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肉苁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肉苁蓉不同外植体花器、肉质茎、幼芽、鳞片等愈伤组织诱导比较结果表明:子房、茎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时间短、且愈伤组织的质地较好。愈伤组织的增殖继代培养的初步研究表明:以B5为在本培养基,附加1mg/L IBA和2mg/L 6-B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甘草耐盐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计巧灵 《中草药》2006,37(2):265-268
目的通过对耐盐性甘草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研究,促进在盐碱滩人工栽培甘草技术的发展。方法诱导乌拉尔甘草G ly cy rrh iza ura lensis无菌苗子叶块和胚轴段在含盐培养基上脱分化均成功。逐步提高盐质量浓度诱导愈伤组织扩增,继之诱生不定芽,芽经扶壮后诱根,得到大量试管苗。结果子叶块和胚轴段在M S BA1.5 m g/L 2.4-D 1.2 m g/L N aC l 100 m g/L中脱分化效果好,愈伤多为淡黄色,稍透明。N aC l质量浓度增至250m g/L后愈伤组织长势很快下降,色暗,有些死亡。愈伤组织经无盐培养继代两轮后,转入M S BA 0.5 m g/L KT1.0 m g/L NAA 1.0 m g/L N aC l 200 m g/L上分化出大量不定芽,说明不定芽的耐盐性是遗传所致。降温(18~22℃)、自然光照、并添加适量的GA3有利于壮芽形成,在诱导生根的83个芽中的55个生根,其中1/2M S IAA1.0 m g/L NAA 1.0 m g/L N aC l 200 m g/L最适宜生根,生根率达66.26%。结论通过对耐盐性甘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可得到耐盐性甘草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稀土元素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元素铕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和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合成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稀土元素Eu3 对甘草愈伤组织的生物量积累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添加0.1 mg/L的稀土元素Eu3 ,愈伤组织的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对照的2.7倍,甘草素含量更达对照的4倍.  相似文献   

4.
瓦松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瓦松愈伤组织诱导因素,建立瓦松愈伤组织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不同外植体、pH、温度、植物生长物质种类及其配比对瓦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 在培养基MS上,叶片的诱导率高达80%以上,茎和根难以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近10%;不同pH差异不明显;愈伤组织诱导适宜温度为25℃;6-BA 1.0 mg·L-1 +NAA 0.1 mg·L-1 诱导率最高.结论 瓦松愈伤组织的培养的外植体为叶,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1 + NAA 0.1 mg·L-1 (pH 5.8),培养温度为25℃ ,光照12 h·d-1,光照度1200 Lx.  相似文献   

5.
番红花体细胞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以番红花不同部位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培养基,提高体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激素对菘蓝器官分化及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菘蓝无菌苗的子叶和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含有不同植物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培养菘蓝不同外植体,分析在不同激素配比的条件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分化不定根、不定芽的能力。结果在NAA 0.1 mg/L+6-BA 0.1 mg/L(14d)、NAA 0.5mg/L+6-BA 1.0 mg/L(14d)、NAA 0.5 mg/L+6-BA 0.1 mg/L(28d)三个条件下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到100%;NAA(0 mg/L~0.1 mg/L)+6-BA1.0 mg/L的激素组合不定芽诱导率可达75%以上;生根培养以1/2MS培养基附加NAA 0.1 mg/L可使不定芽生根率可达100%。结论合适的激素组合,能促进菘蓝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探讨防风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方法:以防风叶片为外植体,对防风的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结果:在2,4-D 1 mg·L<'-1>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长势好于其他不同浓度,具有显著差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单个生长素的处理,生长情况也有差异.结论:诱导防风最佳外源激素的浓度配比2,4-D 1.0 mg·L<'-1>+6-BA 0.5 mg·L<'-1>.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探讨防风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方法:以防风叶片为外植体,对防风的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结果:在2,4-D1mg·L-1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长势好于其他不同浓度,具有显著差异。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单个生长素的处理,生长情况也有差异。结论:诱导防风最佳外源激素的浓度配比2,4-D1.0mg·L-1+6-BA0.5mg·L-1。  相似文献   

9.
八角莲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了八角莲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技术.方法 采用八角莲成熟种子为材料,经过种子消毒诱导出芽,成功培育出无菌幼苗,再用幼叶、叶柄进行试管繁殖.结果 种子外植体以70%酒精消毒45 s+3%次氯酸钠消毒5 min组合进行灭菌效果最佳,污染率为0.00%,出芽率为1.9%;种子在MS+6-BA 2.0 mg/L + GA3 0.5 mg/L激素配比上容易萌芽,出芽率为15.6%;在取材部位筛选中,以幼叶为外植体对诱导出芽效果最佳,最佳诱导愈伤组织激素组合为MS + 6-BA 1.0 mg/L + NAA 0.3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5.7%;结论筛选适合的外植体和激素组合,对八角莲愈伤组织诱导和丛生芽分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草愈伤组织培养中激素优化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刘颖  魏景芳  李冬杰 《中草药》2006,37(6):931-933
目的选择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最佳激素组合。方法以甘草无菌苗的胚根为外植体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结果以诱导率为指标,NAA对甘草细胞脱分化影响最显著;以相对生长速率为指标,6-BA、2,4-D、NAA对甘草细胞生长分裂影响最显著。结论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的最佳激素组合为2,4-D1.0mg/L NAA1.0mg/L 6-BA1.0mg/L KT0.3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了酵母提取物、水解酪蛋白、真菌诱导子、茉莉酸及稀土元素等对甘草愈伤组织中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各种附加物,研究其对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 0.1%的酵母提取物可使培养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提高76.8%,甘草查尔酮含量比对照提高7.5倍。水解酪蛋白在0.05%时,培养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达最大值,为对照的1.7倍,其中甘草查尔酮的含量在0.1%时最高,为对照的3.2倍。50 mL培养基中加入真菌诱导子2 mL,甘草培养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49.58μg·g-1,比对照(85.26μg·g-1)增加75%。10.0μmol·L-1茉莉酸使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1%。低浓度的稀土元素Eu3+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的稀土元素Eu3+最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此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对照的2.7倍,其中甘草素的含量是对照的4倍。结论在甘草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添加酵母提取物、水解酪蛋白、真菌诱导子、茉莉酸及稀土元素等是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甘草浸膏吸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  韩静  李成顺  蔡薇  岑琴 《中药材》2007,30(2):223-225
目的:对甘草浸膏的吸湿性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优的辅料配方,并测得最佳处方的临界相对湿度,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合理的相对湿度环境。方法:采用在25℃,不同的相对湿度下选用多种辅料,比较其吸湿性。结果:甘草浸膏粉与乳糖、微晶纤维素配伍(1∶0.5∶0.5)为最合适处方,并测其临界相对湿度为60%。结论:利用以上结果可以解决工业生产中药浸膏易吸湿结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甘草种子萌发和出苗最适宜的处理方式,为甘草育苗和大田播种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通过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比较其发芽率和出苗率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方法对甘草种子发芽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机械研磨处理的甘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其次为浓硫酸处理3 h的甘草种子;浓硫酸处理、机械研磨与高温浸种处理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对照的出苗率,其中随着浓硫酸处理时间的延长,甘草种子的出苗率呈明显增高而后又下降的趋势。结论:和其他处理相比,机械研磨和硫酸浸种3 h的处理发芽率和出苗率有明显提高,适宜于大面积种植甘草时进行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甘草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特性,为甘草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常规耗竭法。结果一年生和二年生甘草根系对NH4+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NO3-的0.93倍和1.71倍;两者均在NO3-离子溶液浓度为0.4mmol·L-1时有最大吸收速率;加入NH4+后,一年生和二年生甘草根系对NO3-离子吸收速率分别提高了12.2倍和71.1倍;一年生甘草根系对NO3-离子的平均吸收速率为二年生甘草的1.85倍,对NH4+平均吸收速率略高于二年生甘草。结论甘草对NO3-及NH4+的吸收为协同吸收,NH4+的加入可显著提高甘草根系对NO3-的吸收能力;一年生甘草幼苗对NO3-的吸收能力高于二年生甘草;适用于甘草不同生长年限的NO3-及NH4+的最佳配方比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进一步利用甘草资源,为开发安全、绿色和无污染的植物源杀菌剂提供依据,对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Sephadex LH-20)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甘草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甘草素(10)、半甘草异黄酮B(11)、isoangustone A(12)和粗毛甘草素C(13)4个酚类化合物进行了4种常见农业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菌、立枯丝核菌、番茄灰霉菌和小麦赤霉菌)的抗菌活性筛选。结果:从甘草中分离鉴定出14个化合物,半甘草异黄酮B和粗毛甘草素C对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较高。结论:本次实验报道了化合物10~13对常见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其中半甘草异黄酮B抗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甘草中-葡α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甘草中提取分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将甘草水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测定各部分的酶抑制活性,对活性最强的部分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与剩余水提物部分的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8.93%、83.02%、32.17%和10.79%,与综合水提取物的酶活性抑制率69.77%相比,乙酸乙酯部分的活性最强,而且乙酸乙酯部分表现为一种快速的剂量依赖性的竞争性抑制类型,其Ki=34μg/ml。结论:乙酸乙酯部分存在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成分,对其作进一步分离可望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17.
甘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从甘草中提取分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将甘草水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测定各部分的酶抑制活性,对活性最强的部分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与剩余水提物部分的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8.93%、83.02%、32.17%和10.79%,与综合水提取物的酶活性抑制率69.77%相比,乙酸乙酯部分的活性最强,而且乙酸乙酯部分表现为一种快速的剂量依赖性的竞争性抑制类型,其Ki=34μg/ml.结论:乙酸乙酯部分存在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成分,对其作进一步分离可望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3,(3):526-529
目的:建立乌拉儿甘草总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以总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L9(34)相结合,考察提取粒度、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甘草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甘草多糖提取脱脂条件为粉碎粒度80目,乙醇浓度80%,料液比1∶5(g/v),时间40 min/次,脱脂1次;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蒸馏水,料液比1∶20(g/v),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0 min/次,提取5次;多糖提取后以80%乙醇4℃醇沉24h。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多糖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9.
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4,他引:7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大鼠给药后的解痉活性成分。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芍药甘草各效应组分8组不同配比给药后大鼠血清的胃底肌条解痉实验,获得各组抑制率,将药效学信息与各组血清HPLC指纹图谱化学信息进行相关性研究。并采用HPLCESIMS/MS分析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给药后血清样品。结果: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给药后体内4个色谱峰与药效相关性较大,与药效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大于04,分别为0774,0678,0566,0472,其保留时间分别为803,517,5459,7243 min;经质谱分析,主要为效应组分代谢成分。结论:通过谱效研究直接获得体内活性物质,建立了体内活性物质谱效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是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