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8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丁苯肽软胶囊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人群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缺血性脑卒中(ESSEN评分≥3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口服治疗,200mg/次,3次/d,餐前半小时服用,连续服用1年。随访观察2年,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血液流变学变化,m RS评分、NIHSS评分及MMSE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观察两组2年内的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1年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NIHSS及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8.87%和1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内脑卒中复发率(5.6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0.05)。结论 丁苯肽软胶囊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人群,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智力状态,明显降低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未见增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二级预防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55-5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通过观察NIHSS评分的变化评价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BI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丁基苯酞软胶囊NBP(恩必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9例ICVD患者,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 tid po,对照组32例(常规组)予红花注射液,40ml qd。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数据无显著改变。结论 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贾新州 《中外医疗》2012,31(21):5+7-5,7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基于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g/次,4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程生活能力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上有一定疗效,且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损害较小.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更有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学东 《中外医疗》2016,(11):116-117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2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比较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9.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4±3.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30例被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选择脑蛋白水解物、甲钴胺联合依达拉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痊愈率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50.23±16.10)分vs(40.51±12.92)分];观察组患者痊愈率(61.9%)明显高于对照组(25.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15.1%)明显低于对照组(29.5%),对照组患者有所好转情况(26.9%)明显好于观察组(12.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相比,运用脑蛋白水解物、甲钴胺联合依达拉奉药物治疗能够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坤 《当代医学》2021,27(12):70-72
目的 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2%(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低于参照组的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安全性较高,可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2年1-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0 ml BI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及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BMI、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苯酞(恩必普)联合丹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吸氧、降颅内压、降血糖、抗血小板凝聚、降血脂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2周一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丁苯酞软胶囊,每次2粒口服,每日3次,2周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达33-3%、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23.3%、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6,P〈0.05)。结论丁苯酞(恩必普)联合丹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瑛 《吉林医学》2011,(21):4342-4343
目的:对比分析疏血通联合传统西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36例的效果。方法:选取13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改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苏红彬  刘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066-2066,209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缺血性脑血管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用辛伐他汀20mg+肠溶阿司匹林75mg,对照组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结果:随访12个月,他汀组再发TIA、脑梗死、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5.56%、2.20%、10.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6%、14.28%、39.63%(P〈0.05),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减少卒中的复发率,病死率亦有所下降;不良反应轻微,如无禁忌证可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三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发现患者生活能力(BarthelADL指数)提高,且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功能恢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仪对56例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发发病初期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DI)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与分析,并与CT、MRI、DSA等影像学检查相对照,其中急性脑梗塞(ACI)3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8例。结果发现:(1)绝大多数患病灶侧大脑半球总供血量及血流速度明显下降,脑血管阴及临床压力升高,脑动脉群弹性下降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衰退。(2)CVDI对于  相似文献   

15.
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勇  高励  张仲  曾仲 《四川医学》2002,23(9):910-911
目的:验证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及开放实验研究49例经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急性缺血性病人的疗效和各项安全指标。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和开放组共49例,总有效率分别是79%、70%和70%,均有明显疗效,但各组间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安全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颈动脉彩超检查共筛选出120例患者,其中颈动脉稳定斑块患者40例(稳定组),颈动脉易损斑块组80例(易损组),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易损斑块组分为治疗1组及治疗2组,各40例,两亚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治疗1组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变化,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不稳定斑块数量变化。结果:易损斑块两亚组中血清NF-κB、MMP-9、ICAM-1水平均高于稳定组(P<0.05),但两亚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NF-κB、MMP-9、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1组治疗6个月NF-κB、MMP-9、ICAM-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2组(P<0.05);治疗1、2组治疗后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2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明显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F-κB、ICAM-1、MMP-9水平,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马数艳  赵春  姜秀杰 《当代医学》2011,17(14):93-9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病人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方法对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介入治疗术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案。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病情监测和预防并发症、抗凝治疗护理和术后指导,本组病人再通51例,不通5例,术后出现观察处渗血3例,心率减慢2例,血压下降4例,由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均恢复良好。结论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配合医生抢救是脑血管病人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其仅次心脏病和癌症。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如果抢救和治疗及时、合理,患者预后会较好。近年来,随着药物的不断深入研究及临床运用,溶栓治疗的广泛推广应用,以及后期康复治疗干预,使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现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恢复脑组织血流供应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关键。手术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机械取栓术能使急性闭塞的颅内大血管迅速而有效地开通,最大可能挽救低灌注区域缺血脑组织的血供;去骨瓣减压术作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规备选方案,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作为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个体化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于烟雾病实施脑血流重建术,精准的临床和影像学评估、合理的手术方案制订和准确的术中判断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复合手术适合处理颅内/外血管长节段狭窄和(或)慢性闭塞等复杂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本文围绕上述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及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39-54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2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成功接受全脑血管造影229例,顺利完成介入治疗22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8.5%,动脉狭窄情况基本得到控制,214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严格遵循全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