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激活蛋白1(AP-1)对A型流感病毒(IAV)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异位胰蛋白酶及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经鼻假感染15μL生理盐水;感染对照组经鼻感染40空斑形成单位(PFU)IAV;NF-κB抑制剂组经鼻感染40 PFU的IAV,腹腔注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10 mg/kg,每天1次;AP-1抑制剂组经鼻感染40 PFU的IAV,腹腔注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2.5 mg/kg,每天1次。感染后第9天处死小鼠,切取心脏组织分别进行病理及生化检查。结果:IAV感染可诱导心肌组织中异位胰蛋白酶及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显著上调,引发心肌急性炎症反应。PDTC能显著抑制心肌中NF-κB激活以及异位胰蛋白酶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有效抑制IAV复制,减轻心肌炎症反应(P0.01)。NDGA能有效抑制AP-1活性(P0.01),轻度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P0.05),但对异位胰蛋白酶表达、IAV复制及心肌炎症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IAV感染心肌组织后主要通过激活NF-κB诱导心肌中异位胰蛋白酶及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AP-1通路可能仅部分参与了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在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中的表达。方法:6周龄近交系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毒性心肌炎组,分别给予0.1 m L PBS和10-5.69TCID50/m L CVB3注射,第4天和第10天各随机取8只小鼠处死并取血和心脏标本。Reed-Muench法测定接种病毒滴度;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后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MMP-2和NF-κB p65在心肌组织表达的分布和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NF-κB p65和IκBα在心肌组织的表达,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提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MMP-2和NF-κB p65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感染组IκBα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ELISA结果提示血清TNF-α含量在感染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TNF-α、NF-κB p65和MMP-2表达显著上调,可能通过相关机制参与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脑出血(ICH)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取SPF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sham组)、ICH组、PDTC低浓度组(Plow组)和PDTC高浓度组(P_(high)组),每组6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模型,Plow组和P_(high)组在缺血后2h分别给予100 mg/kg和200 mg/kg的PDTC腹腔注射,sham组和ICH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采用改良的Longa分级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并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此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p-P65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应用PDTC后,Plow组和P_(high)组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都有所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应用PDTC后,2组动物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显著降低,且P_(high)组的细胞凋亡数目显著低于Plow组(P0.05)。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脑组织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应用PDTC后,2组动物脑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升高,且这一趋势在P_(high)组表现更为明显。与sham组相比,ICH组大鼠脑组织中p-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应用PDTC后,2组动物脑组织中p-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P_(high)组中p-P65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Plow组。结论:NF-κB抑制剂PDTC能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且大剂量作用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炎性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是导致RA滑膜炎症和骨质破坏的重要因素.而在炎性介质的表达调节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κB,NF-κB)和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转录调控分子,它们的表达和活性增加可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1-2].本研究观察了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滑膜中NF-κB和AP-1表达及活性变化,以探讨RA病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PRDM1)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极化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提取BMDMs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极化诱导,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极化状态的巨噬细胞PRDM1的表达水平;设计构建PRDM1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瞬时感染BMDM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幼年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后脑组织海马中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并探讨黄芩苷(baicalin,BC)对三者的影响。方法:将195只19日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惊厥持续状态组(SC组)和黄芩苷预处理组(BC组)3组;各组再按处死时点不同随机分为4 h、12 h、24 h、48 h和72 h亚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化学点燃法制备幼年大鼠SC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中GFAP和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GFAP的mRNA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的变化。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SC组幼年大鼠海马中GFAP表达增强,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组比较,BC组的GFAP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组幼年大鼠海马中NF-κB表达增强,与NS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SC组比较,BC组的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2)RT-PCR检测结果显示GFAP的mRNA表达趋势与蛋白基本相似。(3)SC组在惊厥后12 h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已显著高于NS组(P0.01),48 h达峰值,而BC组TUNEL阳性细胞数在12 h~48 h均较SC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仍高于NS组(P0.05)。结论:SC后大鼠海马GFAP和NF-κB的表达增强。黄芩苷可下调匹鲁卡品致痫大鼠海马GFAP和NF-κB的表达,并使神经细胞凋亡数减少,提示黄芩苷在SC引起的脑损伤时对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e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所致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对NF-κB p65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e低、中、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用2F球囊导管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制模后次日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12.5、25、50 mg/kg人参皂苷Re。连续给药14 d后取损伤段颈动脉,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血管管腔面积(lumen area,LA)、内膜面积(intima area,IA)、中膜面积(media area,MA),计算内膜/中膜面积比(IA/MA);real-time 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管腔明显变窄(P0.01),血管壁TNF-α、IL-1β的mRNA水平及PCNA、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e中、高剂量组血管内膜增生明显减轻(P0.05),血管壁TNF-α和IL-1β的mRNA水平及PCNA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则明显下调(P0.05)。结论:人参皂苷Re能减轻球囊损伤所致大鼠颈动脉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OZ)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CI法复制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0.8、0.4、0.2ml)的OZ予以干预,用Von Frey纤维丝机械刺激触痛仪及冷板测痛仪测定不同剂量OZ对CCI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与冷缩足反射阈值的影响;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剂量OZ对CCI大鼠脊髓组织NF-κB p65、IκBα及IKK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CC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组比较,OZ 0.8、0.4ml剂量升高CCI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降低冷缩足反射阈值(P0.05,P0.01);OZ 0.8、0.4ml剂量可下调CCI大鼠脊髓组织NF-κB p65、IκBα及IKK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OZ对CCI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 p65、IκBα及IKK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阿魏酸钠对TNF-α致内皮细胞NF-κB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TNF α致内皮细胞NF κB和ICAM 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阿魏酸钠对TNF α对培养内皮细胞 (ECV30 4)的NF κB和ICAM 1表达的影响。结果 :TNF α能使细胞核内NF κB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明显增高 ,阿魏酸钠和TNF α共同作用后 ,可使内皮细胞核内NF κB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阿魏酸钠可显著减轻TNF α所致内皮细胞的损害 ,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NF κB活化 ,减少ICAM 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EPO治疗组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梗模型。模型建立4周后,利用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梗区域心肌NF-κB与A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相比,EPO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NF-κB与AP-1蛋白表达量比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而EPO治疗组显著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1)。结论降低NF-κB与AP-1蛋白表达可能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炎性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LPS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 方法: 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HUVECs进行试验。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LPS刺激后细胞活性变化;发色底物法测定LPS组和对照组培养液中tPA, PAI-1活性;RT-PCR检测细胞内tPA和PAI-1 mRNA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10 mg/L)对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差异。LPS诱导PAI-1活性在24-72 h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上调PAI-1 mRNA,24 h达到峰值,以后渐降,72 h达到正常水平。而LPS组与对照组tPA活性与tPA mRNA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LPS(10 mg/L)可显著上调PAI-1 mRNA转录和分泌而不影响tPA mRNA,结果提示LPS可活化内皮细胞,诱发PAI-1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而抑制纤溶系统,这有利于微血栓的形成、血栓稳定,血液凝固和DIC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尼古丁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代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及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分别以1、10、10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细胞2 h,再以100 μmol/L尼古丁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PA和PAI-1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t-PA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 尼古丁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均较尼古丁组显著降低,且PAI-1分泌和mRNA表达的降低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以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最为显著。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PAI-1分泌和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尼古丁组t-PA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0、100 μmol/L辛伐他汀组t-PA mRNA表达较尼古丁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t-PA分泌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在体外,辛伐他汀可降低尼古丁所致的PAI-1分泌和mRNA的表达,并升高t-PA mRNA的表达,从而逆转尼古丁介导的HUVECs纤溶活性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刺激下的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期生长的BV-2细胞分为4组:正常细胞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加入40μmol/L Aβ_(25-35))、RNA干扰组(采用RNA干扰HMGB1后加入40μmol/L的Aβ_(25-35))和溶剂对照组(加入终浓度为0.1%的DMSO)。各组细胞孵育72 h后(Aβ_(25-35)处理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40μmol/L Aβ_(25-35)为最佳造模浓度。选择30 nmol/L带GFP荧光基团的HMGB1-siRNA转染BV-2细胞,转染效率约为80%~90%。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MGB1-siRNA片段干扰后BV-2细胞中HMGB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Aβ_(25-35)刺激BV-2细胞后,胞内HMGB1和核内NF-κB p65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HMGB1-siRNA作用后,HMGB1和核内NF-κB p65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RNA干扰HMGB1表达可减少Aβ_(25-35)刺激的BV-2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研究微小RNA(miR)-30c靶向调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miR-30c模拟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及阴性对照(NC)序列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后,RT-q PCR检测miR-30c水平及PAI-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AI-1蛋白的表达,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0c与PAI-1的mRNA 3’-UTR结合位点,并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30c对PAI-1 mRNA的靶向作用。结果:miR-30c能够靶向调控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和NC序列转染组比较,增加miR-30c表达可导致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进而增强HUVECs的活力和迁移能力;相反,抑制miR-30c表达可导致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进而抑制HUVECs的活力和迁移能力。结论:高表达miR-30c可抑制PAI-1表达,导致HUVECs活力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提示miR-30c可能参与调节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对内皮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不同浓度的糖化白蛋白共同培养,并用糖基化产物抑制剂氨基胍(AG)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细胞MCP-1的表达,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糖化白蛋白促进HUVECs合成和分泌MCP-1。免疫细胞化学显示,HUVECs暴露于50mg/L糖化白蛋白后,随作用时间的延长(4 h、8 h、12h),MCP-1的表达增高(P0.01),分别为对照组的1.3、1.9和2.8倍(P0.01);糖化白蛋白能引起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P0.05)和丙二醛含量升高(P0.01)。氨基胍和N-乙酰半胱氨酸能抑制糖化白蛋白刺激内皮细胞表达MCP-1(P0.01),N-乙酰半胱氨酸能抑制糖化白蛋白对内皮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P0.05)。结论:糖化白蛋白可刺激人类内皮细胞表达MCP-1,糖化白蛋白刺激MCP-1表达与其诱导细胞内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灭活的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颗粒(HIVp)对人小胶质细胞钙离子内流和转录因子NF-κB核转位的作用,对比不同亚型(HIVp-X4型与HIVp-R5型)的灭活HIVp所引发的钙离子内流强度差异。方法:将小胶质细胞接种到圆形盖玻片上,用钙离子探针Fluo-4进行染色,用共聚焦显微镜以荧光强度为指标实时观察不同刺激条件下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变化;联合胞内染色技术,用共聚焦显微镜记录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小胶质细胞NF-κB核转位。结果: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HIVp所引发的钙内流效应明显强于gp120;在gp120同时存在的情况下,HIVp激发的钙离子内流效应会被其部分阻断;另外,HIVp-X4所引发的钙离子内流和NF-κB核转位要比HIVp-R5明显。结论:HIVp表面既有自身基因组编码的gp120蛋白,又有出胞时所携带的宿主蛋白,由于HIVp引发的钙内流效应明显强于gp120,因而推测HIVp表面的宿主蛋白在活化小胶质细胞中起了一定的协同作用;而HIVp-X4对小胶质细胞的刺激性明显强于HIVp-R5,提示X4型病毒是HIV相关性失智症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表达变化,探讨脑缺血后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机制。材料和方法:制备体外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模型,利用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PA、PAI-1表达变化。结果:低氧低糖损伤后,tPA、PAI-1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成功制备体外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模型。内皮细胞低氧低糖损伤可以诱导tPA、PAI-1表达增多,进一步说明脑缺血损伤后tPA、PAI-1表达增加并参与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8.
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及PAI-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 HUVECs培养后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以0.1、1、10、100 μmol/L 尼古丁孵育HUVECs,12 h后收集各组上清液;(2)以100 μmol/L尼古丁与HUVECs孵育0、4、6、8、12 及24 h,收集各组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t-PA和PAI-1的浓度。结果: HUVECs与不同浓度尼古丁孵育12 h后,100 μmol/L尼古丁组PAI-1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0.1、1及10 μmol/L尼古丁组PAI-1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各浓度组t-PA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HUVECs 与100 μmol/L的尼古丁分别孵育4 、6 、8 、12 及24 h,各组PAI-1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其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各组t-PA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尼古丁可抑制HUVECs的纤溶活性,对内皮细胞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持续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会损伤胰岛β细胞。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是内源性的硫氧还蛋白(Trx)抑制蛋白。已知高糖刺激可引起TXNIP表达上调,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而游离脂肪酸对TXNIP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研究软脂酸对TXNI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使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软脂酸充分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使用添加0.5 mmol/L软脂酸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INS-1胰岛细胞24 h,测定细胞TXNIP的表达变化、细胞凋亡情况及可能的调控因子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软脂酸组TXNIP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1),软脂酸组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软脂酸组的核因子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使用不同的NF-κB抑制剂PDTC和SN50均可阻断软脂酸诱导的TXNIP表达上调。结论: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可通过增加NF-κB磷酸化而上调TXNIP的表达,从而诱导INS-1胰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