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石家庄地区鼠类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鼠笼法、鼠夹法隔夜抓捕鼠类,进行鼠群种类、鼠龄、性别鉴定和体内寄生虫分类。结果共捕获鼠592只,采集到体内感染疑似四翼无刺线虫的鼠9只,全部为小家鼠,该寄生虫在该鼠种的感染率为5.9%,感染强度为5~9条/只,平均感染强度为7条/只。对采集的线虫经过寄生虫形态学分类全部鉴定为四翼无刺线虫(Aspiculuris tetraptera Nitzsch,1821)。结论石家庄地区各鼠种仅小家鼠体内检测到四翼无刺线虫。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保定市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 (EHF) 2 1例。为了解此病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 ,以便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 ,2 0 0 2年 4月 ,我们对 2 1例EHF患者进行了调查 ,并对患者居所进行了灭鼠效果评价和患者所在地人群EHF隐性感染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鼠密度调查 采用夹夜法 ,利用 2号板夹以每个居所为中心向外延伸 ,将鼠夹放于各户室内 ,每间 (约 15m2 ) 1夹 ,晚放早查 ,连放 3d ,记录捕鼠数。1.2 人群隐性感染情况 在每个患者所在地 (以村、居民区为单位 )人群中随机抽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健康人 ,采其耳垂血…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平塘县鼠场乡和塘边镇1999年2月28日~4月14日和1999年5月17日~7月3日,分别发生一起麻疹暴发,现将其流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掌握乌鲁木齐市周边戈壁荒漠沙土鼠种群结构、区系分布及自然感染鼠疫情况。方法采集沙土鼠血清,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解剖沙土鼠及其它鼠类210只,其中5份为阳性血清。结论该地区曾经有动物间鼠疫流行,因而确定该地区为沙土鼠鼠疫疫源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根据地势与土质的差异,选择了沿淮地区农村型出血热疫源地内的湖地与岗地两类生态环境,进行宿主动物的结构及其感染情况的调查。发现地势低、沙淤两合土质地区的鼠密度与鼠带毒率均大于地势高、沙矼土质地区。前者的最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后者为黑线仓鼠。本资料为解释人群发病的地区差异及局限性提供了依据;并为开展出血热科研及灭鼠防病提供了重点对象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连续调查承德市避暑山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来源、种群、带毒情况,探讨疫源地变化的原因,为旅游地区防制HFRS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密度调查,采集鼠肺监测HFRS感染状况,用EXCEL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从2002年开始避暑山庄HFRS监测,山庄内鼠带毒率居较高水平,以后逐年下降,2003年下半年该动物园迁出,该地带毒鼠生存环境明显改变,鼠密度和鼠带毒率降低,但是避暑山庄内形成了带毒鼠长期存在的环境,成为承德市自然疫源地之一。结论外来生物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是HFRS自然疫源地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旅游地区的HFRS防制工作中应进一步得到重视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乌龟引起幼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溯源调查。方法对一例多次检测鼠伤寒沙门菌阳性的病例采集粪便标本以及接触过的乌龟外表涂抹样本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血清分型、耐药性分析。结果 4株菌株的XbaI酶切图谱与BlnI酶切图谱100%一致,表明乌龟身上携带的鼠伤寒沙门菌是患儿周某感染的源头。结论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应引起重视,应用PFGE技术开展食源性疾病溯源调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温州地区鼠体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终宿主感染情况,为本地区广州管圆线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剖析温州各地捕获之鼠2069只。结果:鼠平均感染率为15.3%,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感染率分别为20.4%、6.0%、4.6%。结论:温州地区鼠类广泛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其中褐家鼠是最主要的终末宿主,其感染率高于国内其它地区鼠体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平塘县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分析,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法对密切接触者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平塘县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史有差异,密切接触者中无类似病例,外环境监测H7阳性率9.18%。结论 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禽类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有关。早期发现并及时转诊是救治的关键。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及时科学处置疫情,以防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新疆北疆地区2360名1~15岁儿童包虫病感染情况,感染率为7.0%。描述感染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民族分布,平均感染年龄为11.2岁,简要分析感染与七种因素的关系,其中感染与养羊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朱日和地区鼠类自然感染鼠疫菌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以夹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和检获蚤进行分类、计数,计算捕获率和带蚤率;采集鼠脏器和血样本,利用血清学方法对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进行检测。结果 2013-2014年共检测朱日和地区176份鼠标本和血清,鼠疫菌F1抗体检测无阳性,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抗原检测阳性率为0.57%。结论近年来朱日和地区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风险较低,但作为自然疫源地应进一步加强鼠传疾病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查明陕西延安地区是否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 HFRS)自然疫源地及新疫区。方法 :选择有疫情报告地区 ,进行人间疫情调查、健康人群特异性抗体检测 ;鼠间疫情调查在调查点野外和居民区 ,用夹夜法捕鼠 ,调查鼠种及鼠密度 ,采集鼠肺及血清标本。鼠肺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 ;鼠血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 Ig G抗体。结果 :对延安市防疫站 2 0 0 1年统计的 7例 HFR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均属在当地感染 ;检测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 2 4 5例人血标本汉坦病毒特异性 Ig G抗体 ,阳性 5 0例 ,人群隐性感染率为 2 0 .41 %。检测 2 2份鼠肺及鼠血标本 ,HV抗原均为阴性 ;HV抗体 IFA法阳性 1例 ,ELISA法阳性 5例。结论 :延安地区有 HFRS散发病例 ,洛川交口河镇健康人群、褐家鼠、小家鼠中有汉坦病毒感染 ,证实了延安市洛川县交口河镇为 HFRS自然疫源地及新疫区。  相似文献   

13.
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院内感染调查分析成可经,陶源勇,苏秀霞(潍坊医学院附院检验科潍坊261031)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严重威胁着婴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从1984年3月开始,对该菌的院内流行情况做了追踪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掌握乌鲁木齐市周边戈壁荒漠沙土鼠种群结构、区系分布及自然感染鼠疫情况。方法采集沙土鼠血清,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解剖沙土鼠及其它鼠类210只,其中5份为阳性血清。结论改地区曾经有动物间鼠疫流行,因而确定地区为沙土鼠鼠疫疫源地。  相似文献   

15.
温州地区鼠类肝毛细线虫流行学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鼠体肝毛细线虫的感染情况,为肝毛细线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探讨肝毛线虫幼虫经皮肤和经腹腔注射感染小白鼠的可行性。方法:从温州境内部分地区收集鼠体以检查肝毛细线虫虫卵,分离虫卵并培养成幼虫作感染小白鼠试验。结果:温州地区鼠及臭 毛细线虫总感染率是18.3%,不同鼠种和硒居范围不同的鼠体感染率不同,鼠体感染率和感染度随鼠体年龄增大而增高(强)。肝毛细线虫幼虫经皮肤和经腹腔注射感染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鼠形动物种群中汉坦病毒的自然感染情况,为肾综合症出血热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笼夜法在湛江地区捕鼠,捕获的鼠形动物首先进行分类鉴定,然后解剖和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FRSIgM抗体。结果在本地区共捕获鼠形动物379只2目2科4属7种。家鼠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鼠以黄毛鼠为优势鼠种。其中不同鼠形动物自然感染率板齿鼠为4.26%,黄毛鼠为3.60%,黄胸鼠为3.57%,褐家鼠为0.90%;其他鼠形动物小家鼠、屋顶鼠、臭鼩鼱感染率均为0。结论湛江地区鼠类自然汉坦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家鼠和野鼠两型为宿主的汉坦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大理市家栖鼠类动物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的感染情况,为该地区肝毛细线虫病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用鼠笼加食饵诱捕获市区家栖鼠类动物,鉴定鼠种、鼠龄、性别等。解剖鼠类,肉眼观察肝脏病变,并进行肝组织压片于显微镜下镜检虫卵。结果捕获鼠类2种(褐家鼠、黄胸鼠)287只,肝毛细线虫总自然感染率为20.21%(58/287),其中褐家鼠感染率为19.26%(52/270)、黄胸鼠感染率为35.29%(6/17);成年鼠感染率为21.05%(40/190)、幼年鼠感染率为18.56%(18/97);雄性宿主感染率27.68%(31/112)高于雌性宿主15.43%(27/17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5,P0.05);性别与肝毛细线虫感染有相关性(P0.05,OR=0.477);而肝毛细线虫感染率在鼠种、性别及季节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栖鼠类肝毛细线虫的感染率高,向人类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大,加强开展大理市区防鼠灭鼠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贵州省水电开发地区的鼠疫疫源状况,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7个大型水电站建设工程地区的18个县(市)的54个涉淹乡镇,采集啮齿动物、蚤类、指示动物和正常人血标本,检测鼠疫菌、鼠疫FI抗原和FI抗体。结果从天生桥电站库区调查标本中检出鼠疫FI抗原阳性21份、FI抗体阳性14份,分离到鼠疫菌3株。其他水电站库区调查标本未检出鼠疫阳性指标。结论天生桥水电站库区为已确定的黄胸鼠鼠疫疫源地。龙滩、平班和光照三个水电站库区调查结果虽然没有检获鼠疫感染阳性指标,但是具有形成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基本条件。洪家渡、引子渡和三板溪电站库区的调查资料表明该地区不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工程建设的原因,这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必然有所改变,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这些工程地区的鼠疫监测和库区蓄水前的大面积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东清远部分地区鼠类路氏锥虫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2009-2010年在连州、佛冈和清新的居民区(自然村)内外环境捕捉鼠形动物,取鼠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共检查鼠形动物238只,路氏锥虫总感染率为13.87%。连州、佛冈和清新的路氏锥虫感染率分别为18.18%、7.04%、14.71%。共捕获褐家鼠(85.71%)、黄胸鼠(3.78%)、黄毛鼠(7.98%)、板齿鼠(0.84%)、臭鼩鼱(1.68%)5种鼠形动物,褐家鼠的自然感染率为12.75%。不同地区、不同鼠种、不同生态环境的鼠数路氏锥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352、0.916、3.356,P均>0.05)。结论清远地区鼠类路氏锥虫自然感染较普遍,褐家鼠是带虫优势鼠种,人群中是否存在可疑病例或隐性感染情况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市土默特左旗某养鱼池工地食堂,因吃鸭蛋发生集体吐泻急性疾病。我站立即经流行病学调查与细菌检验,判明为鼠伤寒沙门市菌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该养鱼池食堂于1990年5月25日购买鸭场孵化过5天的鸭蛋,经照蛋因系非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