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个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骨科护士镇痛管理水平,有效缓解术后病人的痛苦。我科从2005年5月开始,参照PDCA循环法,制定出骨科护士术后镇痛管理方案。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可分为计划(plan)、实施(d0)、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是一个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是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法的运用,使术后疼痛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术后镇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术后镇痛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收集问题、整理、分析、解决、评价,持续改进,对实施PDCA循环前后进行术后镇痛满意度和术后镇痛效果评分比较。[结果]在PDCA循环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术后镇痛效果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对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术后镇痛泵随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2915例和3417例患者的病历,共计6332例,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泵随访率、镇痛泵有效按压率、患者满意率、静息疼痛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患者术后镇痛泵随访率、镇痛泵有效按压率、患者满意率明显提升(P0.01),静息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术后镇痛泵随访率,而且可以降低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率,是术后镇痛泵随访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认识、行为与服务理念的转变,提高病人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方法]对妇科护士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结果]护士镇痛知识成绩由原来的38分上升到84分;疼痛知识健康教育、疼痛评估与记录从30%上升到100%;病人对镇痛药物的担心从76%下降到18%;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从50%上升到9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可提高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的认知,提高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认识、行为与服务理念的转变,提高病人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方法]对妇科护士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促进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结果]护士镇痛知识成绩由原来的38分上升到84分;疼痛知识健康教育、疼痛评估与记录从30%上升到100%;病人对镇痛药物的担心从76%下降到18%;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从50%上升到9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可提高妇科护士对术后镇痛的认知,提高了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提高了病人对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PDCA循环管理法的理论学习和查阅相关文献,综述PDCA循环管理法在综合医院产科术后出血和镇痛管理、母婴床旁护理、产后切口感染控制、抗菌药物管理和新护士培训等方面的应用,了解PDCA循环管理法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骨科新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骨科专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将PDCA的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具体运用于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骨科新护士带教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能充分发挥新护士主观能动性.结论:PDCA循环有利于提高骨科新护士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原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情况,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病原菌检出率,提高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专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骨科已定岗的7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这已定岗的72名护士在2017年1月—12月采取未运用PDCA循环的骨科专科培训进行培训,在2018年1月—12月采取PDCA循环的骨科专科培训,比较2017年和2018年培训后,护士对专科培训的满意度和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结果 2018年改进后,护士对专科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对专科培训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均优于2017年改进前。结论专科培训采用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能明显改善护士对专科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提高护士对专科培训的满意度,有利于改善专科培训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生殖中心护士应急能力中的应用。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法引入生殖中心护士应急能力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的具体实施,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 2015年度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与2014年度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生殖中心护士应急能力比较,在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配合速度方面有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亦有提高,即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后护士应急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生殖中心护士应急能力的培训应用中,有效提高了全科护士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及配合速度,提高了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