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导管造影在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共5枚)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其中3枚为前交通动脉瘤;1枚为后交通动脉瘤;1枚为脉络膜前动脉瘤.采用微导管手推造影法介入治疗.结果 5枚颅内微小动脉瘤均予单纯弹簧圈栓塞,其中1枚应用水凝胶膨胀圈;另4枚应用单纯裸圈.5枚均顺利栓塞,无栓塞并发症发生.随访6月~1年无复发.结论 微导管造影法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可确定微导管远端在动脉瘤腔内的位置,决定是否继续治疗,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和有效的,但其安全性,长期疗效和耐久性仍需大宗病例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技术要点、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01—2016-06 78例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支架辅助27例,单纯弹簧圈栓塞51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中3例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发生弹簧圈逃逸,未出现载瘤动脉血栓栓塞事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致密栓塞70例(89.74%),非致密填塞8例(10.26%);按照GOS评分评估,恢复良好59例(75.64%),轻度残废15例(19.23%),重度残废3例(3.8%),死亡1例(1.28%)。65例患者获得6~24个月随访,62例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有瘤颈残留但动脉瘤无变化,1例复发再次介入治疗。结论对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通过采取相应的介入操作技巧,选择血管内治疗是安全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立刻再行血管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致密栓塞30例(76.9%),不完全栓塞9例(23.1%),其中瘤颈残余5例和部分栓塞4例。39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有34例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DSA复查显示,25例致密栓塞患者的动脉瘤无复发;9例不完全栓塞患者中,除2例患者无变化外,其余患者均动脉瘤完全闭塞。所有患者均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效果满意,是其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介入治疗的52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出院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定预后,0~2分预后良好,3~6分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危险因素。结果 43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9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完全栓塞26例,近完全栓塞26例。术后发生明显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共16例。40例预后良好,12例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Hunt-Hess分级高、术前Fisher评分高、术后发生并发症是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可取得良好效果;术前要根据病人Hess-Hess分级、Fisher分级评估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预防和减轻并发症,从而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共116个微小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手术治疗30例共37个微小动脉瘤(手术组),血管内介入治疗29例共36个微小动脉瘤(介入组),保守治疗35例共43个微小动脉瘤。结果手术组动脉瘤完全闭塞34个,次全闭塞3个。介入组动脉瘤完全闭塞16个,次全闭塞11个,部分闭塞9个。手术组和介入组并发症分别为:出血性事件1例和5例,缺血性事件4例和。例。随访15d。5年,平均36个月。手术组和介入组的GOS评分≥4分病人分别为27例、24例。动脉瘤复发3例,均为介入治疗病人,其中再治疗1例,2例定期观察。保守治疗病人随访期间无破裂出血。结论血管内介入和显微手术均可用于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未破裂微小动脉瘤建议密切观察,必要时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因神经影像判断失去介入治疗机会的动脉瘤,探讨是否能够栓塞治疗。方法 6例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与分支关系显示不清,瘤颈较宽,瘤体不规则,因此判断不能介入栓塞治疗,改行开颅手术成功夹闭这些动脉瘤。在手术中通过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动脉瘤的形态瘤颈宽窄及与周围分支关系,分别予以各种不同角度投照,再与术前CTA及DSA进行对比,寻找这些动脉瘤的特征。结果 6例均发现动脉瘤囊壁与相邻分支紧密相依或者粘连,并且动脉瘤壁对动脉分支压迫使之形成与瘤壁外形相似弧形走形,甚至分支动脉与瘤壁存在"分节段粘连";4例前交通动脉均发现不同程度变异。动脉瘤成功夹闭后,发现形态基本属于"标准"囊状,可以栓塞。结论动脉瘤周围血管正常解剖变异,动脉瘤壁的压迫或者分支动脉不完全粘连,容易出现造影变形,仔细观察或者动脉瘤囊腔内造影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动脉瘤颈夹闭手术。随着近二十多年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该技术现已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动脉瘤颈夹闭手术的疗效。一、动脉瘤栓塞的发展简史最早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是Serbinenko,1974年他首先用乳胶球囊经血管内治疗动脉瘤;起初闭塞载瘤动脉,后开始栓寒动脉瘤,保留载瘤动脉通畅(?),随后这一技术被很多人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尽管可脱卸球囊的应用使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成为可能,但由于可脱卸球囊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3.0mm)的技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的133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38个动脉瘤,其中57个动脉瘤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81个宽颈动脉瘤中,74个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7个以支架覆盖瘤颈(1例为双支架套叠置放)。结果成功进行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131个,成功率为94.93%;弹簧圈和动脉瘤平均体积分别为(6.77±5.08)mm3和(9.71±4.43)mm3,平均弹簧圈栓塞容积比为(31.96±14.02)%。按Raymond分级方法,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完全栓塞119个(86.23%),瘤颈残留12个(8.70%),瘤腔残留7个(5.07%)。术中发生并发症16例(11.59%),其中出血性卒中11例,缺血性卒中5例。术后30d根据GOS评分评定预后,1级,4例;2级,13例;3级,11例;4级,42例;5级,63例。56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7.11月,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结论颅内微小动脉瘤单纯使用弹簧圈或结合颅内支架栓塞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7例血管内治疗的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患者病史资料,总结分析微小动脉瘤栓塞的手术技巧、新技术应用、材料选择、术后效果评价及特殊情况的经验总结等。结果采用不同技术辅助栓塞瘤体18个,致密填塞15例,非致密栓塞3例。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检查,致密栓塞无显影,非致密栓塞,1例无显影,1例部分显影。本组17例患者随访5个月到1年时间,术后治愈14例(82.35%),遗留残疾2例(11.76%),死亡1例(5.89%)。结论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治疗风险较大,术中依据情况灵活应用手术技巧,选用合适的材料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AN)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分析1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动脉瘤患者治疗后的病历及随访资料.结果 11例全部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颅内动脉瘤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AN)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分析1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动脉瘤患者治疗后的病历及随访资料。结果11例全部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颅内动脉瘤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业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经70余年,主要包括3个阶段:第1阶段,1940-1960年的电凝致颅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时期;第2阶段,1970-1990年的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时期;第3阶段,1990年至今的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时期。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和动脉瘤腔内血流阻断装置的广泛应用也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开拓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分期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分期介入治疗的2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急性期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防止再出血,2~8周二期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急性期单纯弹簧圈栓塞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7例,Ⅱ级13例,Ⅲ级3例。急性期弹簧圈栓塞和二期支架置入术间隔15~49 d,平均(23.9±9.9)d。分期手术间隔期未观察到再出血。二期支架置入术中,共成功置入支架24枚,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2例,Ⅱ级11例。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立即注入替罗非班后恢复。1例发生腹股沟血肿,手动按压后消失。无颅内出血。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12例,2分6例,3分5例。出院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0.6个月;末次随访,mRS评分0分19例,1分1例,2分1例;DSA随访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7例,Ⅱ级6例。结论 对急性期不具备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条件的病人,建议急性期单纯弹簧圈栓塞防止再出血,二期支架置入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IAN或AN)表现为颅内出血、再出血、血管痉挛,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而以往的手术夹闭AN(特别是急性期AN)具有较大的手术风险和死亡率。近些年,由于栓塞技术和栓塞材料的进步,血管内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AN取得较大的成功。本文将对AN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 例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小于3 mm)在破裂后早期进行栓塞治疗及术后3~6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 14例用弹簧圈行囊内栓塞,其中4例100%栓塞,8例90%栓塞,2例80%栓塞;2例单纯用支架覆盖,即刻造影未见动脉瘤显影。术中无破裂出血。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 例,其中1 例死亡,1 例有偏瘫。16 例颅内动脉瘤随访3 ~6个月,有1 例复发出血。6例动脉瘤在3~6个月后复查脑血管造影,有1例复发。结论 在急性期使用微弹簧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瘤颈的残留与动脉瘤复发的关系密切,颅内支架及辅助球囊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微小动脉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最长径≤3 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血管内治疗和随访的资料。按Hunt-Kosnik分级,其中0级3例,Ⅰ~Ⅱ级14例,Ⅲ~Ⅳ级3例。共22个动脉瘤,其瘤体最长径均≤3 mm,其中前交通动脉瘤5个,后交通动脉瘤和眼动脉瘤分别为4个,大脑前动脉A2段、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和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各2个,脉络膜前、垂体上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动脉瘤各1个。采用弹簧圈行囊内栓塞22个动脉瘤,其中3个辅以支架,2个栓塞过程中临时使用球囊。结果 22个动脉瘤均被栓塞,其中6个(27.3%)达致密栓塞,余16个(72.7%)为不完全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弹簧圈解脱后部分脱出支架网眼1例,而后再置入1个支架将其贴在两层支架之间。20例患者临床随访6~36个月,无再出血发生。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比较安全,近期效果较好,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介入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7例的经验并文献检索分析。结果病情好转5例,恶化1例,短暂神经功能障碍1例,无死亡。复发2例,1例再次行动脉瘤栓塞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血管内介入塞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近期安全有效,根据动脉瘤部位及形态特点,可选择载瘤动脉闭塞,弹簧圈栓塞瘤腔,球囊支架辅助栓塞。远期复发率较高,应加强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总结 99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 (介入 )治疗。方法 :应用GDC技术、3 DGDC技术、Stent+GDC技术、BOT技术、BOT +载瘤动脉闭塞技术、GDC +NBCA技术等。结果 :99例均为一次性治疗 ,成功 92例 ( 93 1% ) ,弹簧圈异位 1例 ( 1% ) ,与治疗方法有关的死亡 2例 ( 2 % ) ,术中血栓形成 1例 ( 1% ) ;38例 ( 38 38% )随访 3~ 12个月 ,均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中 11例 ( 11 11% )复查脑血管DSA ,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 :改变动脉瘤内和局部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因素、消除动脉瘤行为是血管内 (介入 )治疗的机制 ;BOT实验在血管内 (介入 )治疗颅内动脉瘤中意义重大 ;Stent技术可作为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 (介入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