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智能小车在实际应用中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 ARM和 Linux的具有路径记忆循迹功能的智能小车。利用ARM和 Linux操作系统,实现了对智能小车的超声波避障模块、电机等的控制。利用电子罗盘,实现了小车在无黑线情况下精确转向;利用超声波测距避障以及 Linux文件系统建立和保存了智能小车运行的路径记忆库;通过读取记忆库的数据实现智能小车的循迹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以很好地实现循迹功能并且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导盲小车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MSP430为主控芯片,通过光电传感器进行智能循迹,采用黑色循迹路线为规定路线,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盲道等固定路径,并具有避障及语音播报功能.经过安装调试、试验检测,能实现智能导盲,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Atmega16v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物流机器人,以Atmega16v单片机为核心部件,采用单片机控制,能够自主导航,实现机器人的循迹与位置检测,并到预定的位置进行货物装卸,用单片机发出PWM波进行控制移动直流电机和舵机来实现物流货运过程。由于机器人严格按程序运行,可避免人为失误。该系统除了实现稳定高速的循迹功能外,还具有路径规划、避障、无线控制等实用功能,具有能耗低、存储功能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由控制系统Android设备和小车主体两部分构成.小车通过5路红外对管组成的循迹模块进行路径识别,通过3路超声波模块检测小车周边的障碍物,单片机(MCU)根据采集的环境信息控制小车按照正确的轨迹移动.采用蓝牙模块与上位机Android系统进行通信,采集的小车状态信息通过蓝牙模块上传至Android设备显示,Android设备通过蓝牙模块发送指令到单片机串口控制小车.智能循迹避障小车的研究在无人驾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电传感器和语音识别技术完成了一种自循迹智能小车的设计.该小车采用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作为系统控制处理器,以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获取路径信息.根据路径信息中黑线的位置来调整小车的运动方向与速度,从而实现自循迹功能.结合SPCE061A片内资源,编写了语音处理API函数,实现语音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导航控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小车也应运而生。近些年,智能小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的自动驾驶、家庭扫地机器人等。在此背景下,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循迹避障测距的智能小车。通过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探索周围障碍物,从而实现避障、循迹等功能。本设计的创新点在于:采用了PID算法控制小车的速度,使智能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导航系统能够根据具体路径的实际状况实现精准循迹,因而对平台传感器的设计要求很高。开发了基于电涡流原理的自动导航控制系统,对金属线圈电涡流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与优化、系统机械控制、控制算法的执行和调试等环节进行了试验,并配合硬件进行系统平台的搭建。同时,采用逻辑门及频压转换电路等方案替代传统的电感数字转换器,作为循迹遥感模块来识别路径。采集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被单片机识别的数字信号,通过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来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通过建模,优化了传感器工作时存在干扰噪声的问题;针对传感器检测范围和距离小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增大线圈尺寸、加一级放大电路来扩大传感器检测范围的方法;针对传感器数据可靠性、鲁棒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对传感器数据的归一化处理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避障成功率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智能循迹小车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采用单光束红外光电传感器RPR221作为检测元件、恒压恒流桥式驱动芯片L298N作为小车驱动芯片,使小车能按预定的轨道稳定地行驶,能正确地识别路径、避障,速度和路程的显示较准确,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项目是基于STM32(以ARM Cortex-M3为内核)和OpenMV3 CamM7可编程摄像头,结合红外线数字避障传感器和US-100超声波传感器设计的一款智能感知自主运输机器人。根据小车作业需求,利用3D建模技术对机器人的外观进行设计。首先利用OpenMV摄像头模块识别货物的二维码,得到货物信息,之后机器人通过循迹模块按照指定路线将货物送到指定位置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可自主避障。通过机器自主运输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凌阳16位SPCE061A处理器的智能小车运动控制硬件电路,详细介绍了利用红外传感器实现智能小车的避障和循迹,并给出了实际的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循迹机器人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行为冲突等问题的解决上尚存缺陷,不能准确识别U形等复杂障碍并智能选择最优避障路径.设计以QT89S52单片机作为轮式机器人的MCU,使用红外和超声波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信息,综合优先级裁决方法和模糊行为融合法处理多传感器信息,控制轮式机器人的运行状态,较好地处理循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行为以及行为冲突,更准确地检测识别标志信息,以最优路径避开U形等复杂障碍并保证循迹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在轮式机器人上,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更加安全地检测可燃气体,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循迹、避障智能检测小车。系统具有循迹检测、距离检测、可燃气体检测及电机控制功能。系统通过红外模块,对白色地板上的黑色轨迹进行探测,从而实现循迹功能,通过超声波模块对小车到障碍物距离进行检测,加上PS2遥控模块控制小车,实现手动自动切换避障功能,并能实时检测可燃气体。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系统,以MC9S12XS128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采用HQ7620图像传感器采集路径信息,电机驱动模块采用BTS7960驱动芯片,采用100线光电编码器实时监测车速.根据对所采集图像信息的分析处理,主控制器实现对舵机的转向控制和后轮驱动力的动态分配,从而完成小车的智能循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线性CCD传感器智能小车图像采集以及图像处理与识别的控制算法。使用飞思卡尔公司的32位单片机MKL26系列单片机,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路面信息及车速,经过图像分析处理提取赛道信息,进而识别路径,使得控制智能车的舵机转向,同时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从而实现智能小车快速平稳地循迹行驶。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很好地满足智能车对路径识别性能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避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避障方法.利用多传感器(声纳、摄像头)来采集外部环境信息,使得智能轮椅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外部环境信息;使用基于Takagi-Sugeno (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来对环境信息进行融合;通过融合的结果来控制轮椅的避障行为.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和分析,表明了该方法在解决轮椅避障问题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优化了轮椅避障的路径,提高了智能轮椅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图书馆图书借阅、上下架和传送整理的智能化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结构的图书整理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循迹移动底盘、图书夹取机械臂和人机交互界面3部分组成。图书整理机器人系统采用PLC和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和灰度循迹传感器作为障碍检测及巡线定位模块,采用XYZ三轴直角坐标运动平台和MG995舵机作为机械臂的三维运动机械臂的驱动装置。通过visu+开发的人机交互界面选取图书信息,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机器人的巡线定位、超声波避障、自动取/还书籍和实时通信。经过原理样机的搭建和实际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该系统设计简单、节能环保、自动化执行效率高,能够降低图书馆员的劳动强度,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型图书馆和阅览室,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MC68HC908QY4单片机的自主避障智能模型车系统。采用Freescale公司的MC68HC908QY4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使用红外传感器采集路况信息。通过对检测信息的分析,自动控制转向电机转向,改变行驶路径,绕过障碍物,从而实现智能车稳定避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型的超声波传感器,设计并开发基于ARM9与嵌入式linux为平台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平台的下的未知环境的避障导航系统.本文重点介绍该超声波传感器的实现原理以及在机器人平台中的整个软件实现流程以及控制机器人行走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校园巡检作业需求设计机器人本体,应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路面检测和路径规划,根据全局地图和局部信息整合实现精确定位.依据特定校园地图对该机器人系统的自动巡航作业、指定巡检作业和避障等功能进行了验证.该设计可为实用型智能校园巡检机器人设计提供技术储备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在有限空间内对机器人进行实时移动控制的目的,提出了一种结合差速控制和正交全向控制的设计方法。以老人服务机器人为平台,通过研究具有4组正交全向轮移动机构的运动特性,以ARM7微控制器为核心,结合速度传感器,实现了对机器人的移动控制。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精确度。在实际应用中,满足了老人服务机器人运动的实时性和高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