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施工技术》2015,(6):58
<正>2015年能源行业要重点做好5方面工作:1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能源中长期战略规划。以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为基准,拟订203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编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煤炭、电力、油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科技装备等配套专项规划。2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能源资源富集省区为重点,研究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带、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示范带。3开展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试点工作。4组织实施重大战略工程。重点研究论证西南水电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354-356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供给、能源结构转型、能源系统形态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综合能源服务成为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以"发展引领、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统筹高效"为基本原则,构建以电为中心,清洁高效、智能互动、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消费体系,并介绍了浙江丽水市在综合能源服务的实施方案和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350-353
基于微电网协调发展的分布式综合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总体排放低、社会效益好等优点,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就近进行创造了条件。根据能源利用的基本情况,考虑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分析了天然气、煤基等分布式综合能源的特征,并提出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做了有益探讨。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发展,分布式综合能源将向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推进,将大力促进全社会能源消费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介绍了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某示范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研究情况,综合考虑了示范区电、气、冷、热等能源生产和消费,探索了利用电厂蒸汽或余热资源结合溴化锂吸收式、电制冷冷水机等高效设备给建筑供应冷热的经济性。研究中给出两种分析方法:一是基于MATLAB平台,利用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分析工具,以系统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给出示范区能源系统的配置方案;二是基于EnergyPlan工具,分析对比能源供应设备在不同COP系数时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皖江城市带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运用DEA效率评价模型研究了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能源效率问题。从产出导向型研究结果看,除了马鞍山、合肥和滁州的能源效率达到相对最优外,其他地市均未达到最优,表明皖江城市带能源资源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各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对经济的贡献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最后从优化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8)
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较大的国家之一,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都息息相关。以我国1990—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增长率的角度系统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关系,同时将结构因素和技术因素引入能源消费增长的原因分析模型中,分别讨论了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7)
本文以预测昆明市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精确化问题,以昆明市能源状况为中心,从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两个视角为切入点,指出能源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工业部门仍是我市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以相应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实现的。通过拟合以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人口总量为自变量,能源消费总量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采用情景分析法,设定基准、中等和高等三种情景,预测昆明市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在能满足昆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下,得出结论,建议昆明市"十三五"期间,GDP能耗目标降低率为8%~12%。  相似文献   

8.
《建材发展导向》2011,(1):71-72
在近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介绍了"十二五"时期国家能源发展的思路: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和  相似文献   

9.
《北京规划建设》2007,(3):129-130
问题及分析: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和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同时也是国内第二大能源消费城市。2005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522万吨标准煤,人均能耗为3.6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同时,北京又是一个能源匮乏型城市,除少量煤炭及可再生资源外,2005年约有94%能源需从外省市调入。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预测,到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850~6500万吨标准煤。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着力调整全市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的比重,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进程中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2)
京津冀农村能源发展不平衡,津冀农村煤炭消费比例较高,由此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基于2002—2018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京津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运用LMDI方法对其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效应进行测度。研究表明:京津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逐步由传统的单一化、粗放化向多样化、商品化、清洁化的方向发展;生活能源的消费总量下降是正向推动因素和负向抑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效应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口规模都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效应起到负向作用,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减少,能源消费强度是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建议进一步降低生活能源消费强度,因地制宜调整京津冀农村能源政策,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2013年常住人口约2114.8万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7345.2万吨标准煤,是我国典型的特大型城市之一。随着北京能源结构的优化及大气环境治理工程的开展,天然气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基础能源地位日益凸显。2013年,北京天然气居民气化率约69.8%,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达16.6%以上。近年来,北京根据气源种类多、服务范围广、城市开发强度大等特点,建成了具有北京城市特点的天然气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城市和城区能源系统一座城市的能源系统有三个环节,即能源的生产(Production)、转换(Utility)和消费(Customer)。在P-U-C三个环节上,P提供产品、U提供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应该围绕C(图1)。资料来源:根据A.Cuchí;J.Mour o;A.Pagés,A framework to take account of CO2 on urban planning,45th ISOCARP Congress 2009重新绘制城市能源的生产端,可以视为能源的供应侧;城市能源的消费端,可以视为能源的需求侧。而能源的转换则比较复杂,如发电供电是二次能源的生产,对一次能源(煤和天然气)而言是需  相似文献   

13.
对太原市清洁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清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可再生能源消费利用率和能源损失浪费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清洁能源消费使用率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国际状况1.1能源储量减少,石油、煤、天然气日趋枯竭石油、煤炭、天然气3种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90%以上,其中石油占一半以上。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石油仅供生产41年,天然气可供开采63年,煤可开采231年,核反应堆原料铀可供72年使用;科学家预计2040年石油消费将达到最高峰。因此,在世界能源供给趋势下,不考虑建筑节能而建造的房屋,终有一日会因能源缺乏而被淘汰。  相似文献   

15.
谷期电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 人们普遍认为电能作为一种高品位能源用于低温采暖是不经济的.但认真研究电能在生产,输配、消费过程中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电能的不可储存性.其生产和消费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电力生产的过程必须是连续的.而电力消费的过程却是非连续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今,城市集中供热政府主管和监管部门、大专院校及科研实践单位、供热企业和供热设备生产企业等,认清我国能源资源情况和能源发展趋势,对推进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原因如下:(1)城市集中供热是从事能源生产和供应的行业,是把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加工生产成热能,通过城市热力网输送给终端热用户使用的能源生产和供应的行业。我国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需要供热的建筑  相似文献   

17.
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详细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内涵,探讨了低碳城市的城市形态,并以上海为例计算了各产业的碳排放比例,指出了实现低碳城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阐述了低碳城市和低碳区域的能源系统,认为低碳城市的低碳能源系统的实现,在国家层面要依靠改变能源结构,不断增大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高能耗、高排放工业的过剩产能坚决停掉;在城市层面要在新区开发中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的资源,并实施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节能标准,把节能作为一种资源,实现能源系统的分布化;在用户层面主要是通过节能技术措施和倡导行为节能,将需求和能耗切实降下来.而能源总线和能源互联网系统,适合低碳城市能源利用的特点,是低碳城市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正>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是城市功能运转的基本保证。城市能源规划,就是要通过制定城市能源发展战略,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基础上,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措施,以期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的。因此,编制城市能源规划,对于协调能源供求关系,合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1)
本文首先从居民生活、工业化和城市建设角度探讨了城镇化影响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城镇化对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将显著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加剧我国环境污染,如何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适当控制城镇化进程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市场化进程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一致,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将减少碳排放量,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进而加剧我国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3)
选取1990—2012年时间序列相关数据,对山东省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出口规模扩大与能源消费量增加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两者之间存在着从出口贸易到能源消费单向的因果关系。在当前能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山东省出口企业应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向低碳生产和绿色生产转型;政府应综合运用各种节能降耗政策和措施,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步伐,通过能源约束倒逼和促进出口贸易向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