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氧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是生物膜法与膜分离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反应器,作者介绍了反应器的结构,对其水力特性、曝气充氧性能和总容积负荷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进水COD质量浓度400~6000mg/L,总COD容积负荷在0.7~8.3kg/(m3·d)范围内变动时,膜出水COD相对稳定,平均质量浓度在100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多段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设计三段反应室,分别进行废水厌氧反应的三个过程。为探索该反应器处理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实际运行效果,以屠宰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温度为36~38℃,COD容积负荷为0.5 kgCOD/(m3·d)时,反应器运行16天实现反应器的快速启动。进水COD浓度为1000mg/L,通过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提高有机负荷,确定最佳的HRT为20h,对应的COD容积负荷为1.21 kgCOD/(m3·d),COD总去除率稳定达到93%。固定HRT=20 h,在COD容积负荷由低至高的提升阶段,分别为1.68,2.40,3.12,3.60和4.00 kg COD/(m3·d),反应器去除COD的总能力由94%降至80%,单位容积反应器产气率分别为0.9,1.4,1.0,1.9和2.1m3/(m3·d),去除单位COD产生的气体体积分布在0.29~0.33 m3/kg COD之间。  相似文献   

3.
有效碱度对螺旋式自循环厌氧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有效碱度对螺旋式自循环(SPAC))厌氧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AC厌氧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为53.0 g/(L·d),化学耗氧量(CDD)去除率为84.2%,容积负荷承载力为44.6 g/(L·d),容积沼气产率为21.50 L/(L·d).在最佳工况下,碱度供给速率为9.6 g/(L·d).碱度消耗速率为4.8 g/(L·d),有效碱度为1 000 mg/L.进水碱度与进水COD之比为0.19,出水碱度与挥发性有机酸(VFA)之比(ALKout/VFA)为1.75,消耗碱度与去除COD之比为0.10.  相似文献   

4.
二段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九保田板式膜,设计了二段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运行结果显示,二段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能够增强高能级生物体蠕虫生长与少产污泥的目的。在污泥负荷为0.35~0.65g[COD]/(g[SS]·d)和容积负荷为2~5g[COD]/(L·d)的条件下,反应器出水COD和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67mg/L和0.24mg/L,污泥产率为0.1kg[SS]/kg[COD]。  相似文献   

5.
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反应器的运行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硝化-ANAMMOX组合反应器处理具有高氨氮、低有机质特点的城市厌氧消化污泥滤液。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进水氨氮和亚硝态氮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约360和4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0h,总氮容积负荷达到493.4mg/(L·d)时,出水氨氮和亚硝态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3.6和69.2mg/L。实验中ANAMMOX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基本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脱氮效率,采用连续流A2O工艺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了长期连续实验,考察了不同温度下进水有机负荷对A2O工艺脱氮速率与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0±2)℃,进水有机负荷COD(以MLSS计)为0.15 g/(g·d)时,TN去除速率(以MLVSS计)为1.58 mg/(g·h),COD去除速率为19.3 mg/(g·h),EPS质量浓度为492 mg/L;当温度为(17±2)℃,进水有机负荷为0.15 g/(g·d)时,TN去除速率为1.82 mg/(g·h),COD去除速率为22.5 mg/(g·h),EPS为456.6 mg/L;当温度为(22±2)℃,进水有机负荷为0.15 g/(g·d)时,TN去除速率为2.02 mg/(g·h),COD去除速率为23.5 mg/(g·h),EPS为397.2 mg/L;当温度为(30±2)℃,进水有机负荷为0.15 g/(g·d)时,TN去除速率为2.22 mg/(g·h),COD去除速率为25.5 mg/(g·h),EPS为413.5 mg/L。随着温度的升高,TN与COD去除速率逐渐上升,EPS质量浓度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进水COD负荷对新型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BMBBR)生物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构建了SBMBBR和传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并通过控制进水COD探究进水负荷(1.0~4.0 kg/(m3·d))对SBMBBR和SBR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进水负荷(1.0、2.0 kg/(m3·d))下,SBMBBR和SBR均具有良好的COD、NH4+-N及正磷酸盐(OP)的去除效率;而进水负荷升高至4.0 kg/(m3·d)时,SBMBBR的COD、NH4+-N、TN及O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1.3%、90.5%、64.6%,显著高于SBR。典型周期探究发现,在高负荷影响下,SBMBBR具有较高的OP释放量,厌氧末期OP为21.3 mg/L,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最大合成量为0.99 mg/g,而糖原质的降解量仅为0.24 mg/g。  相似文献   

8.
采用升流式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研究高浓度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脱氮效能。接种普通好氧活性污泥,以低浓度配水(NH_4~+-N 60 mg/L,NO_2~--N 50 mg/L)驯化厌氧氨氧化菌,经150 d富集,填料表面形成红色生物膜,NH_4~+-N和NO_2~--N同步去除率高于80%,反应器成功启动;采用低基质进水(NH_4~+-N 60~300 mg/L,NO_2~--N 100~355 mg/L),随着进水容积负荷的增加,总氮去除负荷从0.39 kg/(m~3·d)提升至1.29 kg/(m~3·d);采用高基质进水(NH_4~+-N 390 mg/L,NO_2~--N 400 mg/L)时,总氮去除负荷降至1.08 kg/(m~3·d),150%回流能有效缓解基质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抑制,反应器总氮去除负荷逐渐恢复并升高至1.76 kg/(m~3·d),脱氮效能提高63%。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工程实例,考察了有机物(CO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水容积负荷、进水预酸化度、环境条件)。在平均进水COD为1 562.1 mg/L、平均进水VFA质量浓度为684.0 mg/L、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3.7 h条件下,平均COD和VFA去除率分别达到53.7%和77.9%。既保持较高COD去除率又充分发挥反应器处理能力的最佳进水COD容积负荷为11.8 kg/(m~3·d)。温度(32.2~39.5℃)、碱度(以CaCO_3计)(1 712.2~2 683.5 mg/L)均在适宜范围内,pH(7.5~7.9)略高于适宜范围。进水酸化度不足和水力停留时间较短是进一步提高COD去除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预酸化池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的技术核心是利用反应器内所产沼气形成的气提作用实现无附加外动力的内循环,达到改善反应器内部水力条件、强化过程传质的目的,从而保障反应器的高效运行。研究了反应器内循环量与沼气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7135~9980mg/L,反应器有效容积负荷为21.4~40g/(L·d)条件下,运用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建立了内循环量与沼气产率之间典型二元参数间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为反应器的自动控制运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