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和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干预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大鼠120只,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正常组、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LCT组)和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 ω-3鱼油脂肪乳(ω-3PUFA组).在第7、14、21天分别取左肺下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右肺下叶进行HE染色病理观察;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 ω-3PUFA组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和LCT组轻;对照组和LCT组大鼠在第7、14、21天的肺组织TGF-β1染色呈强阳性,IFN-γ染色较淡,而ω-3PUFA组TGF-β1和IFN-γ染色则相反,第7、14、21天,TGF-β1定量表达( 13.60±5.90、10.53±4.21、7.23±2.21)逐渐减少(P=0.047),IFN-γ定量表达(13.85 ±7.48、15.32 ±2.12、18.74±2.65)逐渐增加(P=0.041).对照组和LCT组大鼠第7、14、21天血清IL-4含量较高,IFN-γ含量较低;而ω-3PUFA组则相反(P =0.008),ω-3PUFA组第7、14、21天IL-4含量[(8.73±1.20)、(5.73±2.03)、(4.98±1.89) pg/ml]逐渐减低(P=0.044),IFN-γ含量[(5.67±0.13)、(6.58±0.64)、(7.05±0.52) pg/ml]逐渐增加(P=0.048).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可以下调大鼠肺组织TGF-β1,降低其血清含量和IL-4含量;上调肺组织IFN-γ的表达,增加其血清含量,在小动物中减轻肺纤维化优于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构脂肪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本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MOJ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接受肠外营养(PN),根据PN使用脂肪乳的不同分为结构脂肪乳组(7例)和中/长链脂肪乳组(MCT/LCT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白蛋白(ALB)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结构脂肪乳组的三酰甘油水平在术后第3和7天均显著低于MCT/LCT组[第3天:(1.85±0.90)mmol/L比(2.18±1.41)mmol/L;第7天:(1.62±0.78)mmol/L比(2.46±1.62)mmol/L ;P均=0.04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术后第7天显著高于MCT/LCT组[(0.67±0.64)mmol/L比(0.45±0.15)mmol/L, P=0.046],ALB在术后第3天恢复正常,明显优于MCT/LCT组[(35.50±2.91)g/L比(30.66±5.08)g/L,P=0.048],两组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感染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构脂肪乳作为PN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脂类代谢干扰较MCT/LCT更少,且能快速提高ALB水平,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细菌性肺炎模型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脂肪乳治疗后,对肺部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模型,随机分为鱼油脂肪乳组(n=8)、中/长链脂肪乳组(n=8)和等渗盐水组(n=8)。24 h后,检测肺泡灌洗液TNF-α、IL-1β和IL-10水平。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病理评分。结果:鱼油脂肪乳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IL-1β和IL-10生成减少。肺组织病理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ω-3 PUFA脂肪乳可下调部分炎民性介质的表达,但对细菌性肺炎24 h内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7,(2):245-247
目的探讨结构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代谢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月内接受治疗的老年胆道感染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结构脂肪乳(STG)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蛋白质水平变化、免疫功能变化及胆固醇变化。结果治疗后STG组各项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大于MCT/LCT组;治疗后除Ig A外STG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MCT/LCT组;STG组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MCT/LCT组,但胰岛素显著水平显著高于MCT/LCT组。结论在改善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蛋白质、脂肪代谢方面,结构脂肪乳较中长链脂肪乳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结构脂肪乳(STG)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的临床不良反应,以减少肠外营养(PN)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32例行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肿瘤病人分为MCT/LCT组和STG组,每组各16例。分别观察病人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发热、胸闷、心悸)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清蛋白(ALB)、肌酐(Cr)和尿素氮(UN)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MCT/LCT组和STG组TBil异常例数分别为2例和1例;ALT、AST异常例数分别为1例和0例。两组ALP、GGT、ALB、Cr和UN均无异常。两组病人均无肝静脉闭塞病和心脏毒性改变。结论:两种脂肪乳制剂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PN治疗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8、TNF-α、TGF-β的规律,探讨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只;实验组经气管灌注1 ml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悬液(100 mg/ml),对照组同法灌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1、7、14、21、28天,各组6只大鼠心脏取血,处死,并取肺组织。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纤维化等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IL-8、TNF-α、TGF-β的含量。结果染尘大鼠血清IL-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不同时间,差别不明显;染尘第1、7、14天的IL-8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染尘时间增加,IL-8含量则渐回归正常;染尘第1、7天;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第14、21、28天TNF-α含量则高于对照组(P<0.05),染尘不同时间TNF-α含量也不同(F=30.724,P=0.001);血清TGF-β的波动则较明显,如染尘第1、7天其含量高于对照组,第14天则低于对照组,第21、28天又高于对照组(P<0.05),染尘不同时间的TGF-β含量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236,P=0.001)。结论细胞因子IL-1、IL-8、TNF-α、TGF-β在染尘不同时间血清中的含量不同,其分泌的变化可能与染尘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染毒大鼠肺组织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及IL-17抗体的中和作用。方法将72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百草枯中毒组和抗体中和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百草枯中毒组和抗体中和组一次性灌胃染毒百草枯(50mg/kg);抗体中和组2 h后腹腔注射3μg/ml的IL-17抗体。分别于染毒后第1、3、7、21天,检测外周血IL-17、IL-6、TGF-β浓度和肺组织中维甲酸孤独核受体γt(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百草枯中毒组和抗体中和组雌、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IL-17、IL-6、TGF-β浓度及肺组织RORγtmRNA的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百草枯中毒组相比,抗体中和组雌、雄大鼠第1、3天血清IL-17、IL-6含量及第3、7天血清TGF-β含量以及第1、3、7天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雄性大鼠第7天血清IL-17含量及雌性大鼠第21天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炎症反应过程,IL-17抗体对急性百草枯致肺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LRP3/IL-1β/TGF-β1信号轴在矽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高(100 mg/ml)、中(50 mg/ml)、低(25 mg/ml)浓度SiO2染尘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在SiO2染尘后7 d、14 d、28 d、56 d处死5只大鼠,观察肺组织肺泡炎程度及肺纤维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8、TGF-β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染尘组大鼠7 d、14 d、28 d、56 d的肺泡炎评分、纤维化程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染尘组大鼠7 d、14 d、28 d、56 d的IL-1β、IL-18、TGF-β1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染尘组大鼠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在7 d、14 d、28 d、56 d均升高(P<0.01);低、中、高浓度SiO2染尘组内NLRP3、Caspase-1、IL-1β、IL-18和TGF-β1表达量在7 d、14 d和28 d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均呈随着染尘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NLRP3及其下游因子Caspase-1、IL-1β、IL-18、TGF-β1在矽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组织中高表达,提示NLRP3/IL-1β/TGF-β1信号轴可能与矽肺肺纤维化有密切的关系,在矽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矽肺大鼠肺中白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气管内非暴露法给大鼠染石英粉尘20 mg,第2天开始每日注射IFN-γ(1×105IU),分别在染尘后1个月和2个月时每组各处死半数动物,HE和VG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其肺组织IL-4和TGF-β1蛋白表达情况,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IFN-γ治疗组大鼠的矽肺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石英对照组,病理分级较石英对照组减轻半级-1级。(2)图像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染尘后1个月,石英对照组IL-4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为(3.33±1.27)×104,染尘后2个月降至(1.99±0.80)×104,TGF-β1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从(3.67±0.63)×104升至(4.90±1.11)× 104;IFN-γ治疗组IL-4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从(2.19±0.90)×104降至(0.61±0.22)× 104,TGF-β1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从(1.37±0.31)×104升至(1.76±0.7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这两个时点,IFN-γ治疗组大鼠肺中IL-4、TGF-β1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石英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IFN-γ对矽肺大鼠肺中IL-4和TGF-β1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9,(6):904-90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不同脂肪乳丙泊酚麻醉二氧化碳气腹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与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8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MARSH模式血浆浓度靶控输注进行全凭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随机分为长链脂肪乳(LCT)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协同芬太尼3μg/kg和维库溴铵0. 1 mg/kg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2~3μg/m L及瑞芬太尼0. 2~0. 25μg(kg·min)持续泵注,间断注射舒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CGRP、IL-6、TNF-α浓度变化及手术前后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各比例变化。结果 LCT组气腹后1 h、3 h及术后24 h CGRP浓度升高,两组气腹后3 h及术后24 h IL-6浓度上升,TNF-α浓度在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LCT组术后48 h白细胞总数低于手术前。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气腹后IL-6浓度增加,但TNF-ɑ浓度、白细胞总数维持正常或下降,与中长链和长链脂肪乳维持及增加CGRP浓度产生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对烟熏加气管注入脂多糖法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烟熏加气管注入脂多糖法致大鼠COPD模型组、烟熏加气管注入脂多糖法致大鼠COPD模型+ω-3鱼油脂肪乳干预组.在第7、21、28天分别取左肺下叶供免疫组化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右肺下叶供HE染色病理观察;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FN-γ浓度.结果 (1)肺组织病理变化示第28天COPD模型组肺泡腔有大量炎性渗出,壁增厚,血管平滑肌增生,肺泡结构破坏;ω-3鱼油脂肪乳干预组肺组织结构部分破坏,肺泡腔少许炎性渗出;对照组大鼠几乎无肺泡炎发生.(2)第28天模型组大鼠肺组织NF-κB累计吸光度为18.91 ±3.07,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5.47-±-4.86与7.23±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28天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FN-γ累计吸光度为7.12±3.37,显著低于干预组的18.74 ±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第28天模型组大鼠血清IL-6为(13.43 ±2.47)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4.78±1.93)和(4.98±1.89)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28天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为(2.23 ±0.63)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4.51±0.71)和(7.05±0.5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可以下调大鼠肺组织NF-κB,降低其血清含量和IL-6含量;上调肺组织1FN-γ表达,增加其血清含量,从两减轻COPD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28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维来司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32只。以50 mg/kg 20%百草枯水剂溶液一次性灌胃大鼠建立急性百草枯中毒动物模型,西维来司钠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西维来司钠8、3 mg/kg iv,bid×3 d。密切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于染毒后第1、3、7、21天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清IL-8、TNF-α、TGF-β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维来司钠高剂量组各时间点血清IL-8、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TGF-β1含量第1、3天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组第1、3、7天血清IL-8水平降低(P0.05,P0.01),血清TNF-α含量第1、7、21天明显降低(P0.01),血清TGF-β1含量第1、3天时明显降低(P0.01)。结论西维来司钠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保护作用强弱与给药剂量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该药的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鱼油脂肪乳对肾移植术后病人炎症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初次肾移植病人146例,随机分为鱼油(FO)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组。术后MCT组给予普通30%MCT治疗;FO组给予加用鱼油脂肪乳肠外营养支持,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所有病人手术前后检测炎症状态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FO组病人术后第3天炎症指标明显低于MCT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天,两组病人的炎症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鱼油脂肪乳能降低肾移植病人的炎症反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橙皮素干预对二氧化硅染尘大鼠肺组织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4只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二氧化硅(50 mg/ml)模型组、吡非尼酮(100 mg/kg)对照组和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橙皮素治疗组,每组9只。二氧化硅模型组、吡非尼酮对照组和不同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均给予1 ml二氧化硅溶液(50 mg/ml)一次性经气管灌注造模;24 h后,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采用灌胃方式进行干预,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28 d;阴性对照组和二氧化硅模型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10、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进行肺组织肺泡炎及纤维化评分。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二氧化硅模型组、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橙皮素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二氧化硅模型组比较,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二氧化硅模型组、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IL-1β、TNF-α、IL-4、IL-10和IFN-γ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橙皮素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肺组织中TGF-β1、IL-1β的水平均呈下降趋势,TNF-α、IL-4、IL-10的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IFN-γ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与二氧化硅模型组比较,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IL-1β、TNF-α、IL-4的水平均降低,除低剂量橙皮素治疗组IL-1β和吡非尼酮对照组IL-4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IL-10的水平和高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的IFN-γ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橙皮素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二氧化硅对肺组织的损伤作用,进而抑制矽肺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TGF-β1的表达及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5-7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ET治疗的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ATA~+者17例(ATA~+组),ATA阴性者22例(ATA~-组)。取卵日、移植第5天及移植第14天抽取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TGF-β1浓度。观察ATA~+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TGF-β1的表达及其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TA~+组取卵日外周血中IFN-γ浓度明显高于ATA~-组,TGF-β1浓度明显低于ATA~-组(均P0.05)。ATA~+组移植第5天和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IL-4浓度均显著低于ATA~-组(均P0.05),IL-17A/TGF-β1比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卵日外周血中IFN-γ浓度的增加及TGF-β1浓度的降低是ATA~+患者导致IVF不良妊娠结局产生的原因之一。移植第5天和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IL-4浓度的降低是导致ATA~+患者着床率降低的原因,认为IL-4对胚胎着床及临床妊娠起到有利的作用。ATA~+组取卵日、移植第14天外周血中IL-17A/TGF-β1的比值显著增加,表明在ATA~+组患者外周血中向促炎方向转化,是其导致IVF-ET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L-1β、TNF-α及TGF-β1在染尘矽肺大鼠肺组织内的变化和对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尘组,各组于1、7、14、21、28d5个时间点分别取5只大鼠,采用气管暴露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分别进行HE常规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并用Image-pro Plus Version 4.5 for WindowsTM图像分析系统进行Ⅰ、Ⅲ型胶原定量分析;肺组织内IL-1β、TNF-α、TGF-β1测定采用悬浮芯片蛋白测定法。结果Ⅰ、Ⅲ型胶原分别在第14天和第7天开始急剧增高;染尘组肺组织IL-1β的浓度在第1天达到高峰;TNF-α的表达量持续增加,在第14天出现峰值;TGF-β1第14天表达量增加并达峰值;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β表达水平下降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Ⅰ型胶原的增加;IL-1β表达水平下降、TGF-β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Ⅲ型胶原的增加。结论矽尘可以诱导肺组织过度表达Ⅰ、Ⅲ型胶原,并且IL-1β、TNF-α及TGF-β1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增加胶原含量。  相似文献   

17.
脂肪乳剂是全胃肠外营养(TPN)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TPN在临床营养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脂肪乳剂也逐渐由长链脂肪乳(LCT)发展至中/长链脂肪乳(MCT/LCT).MCT具有水解、氧化快而完全,不依赖肉毒碱转运,对免疫系统影响少,且不易在肝内和外周组织中浸润等优点.但其中仍含有一定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易受体内自由基的攻击而产生脂质过氧化,进而损害脂质、DNA和蛋白质,造成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因此,许多学者主张在MCT/LCT剂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E,以防止脂肪乳剂脂质过氧化的发生,从而保证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脂肪乳剂进行营养治疗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以下主要对含维生素E的MCT/LCT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鱼油脂肪乳在肝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36例肝移植术后病人随机分为鱼油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共6d,其中鱼油组ω-6/ω-3比值为2∶1,对照组为7∶1.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5、8天抽血检测肝肾功能、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剂(STG)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对胃肠肿瘤病人静息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方法:对择期手术的胃肠道肿瘤病人64例,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于术后第2~6天分别使用STG和MCT/LCT构成的等氮、等热量PN支持,共5d.术后第1至第6天检测病人静息能量代谢、氮平衡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术后第6天抽取静脉血行脂质过氧化水平检测.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静息能量代谢均较术前明显升高,STG组病人明显低于MCT/LCT组(JP<0.05);两组病人采用STG和MCT/LCT的PN治疗后氮平衡均有改善,而STG组病人累计氮平衡值明显高于MCT/LCT组病人(J<0.05).STG组病人血清中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亦明显低于MCT/LCT组(P<0.05). 结论:对胃肠肿瘤病人,在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维护能量代谢稳定方面,STG比MCT/LCT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20.
青蒿琥酯对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青蒿琥酯与激素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博菜霉素气管内注入建立肺纤维化模型,28天造模成功后开始给予腹腔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或青蒿琥酯治疗,于用药治疗后第7、14天,21、28天分批处死动物。测定血清中TGF-β1、TNF-α的浓度;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判断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各剂量组、甲基泼尼松龙组的TGF-β1、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青蒿琥酯高剂量组TGF-β1、TNF-α的含量降低与甲基泼尼松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肺组织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在青蒿琥酯各剂量组、甲基泼尼松龙组均比模型组减轻。结论青蒿琥酯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TGF-β1、TNF-α的表达,明显减轻肺纤维化程度,其治疗肺纤维化作用途径与甲基泼尼松龙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