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梁超  楚梦楠  韩敏 《种子科技》2023,(10):103-105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充足的养分贮备和持续供应是保证玉米稳健生长、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前题。文章研究了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肥规律,分析了玉米高产施肥的技术原则,阐述了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总结贵州山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施,从起步到规模化种植技术要领,分析带状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对土壤营养成分吸储的角度看,玉米是耗地作物,大豆是养地作物,将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恰好发挥了两种作物的互补性,可实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于上述分析,阐述了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4.
魏华 《种子科技》2023,(1):106-108
玉米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病害,导致玉米产量与质量严重受损,因此有关玉米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文章着重分析了田间玉米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与种植技术,通过分析具体的病害类型、发生原因、防治方法,总结田间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希望借此进一步提高田间玉米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5.
孔丽 《种子科技》2023,(10):121-123
合理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提升玉米的质量及产量,而且能完善玉米种植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探讨了玉米种植中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策略,并分析了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实现玉米种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姜雅 《种子科技》2023,(10):58-60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是许多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的主要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等,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文章论述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全球和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稳定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贡献。随着农杆菌介导法等转基因技术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培育抗虫转基因玉米、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耐干旱和品质改良转基因玉米。同时,通过将多基因聚合转化和常规玉米育种技术相结合,研究建立快速有效的玉米转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不断培育优良性状的玉米新品种,促进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1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定义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即由玉米播种机械依据玉米品种特征特性,一次性确定株距、行距,并一穴一粒种植,同时一次性完成施肥、覆土和镇压。  相似文献   

9.
齐鸣 《种子科技》2023,(16):54-56
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幅度提升,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提升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应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现代农业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以及保证玉米高产病虫害防治手段,以实现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法在油菜籽含油量测定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核磁共振法测定油菜籽含油量标准样品的选择、制作、仪器的调试、样品的测定及整个操作过程的技术要领,检验工作质量的技术核查验证,确保了核磁共振法在油菜籽含油量测定技术的快速、准确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笔者对茶梨问作的茶园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其生态、经济效益均好。现将该栽培模式的好处和技术要领总结如下,供茶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研究了现代农业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论述了推广和应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的意义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奎 《种子科技》2023,(4):46-48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玉米和大豆两个不同季节作物,使其生长特征相辅相成,达到单位面积玉米、大豆增产的一种集约化农业技术。传统的间作套种虽然可以增加耕地产量,但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且经济效益较低。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既能促进作物间的和谐共生,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连续耕作造成的土地钙化和病虫害大规模暴发等问题,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概念,阐述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研究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重点工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港市作为我国大豆、玉米主产区之一,该地区具有气温偏高、年降水量较多等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贵港市地势平坦,适宜大豆、玉米生长,为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大豆、玉米产出率。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贵港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现状,探究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能推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种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对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文章以玉米种植中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分析了玉米种植技术,提出了常见的病虫害防控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包括麦秸粉碎覆盖技术、深施底化肥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化学除草技术和玉米机械收获与秸杆还田技术五个环节。该技术组合是一套连续的,完整的体系,具有省工、省力、高效、增产,利于玉米持续发展之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种业导刊》2009,(6):41-4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致力于打造玉米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经过近10年深入系统研究,使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技术经济、简便、快速、准确,并建立了已有5000多个玉米品种的标准DNA指纹库,实现了理论技术化、技术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玉米根系发达,适应能力较强。虽然玉米在恶劣环境下依旧能够存活,但却无法实现高产。因此,要想提高玉米种植质量,不仅需要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还需要为玉米生长营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2 000万hm2,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玉米。我国作为玉米种植以及消费大国,应积极创新推广玉米种植技术,以促进我国农业领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文章从整地、种子处理、田间管理、播种采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维度详细探究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并从定位技术推广需求、适应需求客户转变以及一体化推广等方面详细探究农业推广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极大,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其产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供给和社会稳定,因此需要探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并提高对病虫害的重视程度。文章采用了论述、举实例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长期以来玉米高产种植流程、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指出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升我国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玉米隔行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是一项简便易行、费省效宏的增产技术。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水平,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我市在抓好玉米常规的高产配套技术措施的同时,积极推行玉米隔行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结合后期去雄的技术措施,获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各地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杂交玉米推行隔行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的技术后,一般增产5.0%~8.0%,雌穗授粉花丝萎焉后再去雄增产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