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混凝搅拌试验研究了沉淀池排泥水回用对水质的影响,考察了南方地区排泥水回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回用排泥水上清液或混浊液,均有较好的助凝效果;回用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不会改变原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分类;回用比较高时,混凝沉淀出水存在锰超标风险,其他金属指标均远低于国标限值。在合适的回用比下回用沉淀池排泥切实可行,能实现给水厂节能减耗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
邓军 《供水技术》2009,3(5):18-20
进行了水厂排泥水的现场中试水力负荷和固体负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PAM可提高斜板浓缩池抗击负荷的能力,投加PAM+快速搅拌可进一步提高斜板浓缩池抗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发展城市给水厂排泥水节水技术,在示范水厂开展了排泥水的减量化试验研究。通过对示范水厂排泥水水质的分析和排泥水的减量化生产性试验,提出了水厂各构筑物的节水排泥工况:折板絮凝池1#、2#排泥管的排泥时间为20s/次,3#、4#的为40s/次,5#~8#的为60s/次;平流沉淀池前20m的排泥周期为24h,采用双程排泥,后70m的排泥周期为48h,为单程排泥;V型砂滤池的反冲洗周期为48h,采用气冲(3min)/气水冲(3min)/水冲(5min)/全程表扫的反冲洗方式。运行表明,节水排泥工况对各构筑物的出水水质基本无影响,并可使絮凝池、沉淀池、砂滤池分别节水约25%、37.5%、39.7%,水厂的总排泥耗水率可从原来的3.07%降至1.9%。采用节水排泥工况后,水厂可减少排泥水量近43×104m3/a,同时节约生产成本约42万元/a,环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
通过混凝试验,以沉降比、上清液浊度、氨氮和CODMn作为考察排泥水沉降浓缩处理性能的指标,研究了pH值调质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酸性(pH=6.0~6.8)条件下,使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能有效地改善污泥沉降浓缩后的上清液水质;进行pH值调质时,投酸量与排泥水的浓度有关;运行中应严格控制pH值的调节,pH<5时不利于沉降,pH>7时调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西安市某自来水厂的沉淀池排泥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循环造粒流化床技术先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中试,再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中试结果表明,循环造粒流化床的运行稳定性较高,即使进水浊度在200~800 NTU范围内变化或进水上升流速在25~70 cm/min之间变化,出水浊度仍可稳定保持在10 NTU以下;工艺优化参数如下:上升流速为70 cm/min,搅拌转速为5~8 r/min,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为4~5 mg/L。在中试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性试验,出水浊度始终稳定在10 NTU以下,最佳间歇排泥间隔为4 h,出泥含水率为95. 8%,处理成本为0. 1元/m3。中试及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循环造粒流化床处理排泥水,具有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浓缩效果好、处理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杏林水厂供水规模16万m^3/d,长期以来生产排泥水直接进入北溪引水渠道,造成渠道淤积,降低渠道输水能力,给下游水体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实施水厂排泥水处理。为确定该厂合理的排泥水分类处理方案,进行相关污泥特性试验等研究,简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厂排泥水的静态沉降及动态浓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首先要进行排泥水处理试验。结合在上海A水厂进行的静态沉降和动态浓缩等试验研究,指出了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浸没式平板陶瓷膜对给水厂高浊度排泥水的处理效能。试验所用排泥水浊度范围在500-5500 NTU,平板陶瓷膜孔径平均值为60nm。结果表明,平板陶瓷膜超滤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排泥水浊度,出水浊度达到0.2 NTU以下;但是,对于溶解性的COD和氨氮处理效果不明显。适宜的陶瓷膜通量为60 L/(m2·h),排泥水起始浊度为2000NTU左右,曝气量为150 L/min,过滤周期能够达到5小时以上。清水反冲洗能够使陶瓷膜通量恢复,膜污染主要是可逆性质的,主要膜污染物质是190-250 nm粒径的颗粒物。平板陶瓷膜安装简单,操作容易,耐酸碱清洗,寿命长,在给水厂排泥水处理和回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天津市芥园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中的有关设计原理、基础数据的确定作了概述.该工程设计最大干泥量为42.82 t/d,建成投产后,每日节水量可达到水厂日供水量的2%~4%.  相似文献   

10.
混凝剂对水厂排泥水沉降及脱水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施周  谢敏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2):40-42
应用混凝剂改善水厂排泥水沉降、脱水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硫酸铝、PAC、复合铝铁、PAM相比,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CPF)能更有效地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絮凝搅拌时大的G丁值有利于污泥脱水,但不利于沉降,当GT=85860(200r/min,3min)时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和脱水性能;污泥在35、5℃时的沉降和脱水性能较20℃时为佳;在pH=3~9的范围,污泥的沉降和脱水性能随pH值的升高而变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气浮工艺在水厂排泥水处理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考察了投药量、进泥量、进泥浓度、进气量和药剂种类对气浮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药量、进泥量和进泥浓度对气浮上清液浊度和出泥含固率均有影响;进气量对气浮影响效果较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处理效果上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稍差,但其在经济性和上清液回用方面要优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2.
以净水厂排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斜管沉淀池对排泥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进泥负荷的不断增大,斜管沉淀池出水的上清液浊度和CODMn含量都逐渐升高,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的联合投加都可以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且只要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大于2 mg/L,就可以形成较大且密实的矾花;投加聚丙烯酰胺药剂后,可应对由于净水工艺进行沉淀池冲洗后排泥水性质的恶化,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降低出水浊度,提高出泥浓度。  相似文献   

13.
王峰  陈宏儒  赵荣 《山西建筑》2012,38(1):132-133
通过试验研究了搅拌对给水厂污泥浓缩的影响,并分别探讨了快速搅拌和慢速搅拌对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慢速搅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浓缩效果,建议最佳搅拌的速度梯度为1.4 s-1。  相似文献   

14.
水厂脱水污泥制作免烧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厂含固率为22%的脱水污泥,配以粘合剂和骨料制作免烧砖,并对用人工搅拌混合和机械搅拌混合两种方式制作免烧砖进行了时比试验.经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用机械搅拌混合方式制作的免烧砖品质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5.
对水厂沉淀池排泥水进行了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排泥水经过0.5 h自然沉淀后,上清液水质趋于稳定,浊度、CODMn、氨氮、细菌、藻密度、浮游动物死体和活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继续延长沉淀时间对上清液水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个别生物类指标反而有上升趋势。投加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回用水水质,阳离子PAM投加量为0.8 mg/L时,排泥水浊度从2 219 NTU下降至1.59~3.84 NTU。  相似文献   

16.
林李苗  李军 《供水技术》2009,3(3):30-32
为了保证出厂水水质,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能力,针对清澜水厂生产工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水厂的产水能力从0.5×10^4m^3/d提高到0.9×10^4m^3/d,出厂水平均浊度〈0.5NTU,药耗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17.
以南方地区某水厂排泥水为处理对象,分别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进行了小试。结果表明,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对排泥水中的细菌、藻类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达到同期原水水平,但对水中剑水蚤的灭活效果不显著;同时,水中UV254出现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18.
江北水厂水质稳定性处理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供水技术》2009,3(6):42-44
重庆市万州江北水厂水源为甘宁水库,净水工艺采用机械混合-超脉冲澄清池-气水反冲洗均质滤料滤池。针对该水厂供水区出现的黄水问题,进行了水质稳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季节性高藻原水水厂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巍 《供水技术》2009,3(3):41-44
介绍了苏州新区二水厂的工艺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水厂设计处理能力为60×10^4m^3/d,工艺设计充分考虑了太湖水季节性高藻的水质特点,并采用了复合预氧化+微絮凝过滤工艺。工程具有占地小、集约化程度高、造价低、节水节能的特点,为国内湖泊水源水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