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阳  曾果  冉隆蓉  姜桅  刘晓倩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25-2127
目的:评估成都市儿童保健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水平、指导现状及需求.方法:整群抽取成都市妇幼保健系统儿童保健人员共15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大学文化以上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集中在“优”,高/初中文化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以“差”为主;家庭访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门诊儿保人员;基层门诊儿保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市、区级.调查对象回答辅食添加原则单一法引入辅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正确率低.调查对象在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时间和原则等方面给予看护人的指导最多.而对婴儿异常情况时的饮食、辅食的量和婴儿进食行为培养等方面,部分调查对象存在指导困难.调查对象更新知识主要依靠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结论:基层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和指导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长春市儿童保健(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水平、指导现状及需求。方法:整群抽取长春市妇幼保健系统儿保人员共15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大学文化以上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集中在"优",高/初中文化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以"差"为主;家庭访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门诊儿保人员;基层门诊儿保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市、区级。调查对象回答辅食添加原则、单一法引入辅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正确率低。调查对象在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时间和原则等方面给予看护人的指导最多。而对婴儿异常情况时的饮食、辅食的量和婴儿进食行为培养等方面,部分调查对象存在指导困难。调查对象更新知识主要依靠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结论:基层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和指导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海淀区婴儿辅食添加喂养现状及知识来源,为进一步加强婴儿营养与喂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6-12月龄门诊健康检查的婴儿193例,对其母亲进行婴儿喂养现状及辅食添加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有88.97%婴儿添加了水果或蔬菜,87.05%的婴儿添加了谷类,84.97%的婴儿添加了蛋黄及肉类,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加,添加率逐渐增高,至12个月龄时,婴儿各类辅食基本添加完成。获取添加辅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儿保医护人员。结论目前海淀区参加早期教育的婴儿辅食添加大多能遵循喂养原则,仍有极少部分还不尽合理,辅食添加的知识来源,从儿保医护人员处获取率尚未达百分之百。儿保医护人员仍需努力加强婴儿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以望提高婴儿营养与合理喂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成都市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现状,为开展婴儿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成都市3~12月龄婴儿580名,对其看护人相关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婴儿看护人辅食添加知识得分不及格率为39.9%,优秀率为12.3%;获取辅食添加知识的实际和期望来源均主要是儿保医护人员(70.7%、63.8%);6月龄婴儿谷类、水果/蔬菜类、蛋类、鱼/肝脏和其他肉类的添加率分别为95.7%、83.6%、84.5%、31.9%、30.2%;各类辅食首次添加时间集中在4~6月龄。【结论】目前成都市婴儿看护人辅食添加知识水平较低,婴儿辅食添加不尽合理,建议通过儿保医护人员加强婴儿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喂养行为,提高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在儿保门诊调查了213例1~24月龄婴幼儿家长喂养方式情况;对2013年出生的204例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6月龄时的喂养方式及贫血情况,采用BC-32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知晓率为96.2%,1~3月龄添加配方奶原因母婴暂时分离占39.1%,4~6月龄混合喂养占76.6%,家长准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为10.1个月,13~24月龄人工喂养占94.8%。204例婴儿中6月龄贫血患病率26.5%。有160例在6月龄前添加含铁辅食,有44例未添加含铁辅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结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迫切需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新生儿母亲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在儿保门诊指导母亲正确哺乳,合理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食物转换期喂养指导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儿保门诊引导家长及时正确添加辅食,进行食物转换,以减少食物转换期的营养性疾病.[方法]选取两组婴儿为观察对象,对其中的一组进行有计划的干预指导,另一组按常规儿保门诊程序观察,定期检测两组婴儿的生长情况、血色素、微量元素,并对两组婴儿家长喂养知识及行为作定期评价.[结果]①不同观察期两组婴儿体重、身长均值比较,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6、12、18月龄时两组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18、24月龄时两组身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干预0.5、1.0、1.5年后干预组末梢血红蛋白及微量元素铁含量、贫血率及铁低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干预0.5、1.5年后两组喂养人喂养知识及行为评价表明,两组喂养人对婴儿食物的选择及进食行为的培养上有一定差别.[结论]婴幼儿食物转换期给予恰当的喂养指导可以促进婴儿正常发育,基层儿保门诊可以经过多条途径达到效果.  相似文献   

7.
婴儿期的合理喂养及辅食添加直接影响儿童体格发育、身体健康,为了解目前本地段婴儿辅食添加状况,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于2003年1~12月对800名0~12个月婴儿的父母进行了婴儿辅食添加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参加0~3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的0~12个月婴儿家长800名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曾在本院保健部家长学校接受过辅食添加知识培训的母亲400名;对照组为未接受过辅食添加知识培训的母亲400名。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0~12个月婴儿喂养状况回顾性调查表,包括婴儿一般…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浙江省三门县婴儿喂养状况,为更好地指导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固定的保健门诊日由儿保医师对保健体检的4~12个月龄婴儿母亲或喂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个月内全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3.9%、32.7%和13.4%,人工喂养的主要原因是母乳不足或产后无母乳(45.5%);6个月龄婴儿谷类、果/蔬类、蛋类、肉类、鱼虾类和豆制品的添加率分别为95.7%、83.6%、80.5%、29.6%、32.0%和31.5%;各类辅食首次添加时间集中在4~6月龄。结论4个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不平衡,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辅食添加仍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北京石景山区婴幼儿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景山区婴幼儿喂养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儿童保健工作.[方法]在全区13个中心保健科固定的保健门诊日由儿保医师对保健体检的4~17个月龄婴幼儿母亲或喂养人进行问答式调查.调查结果入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四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6.7%、31.3%及12%;人工喂养主要原因(占66%)是母乳量少、始于新生儿期的占76.6%,干扰母乳喂养的有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辅食早加率23.9%,早加辅食行为与喂养方式关系密切.②辅食开始添加的时间74%选择4~6个月;开始添加的品种80.4%为蛋黄或米粉;但肉豆类6~8个月添加率不足30%,8月龄后未添加率近20%,且应用频数低,以1~3次/周主.[结论]母乳喂养工作仍有待加强,母乳喂养指导的同时不可忽视辅食添加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要儿喂养行为及其与行为改变理论变量的关系,为儿童保健及喂养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河北省涞水县526名5~7月龄婴儿的喂养状况,喂养行为及其与母亲知识、态度、准则信念和对周围人的依从等行为改变理论变量的关系. [结果]调查地区5月龄婴儿基本纯母乳喂养的比例为21.4%,从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比例为39.2%,采取正确腹泻时喂养行为的占1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具有正确态度(OR=1.30,95%CI:1.04~1.63),容易采取基本纯母乳喂养行为;要儿月龄越大(OR=12.32,95%CI:7.88~19.27),周围人对合理时间添加辅食知识越认同(OR=1.22,95%CI:1.05~1.40),婴儿在合理时间添加辅食的比例越高.独生子女(OR=1.69,95%CI:1.01~2.78)、母亲具有正确知识(OR=1.73,95%CI:1.02~2.93)和态度(OR=1.40,95%CI:1.03~1.91)、以及周围人对腹泻时正确喂养知识越认同(OR=1.25,95%CI:1.04~1.52),越容易在婴儿腹泻时采取正确行为. [结论]调查地区需加强5月龄纯母乳喂养、合理时间添加辅食以及腹泻时喂养的健康宣教,并对目标人群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1.
The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health promotion and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in Australia. This paper examines six community-based national surveys since 1980, each estimating the preval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These surveys show an appare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highly active Australians. However, the issue of reliable and valid physical activity measures has not been adequately addressed. The different measures used generated different estimates of activity prevalence. Serial surveys in 1985 and 1986, when adjusted for differential measurement error, failed to demonstrate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ctive Australians. Consistent and validated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is necessary before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programs are developed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2.
The prevalence of byssinosis in a sample of cotton ginnery workers in Greec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piratory symptoms, F.E.V.1·0, and V.C. of 70 male ginnery workers were recorded. No case of clinical byssinosis was found, but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years of exposure to cotton dust and impairment of lung function. On the contrary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smoking and lung function, or between sputum production and lung func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otton dust may exert, in the case of a prolonged exposure, a chronic deleterious action without producing the typical symptoms of clinical byssinosis.  相似文献   

13.
当年幼的孩子步入青春期,就意味着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门,虽然眼中的世界依旧精彩.但是他们已经学会思考。伊甸园里那个能辨识善恶的苹果,想是这个时候被偷食的.不然亚当、夏娃吃后怎么会因彼此衣不遮体而顿感羞涩。同懵懂的孩童相比他们显然有了较强的性别意识.然而正是这种性别意识让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被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事实上尽管他们兼具儿童和成年人的某些特点,但他们既不是儿童.也不是成年人,而是经历着人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全面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编按]  相似文献   

14.
学生堕胎:拷问中国式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的青少年"成熟"得越来越早.相比父辈所受到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更多接触到的是新事物、新文化的冲击.在校园里,异性的交往和接触日显活跃.与此同时,一些书报、网络和影视中司空见惯的亲吻、搂抱的刺激镜头,无形中助长了青少年对性这个"神秘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相似文献   

15.
16.
马军雄 《现代医院》2012,(Z2):140-141
随着医院市场化步阀的加快,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加强,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一时鹊起。为了缓和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和谐,如何加强医院物价管理不单是患者与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医院加强自身管理与制度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自1991年4月以来,通过对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病人接触者的粪便标本检测,山东省未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自1992年开始引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临床确诊脊灰病例。WHO提出,分离到野病毒作为唯一的确诊依据,在消灭脊灰后期很有必要。卫生部提出,在WHO推荐标准基础上结合专家组诊断意见,能保证临床符合病例具有较高特异性。山东省所有确诊脊灰病例均由专家组诊断,对专家组诊断的临床脊灰病例仍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综合分析是否有野病毒引起的可能。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已连续3年达到1/10万的指标,AFP病例的粪便标本采集率达到80.2%,与医院的及时报告率提高有密切关系。受病例麻痹到就诊的时间间隔和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麻痹两周内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期望比例为93.5%,市、县两级医院能否及时报告和采便是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和质量的关键。报告AFP病例中经省专家组诊查剔除非AFP病例191例,占报告病例的31.2%。在强调监测敏感性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监测工作的特异性,以全面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Nutrition reviews》1976,34(3):75-77
Cholestyramine therapy reduces blood cholesterol in children with elevated cholesterol. When taken regularly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the drug produces folic acid deficiency and reduces blood levels of phosphorus and vitamins A and 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