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MSCT表现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汉华  彭俊红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37-1239
目的:探讨滥用氯胺酮所致泌尿系统损害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有吸食氯胺酮病史(2~4年)患者的泌尿系统MSCT平扫、增强扫描及CT尿路成像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5例患者CT平扫示双肾体积增大,双肾积水并肾盂输尿管移行段扩张,双侧(4例)或单侧(1例)输尿管壁增厚,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容积减小,3例精囊腺肿胀,膀胱精囊三角显示不清;增强扫描示双侧(4例)或单侧(1例)输尿管管壁全程均匀性增厚强化、管壁僵硬,双侧输尿管和膀胱未见对比剂充盈。结论:吸食氯胺酮所致泌尿系统损害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MSCT能揭示病变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及病史可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与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和CT诊断特点. 方法 对12例经膀胱镜及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膀胱镜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血尿8例,尿频、尿急和尿痛3例,排尿困难1例.病变好发于膀胱三角区、颈部和输尿管开口周围.其中3例CT检查未见异常,膀胱壁局限增厚7例,其范围约为1.6~5.5 cm,另1例表现为膀胱壁广泛增厚.平扫病灶为等密度,增强后仅轻度强化,CT值平均增加13.1 HU.结论 腺性膀胱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CT检查无异常者不能排除腺性膀胱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膀胱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50例经实验室检查或膀胱镜证实的膀胱结核患者,行螺旋CT平扫、增强及延迟扫描. 结果早期病变位于输尿管口附近, 5例表现为膀胱壁局部结节,8例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僵硬、增厚;中晚期病变表现为膀胱壁广泛增厚和容积缩小,共37例,病变表面线状强化提示病变活动. 结论螺旋CT扫描能很好显示膀胱结核早期改变,结合临床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滥用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致泌尿及肝胆系统器官损害的CT表现特征与其在组织中分布的相关性,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经临床证实吸食氯胺酮病史11例,在CT强化图像上观察膀胱、肾盂、输尿管、肾脏及胆道影像表现。结果:膀胱挛缩,容积不同程度缩小,膀胱壁束腰状增厚7例。双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管壁较均匀增厚3例。肾实质缺血性损害2例,单侧肾乳头坏死1例。胆总管扩张6例,其中2例同时见肝内胆管扩张。结论: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致腹部器官损害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表现,与其在组织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临床资料及病史有利于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的MR表现。方法分析本院膀胱镜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13例,对其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例均行膀胱MR扫描,其中平扫7例,6例行增强扫描。13例CG的MR特征为:病灶多累及膀胱三角区、颈部及膀胱后壁(膀胱三角区3例,颈部3例,三角区和颈部均累及7例),输尿管开口受累时易造成开口狭窄并尿路积水(2例),MR平扫表现为膀胱腔内占位并邻近膀胱壁增厚病变(4例)、弥漫膀胱壁及粘膜增厚型病变(6例)、膀胱壁片状增厚型病变(3例),病变TI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于膀胱壁的高信号,DWI病灶呈稍高信号,ADC值平均约(1. 53±0. 12)×10~(-3)mm~2/s,范围(1. 34~1. 75)×10~(-3)mm~2/s,增强后病灶大多为轻度强化(5例),部分为明显强化(1例)。结论腺性膀胱炎的MR表现尤其是在DWI及ADC值、强化方式上,有助于和膀胱癌鉴别。  相似文献   

6.
作者回顾分析了10例输尿管肿瘤的CT表现,病人均做了增强CT扫描,5例做了平扫。9例经CT做出正确诊断。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或输尿管壁增厚,肿瘤最大径为8-30mm,手术结果与CT表现一致,8个肿瘤增强扫描测CT值为20-80HU。1例CT未能诊断,肿瘤直径小于5mm,于肾输尿管切除术时发现。作者认为,输尿管肿瘤虽不常见,但对有血尿和下腹痛患者,作出正确诊断很有意义。IVU在肾无功能或输尿管充盈不良时难以诊断,超声易受骨骼及肠气干扰。逆行肾盂造影可发生插管失败等,既使是细胞学检查也有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成像(MSCT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输尿管病变的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应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方法,获得完整的肾-输尿管-膀胱图像。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17例输尿管内高密度结石并显示输尿管壁增厚、狭窄。12例输尿管肿瘤,显示管壁局限增厚,管腔鼠尾状狭窄,有异常强化。2例输尿管结核,见输尿管壁广泛不均匀增厚,1例肾盂输尿管结合部狭窄,并清晰显示狭窄部位、程度、肾盂积水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明确诊断输尿管疾病的部位、病因及肾盂积水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气肿性膀胱炎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为气肿性膀胱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 6例CT定位片均见膀胱体积增大,3例膀胱周围透亮气体影环绕,呈"气抱球"样;CT轴位扫描6例均见膀胱壁内气体影,4例膀胱内可见宽大液气平面,膀胱壁呈"锯齿"状,伴有膀胱壁外周气体带,较大时呈"新月"状;2例仅见膀胱壁散在分布小气泡影及膀胱内少许气体影.结论 气肿性膀胱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发现膀胱壁及膀胱内气体影为特征,CT检查对诊断气肿性膀胱炎敏感性高,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腺性膀胱炎的CT诊断符合率。方法结合文献对35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节隆起型4例,扁丘增厚型7例,弥漫增厚型23例、混合型1例,增强扫描后CT值平均增加约17. 75HU。结论腺性膀胱炎在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并对诊断腺性膀胱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尿漏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肾盂尿漏4例、输尿管尿漏1例、膀胱尿漏2例,全部行螺旋CT扫描,其中平扫2例,平扫、增强并延迟增强扫描5例,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进行重组,分析其CT特点。结果4例肾盂及1例输尿管尿漏均有肾周间隙包裹性积液(尿囊肿)与蜂窝织炎、肾周筋膜增厚,其中合并腹腔积液2例,胸腔积液1例。病变肾盂、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扩张,增强扫描管壁明显强化。1例肾盂尿漏撕裂部位可见管壁缺损中断,4例增强延迟扫描CPR和MIP图像见对比剂外溢并明确显示撕裂口。2例膀胱尿漏均发生于腹膜内,显示为腹腔积液并局部腹膜炎表现,其中1例增强延迟扫描示膀胱顶壁对比剂外溢和腹腔积液密度增高。结论螺旋CT延迟扫描可准确显示尿漏的部位和尿囊肿的范围,对尿漏的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