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淋巴瘤患者化疗间歇期血象监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遴选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本科室已接受过化疗的淋巴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予常规护理随访,实验组结合跨理论模型干预,即依据患者的不同行为特征进行分期并实施相应的推荐措施。两组患者化疗间歇期均予一周一次电话或微信随访,每例患者共观察5个化疗间歇期,比较该理论对患者血象监测的次数、血象监测主客观因素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化疗间歇期血象监测主客观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血象监测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跨理论模型可有效提高淋巴瘤患者化疗间歇期血象监测依从性,降低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癌化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均接受PICC。分析其化疗间歇期对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学历水平、家庭支持态度与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有关(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增长、学历低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增长、学历低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是肺癌PICC化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癌患者持续性化疗的相关因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十堰市人民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妇科收治的30例不愿持续性化疗的卵巢癌患者,通过交谈法、倾听法、电话随访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其不愿持续性化疗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相关知识宣教,并采取经济支持、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措施。结果 30例患者都愉快地接受持续性化疗。结论实施有效的伦理干预、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措施,可以促进卵巢癌患者坚持化疗,以延长其生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胃癌晚期患者施行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胃癌晚期患者施行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化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跟踪观察6个化疔周期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比较,干预组坚持规范化疗情况,心理、睡眠、精神、饮食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胃癌晚期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坚持规范化疗,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十堰地区痛风患者在间歇期治疗依从性,探讨对其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十堰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治疗的268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依从性按照调查量表设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成依从性好组(≥21分)和依从性差组(<21分),比较每一种相关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依从性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呕吐等护理干预,在化疗间歇期电话随访。结果:实验组化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朱春晖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10-12,15
目的 调查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维护服务情况,了解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期提出科学的、可行性的建议.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0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维护服务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影响患者对PICC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往返交通时间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往返交通时间是对交通便捷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医疗付费方式和往返交通时间是影响收费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采用PICC进行化疗的患者对化疗间歇期PICC的维护整体比较满意,往返交通时间是影响整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了86例妇科癌症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不遵医行为的类别及可能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社会支持,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科癌症患者不遵医行为发生率为15.1%。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经济费用状况、社会家庭支持状况、历次化疗毒副作用、文化程度、年龄及不了解治疗重要性。结论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着妇科癌症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化疗间歇期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提高患者依从性、主动配合度,减轻化疗反应,使下一疗程的化疗如期进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未开展健康教育的2010年1—12月的8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开展健康教育的2011年1—11月80名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行为评分和满意度调查,并评价效果。结果通过个性化的护患沟通和教育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可改善护患关系,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依从性,有利于减轻化疗间歇期患者的不适,增强其抗病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为主题,采用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影响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化疗完全依从率由78.3%提高至95.0%(P〈0.05),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同时还增强了护理团队凝聚力,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影响卵巢癌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因素和护理对策。 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间接受卵巢癌切除术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的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临床分期、药物不良反应、医药花费、社会支持及负面情绪等资料,并对患者术后遵医行为进行评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临床护理对策。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初中文化及以下、月收入低(<2 000元)、药物不良反应、自付医药费、社会支持差、焦虑抑郁情绪、相关知识匮乏等因素均是卵巢癌术后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大(OR=4.632,P=0.011)、存在药物不良反应(OR=6.344,P<0.001),焦虑抑郁情绪(OR=3.196,P=0.002)、自付医药费(OR=4.468,P=0.020)、社会支持差(OR=3.414,P=0.015)、月收入低(OR=3.466,P=0.005)、相关知识匮乏(OR=4.217,P=0.012)等均是卵巢癌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影响卵巢癌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因素较多,常见的包括年龄、社会支持、负面情绪、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收入等因素,针对各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遵医行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卵巢癌患者的免疫平衡的影响以及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的122例上皮卵巢癌患者,根据输血方式分为自体输血组(A组,58例)和异体输血组(B组,64例),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A组围术期采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B组围术期采用常规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7 d、14 d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HelperTcell17,Th17)和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的百分比及两者比值;比较两组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期,并对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1、7、14 d B组Th17(%)、Th17/Treg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Treg(%)显著升高(P<0.05);术后A组Th17(%)变化无显著差异,Treg(%)显著升高,Th17/Treg显著下降,但Treg(%)升高幅度和Th17/Treg下降幅度显著低于B组,组间、时间点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A组失访4例,B组失访6例。A组无进展生存率53.70%(29/54),B组无进展生存率32.75%(19/58),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IGO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化疗后CA125(≥35 U/mL)、残余肿瘤直径≥1 cm、腹膜转移、对铂类不敏感、术后14 d Th17/Treg<0.6、异体输血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自体输血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与异体输血相比,围术期自体输血有利于减轻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Th17/Treg平衡的影响,是影响患者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海军总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行辅助化疔的妇科癌症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凋查,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化疗依从性及可能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观、客观因素,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100例患者中依从性好的67例,依从性差的33例,不同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病理分期、知情程度、治病态度、自理能力、化疗药物外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癌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其治疗效果。为提高妇科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330例,分析合并阴道炎患者感染率及阴道微生态特征。根据是否合并阴道炎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2组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疾病、避孕套使用、性生活频率、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影响因素。 结果330例卵巢癌患者中合并阴道炎117例(35.45%)。117例患者中感染类型占比前三为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35例(29.91%)、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30例(25.64%)、微生态失调28例(23.93%)。感染组年龄≥50岁、有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2次/周、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比例高于非感染组,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比例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2次/周、化疗、自行阴道冲洗、阴道炎史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卵巢癌合并阴道炎患者以VVC为主,BV次之。年龄、基础疾病、性生活频率、化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专科以上、使用避孕套是卵巢癌合并阴道炎的保护因素。临床应依据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纠正危险因素涉及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生理健康知识及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统计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分析白细胞下降的影响因素,比较芪胶升白胶囊与利可君片治疗白细胞下降的效果.方法 统计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确诊的840例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白细胞下降的影响因素;评估比较芪胶升白胶囊(n=480)及利可君(n=360)治疗白细胞下降的疗效.结果 临床医生对血常规监测不够重视(39.4%).不良反应中肝功损害发生率最高(肝酶谱异常27.0%,胆汁酸升高8.2%)、白细胞下降次之25.4%,Ⅰ度为主(16.9%)];女性(P=0.000)和合并肝功损害(P=0.010)可能是白细胞下降的危险因素.两种药物治疗后白细胞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白细胞下降发生率较高,女性和肝功损害者更易出现,复诊时应注意血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QOL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得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药物渗漏、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50%、20.00%、15.00%、5.0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血常规动态监测表在武汉市某医院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设计血常规动态监测表,并在104例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应用,统计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104名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依从性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常规动态监测表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的掌握程度,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为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提出建议.方法:选择2020年7-9月弋矶山社区居民中60岁以上高血压病人120例,利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收集信息,有效调查问卷119例,1例无效.采用Morisky量表问卷的方式对病人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分析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19例病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