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缆型纺纱技术是在环锭纺纱机前罗拉出口处有一个分割轮将其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分割成若干股纤维束,经过加捻形成新型结构的纱线.比较了8.8 tex和8.3 tex羊毛传统环锭纺纱线与缆型纺纱线的毛羽与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8.8 tex和8.3 tex羊毛缆型纺纱线的毛羽数少于传统环锭纺纱线的毛羽数,并且8.3 tex羊毛所形成纱线的毛羽数高于8.8 tex羊毛纱的毛羽数;缆型纱的耐磨次数高于传统纺纱线的耐磨次数,8.3 tex澳毛加工的缆型纱的耐磨次数高于8.8 tex澳毛缆型纱线的耐磨次数.  相似文献   

2.
环锭纺纱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传统环锭纺纱机生产的纱线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最新发展的密实环锭纺纱技术可使纤维束受到有效控制,形成高品质纱线。 一、普通环锭纱的缺点 在普通环锭纺纱机上,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前,以宽度B进入牵伸系统,B主要取决于牵伸倍数,牵伸倍数越大,牵伸区纤维束宽度变化越大。 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后经加捻迅速形成纺纱三角区并与纱线相连接。对于一定支数及伸长率的细纱,纺纱三角区宽度b取决于纺纱张力p,实践证明p越大,b值就越小,这表明在环锭纺纱牵伸系统中喂入纤维束宽度B比纺纱三角区的b值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涡流纺成纱性能.采用相同熟条纺制了CJ 20 tex涡流纺纱线、传统环锭纺纱线、紧密纺纱线和喷气纺纱线,通过分析对比了这4种纱的成纱结构、毛羽、耐磨性及强伸性能,认为涡流纱成纱强力虽低于紧密纺纱线和传统环锭纱,但强力不匀较好,毛羽大幅度降低,耐磨性能很好,抗起毛起球性能好.  相似文献   

4.
探讨假捻集聚纺纱线的性能特点.测试了不同捻系数假捻集聚纱线的各项主要性能,并与同捻度的传统环锭纱线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捻系数为280的假捻集聚纱线.其条干CV值均比同捻系数的传统环锭纱差,而纱线的毛羽指数、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只有在假捻器转速比适当的条伴下才好于传统环锭纱.而当捻系数为360时,假捻集聚纱线的条干CV值和断裂强度只有在假捻器转速比较低时才好于传统环锭纱,而毛羽指数和断裂伸长率则可在较大的假捻器转速比范围内优于环锭纱.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紧密纺的技术特点,对莫代尔纤维紧密纱的强伸性能,弹性及毛羽与传统环锭纱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相同号数下紧密纺比环锭纺断裂强度大,紧密纺纱技术减少了细纱产生的毛羽。在纺纱工艺相同的情况下纱线号数越大,断裂强度越大,弹性恢复率越大。  相似文献   

6.
探讨假捻集聚纺纱工艺及其成纱结构特点。使用显微镜观察并分析了假捻集聚纱和传统环锭纱的外观形态结构,并使用填充密度来表征纤维在成纱横截面内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假捻集聚纱的外观均匀度和表面毛羽状况要好于具有相同捻系数的传统环锭纱。纤维在纱横截面内的填充密度分布规律可以用一个三次方程拟合。与同捻度的传统环锭纱相比,假捻集聚纱在靠近纱芯的内层填充密度较大,外层填充密度略小。  相似文献   

7.
王勇  于伟东  王府梅 《纺织学报》2016,37(12):160-166
在线展丝环锭复合纺纱技术能为落棉、木棉、羽绒等偏短、偏弱纤维的高品质、细支化成纱提供专门化的先进技术,因此,回顾国内外已公开的机械、超声波、声波、电极、气吹展丝技术的原理及常用设备,尤其是对适于短绒纤维的在线展丝复合纺纱技术,包括单束展丝、分劈双束展丝、上下层分别展丝机构及纺纱方法做了讨论。同时,对短绒纤维束的裹缠保护与结构稳定和对成纱加工和成纱强度的改善作用做了介绍。显然,基于长丝在线展丝方式的复合纺纱技术不仅适用于偏短偏粗、偏弱偏脆的纤维,尤其是回用纤维,而且是传统环锭纺纱技术中的先进与创新纺纱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纺纱方式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采用竹浆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进行混纺,混纺比例为15/40/30/15。通过对竹浆纤维混纺纱线的条干均匀度、毛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探究了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转杯纺、赛络纺、环锭纺、赛络紧密纺、普通紧密纺纺纱方式不同,其不同的成纱结构特点影响了纱线的内在性能。环锭纱适宜生产强力要求较高的产品,紧密纱综合性能较好,赛络纱具有良好的外观特征,转杯纱的条干CV值优于环锭纱,赛络紧密纺的成纱毛羽最低。  相似文献   

9.
粘胶喷气涡流纱与环锭纱的性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细度1.67 tex长度分别为32、34、36、38、40 mm的粘胶纤维纺制了MVS纱和环锭纱,测试对比所纺纱线的拉伸性能、毛羽和成纱质量,结果表明MVS纱的断裂强度略低于环锭纱,成纱质量较环锭纱差,粗细节和棉结多,毛羽少。  相似文献   

10.
过去许多学者藉高速摄影之助来研究纺纱杯内成纱时的纱结构,也有些在研究中用双色纱。迄今文献没有揭示纺纱时气流纱结构的完整图象。采用取样技术来研究环锭纺纱和捻线过程中成纱时的捻度传递和纤维束的其它结构特点,这是一种普通的实验方法。有人在环锭纺纱捻度传递研究中已证明取样技术有与高速摄影技术相同的再现效果。  相似文献   

11.
Solospun纺纱技术及其产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立新  朱春翔 《纺织学报》2007,28(5):35-37,40
探讨了利用进口细纱机改造生产Solospun纱线的可行性,通过对Solospun纺纱技术原理和特点的分析,确定选用国产沟槽罗拉对设备进行改造,对纺纱过程中的原料选择及各工序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生产出了Solospun纱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olospun纺纱技术试纺毛纱是可行的,不仅缩短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而且Solospun纱线强伸度优于环锭纱,毛羽数明显减少,耐磨性提高,适合于单纱织造.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利用进口细纱机改造生产Solospun纱线的可行性,通过对Solospun纺纱技术原理和特点的分析,确定选用国产沟槽罗拉对设备进行改造,对纺纱过程中的原料选择及各工序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生产出了Solospun纱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olospun纺纱技术试纺毛纱是可行的,不仅缩短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而且Solospun纱线强伸度优于环锭纱,毛羽数明显减少,耐磨性提高,适合于单纱织造。  相似文献   

13.
SOLO纺--新型的单纱可织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SOLO纺的纺纱原理 ,并用SOLO纺对同支数的正常单纱进行了比较 ,指出SOLO纺纱线强力指标总体上要好于同支正常纱线 ,为单纱织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缆型纺纱技术在棉纺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缆型纺纱的机理及特点,并比较分析了采用同一种棉粗纱加工的缆型纺棉纱和传统环锭纺棉纱的特点,得出了缆型纺棉纱比传统环锭纺棉纤长毛羽少、强力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Solospun可织造单纱技术及在毛纺领域内的应用,对Solospun产品的原料选择、纱线截面根数、织造效率、染整技术攻关和技术参数作了进一步研究,并开发出系列高支轻薄精纺产品。  相似文献   

16.
《国际纺织导报》2020,(3):15-17,40
加捻是制备短纤纱、股线及绳索的必备工序。加捻对纱线有两方面作用,一是通过加捻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从而赋予纱线足够的强度。二是加捻增加了纤维间的螺旋角并使纤维集聚在一起,从而增加纱线的强度。采用意大利Savio公司的Sirius倍捻机制备不同捻向的双股线试样。尝试验证不仅捻度对纱线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纱线捻向也有很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同的双股线(单向捻合双股线)具有更好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摩擦因数与耐磨性。研究还给出了捻向对双股线及由双股线制成的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are used in prediction fields. Yarn strengt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perties, because it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the yarn. The prediction process of yarn strength is very important from the technology side because many of generated forces in the spun yarns could be given by yarn strength.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United Commercial Industrial Company, Damascus, Syria. The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was architected. Several neural networks were architected one of these has been chosen, which contained acceptable network error rate. To deal easily with ANN, a simpl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has been created. This ANN has been tested on a new sampl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of Solovev which is allocated to predict the strength cotton yarn. ANN has given more acceptable results than Solovev’s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8.
《纺织学报》2015,36(2):25-0
 股线的强力增强效应一直都还停留在定性描述上,作为组成纱线强力的两大因素,纤维性能和纱线结构对强力的贡献情况尚不明朗。为了量化这两部分,从建立双股线模型的几何配置出发,分析了单纱短片段在拉伸载荷下轴向和径向的力学状态对拉伸行为的影响,体现在拉伸模量与单纱性能参数和捻回角的关系;并且考虑了单纱之间的抱合力作为组成股线强力的一部分,推导了单纱在无滑移情况下的股线强力表达式,并定量分析讨论了单纱性能参数与纺纱参数对股线最大强力的影响情况,其结果符合一般认识,可用于开发纱线新产品的强力预测。  相似文献   

19.
赛络纺涤粘复合纱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在棉纺细纱机上利用毛纺赛络纺纱技术可以纺制复合纱。对涤粘复合纱、涤粘股线、纯涤单纱及纯粘单纱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切片照片可以看出,涤粘复合纱中单纱存在与复合纱捻向、捻回数相同的直念;表面纤维排列整齐、紧密、纤维同松外紧;截面为圆形,两种纤维互有少量团长复合纱的结构特点决定其具有强力高、条干好、毛羽少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对环锭纱牛仔布与转杯纱牛仔布在酵素石磨水洗前后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水洗后两者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均有下降,且纬向比经向下降更多;转杯纱牛仔布断裂强力下降远大于环锭纱牛仔布,而后者撕破强力的下降比断裂强度下降更大。此外,酵素石磨水洗有利于改善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尤其是对转杯纱牛仔布改善更明显,但对耐皂洗色牢度影响很小,对耐酸碱、汗渍、水渍色牢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