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gp、GST-π的表达在儿童急性白血病耐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目标是长期生存 ,而早期连续强烈化疗是提高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率的主要措施 ,但是在化疗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个体产生耐药现象 ,导致治疗失败。我们运用四偶氮唑兰比色法 (MTT)体外药敏试验并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 - gp、GST -π ,以探讨P -gp、GST -π的高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耐药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三附属医院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 4 1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2例 ,年龄 3~ 1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 6例 ,急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将58例入选患者按免疫分型分为:急性白血病组(AL)、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AM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ALL)和缓解组,选取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COX-2、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及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OX-2和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26,P<0.05).结论 COX-2、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均为高表达,COX-2与VEGF的表达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IL 2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比较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应用化疗和应用化疗 +IL 2治疗方案后的疗效。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应用化疗 +IL - 2治疗方案后与单用化疗方案比较 ,其复发率较低 ,而 5年无病生存率较高 (P <0 .0 5 )。结论 在没有条件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 ,应用化疗 +IL 2治疗方案可以降低复发率 ,提高 5年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联合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措施。化疗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其中骨髓抑制期粒细胞缺乏所致严重感染为毒性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促进造血重建 ,确保化疗安全进行 ,1 998年 8月以来 ,我们应用厦门特宝生物工程生产的特尔立 (rHuGM -CSF)与化疗联合用于急性白血病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急性白血病 (AL) 1 2例 ,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8例。第 1疗程缓解 1 0例 ,第 2疗程缓解 2例。男 8例 ,女4例 ;中位年龄 32 ( 1 8~ 5 0 )岁。用rHuGM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mannose-bindinglectinassociatedserineprotease-1,MASP1)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nnose-bindinglectinassociatedserineprotease-2,MASP2)水平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血清MBL、MASP1和MASP2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BL、MASP1和MASP2在诊断成人急性白血病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白血病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MBL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血病组患者血清MAS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人,而血清MASP2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复发白血病患者血清MBL水平显著低于初发白血病患者,MASP2显著高于初发白血病患者,而两组间血清MAS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血清MBL、MASP1、MASP2水平和成人白血病均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尾型同源盒-2(CD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的关系,探讨CDX2基因表达上调机制。方法分别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5例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8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对照CD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CDX2 mRNA表达。结果 AML、ALL及对照组甲基化率均为100.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ALL组CDX2 m 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37、-3.862,P均=0.000),AML、AL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94,P=0.427)。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CDX2 mRNA表达上调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细小病毒B19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 引言 人细小病毒 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 ,与人类造血系统疾病关系最为密切 [1 ] .为探讨我国血液病患儿B19病毒感染状况 ,我们对儿童常见血液病患者血清进行B19抗体及 B19- DNA检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病例组 75例 ,为 1999- 0 2 / 1999- 10在我院儿科及血液科住院的病因不明的血液病患者 ,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5例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2 1例 ,急性白血病2 3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7例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5例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例 ) …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检测并记录了不同病情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及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旨在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β2-MG水平是否能反映肿瘤负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9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口服IDA 10mg/(m2·d)连用3 d,Ara-C 200 mg/d连用5~7 d,2例M3型急性白血病先口服维甲酸2~3周再用IDA+Ara-C方案。结果 9例患者中5例达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总有效率78%。无一例发生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口服IDA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杂志信息     
MDM_2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据《中华医学杂志》1995年75卷第11期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晁恒军等,为研究p53基因的拮抗基因MDM_2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 结果发现,有52.5%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MDM_2基因表达水平较高;MDM_2基因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间无明显差别。作者认为,MDM_2基因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 interleukin receptor,sIL-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第1次完全缓解后sIL-2R表达水平.结果:ALL初诊组和复发组sIL-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ALL缓解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或复发组患者sIL-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动态观察30例患者发现,治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时sIL-2R水平明显下降,而病情复发时患者sIL-2R水平显著上升,sIL-2R水平上升出现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之前一个月左右.结论:动态检测完全缓解后患者sIL-2R表达水平,有利于ALL复发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测定白血病脑脊液中SIL—2R,IL—6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脑脊液中可溶性白介素 - 2受体 (SIL - 2R)、白介素 6(IL - 6)的表达及意义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 3 0例ALL患者脑脊液 (CSF)中SIL - 2R ,IL - 6水平 ,并与 10名正常者进行对照 .结果 :AL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 -L)组较CNS -L已缓解及未合并CNS -L组二者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CNS -L已缓解组二者水平接近对照组 (P >0 0 5 ) ;骨髓缓解及好转组二者水平低于治疗无效组 .结果表明 :监测二者水平变化有助于CNS -L早期诊断、估计预后、判断疗效 .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对 5 6例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和 17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IL -2R进行了测定。结果 :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急性期sIL -2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1) ;sIL -2R水平与脑出血量无相关性 (r =0 .13 8,P >0 .0 5 ) ;sIL -2R水平随着病情的好转而下降。结论 :sIL -2R可作为判断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4例小儿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3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l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下降,CD8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提示小儿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感染。  相似文献   

16.
sIL-2R(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是活化T淋巴细胞的标志,哮喘发作时明显升高。我们检测了2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血清中的sIL-2R,结果显示:急性发作时sIL-2R水平最高(585.78±68.05 u/ml),治疗2周病情达临床控制后sIL-2R下降(503.36±52.86 u/ml),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385.13±42.14 u/ml)。肺通气功能检查表明FEV_1(第一秒钟最大呼吸量)与sIL-2R呈负相关,其相关性在哮喘发作时明显。我们认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IL-2R升高的水平可反应病人病情和肺通气功能损害的程度,但不是病情监测和疗效追踪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ELISA法检测17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浓度。肾移植患者分为肾病组(n=27),慢性肾炎组(n=137),感染组(n=6),另设正常对照组(n=20)。结果:sIL-2R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者27例,分别为肾病组12例,慢性肾炎组9例,感染组6例,27例患者术后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临床证实为急性排斥者21例,余6例因感染引起,结论:血清sIL-2R浓度可以作为肾移植排斥反应早期诊断一个有实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25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20例健康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5)。结论 三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急性扁桃体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va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法,动态测定40例初治AL患者血清中MCP-1、sIL-2R的水平,以20名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 初治AL患者血清MCP-1、sIL-2R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经化疗完全缓解(CR)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完全缓解患者血清中MCP-1水平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患者sIL-2R水平再次升高,复发患者MCP-1水平降低.结论 动态监测MCP-1、sIL-2R含量变化有助干预测AL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哮喘患儿各期血清ECP、IL—5、sIL—2R和IgE水平及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用37C凝血1h的血清,以法马西亚CAP系统检测哮喘各期和对照组ECP,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5、sIL—2R和IgE。结果表明ECP、IgE和sIL—2R均为发作期和稳定期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发作期不同程度高于稳定期,IL—各期阳性率为A 51.43%、AP 56.0%、S 30.77%、N 10.0%,IL—5分别与sIL—2R和ECP成正相关,sIL—2R分别与ECP和IgE呈正相关。提示它们均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测定各指标可作为监测病情和指导抗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