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CL-20、DNTF和FOX-12的CMDB推进剂的热分解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用PDSC研究了添加CL-20(或DNTF或FOX-12)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分解行为.发现PDSC曲线中CL-20、DNTF推进剂有两个放热峰,第一个为双基黏结剂的分解峰,第二个为CL-20或DNTF的分解峰.FOX-12改性双基推进剂只有一个分解峰,表明FOX-12和双基黏结剂(NC、NG等组分)一起分解.  相似文献   

2.
王亮 《辽宁化工》2012,41(8):806-808
种子分解是拜耳法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单元,它直接影响氧化铝产品的质量.目前国内外生产砂状氧化铝的种子分解工艺共分为一段分解工艺和二段分解工艺.本文根据我国一水硬铝石生产砂状氧化铝的实际情况对一段分解及二段分解进行介绍并完成技术经济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压DSC研究了三羟甲基丙烷三硝酸酯(TMPTN)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尽管TMPTN与硝化甘油(NG)和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TMETN)的结构相似,但TMPTN的热分解特性完全不同于NG和TMETN.常压下, TMPTN有两个峰,一个是熔化吸热峰,另一个是分解放热峰,而NG则是一个熔化吸热峰,TMETN是一个分解放热峰,没有熔化吸热峰;在高压下, TMPTN也有一个熔化吸热峰和一个分解放热峰,只是熔化吸热峰相对没有常压下的明显,随着压力的不同,峰形、峰温、放热量都明显不同.同时对TMPTN的分解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获得了TMPTN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对水泥烧成系统的氮氧化物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形成了脱硝分解炉的设计思路.脱硝分解炉的设计思路为,通过提高三次风管高度,降低分解炉喂煤点位置,在中间形成一个缺氧区域,在分解炉下部创建脱硝还原区,最终将回转窑内生成的氮氧化物全部还原.实际改造项目显示,脱硝分解炉结合SNCR系统,可将系统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50mg/Nm...  相似文献   

5.
陈力 《水泥工程》2013,(1):62-63
1 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葛洲坝宜城水泥有限公司5 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9年10月投产.在试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因分解炉温度波动大(820 ~870℃)而导致热工状况不稳定,及物料分解率波动的情况,影响了整个预热器和窑系统的正常工作.生料的有效分解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且不可太高或太低.因温度太高会造成预热器堵塞;太低则导致碳酸盐分解不充分,加大了窑系统的分解任务.因此分解炉的温度控制对整个回转窑运转热工状况的稳定至关重要,降低分解炉温度波动并与喂煤量达到协调控制是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紧耦合气雾化法制备了一系列Al-Li合金粉体,利用DSC研究了它们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Al-Li抑制AP的低温分解,但促进AP的高温分解,使得AP的两个分解峰相互靠近并结合成一个集中的放热峰。当锂含量达10wt%时,合金能够使AP的高温分解峰降低约80℃,表观分解热增加至1046. 2 J/g,并使混合物的高温分解活化能由纯AP的139. 4 kJ/mol降低至76. 5 kJ/mol。此外,对分解产物进行分析,发现Al-10Li合金粉体能够有效减少Cl~-的排放。  相似文献   

7.
重碳酸盐的分解是造成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的主要原因.从重碳酸盐的分解深度入手,推导了循环水系统中结垢量的理论公式,以期能为水质控制和化学清洗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秉德 《水泥》2000,(10):3-5
塌料是NSP窑系统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不仅影响烧成系统的热效率和窑的快转率,严重时造成预分解系统堵塞或窑头回火,出现人身伤害事故.本文就预分解系统塌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钨砂中测定高品位的WO_3,厂矿化验室一般都采用王水法分解矿样,利用辛可宁法或硝酸铵法,都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这是优点;但目前大多数化验室通风设备都不完备,而方法本身也近有一定的缺点: 1.用王水分解矿样,在分解过程中,须随时搅拌,以免试样结块於杯底,毒烟弥漫,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最大的一个缺点。2.王水法分解矿样,特别是钨锰铁矿很难分解完全;用氢氧化铵溶解钨酸後,残渣必须以过氧化钠或氢氧化钠熔融,再以比色法测定微量钨。3.干扰元素的硅,用王水分解矿样时,不易分  相似文献   

10.
题述臭氧分解装置具有一个分解塔,在塔中分解臭氧,将催化剂装入排出臭氧的入口和一个分解塔中,将此分解塔中的活性炭装填在臭氧的排出口中。以上两个塔是串联的。该装置既能适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分解,也适用于空气净化的臭氧分解,能长时间地维持出口处低的臭氧浓度。由于装置的结构好,使活性炭用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新型干法水泥窑外分解技术就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水泥生料在分解炉中要完成90%以上的碳酸盐预分解,对其温度的稳定和优化控制是保证正常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生料成分的多样性和热变换的持续性,分解炉的温度控制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控制对象,影响它的外部因素很多,且各个因素之间存在耦合和不确定性,一直是分解炉动态稳定控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近似动态规划方法是一种基于现场实际数据的不依赖于系统数学模型的在线控制方法.文中通过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学习能力、控制效果和适应能力,与使用传统方法设计的控制器的比较显示了其在适应性和寻优解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分析仪和自行设计的实验台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无烟煤生物质型煤中生物质分解释放速率快于烟煤生物质型煤,且无烟煤生物质型煤出现两个放热峰,分别为生物质分解、挥发分燃烧和固定碳分解所致,而烟煤生物质型煤仅一个放热峰.原料煤煤种和炉膛温度对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有明显影响,烟煤型煤燃烧特性优于无烟煤型煤;炉膛温度越高,生物质型煤燃烧失重率越大.  相似文献   

13.
氟橡胶/镁/硝酸钠富燃料体系的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G-DTA研究了镁粉、硝酸钠、氟橡胶以及混合组分的热分解过程,揭示了高含量镁粉/硝酸钠体系的凝聚相热分解反应机理.单组分的热分析曲线显示,镁粉熔化后有一个大的失重过程,硝酸钠的分解可分为不同的阶段,氟橡胶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发生完全失重.混合组分的热分析结果表明,镁粉与氟橡胶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硝酸钠与氟橡胶的分解产物之间也有相互反应;镁/硝酸钠体系的快速分解温度发生在535℃附近,添加氟橡胶的镁/硝酸钠体系的分解温度发生在380℃附近.  相似文献   

14.
对控制能量存在约束时一类模型不确定非自衡化工过程的最优控制问题作了探讨.首先针对控制对象的标称模型应用谱分解最小化一个包含跟踪误差和控制能量在内的积分平方性能指标,导出一个控制能量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控制律;然后再针对模型不确定性应用谱分解最小化实际系统性能和标称性能在整个频段上的方差,得到一个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可使系统的标称性能对模型误差具有最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多子波分解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是把一个地震道分解成不同形状的地震子波的集合,然后对子波频率进行筛选,对不同的目标重构出新的地震道,以此来提高地震分辨率,识别地层异常信息。本文以树型结构为基础,提出了全树型分解、分段树型分解、分段回归树型分解三种分解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分解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日本小野田公司研制的RSP法旋风分解炉,是把石灰配料和悬浮预热器的优点结合起来。既可以用在新建窑上,也可以用在老窑的改建上。在RSP系统中,预热器塔内装有一个特殊结构的双室分解炉,其中包括一个涡流燃烧室和一个涡流分解室。通过在悬浮着生料粉的气流中燃烧重油达到高效率。入窑生料碳酸钙分解率提高到85~90%,所以窑的烧成能力和热效率大大提高。如下图所示,在悬浮预热器上升管道的一侧,安装一个特殊功能和特殊结构的分解炉和一套喂料设备。窑和分解炉内燃用重油  相似文献   

17.
热盐水分解甲烷水合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一维开采模拟系统,注入NaCl水溶液,进行甲烷水合物分解过程和开采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水溶液的作用下,甲烷水合物降温吸热分解.气体产出过程可以分为自由气产出阶段,水合物分解阶段以及水合物分解结束后常规气藏的气体产生阶段,而NaCl的加入可以提高水合物分解阶段的产气速率.在自由气产出期间基本没有水产出,在水合物分解期间,产水速率稍高于注水速率,水合物分解结束后,产水速率等于注水速率.  相似文献   

18.
分解炉中气体成分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对水泥生产中广泛使用双喷腾分解炉系统进行了3D数值模拟研究,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分解炉中气体成分来源对煤粉燃尽率和碳酸钙分解率之间的影响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适用于工业研究的碳酸钙分解模型,数值模拟求解了煤粉总体燃尽率和碳酸钙总体分解率.提出了一种预测分解炉内不同来源气体成分分布的方法,为工业研究分解炉中煤粉燃烧和碳酸钙分解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两种测量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的方法———恒定分解压力法及压力变化法 ,采用气体水合物静力学实验装置测定了甲烷水合物的分解动力学数据 .由建立的分解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甲烷水合物的分解速率 ,较好地拟合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验证了分解速率和水合物平衡压力下的逸度与实验压力下的逸度之差有关 ,计算的分解活化能为 73.3kJ·mol-1(甲烷 ) .  相似文献   

20.
气体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气体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总结了对气体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着眼于气体水合物本征分解动力学研究和传热、传质对分解的影响. 应用研究主要介绍了针对天然气储运技术、多孔介质和地层水合物开采的气体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研究,并展望了未来气体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