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Bacillus subtilis fmbJ 产生的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并从其对嗜水气单胞菌形态结构、膜通透性来探讨其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0μ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32μg/mL;该抗菌脂肽导致嗜水气单胞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胞内一些离子以及大分子的蛋白质和核酸泄漏到细胞外,从而引起细胞的死亡;显微结构影响的研究表明,该抗菌脂肽还可以造成嗜水气单胞菌细胞壁缺失、鞭毛散失、胞内物质模糊不清等现象,抑菌效果较明显,可用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生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冬凌草甲素纳米脂质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该研究首先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冬凌草甲素纳米脂质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之后采用结晶紫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3-(4,5-dimethylthiazol-2-yl)-...  相似文献   

3.
采用滤纸片法从传统发酵蔬菜中筛选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的乳酸菌菌株,应用96?孔板法测定其对生物膜的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对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同时以蛋白酶、嗜铁素、群集及泳动为指标研究其对嗜水气单胞菌毒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源于辽宁锦州酸菜的乳酸菌菌株SCT-2对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当其代谢产物粗提物质量浓度为8?mg/mL时,对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膜抑制率为45.16%,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菌株SCT-2粗提物可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扫描电镜结果进一步表明菌株SCT-2粗提物不仅降低了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膜的生成量,而且使其生物膜断裂。8?mg/mL的SCT-2粗提物可使嗜水气单胞菌蛋白酶和嗜铁素的分泌量分别减少27.18%和22.11%,对信号分子的降解率为32.27%,且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群集和泳动现象抑制明显。经生理生化和16S?rRNA鉴定菌株SCT-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从传统东北酸菜中获得对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有抑制作用的植物乳杆菌SCT-2,为开发一种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的乳酸菌生物制剂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L-乳酸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协同抑杀作用,分别采用比浊法、活菌计数法、膜电动势探针等检测Nisin与L-乳酸对嗜水气单胞菌(ATCC 35654、CICC 10500两株菌)生长、存活、生物被膜形成以及菌体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sin与低浓度(3.5 mmol/L)L-乳酸协同,显著抑制了两株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使生长延滞期延长,最大比生长速率下降,成熟期最高活菌数量降低,且抑制效果随Nisin浓度增加而增强。Nisin和L-乳酸对指示菌有协同致死作用,Nisin与L-乳酸协同处理12 h,可显著(P<0.05)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活菌数,造成菌体细胞死亡。机理初探表明:低浓度L-乳酸可以使菌株外膜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释放,Nisin进一步使菌体膜电动势消散。研究结果为利用Nisin与L-乳酸或二者的产生菌控制水产品中的嗜水气单胞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防和控制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疾病的暴发流行,对567例散发性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了分析和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了调查。检出嗜水气单胞菌51株,其中检出含有气溶毒素Aero基因的菌株18株,占35.3%。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其病原学进行分析,同时针对近几年来腹泻病人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增高的趋势,开展嗜水气单胞菌对人类致病性的研究和疫情监测,提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人类腹泻的流行病学意义,以指导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复方植物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正交t值法对复合组方进行优化,并且采用HPLC法对组方进行有效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抑菌效果佳的植物提取物为茶多酚、五倍子、大黄、黄芩、诃子.筛选出优化方的药味组成为茶多酚、五倍子、大黄3种提取物,最佳剂量配比为质量比5:2:1.本组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到78μg/mL.本组方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12.6%;表儿茶素(EC)7.57%;表没食子儿茶素(EGC)4.26%;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19%;儿茶素(1.03%);没食子酸1.18%.  相似文献   

7.
针对嗜水气单胞菌污染水产品所致动物感染和消费者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筛选能够抑制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的天然产物茶多酚。溶血试验表明茶多酚对气溶素溶血活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通过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形成试验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茶多酚虽在128μg/mL以下不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但能在1~8μg/mL直接抑制其主要毒力蛋白气溶素的溶血活性。荧光热漂移和七聚体试验发现,茶多酚通过与气溶素直接结合,降低了气溶素七聚体的形成并抑制其活性。细胞试验结果表明,4~8μg/mL茶多酚能对气溶素导致的人肺癌上皮细胞死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此外,50 mg/kg茶多酚治疗可使斑点叉尾鮰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的存活率提高至60%。综上,茶多酚通过直接与气溶素结合,抑制气溶素形成功能性七聚体而降低其活性,从而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内、外致病力。研究结果提示茶多酚可作为抗生素替代或辅助药物用于治疗嗜水气单胞菌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澳门地区市售即食海产品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致泻毒力基因检测。方法 从甲壳类、鱼类、贝类、头足纲类共4类80份样本中分离嗜水气单胞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检测菌株16S rRNA基因进行菌株鉴定,使用多重PCR测定分离菌株4种致泻毒力基因。结果 澳门地区市售的80份即食海产品中,有57份样本(71.25%)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其中6份(10.53%)带有致泻毒力基因。在6株携带毒力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中,4株携带2种毒力基因,其余的只携带1种毒力基因。其中携带alt有4株(7.02%)、aerA 3株(5.36%)、ast 2株(3.51%)及act 1株(1.75%)。即食海产品的4个分类与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经χ2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15个经烹煮过样本中分离鉴定出13株嗜水气单胞菌。结论 嗜水气单胞菌有较高的检出率可能是因不当包装、运输及处理过程中受到交叉污染。致泻性毒力基因检出率不高,但存在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从鲢鱼肠道中筛选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菌株,并对生长培养条件进行研究,以期为鲢鱼养殖过程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鲢鱼肠道中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株的分离、筛选,并对其中拮抗作用较稳定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分子鉴定以及生长培养特性优化。经过多次筛选得到了15株拮抗效果较好的目标菌株,其中拮抗作用较稳定的S4为气单胞菌属,是偏碱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明,S4最佳生长培养条件为1.5 g/d L淀粉,1.5 g/d L牛肉膏,1 g/d L氯化钙,32℃,pH 8.5,接种体积分数3%。研究结果为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及拮抗菌S4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起嗜水气单胞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冯海青,董胜前,王兆富连云港市连云区卫生防疫站(222046)贺天笙连云港市卫生防疫站(222003)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是近年来医学和兽医学面临的新问题。可引起人和家畜多种严重的传染病。据报道:〔1〕嗜水气单胞菌是其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