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得分及自我评分。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得分及自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拓展式宣教法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拓展式健康宣教法干预,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遵医率、疾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施以拓展式健康宣教法,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遵医率,实现较为理想的疾病控制效果,并获得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青光眼患者98例,随机分成强化教育组和一般教育组。一般教育组接受门诊提供的一般健康教育,强化教育组在接受门诊提供的一般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本研究专门设计的系统强化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在3个月后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顺应性、复诊率、治疗效果。结果强化教育组用药顺应性、复诊率高于一般教育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一般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在提高青光眼患者用药顺应性、复诊率的基础上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回访健康教育对出院青光眼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7月~2008年7月96例出院青光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出院指导和回访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结果:两组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复诊率与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出院青光眼患者有效控制跟压,防止视神经损害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青光眼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52例(15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90眼)和对照组62例(62眼),对照组按常规医嘱进行诊治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实施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率、满意率、复诊率、成功率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率、满意率、复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老年青光眼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可切实有效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和护理工作效率,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次复诊预约挂号对提高白内障患者出院后复诊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3~8月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90例,将3~5月出院患者412例设为对照组,将6~8月出院患者37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出院前在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为患者预约首次门诊复诊挂号。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护理满意度和出院后首次复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1 w后首次复诊就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行复诊预约制度有助于提高白内障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首次复诊的复诊率。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57-165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需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辅以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和家属干预等系统的护理干预,分别对出院当天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术眼的眼压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当天眼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个月后复诊两组患者眼压值比较,干预组眼压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 目的 探讨门诊应用整体式护理干预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依从性、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瑞金医院门诊多次复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52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只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针对性使用门诊整体护理干预,开展调查问卷、针对性健康宣教、电话随访、专题讲座等。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眼压情况、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经过门诊整体式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眼压、满意度、焦虑度、疼痛度、依从性等方面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P<0.05) 结论 门诊整体式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门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合理用药,积极配合医疗护理,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复诊预约挂号对提高青光眼患者出院后1周复诊率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9月出院患者29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发放手术医生出诊时间表;2010年10月—2011年4月出院患者87例为观察组,实施首次复诊预约挂号,为青光眼术后出院患者首次复诊提供预约挂号,同时将预约挂号短信提示发送到患者或家属手机,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周复诊率。结果青光眼术后出院患者首次复诊预约挂号能提高患者出院1周复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685, P<0.01)。结论青光眼术后出院患者首次复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对提高青光眼术后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既方便了患者,又优化了门诊就诊秩序。  相似文献   

11.
将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2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展电话回访健康教育105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开展电话回访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出院后由专职护士每月1次电话回访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在正确服药率、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率、按时复诊率、主动咨询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表明电话回访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自觉避免或减少冠心病的不利因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胃癌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按时服药率、擅自增减药物率、复诊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年内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累计浏览次数1625次,医护沟通次数累计276次。结论: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提高胃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华  曹巍  赵婧姝 《天津护理》2014,(2):142-143
通过对47例青光眼手术后出院患者应用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护士启发性询问问题,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同时协助患者预约挂号安排复诊。青光眼手术后出院患者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患者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复诊率,督促患者正确护理手术眼,建立良好的健康信念模式。  相似文献   

14.
唐月璐  石柳春  唐素荣 《护理研究》2013,27(13):1222-122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的298例AIDS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12月的308例AIDS病人作为观察组,对对照组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观察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改变排班模式,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加强专科知识及沟通技巧培训,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失访及复诊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1年后,观察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病人的失访率降低,复诊率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AIDS病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AIDS病人健康教育质量,降低了失访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门诊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疾病认知度与治疗效能感。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疾病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99),而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7,P=0.022)。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的治疗效能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99),而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效能感很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738,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在门诊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及治疗效能感,增加了患者的遵医行为,为治疗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规范了护士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4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视力提高率、眼压控制率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时,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姜萍  方林彬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096-2096
目的:探讨采用多媒体(CAI)课件健康教育对提高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和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87例青光眼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155例和对照组132例,观察组采用CAI课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1.6%,对照组7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CAI课件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人工智能云随访软件在妇科日间手术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92例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942例和对照组95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智能云随访软件进行术前评估、手术预约、随访、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预约、电话随访、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手术取消率、术后复诊率、宣教掌握率、患者满意率以及护士随访花费时间.结果 观察组宣教掌握率为85.4%,对照组为8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随访花费时间观察组为(9.7±1.5)min,对照组为(18.6±0.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取消率、术后复诊率、患者满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日间病房应用人工智能云随访软件能在保障患者依从性的基础上,提升患者健康教育有效率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9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患者按出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0例。出院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现场咨询,建立QQ群等延续性健康教育。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继发性鼓膜穿孔发生率及复诊率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率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继发性鼓膜穿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院后第2周、第3周复诊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复诊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复诊率,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固定正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3例正畸初诊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卫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第一次托槽脱落率、牙面脱矿率及患者的复诊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的患者有助于改善口腔卫生状况,降低患者托槽脱落率和牙釉质脱矿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