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题释义: 临床路径:患者住院后治疗计划,详细地列举了实现最佳效率所需的一系列措施,临床路径采用多种格式,作为具有文档空间的多页表单或作为日常项目清单的单个页面合并到每日医院进度记录中。 背景:髋膝关节置换已在各级医院普遍开展且手术量逐年增加,手术方法及技巧已发展至瓶颈,所以推广临床路径是目前提升髋膝关节置换临床疗效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的:系统评价髋膝关节置换应用临床路径与传统方法效果的差异。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Embase、CNKI 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查找有关比较进入临床路径与接受传统医疗护理方法髋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试验研究。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查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符合研究设计标准的临床试验17篇,其中13 篇半随机对照试验,4 篇随机对照试验;②传统方法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临床路径组[OR=0.63,95%CI(0.53,0.74),P < 0.000 01];③目测类比疼痛评分[MD=1.49,95%CI(0.69,2.85),P=0.001]、术后Harris 髋关节评分[MD=19.31,95%CI(-13.98,-4.92),P < 0.000 1]、5年假体生存率[OR=0.59,95%CI(0.36,0.98),P=0.04]临床路径组优于传统方法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④2组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机械轴线平均偏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0.00,95%CI(-0.14,0.14),P=0.99];⑤结果表明,与传统技术相比,进入临床路径的髋膝关节置换患者能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更少,术后关节功能更佳。 ORCID: 0000-0002-4655-6659(董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氨甲环酸:是一种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的抗纤溶药物,它可以可逆性的阻断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赖氨酸结合点从而发挥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与赖氨酸结合点从而发挥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最佳证据来源之一,是临床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统计学概念及方法收集整理与分析针对于某个概念,找出相关变量的关系进行比较计算,弥补一般文献综述的研究不足。 背景:接受全膝关节或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可用氨甲环酸减少出血量,氨甲环酸有多种给药方式,目前对于氨甲环酸的最佳使用途径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目的:对比评价口服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治疗全膝关节及全髋关节置换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9年5月,收集以口服及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对纳入结果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9篇文献纳入研究,共1 080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术后总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1.43,95%CI(-40.02-42.88),P=0.95],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0.03,95%CI(-0.11-0.05),P=0.45];③口服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术后输血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91,95%CI(0.55-1.49),P=0.70],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43,95%CI(0.11-1.64),P =0.22],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0.00,95%CI(-0.03-0.03),P=0.93];④结果表明,口服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有着类似的功效和临床价值。但是由于纳入文献量较少且质量有限,尚需方法科学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行进一步验证。 ORCID: 0000-0003-3987-4904(林杰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 冷疗:指用低温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体质目的的方法。冷疗法与冷冻治疗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利用致冷物使人体降温,但两者温度不同,人体组织的反应也不一样,临床应用的目的和适应证并不相同。冷疗法所用的温度一般高于0 ℃,降温缓慢,不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冷冻治疗所用的温度明显低于0 ℃,降温急骤,使组织细胞产生冰晶而被破坏。 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者。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膝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越来越多。膝关节置换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并获得长期稳定。 背景:应用冷疗来促进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冷疗是否可以减少出血、减轻疼痛、促进早期活动度恢复依然存在争议。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全膝关节置换后应用冷疗在减少术后出血、减轻疼痛及促进活动度恢复等方面是否具备有效性。 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查找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后应用冷疗与其他康复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学分析,合并效应值。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包括1 070例患者,试验组全膝关节置换后应用冷疗,对照组应用其他康复疗法;②Meta分析显示:与其他康复疗法比较,全膝关节置换后应用冷疗可改善术后疼痛[MD=-0.75,95%CI(-1.29,-0.21),P=0.006]、减少血红蛋白降低[MD=-12.11,95%CI(-17.66,-6.56),P < 0.000 1],但不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MD=0.01,95%CI(-0.15,-0.16),P=0.92]、改善关节活动度[MD=6.58,95%CI(-0.54,13.70),P=0.07];③结果表明,全膝关节置换后应用冷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术后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但对于减少阿片类镇痛剂的应用及改善活动度无显著疗效。 ORCID: 0000-0003-4247-0513(刘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网状Meta分析:基于间接比较或合并间接比较与直接比较而同时分析 2 个以上干预措施的Meta分析。包括如下2种情况:①间接比较Meta分析:当不存在直接比较情况下,基于共同对照对多个干预措施进行比较的Meta分析;②混合治疗效应Meta分析:当同时存在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情况下,基于间接结果与直接结果的合并结果来同时分析多个干预措施的Meta分析。 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 背景:针灸的方法主要包括温针灸、火针、电针,但这些疗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平衡仍不清楚。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温针灸、火针、电针3种针灸疗法干预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 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检索时间为2019-09-20之前,搜集温针灸、火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 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3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 87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网Meta分析结果示:①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火针(OR=1.08,95%CI:1.00-1.17,P < 0.05)、温针(OR=1.08, 95%CI:1.02-1.14,P < 0.05)总有效率均优于电针,3种针灸疗法总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火针最佳;②在改善目测类比评分方面,火针(MD=-2.12,95%CI:-3.52至-0.71,P < 0.05)、温针灸(MD=-1.31,95%CI:-2.33至-0.29,P < 0.05),电针(MD=-1.17,95%CI:-2.19至-0.16),P < 0.05)的均优于西药,火针最佳;③在降低WOMAC总分方面,火针(MD=-15.38,95%CI:-27.88至-2.87,P < 0.05)、温针灸(MD=-11.48,95%CI:-16.45至-6.51),P < 0.05)及电针(MD=-7.29,95%CI:-11.86至-2.72,P < 0.05)均优于西药,火针最佳;④结果证实,综合比较3种针灸疗法的相关结果排序后,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优先推荐火针治疗。但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ORCID: 0000-0002-8634-0633(张金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包括肱骨头及大结节、小结节,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及低能量损伤可导致肱骨近端骨折。 同种异体腓骨:取自于人体异体,经过加工处理,去除其免疫原性,保留其骨性结构,可用于移植修复骨缺损,起到支撑作用。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但对肱骨近端内侧柱缺乏支撑的骨折目前仍是治疗难点,并发症常见,失败率较高。 目的:比较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与单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20年2月。检索国内外关于对比研究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与单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文献。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文献中的偏倚风险。纳入12篇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2软件将以下指标进行Meta分析,包括影像学数据、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结果与结论:①通过文献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12篇文献纳入研究,其中11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1篇为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研究文献质量高,但GRADE证据质量级别较低。②共纳入958例患者,其中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组411例,单纯解剖锁定钢板组547例;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组术后1年肱骨头高度差值(MD=-2.40,95%CI:-2.49至-2.31)、颈干角差值(MD= -6.14,95%CI:-6.62至-5.67)、目测类比评分(MD=-0.22,95%CI:-0.35至-0.08)、肩关节功能评分(MD=4.12,95%CI:2.18-6.06),上肢伤残评分(MD=-10.32,95%CI:-13.44至-7.19)、术后2年的目测类比评分(MD=-0.37,95%CI:-0.55至-0.19)、肩关节功能评分(MD=5.07,95%CI:2.86-7.27)、总体并发症(OR=0.31,95%CI:0.20-0.48)及肱骨头螺钉切出(OR=0.25,95%CI:0.11-0.55)均明显优于单纯解剖锁定钢板组(P < 0.05),肱骨头坏死(OR=0.94,95%CI:0.47-1.88),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因此,较弱的证据提示,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腓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短期疗效优于解剖锁定钢板,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恢复。ORCID: 0000-0002-8486-3932(阳运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3D打印:又称增制材料,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即切片,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构造物体的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尤其是骨科领域。 全髋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髋臼破坏严重导致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并严重变形、塌陷和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背景:近年来,3D打印技术辅助全髋关节置换在术前规划、术中指导定位、制作个体化植入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髋关节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术前计划应用3D打印模型辅助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到2019年12月,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3D打印”“hip arthroplasty”“hip replacement”“THA”“3D Printing”“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等为关键词检索,纳入比较3D打印模型辅助与非3D打印辅助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的临床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随后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4篇对照研究,受试者共601例,其中3D打印组279例,非3D打印组322例;②Meta结果显示: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3D打印组手术时间短于非3D打印组[SMD=-0.89,95%CI(-1.15,-0.64),P < 0.05],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MD=0.64,95%CI(-0.26,1.54),P > 0.05]。在翻修手术中,3D打印组手术时间短于非3D打印组[SMD=-1.39,95%CI(-1.92,-0.86),P < 0.05],Harris评分高于非3D打印组[SMD=1.51,95%CI(0.05,2.96),P < 0.05]。3D打印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非3D打印组[SMD=-1.90,95%CI(-2.82,-0.99),P < 0.05;SMD=-2.87,95%CI(-3.36,-2.37),P < 0.05],前倾角及外展角较非3D打印组更接近术前设计角度[SMD=-1.24,95%CI(-1.57,-0.91),P < 0.05;SMD=-1.71,95%CI(-2.96,-0.45),P < 0.05]。③结果表明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相比,3D打印辅助全髋关节置换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提高全髋关节置换的精确度,且更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仍需要更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证实临床疗效。 ORCID: 0000-0002-7539-5268(颜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 人工髋关节置换:对于药物及其他治疗方式效果欠佳的髋关节疾病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极为有效的术式之一。目前,改进人工髋关节假体的生物和机械结构设计仍是研发重点。研究主要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长柄与短柄两种不同假体的治疗效果,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Meta分析:应用统计学概念及方法收集整理与分析针对于某个概念的众多研究,应用统计学方法设计及计算,找出相关变量的关系进行比较计算,弥补一般文献综述的研究不足。文章基于Meta分析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比较了长柄和短柄人工髋关节假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背景:短柄人工髋关节系统具有创伤小、假体稳定、符合人体生物力学、更好的保留骨量等特点,但是目前短柄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并不广泛,人群具体受益情况仍不清楚。 目的:评价长柄及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e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收集关于长柄及短柄髋关节置换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9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747例患者,其中长柄假体组383例和短柄假体组364例;②Meta分析显示:短柄假体组术后6个月及6个月以上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长柄假体组[MD=5.74,95%CI(3.20,8.27),P < 0.05;MD=4.16,95%CI(2.36,5.97),P < 0.05],术后WOMAN指数评分较长柄假体组明显改善[MD=10.37,95%CI(5.71,15.03),P < 0.05],术后NRS疼痛评分较长柄假体组明显改善[MD=0.54,95%CI(0.18,0.90),P < 0.01];两组切口感染、术后脱位、双下肢不等长、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6个月及6个月以上的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OR=0.40,95%CI(0.13,1.22),P > 0.05;MD=-0.02,95%CI(-0.08,0.03),P > 0.05;MD=-0.10,95%CI(-0.16,0.04),P > 0.05];③结果表明,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可缓解疼痛、尽早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手术效果,尤其适用于骨质较好的年轻患者。ORCID: 0000-0003-2405-476X(刘长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 帕瑞昔布:是全球唯一可同时静脉、肌肉注射用的环氧化酶2抑制剂,是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伐地昔布的水溶性、非活性前体药物,在体内可经肝脏迅速几乎完全转化成伐地昔布,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迅速、作用持久、能有效抑制痛觉超敏、胃肠安全性高、不影响血小板功能及不会额外增加心血管风险等特点。 术后疼痛:主要是由于手术过程中骨骼、肌肉、软组织等损伤引起,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的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导致术后高致残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降低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背景:术后疼痛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导致术后高致残率。塞来昔布和帕瑞昔布是临床上常用的选择性环氧化酶2 抑制剂,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临床上缺乏二者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疗效的比较。 目的:系统评价帕瑞昔布和塞来昔布治疗骨科手术后疼痛的疗效。 方法:应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建库至2019年6月的文献,收集帕瑞昔布对比塞来昔布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524例骨科术后患者,试验组采用帕瑞昔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进行治疗;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塞来昔布相比,使用帕瑞昔布可显著降低骨科术后24,48,72 h的目测类比评分[MD=-0.86,95%CI=(-1.30,-0.42), P=0.000 1;MD=-0.81,95%CI=(-1.43,-0.20),P=0.009;MD=-0.32,95%CI=(-0.48,-0.17),P < 0.000 1],减少骨科术后患者使用中枢性镇痛药物的剂量[SMD=-2.12,95%CI=(-2.90,-1.34),P < 0.000 01];③结果表明与塞来昔布药物相比,帕瑞昔布药物对降低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和中枢性镇痛药物应用剂量的效果更加显著。 ORCID: 0000-0001-7537-7062(邓锦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 穴位注射法:将药液注入穴位使药物直接应用于穴位,既发挥药物作用又能发挥经络传导的作用,通过药物刺激调节人体经络系统,达到舒筋通络的作用。 膝骨关节炎: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主要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退变、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软骨下骨增生,进而引起滑膜炎症、半月板损伤、游离体形成及关节外组织炎症等一系列病变,临床症状以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变形及活动受限为主。背景: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当前穴位注射治疗该病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试验。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穴位注射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5月有关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为穴位注射或穴位注射联合其他疗法,对照组为不同于穴位注射疗法的其他治疗方法,检索语言中、英文不限,筛选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提取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患者1 287例,其中观察组648例,对照组639例;②Meta分析显示,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治愈率、Lysholm评分、日本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OR=3.23,95%CI(2.19,4.76),Z=5.91,P < 0.000 01;OR=1.86,95%CI(1.35,2.58),Z=3.74,P=0.000 2;MD=7.87,95%CI(2.66,13.08),Z=2.96,P=0.003;MD=9.16,95%CI(4.18,14.13),Z=3.61,P=0.000 3],两组目测类比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MD=-1.11,95%CI(-2.29,0.07),Z=1.84,P=0.07;MD=-7.56,95%CI(-17.26,2.14),Z=1.53,P=0.13;MD=-0.46,95%CI(-1.62,0.71),Z=0.77,P=0.44;OR=1.31,95%CI(0.31,5.57),Z=0.37,P=0.71];③结果表明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确切,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结论。ORCID: 0000-0002-7859-7850(邓凯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 运动力学对线:是行全膝关节置换时的一种下肢对线方法,尽可能还原膝关节患关节炎前的运动状态。 机械力学对线:该对线方法已指导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近30年,机械力学对线技术的目标是恢复髋-膝-踝0°角,从而使整个下肢恢复到中立位,近些年研究发现该方法指导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5患者对置换效果不满意。 背景:机械力学对线技术虽然保证了膝关节假体的长期生存率,但是仍有部分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对置换效果及术后膝关节功能不满意。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运动学对线技术和机械力学对线技术指导全膝关节置换的效果。 方法:检索运动学对线和机械力学对线指导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范围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数据、PubMed、Cochrane图书馆及Embase,检索年限为建库日期至2019年7月。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945例患者,其中运动学对线组470例,机械力学对线组475例;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方面运动学对线组比机械力学对线组更短[MD=-15.44,95%CI(-27.16,-3.71)],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运动学对线组优于机械力学对线组[MD=-8.40,95%CI(-15.39,-1.40)],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运动学对线组优于机械力学对线组[MD=4.72,95%CI(0.24,9.21)],机械力学对线组术后的机械外侧股骨远端角及机械内侧胫骨近端角显著大于运动学对线组,以上研究P均< 0.05;③运动学对线组与机械力学对线组在平均住院日、出院前最远行走距离、膝关节协会评分、膝关节伸直角度、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 0.05);④提示运动学对线指导全膝关节置换后的膝关节功能优于机械力学对线,但影像学和围术期结果类似,且术后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说明运动学对线可作为一种下肢力线对线方法来指导全膝关节置换。 ORCID: 0000-0002-3786-6305(赵春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背景:类固醇具有强大的抗炎、止吐及镇痛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围术期镇痛,有研究表明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周围注射含类固醇的鸡尾酒镇痛疗法可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减少相关并发症,但也有研究认为类固醇可增加术后感染、髌腱断裂等风险。因此膝关节周围注射含类固醇鸡尾酒疗法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荟萃分析系统评价膝关节置换后运用含类固醇鸡尾酒疗法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数据库2019年4月前的文献,收集所有膝关节置换后局部运用类固醇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分别单独使用Cochrane 5.0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方法学偏倚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并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820例患者;②Meta分析显示:类固醇组术后第1天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MD=-1.52,95%CI(-2.94,-0.10),P=0.04],术后第1,2,3,4,5天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MD=11.57,95%CI(9.85,13.30),P<0.000 01;MD=9.03,95%CI(6.67,11.38),P<0.000 01:MD=5.73,95%CI(0.85,10.60),P=0.02:MD=5.53,95%CI(0.68.10.38),P=0.03;MD=5.90.95%CI(0.87.10.93),P=0.02],吗啡使用量少于对照组[MD=-7.94,95%CI(-14.35,-1.53),P=0.02],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MD=-0.98,95%CI(-1.25,-0.71),P<0.000 01],直腿抬高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MD=0.65,95%CI(-0.86,0.44),P<0.000 01],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WMD=-4.82,95%CI(7.41,2.23),P=0.000 3];两组膝关节K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③结果表明,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周围运用含类固醇的鸡尾酒疗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出血的临床报道较多,但争议较大,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是否一定可以减少置换后出血并增加围手术期的血栓形成风险,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评价。 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关于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查阅所有检出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质量评价,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氨甲环酸组与安慰剂对照组失血量采用均数差(MD)评价,输血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危险度(RR)评价。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7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能够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总失血量[MD=-314.96,95%CI(-448.76,-181.16)]、术后失血量[MD=-417.72,95%CI (-508.87,-326.56)],降低输血率[RR=0.43,95%CI(0.37,0.51)],而两组深静脉血栓[RR=0.98,95%CI(0.38,2.52)]、肺栓塞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氨甲环酸能够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失血量及输血率,不增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症和感染的发生风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背景:选择双束还是单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腘绳肌腱双束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CNKI、CBM等数据库,收集自体腘绳肌腱双束对比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对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数据资料,使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5篇,共1 00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后KT测量值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0.51,95%CI(-0.74,-0.28),P < 0.000 1];重建后轴移试验阴性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R=1.27,95%CI(1.11,1.45),P=0.000 3];重建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2.10,95%CI(-3.65,-0.55),P=0.008];重建后IKDC分级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04,95%CI(0.99,1.06),P=0.10]。双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于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而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两者疗效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治疗上选择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仍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种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查找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tata 12.0和RevMan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法。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 217例患者。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纳入的所有研究中19 篇方法学质量为高质量,12篇为低质量。Gamma钉组术中股骨骨折(RR= 4.00,95%CI:1.80-8.86,P < 0.01)、术后股骨骨折(RR =3.57,95%CI:1.68-7.60,P < 0.01)、内固定切出(RR =1.61,95%CI:1.02-2.52,P =0.04)、再骨折风险(RR =1.58,95%CI:1.09-2.30,P =0.02)和随访期内髋部或大腿部残留疼痛(RR =1.31,95%CI:1.09-1.57,P < 0.01)明显高于滑动髋螺钉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术中失血明显较滑动髋螺钉组少,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亦更高,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2.11,95%CI:1.78-2.43,P < 0.01);髓内髋螺钉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滑动髋螺钉组,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1.20,95%CI:0.88-1.52,P < 0.01)。结果证实,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钉板系统和髓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疗效,首选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的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文题释义: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75%的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关节内骨折会严重影响跟骨的形态与承重功能。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目的是恢复关节表面和跟骨的高度、宽度和形态,但由于跟骨周围软组织覆盖较为薄弱,手术入路的选择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经跗骨窦切口:2000年由Ebraheim及同事提出,经临床研究表明,经跗骨窦切口可充分暴露距下关节面,术后解剖结构恢复及功能康复较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较低。 背景:跟骨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75%的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可更好地恢复跟骨形态与功能,近年来经跗骨窦入路开始被临床医师认知并应用,但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入路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经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2种入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和传统L形切口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4月。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进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22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2种切口的末次随访的Bohler角[MD=0.14,95%CI(-0.54,0.81),P > 0.05]、术后Gissane角[MD=-0.19,95%CI(-1.36,0.98),P > 0.05]及Maryland评分[MD=-0.25,95%CI(-3.41,2.91),P > 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2组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MD=6.39,95%CI(-0.09,12.87),P=0.05]可能存在差异性;④与传统L形切口相比,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在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MD=-14.98,95%CI(-23.90,-6.06),P=0.001 < 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OR=0.18,95%CI(0.08,0.38),P < 0.000 1];⑤提示手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经跗骨窦切口相对于传统L形切口在疗效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跗骨窦切口创口较小,有着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的优势,表明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安全性较高。然而,因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少,以上结论仍需更高质量、样本量更大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ORCID: 0000-0001-5580-3001(洪伟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