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研究表明, 糖尿病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往往不太理想。该文中我们将对糖尿病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总结,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临床分离的幽门螺杆菌的cag致病岛的差异和不同激酶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中国人胃上皮细胞IL-8分泌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别用中国临床分离的cagA^ cagE^ 、cagA^ cagE^ 、cagA^ cagE^ 、cagA^ cagE^ 的幽门螺杆菌与中国人胃上皮细胞MGC-803共培养,IL-8分泌用ELISA进行检测,比较蛋白激酶A、C、G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对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IL-8分泌的影响。结果:cagA^ cagE^ 幽门螺杆菌显增加了胃上皮细胞IL-8的分泌,cagA^ cagE^ 、cagA^ cagE^ 幽门螺杆菌作用次之,而cagA^ cagE^ 幽门螺杆菌不能增加胃上皮细胞IL-8的分泌。蛋白激酶A、C、G的抑制剂不能阻断幽门螺杆菌增加胃上皮细胞IL-8的分泌,而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阻断了幽门螺杆菌增加胃上皮细胞IL-8的分泌。结论:cagA^ cagE^ 幽门螺杆菌显增加了胃上皮细胞IL-8的分泌并且依赖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的关系,明确幽门螺杆菌是否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筛选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利用Stata12.0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7项病例对照研究,合计1265例研究对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较对照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Meta分析显示合并比值比为1.30(95%CI 1.07~1.56)P值为0.007。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的关系,明确幽门螺杆菌是否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筛选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利用Stata12.0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7项病例对照研究,合计1265例研究对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较对照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Meta分析显示合并比值比为1.30(95%CI 1.07~1.56)P值为0.007.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MIF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粘膜炎症中的表达,并在体外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单核细胞MIF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胃镜检查的标本,胃窦与胃体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悉尼系统作胃粘膜的组织学分型。MIF/T细胞(CD45RO)和MIF/巨噬细胞(KP1)进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MIF mR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在体外幽门螺杆菌ATCC26695与THP-1单核细胞共培养后,分别用ELISA与RT-PCR测定THP-1细胞MIF的表达。结果在6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4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窦与胃体粘膜内T细胞总数、MIF阳性T细胞数、巨噬细胞总数、MIF阳性巨噬细胞数和MIF mRNA阳性细胞数都显著高于2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而且在4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粘膜炎症中MIF的表达随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体外幽门螺杆菌与THP-1细胞共培养后,幽门螺杆菌促进了THP-1细胞MIF蛋白质与mRNA表达增加。结论MIF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粘膜炎症细胞中表达增加,可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粘膜炎症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确定性致病因素,其在溃疡并出血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感染率受检测方法、药物等影响不尽相同.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性,从长远上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溃疡出血风险,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存在一定关系,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联系[1],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措施.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增加,传统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有效率逐步下降[2].我们采用新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并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对人胃粘膜的吸附是实现其感染的第一步。本研究以人上皮细胞株HEp—2为材料对幽门螺杆菌吸附上皮细胞的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YC—11A株具有特异吸附于HEp—2细胞表面的性能,其吸附能力在与HEp—2细胞共孵育3h后达到高峰,吸附率达81%,此后吸附率虽无显著提高,但单个HEp—2细胞吸附的幽门螺杆菌数量却随孵育时间的延长而有明显增加。在大气环境中与在含5%氧气的微氧环境中幽门螺杆菌对HEp—2的吸附无显著差异。抗幽门螺杆菌优势抗原单克隆抗体不能有效阻断幽门螺杆菌对HEp—2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现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这一类疾病的主要治疗的手段,其可以减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炎症反应,加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的复发,部分病例报道还可能使胃粘膜组织相关性淋巴瘤消退。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与下列因素有关: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慢性感染类型之一。多项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升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也更易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炎症、免疫反应等多种机制影响血压,而高血压可能通过影响维生素D水平来影响幽门螺杆菌的定植。现进一步阐述幽门螺杆菌与高血压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10):712-71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分泌增加、非淄体消炎药的使用及胃、十二指肠功能减退是引起溃疡病的重要诱因。机体内多种胃肠肽类激素参与调节胃酸分泌及胃肠黏膜保护因子的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影响某些胃肠肽类激素的释放。我们通过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黏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对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改良的Giem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胃癌标本MMP-9和MMP-2表达情况.采用Fisher's exact检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1.9%(26/4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关,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及组织类型无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MMP-9和MMP-2表达均具有相关性(χ2=7.77,P<0.01;χ2=8.08,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增加胃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9和MMP-2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患者的肠化与幽门螺杆菌关系初步探讨宋荣林,王杭勇,黄怀德(浙江省邮电职工医院杭州310005)随着幽门螺杆菌(HP)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对HP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但对于HP赖以生存的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高原地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病患者血清IL-1β、IL-2、IL-4、IL-6、IL-8和TNF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在溃疡病发病中的可能致病机理。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溃疡病患者血清6种细胞因子的含量,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含量的差异,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以洛赛克为中心的三联1周疗法,比较根除前后及根除者和未根除者其含量的差异,同时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组和未根除组溃疡的愈合率。结果55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30例,感染者血清IL-4含量明显低于非感染者(P<0.01),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其含量极明显高于根除前(P<0.001),未根除者前后比较无变化(P>0.05),根除者明显高于未根除者(P<0.05),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IL-1β、IL-2、IL-6、IL-8和TNF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幽门螺杆菌根除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未根除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IL-4降低导致的Th2免疫应答下调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病发生的主要致病机制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IL-4分泌明显增加,Th2免疫应答上调,从而加速溃疡愈合;血清IL-4的检测有望成为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溃疡愈合疗效判定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阐明目前幽门螺杆菌研究的聚焦点和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挑战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探索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在当今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形势下,中医中药是一种新选择;以菌制菌——关注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抑菌作用。2在中国自然人群中是否需要实行幽门螺杆菌干预治疗?3幽门螺杆菌与胃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张瑛华我们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慢性胃炎(除外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157例老年患者的资料,以了解老年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作对比,...  相似文献   

18.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发生的Ⅰ类致癌因子,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中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同时也是胃癌高发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是一个临床问题,更是一个公共卫生层面的健康管理大问题,本共识的制定对我国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防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导致胃癌、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一种胃内感染的细菌,近年来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方案不断更新,但仍出现了根除率下降、抗菌药物耐药率升高等情况,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胃癌患病率增加,因此,需要对根除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基于幽门螺杆菌培养+药敏的治疗方案已逐渐用于临床,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培养+药敏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用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应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0例,随机选出20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组采用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分别比较2组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根除率、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8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00%);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00%)显著低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优势,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