~1994年间在本院行滑膜切除术后2年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66例132个关节。其中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119个关节,开放滑膜切除术13个关节。平均随访7.3年,优良率为74.2%。关节软骨无破坏组与有破坏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2.8%及14.3%。作者认为保守治疗半年而效果不佳者应尽早行滑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切除术与关节腔灌洗术2种不同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对32例RA患者(36个膝关节)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RA)进行分期,分别采用膝关节滑膜切除术与关节腔灌洗术2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中20例(22个膝关节,以Ⅰ期为主)行关节腔灌洗术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对12例(14个膝关节,以Ⅱ期为主)行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正规抗类风湿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按Lysholm标准评分,判断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早期症状均改善,灌洗组优良率为86.4%;滑切组优良率为85.7%。[结论]对于早期RA患者,经系统的抗类风湿治疗后,病变局限于单侧或双侧膝关节时,行关节腔灌洗术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疗效,对于中期以上滑膜重度增生,关节软骨部分破坏的患者,为抢救关节功能,宜尽早施行开放滑膜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关节滑膜细胞、滑膜基质、血管翳、滑膜内血管及炎症细胞等的超微结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变化情况,反映该病关节滑膜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指导临床鉴别、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十分区法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解剖22个新鲜冷冻膝关节,了解膝关节纵隔的解剖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膝关节滑膜分布的十分区法。对接受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的37例RA(40个膝关节)进行随访观察,术后随访10~72个月。其中25个膝关节按常规方法进行滑膜全切除术,15个膝关节按十分区法进行滑膜全切除术。随访内容包括Lysholm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以及Larsen分期。结果膝关节存在一个从前至后的纵隔结构,其前方与脂肪垫、翼状皱襞或黏膜韧带相连,中间位于前后交叉韧带之间,后方形成膝关节的后纵隔。借助对膝关节纵隔的解剖结果可以将膝关节的滑膜分布区分成10个区。按十分区法进行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的RA患者的优良率为100%(15/15),而且无一例复发。按常规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法进行手术的25个膝关节中,17个为优良,8个膝关节复发,优良率为68%(17/25)(Fisher精确检验,P=0.016)。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治疗早期RA效果良好;以膝关节纵隔结构为基础的膝关节十分区法对提高滑膜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类风湿性关节炎(RA)MRI检查的早期诊断价值,观察膝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行膝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R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X线片和注射钆对比剂MRI检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观察X线片、MRI检查诊断早期RA的准确性,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Lysholm评分及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X线片、MRI检查诊断早期RA的准确率分别为66%(29/44)和97%(29/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术后3、6、12个月Lysholm评分及RF、ESR、CRP等指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诊断早期膝RA较X线片检查准确;全滑膜切除术是治疗膝RA较好的术式选择,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明显,RF、ESR和CRP等临床指标显著改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