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issen手术     
<正>(一)开式Nissen手术图1开腹后切断左三角韧带,将肝左叶拉向右侧,暴露贲门部,以布带或橡胶管套住食管胃连接部并向下牵拉,游离胃大、小弯,游离范围如图所示,用探条穿经贲门部,作为缝合胃底时之支撑物,防止缝合过紧图2术者右手将已游离之胃底部经食管后面推向右侧图3推向右侧之胃底部与左侧之胃底前壁缝合,缝针穿经食管肌层,共缝5或6针图4缝合360°后,以右手食指通过折叠部分与胃之间的缝隙,如能容易通过,即不会遗留术后吞咽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2.
3.
1957~1976用肿瘤切除术加放疗或单纯根治性放疗治疗经活检证实之乳癌108例共109个原发癌(一例发生对侧第二原发癌)。病人年龄25~92岁,平均61岁。肿瘤情况T_1、T_2占67%,T_3、T_4 各17%。腋下结临床检查N_0占59%,N_1 21%,N_2 13%,N_3 8%。全组109例中81例(74%)皆能手术,仅28例(26%)非根治术适应。在T_1、T_2,早期病例中30%因身体情况,70%系病人拒绝而未作根治性手术。统计表明,近五年来拒绝乳腺根治术之病人有逐年增多之势。治疗方法:对T_1、T_2以及可切除之T_3,N_0,N_1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提高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新发的61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6例肺癌患者中,手术/非手术:172/444;男/女:418/198;吸烟/非吸烟:347/269;周边型/中央型:324/292;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与否无统计学差别;周边型肺癌手术率高(P<0.01).在发病率/手术率(%)中,腺癌:31.2/34.1,鳞癌占30.0/42.2,小细胞癌23.1%/9.7.总体手术率27.9%,临床分期越早,手术率越高,非手术患者病理诊断率为82%.结论:沈阳地区新发的原发性肺癌以男性、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为多,周边型及鳞癌患者手术所占比例高.  相似文献   

5.
《中华肿瘤杂志》2022,(6):577-580
目的探讨微创Ivor-Lewis(MIE-Ivor-Lewis)与微创McKeown(MIE-McKeown)术式治疗食管癌的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47例, MIE-McKeown手术(McKeown组)患者85例, MIE-Ivor-Lewis手术(Ivor-Lewis组)患者62例。计量资料以(±s)表示, 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McKeown组和Ivor-Lewis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219.2±72.4)min和(225.8±65.3)min]、纵隔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3.3±4.8)枚和(11.6±6.5)枚]、左喉返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3.5±1.2)枚和(3.1±1.4)枚]、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8.3±41.3)ml和(163.2±64.1)ml]、术后出血再手术患者数(分别为1和0例)、术后胃出血患者数(分别为0和1例)、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8±1.3)d和(3.1±1.2)d]...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食管癌的手术与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人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和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1年8月经外科治疗的60岁以上食管癌98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的合并症53.1%,以心血管,呼吸系统为主,手术切除订91.8%,术后并发症40.8%,大多数与术前合并症有关(P<0.05),手术死亡率1.0%,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52.0%,16.2%,未切除肿瘤1年生存率为0。结论:老年人食管癌症状较轻,肿瘤发展相对缓慢,应争取外科治疗,但处理好围手术期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人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和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2月至 2 0 0 1年 8月经外科治疗的 60岁以上食管癌 98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的合并症 5 3 1% ,以心血管、呼吸系统为主 ,手术切除率 91 8% ,术后并发症 40 8% ,大多数与术前合并症有关 (P <0 0 5 ) ,手术死亡率 1 0 %。术后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7%、5 2 0 %、16 2 %。未切除肿瘤者 1年生存率为 0。结论 老年人食管癌症状较轻 ,肿瘤发展相对缓慢 ,应争取外科治疗 ,但处理好围手术期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手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影像学及内镜检查诊断水平的提高,早期胃癌(EarlyGastricCancer,EGC)检出率增加,其治疗模式日趋多样化。根据EGC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求用不同治疗模式,在达到完全治愈的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生存质量得到提高[1~3]。本文就EGC的手术策略予以综述。1EGC概念及病理临床特征EGC的概念[4]它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主要根据病变浸润深度,即病变位于粘膜及粘膜下未达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称为EGC。EGC又分为粘膜癌(MC)及粘膜下癌(SMC)。如EGC仅位于粘膜内为MC,EGC侵透粘膜层达粘膜下层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常规开胸、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早期肺癌手术患者118例,尊重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开胸组52例、胸腔镜组43例及机器人组23例。三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各组术前术后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3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与站数也明显优于胸腔镜组(P<0.05),但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其他二组(P<0.05)。结论:除手术费用高昂,机器人辅助手术较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对于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微创手术已成为外科医疗水平的象征.传统腹腔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腹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主要原因在于腹部肿瘤外科手术所必须的区域淋巴结清扫以及消化道重建等复杂操作在传统腹腔镜下完成相当困难.随着通讯技术、医用内窥镜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手术系统成功应用到临床医疗.该系统具有微创、高清3D视野、操作准确稳定以及可远程控制等优势,镜下手眼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并可通过计算机滤除手部震颤,加之机械手的灵活性,可以更加容易的在镜下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手术操作(如缝合、打结等),使得全腹腔镜下完成复杂手术成为可能.目前机器人手术系统已用于临床10余年,在心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以及腹部外科等各个领域获得成功.本文对机器人手术系统作简单介绍并回顾近年来其在腹部肿瘤外科领域中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手术治疗的地位与手术治疗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由于其独特的解剖部位,在我国南方高发的特点,对于鼻咽癌治疗的研究一直是热点。按照WHO组织学分类,鼻咽癌的病理类型分为角化性鳞癌(Ⅰ型)和非角化性癌,后者包括分化性非角化性癌(Ⅱ型)和未分化癌(Ⅲ型)。我国三种病理类型鼻咽癌分别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病人再手术的相关因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2例再手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2次手术者11例,3次手术者1例;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发现总残癌率为66.7%(8/12),其中原发部位残癌率50%(6/12),颈部淋巴结转移48%(5/12)。结论甲状腺肿瘤手术应行甲状腺腺叶切除,疑有颈淋巴结转移时要行规范化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3.
14.
可手术食管癌采用手术与放射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un XD  Yu JM  Fan XL  Ren RM  Li MH  Zhang GL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84-787
目的探讨对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69例可手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手术组135例,放疗组134例。手术组距肿瘤上下缘各5cm以上切除食管及其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常规摘检≥5mm的区域淋巴结。放疗组临床靶区(CTV)前程设野原则:胸上段食管癌包括双侧锁骨上区及病变下缘以下4cm,胸中段食管癌上下缘各外放4cm,胸下段食管癌包括上缘以上4cm及胃左淋巴引流区,食管处宽度5~6cm,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CTV,设3~5个照射野,常规分割,每次1.8~2.0Gy,照射50.0~50.4Gy,然后缩野(病变上下缘各外放2cm)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d,间隔≥6h)照射18~21Gy,总剂量为68.4~71.0Gy。结果放疗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6%、56.2%和34.7%,手术组分别为93.3%、61.5%和36.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9%、43.7%和23.1%,放疗组分别为73.3%、39.7%和20.6%,两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手术的食管癌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其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5.
可手术乳腺癌围手术辅助化疗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1年7月~1982年12月应用秋水仙硷制剂和CU方案围手术辅助治疗乳腺癌420例。总的10年以上生存率为56%,其中有效组(CR+PR)与无效组(SD+PD)分别为71%及48.6%(P=0.00001)。肿瘤对本前化疗药物越敏感预后越好,其中CR组经病理证实腋淋巴结转移率仅30%,局部欠发率为5%,10年以上生存率达到了85%。作者认为乳腺癌的因手术辅助化疗,尤其是术前有效药物的化疗对改善预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肺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骨转移核素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守正  孙量 《癌症》1995,14(5):366-368
129例经病理确诊肺癌经核素骨显像检查,83例有骨转移,总阳性率为64.3%,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对肺癌骨转移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骨转移有显著性差别(P〈0.01),认为肺癌患者作骨显像对病程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早期胃癌缩小手术与扩大手术治疗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缩小手术的适应征。方法:对138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缩小与扩大手术治疗结果进行研究。结果:粘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1%,其中Ⅰ站为3.9%,Ⅱ站为.3%,1cm以下癌灶无淋巴结转移,1.5cm以上凹陷型早期胃癌开始出现淋巴结转移。粘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8.3%,其中Ⅰ站淋巴结转移率为18.3%Ⅱ站为1cm大小的癌灶开始发现淋巴结转移。随访5年以上的109例中的 33  相似文献   

18.
19.
食管癌是胸外科常见的肿瘤 ,其主要症状是咽下困难 ,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争取切除癌瘤 ,我院自2 0 0 1年元月至 2 0 0 2年 6月对 36例食管癌的手术病人施行了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 2 0 0 1年元月至 2 0 0 2年六月进行食管癌手术 36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1例 ,年龄 4 2岁至 68岁 ;其中手术切除 35例 ,单纯探查 1例 ;1例死亡 ,1例转放疗科 ,其余全部痊愈出院。2 手术配合2 1 术前护理2 1 1 做好术前指导。术前指导是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意义 ,使患者增加自我护理知识 ,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手术患者治疗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64例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疼痛和肺部感染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62例患者恢复良好,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6.9%。结论做好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