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叶佩秀 《甘肃科技》2022,(5):121-123
研究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效果,探讨分析超声诊断对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的诊断价值。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甘肃省靖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和研究组(采用超声检查),观察两组诊断符合率和瓣膜病变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研究中患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存在一定狭窄或关闭不全情况,二尖瓣病变类型为粘连型、钙化型和混合型,研究组诊断出13例二尖瓣钙化,7例二尖瓣粘连,9例混合型,对照组诊断出10例二尖瓣钙化,5例二尖瓣粘连,7例混合型,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3.33%,研究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效果显著,可对患者心脏进行全面整体评估,了解有无狭窄或关闭不全病变,便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改进,进而有效改善预后,超声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共检查超声心动图2825例,其中50岁以上者1130例,经超声检查,除外风心病、先心病。而检出瓣膜病或瓣膜钙化者70例(男30例女37例),平均年龄65岁,占全部2DE检查人数的2.47%,占50岁以上受检者6.19%。已造成瓣膜病者29例(男12列女17例),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3.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及其临床应用价值。重点观察大动脉短轴及主动脉长轴切面二叶式主动脉瓣的形态、回声、启闭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多普勒超声观察主动脉瓣口的血流情况。二维超声可清楚地显示主动脉瓣的数目、形态及有无合并其他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瓣膜增厚、钙化、血液动力学、心脏形态学改变逐渐加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3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了308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CVC),SCVC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主动脉瓣区病变率高(90.7%),与其他瓣膜区比较,P<0.01;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杂音检出率低(主动脉瓣区仅为23.8%);心律失常(47.7%)和心功能不全(47.1%)发生率高轨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上述表明,SCVC对本病诊断价值较小 波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了解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瓣膜替换术常遇到的难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共收集7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地分析总结。结果:全组均为风湿性心脏病,置入人工辩膜。早期死亡率5.7%(4/70).晚期死亡率8.69%(6/70)。70例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6.5岁。心脏功能Ⅲ级者49例,Ⅳ级者21例。主动脉辩及二共瓣替换术39例,二尖替换术31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的根本治疗方法为瓣膜替换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的认识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及该病特点,笔者观察了30例经彩超检出的SDHVD患者,结果认为SDHVD的年龄标准以50岁为宜,SDHVD是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左心房扩大为其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室上性心律失常为其典型的心律失常;从超声上观察SDHVD主要为左心瓣膜受累,尤其是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7.
保彦昕 《甘肃科技》2009,25(17):162-163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对6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6.47岁,其中30岁以下患者49例、占81.6%,40例以心脏急症收住院、占67%,18例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占30%;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易于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作者测定了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者和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结果,方差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心衰和左室重构的发生率.结果表明,两组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及心律失常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合并退行性瓣膜病组的左室重量指数较大,心功能较差,心衰发生率高.从而得到退行性心瓣膜病变能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重构的发生,促进心衰的发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心脏瓣膜钙化在中老年人中愈来愈常见,瓣膜钙化是心脏瓣膜随年龄增加,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化、钙化,从而使瓣膜或纤维支架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目前发现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炎性调控过程、凋亡在钙化中的始动作用、甲状旁腺激素、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相关因素,在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损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改变,方法:多普勒超声测定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E/A比值,高血压病患者162例,老年患者组(≥60岁)78例和中年组(<60岁)8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老年患者组CO,E/A显著小于对照组,中年患者组CO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E/A显著小于对照组,老年得组CO,E/A小于中年组,结论:老年和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均有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老年患者更严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可伴有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对120名老年人牙体病进行调查.受检者中,有105名患者有牙龋坏,龋坏率为87.7%.平均龋坏数为每人3.5个.有81名患者牙齿有缺失,缺失牙数为383个.龋病、缺失牙仍是老年人的主要口腔疾患,其患病率随年龄递增,治疗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对18例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与非老年组相比临床表现不同,且多伴有消化系统等慢性疾病,贫血症状严重,表现在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症状上,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程度低,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长于非老年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选择广西田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门诊2002~2010年接治的816例老年肺结核(老年组)与随机抽取同期接治的350例20~39岁青年肺结核(青年组)患者,从年龄和性别、病程、临床症状、初治与复治情况、分型、痰菌情况与合并症、治疗与转归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病程1个月和半年内确诊,老年组30.64%,青年组8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症状,老年组多为3个以上,而青年组较少;初治与复治,老年组53.92%和46.08%,青年组80.86%和19.1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老年组(25.73%)比青年组(16.57%)高;组痰菌阳性率老年组(39.95%)比青年组(28.86%)高,合并症老年组(58.82%)比青年组(16%)多;治愈率与好转率,老年组(75.74%,11.76%)均低于青年组(88.86%,3.43%)。老年肺结核已经成为社会上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45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排除合并中风或中风历史、糖尿病及其他颅内疾病患者。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动脉异常作为反映颅内动脉病变的指标,观察年龄、高血压病程、血脂代谢和血尿酸水平对颅内动脉病变的影响。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总颅内动脉异常率和血速增快率(20 14%,13 5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3 34%,7 48%,各P<0 001),而两组间血速减慢率无差别。老年组各单一动脉异常率均较非老年组高,其中大脑中动脉、椎动脉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5)。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总颅内动脉异常率及颈内动脉系各动脉异常率明显增加(各P<0 01),但椎基底动脉系各动脉异常率增加不明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脂(OR3 398,95%CI:1 211-7 831)、高血压病程(OR1 671,95%CI:1 063-3 327)、年龄(OR1 235,95%CI:1 023-1 640)和高血压病人颅内动脉异常密切相关(各P<0 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程和甘油三脂是高血压病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65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心理、MRI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以56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和诊断方法.结果65例老年期痴呆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AD)35例(53.85%),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19例(29.23%),混合性痴呆(mixed dernentia,MD)7例(10.92%),全身性疾病导致老年性痴呆4例(6.15%).四种痴呆均存在记忆障碍,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组和MD组中分别为16例(84.21%)和3例(42.86%);MRI显示患者有脑梗死灶、脑萎缩和脑白质疏松.结论老年期痴呆以AD最为多见,VD次之.不同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AD起病慢,无神经系统局灶征,影像变化以脑萎缩为主;VD多有脑血管病史,起病急,有神经局灶征,影像变化以脑梗死为主;MD多兼有AD和VD的特点,脑血管病史不甚明确,影像学上既有脑萎缩又有散在的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16例,每日早餐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2.5mg,采用逐渐增量的方法,最大剂量为10mg/d,疗程为6w.对比用药前后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各项指标的变化,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动态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人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无明显变化,心率虽有所加快,但无统计学差异,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后有效病例共208例,每日剂量在7.5mg以下者占78.48%,平均剂量为5.25mg,不良反应发生率7.87%.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可以提供临床应用,推荐的常用剂量为5mg/d,早晨餐后一次服,最大剂量可用到10mg/d.  相似文献   

17.
105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了10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老年为患者,并与同期住院的35例中青年肺炎以及51例纯西药的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与疗效分析。结果:老年组喘促、心悸、纳差、舌暗、苔黄腻、脉弦滑等症明显多于中青年组、胸部X线以支气管肺炎居多;中西医结合与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肺炎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尽管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无明显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发性老年肢体坏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5例自发性老年肢体坏疽病人,服药治疗无效后行截肢术。结果 术后4例刀口Ⅰ期愈合,11例出现刀口皮缘坏死,1例冠心病发作,2例出现脑栓塞,2例出现意识障碍。结论 保守治疗多不理想,截肢后易出现合并症,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