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全  任慧  郭盛  王恒斌  耿婉丽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22,53(13):3991-3996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同时测定补肺活血胶囊(Bufei Huoxue Capsules,BHC)中12种指标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骨脂苷、芍药苷、异补骨脂苷、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5℃,进样量4μL,检测波长246 nm。结果 BHC中12种指标成分在18min内色谱峰分离良好,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补骨脂苷、芍药苷、异补骨脂苷、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苯甲酰芍药苷分别在0.38~195.20(r=0.999 9)、0.17~21.44(r=0.999 6)、0.85~433.80(r=0.999 9)、0.68~345.60(r=0.999 9)、1.11~566.60(r=0.999 8)、0.47~241.40(r=0.999 9)、0.08~39.36(r=0.99...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对牡丹皮中6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henomsil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7 nm(0~20 min没食子酸)、258 nm(20~30 min氧化芍药苷)、230 nm(30~50 min,芍药苷)、274 nm(50~80 min 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230 nm(80~90 min苯甲酰芍药苷),柱温30℃。结果:牡丹皮中6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进样量分别在0.109 4~1.094μg(r=0.999 5),0.034 86~0.348 6μg(r=0.999 5),0.212 4~2.124μg(r=0.999 1),0.214 5~2.145μg(r=0.999 6),0.323 5~3.235μg(r=0.999 4),0.075 84~0.758 4μg(r=0.999 3)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7%,98.8%,99.7%,98.3%,98.9%,99.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牡丹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法(UFLC)同时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柱(75 mm×3.0 mm,2.2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4∶86,V/V);流速为0.4 m L·min~(-1);检测波长为232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5μL。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阿魏酸分别在10~500μg·m L~(-1)(r=0.999 9)、2~100μg·m L~(-1)(r=0.999 9)和0.2~10μg·m L~(-1)(r=0.999 9)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9%、97.0%和96.8%。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芍药散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4.
余捷婧  吴金雄  梁亚凤  许舜军  杨柳 《中草药》2015,46(11):1673-167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赤芍Paeoniae Rubra Radix和白芍Paeoniae Alba Radix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的HPLC方法,测定和比较32批不同产地和收集地赤芍和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量。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 nm和270 nm。结果结果显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分别在0.783~50.10、1.094~70.00、2.367~151.5、7.823~500.6、3.125~200.0和0.348~22.25μg/m 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98.88%、99.25%、100.4%、104.2%、100.6%。结论赤芍和白芍药材样品中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的量差异较显著,除芍药苷外,单萜苷类成分在白芍中量明显较高,而多元酚类化合物在赤芍特别是川赤芍中量普遍居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同时测定柴胡消瘿颗粒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芍药苷、阿魏酸、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为60℃,雾化气体为高纯氮气,氮气压力为3.0 MPa,Gain 6。结果:5种活性成分实现良好分离,柴胡皂苷a在0.21~1.6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2.2%,RSD为1.5%;柴胡皂苷d在0.355~2.84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1.9%,RSD为1.5%;芍药苷在1.20~9.6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2.2%;阿魏酸在0.140~1.12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79%,RSD为2.7%;橙皮苷在1.00~8.0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2.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控制柴胡消瘿颗粒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归芍浓缩丸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归芍浓缩丸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归芍浓缩丸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用C18分析柱,以乙腈-0.05%冰醋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内酯苷在0.67~2.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0.29%(n=7);芍药苷在0.41~1.6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0.37%(n=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清肝疏郁颗粒中胡黄连苷Ⅰ,Ⅱ,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超声提取目标物;采用HPLC-DAD系统,Diamonsil(2)-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4 nm(胡黄连苷Ⅰ,Ⅱ),230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结果:胡黄连苷Ⅰ,Ⅱ,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7 2~6.72μg(r=0.999 6),0.017 4~17.4μg(r=0.999 8),0.01~10.00μg(r=0.999 5),0.06~6.00μg(r=0.999 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5%,100.95%,97.90%,97.90%;RSD分别为1.7%,2.4%,1.4%,1.7%。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为清肝疏郁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会朋  王银  陈香玲  丘春晖  余惠旻  张广路 《中草药》2020,51(14):3693-3699
目的建立了HPLC-ESI-MS/MS法同时测定加味左金丸中阿魏酸、木香烃内酯、黄芩苷、芍药苷、延胡索乙素、吴茱萸次碱、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柚皮苷、橙皮苷、柴胡皂苷a与柴胡皂苷d 13种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 HPLC采用色谱柱Thermo Syncronis C_(18)柱(100 mm×4.6 mm,3.0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5 mL/min,进样量10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同时采集,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同时对加味左金丸中的13种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加味左金丸中13种有效成分阿魏酸、木香烃内酯、黄芩苷、芍药苷、延胡索乙素、吴茱萸次碱、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柚皮苷、橙皮苷、柴胡皂苷a与柴胡皂苷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80μg/mL(r=0.999 2)、0.5~20.0μg/mL(r=0.999 1)、3.5~140.0μg/mL(r=0.999 8)、1~40μg/mL(r=0.999 2)、0.3~12.0μg/mL(r=0.999 1)、1~40μg/mL(r=0.999 2)、3~120μg/mL(r=0.999 7)、2.5~100.0μg/mL(r=0.999 5)、0.5~20.0μg/mL(r=0.999 3)、0.5~20.0μg/mL(r=0.999 1)、1~40μg/mL(r=0.999 1)、0.3~12.0μg/mL(r=0.999 2)、0.3~12.0μg/mL(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98.9%、100.2%、99.2%、99.5%、99.7%、98.6%、99.9%、101.3%、98.7%、99.8%、97.9%、101.3%,RSD值分别为4.11%、4.88%、1.08%、3.23%、4.13%、3.23%、2.78%、3.12%、4.53%、3.43%、3.58%、5.22%、5.13%。12批加味左金丸样品中13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24~0.383、0.051~0.072、3.225~3.466、0.154~0.198、0.015~0.062、0.144~0.199、2.145~2.982、0.441~0.953、0.032~0.099、0.062~0.089、0.111~0.178、0.012~0.065、0.011~0.069 mg/g。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快速、高效、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应用于加味左金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郁舒片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金丝桃苷、芦丁、异槲皮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磷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体积8μL,流速0.8 m L·min-1。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分别在1.005 8~0.100 6(r=0.999 8),0.360 5~0.036 0(r=0.999 9),0.150 7~0.015 1(r=0.999 8),0.091 9~0.00 92(r=0.999 8),0.063 7~0.006 4μg(r=1.000)与峰面积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 2.0%),100.51%(RSD2.0%),99.09%(RSD 1.7%),99.23%(RSD 1.8%),99.65%(RSD 2.0%)。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可以作为郁舒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巧  刘荣霞  毕开顺  果德安 《中草药》2005,36(11):1630-1632
目的建立HPLC对白芍总苷胶囊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同时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01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0min(8%A),5min(12%A),20min(20%A),25min(20%A);35min(45%A),40min(45%A);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结果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芍药内酯苷为96.99%,RSD为0.56%;芍药苷为103.6%,RSD为0.77%;苯甲酰芍药苷为104.2%,RSD为1.35%(n=5)。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白芍总苷胶囊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乳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乳康胶囊中青皮、柴胡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对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进行总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柴胡皂苷a进样量在2.04~ 14.28 μg(r=0.999 8)、柴胡皂苷d进样量在2.52-17.64 μg(r =0.9995)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5%,RSD 0.54% (n =9).结论:建立的TLC和HPLC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乳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春柴胡中柴胡皂苷a与d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春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柴胡皂苷a在0.4018~6.027μg(r=0.999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1.19%,RSD为1.83%(n=6);柴胡皂苷d在0.5238~7.857μg(r=0.999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2.76%,RSD为1.43%(n=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柴胡皂苷a、d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鳖血柴胡的炮制工艺。 方法: 以柴胡皂苷a,c,d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炮制时间、鳖血用量、炮制温度对鳖血柴胡炮制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柴胡皂苷a,c,d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0 min,25%~90%A;50~55 min,90%A),检测波长210 nm。 结果: 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150 ℃炮制10 min,加鳖血量0.05 mL ·g-1。醇溶性浸出物及柴胡皂苷a,c,d质量分数分别为12.42%,0.85%,0.23%,0.90%。 结论: 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为规范鳖血柴胡饮片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竹叶柴胡根中的皂苷类成分,为其入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皂苷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对竹叶柴胡根中皂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用C18(4.60 mm×150 mm,5 μm)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 ℃,进样量10 μL。结果:竹叶柴胡根中含有皂苷类成分。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40~8 800 ng(r=0.999 7),488~9 760 ng(r=0.999 2)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88%(RSD 0.41%),100.23%(RSD 0.46%)。样品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总量在0.48%~1.08%。结论:竹叶柴胡全草入药具有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樟帮酒润麸炒柴胡的炮制工艺,为这一地方特色炮制品的规范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柴胡皂苷a,d质量分数及血清胃泌素质量浓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麦麸用量、黄酒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柴胡酒润麸炒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柴胡皂苷a,d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5∶65),检测波长210 nm。采用三因素复合法复制脾气虚大鼠模型,给药14 d后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酒麸柴胡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麦麸用量15%,黄酒用量15%,炒制温度100℃,炒制时间7 min,其中黄酒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其炮制工艺有显著性影响。柴胡皂苷a,d质量分数及血清胃泌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077%,0.683%,73.56 ng·L-1。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重复性好,可为酒麸柴胡的工业化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HPLC柱前酸化法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酸化条件,通过对相关分析方法的评价,筛选优化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选柴胡皂苷a、d前处理的酸化条件和最佳提取条件,并对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优选柴胡皂苷a、d的前处理酸化条件为:8%盐酸,30℃反应18 h,反应结束用8%KOH溶液调pH至中性;样品最佳提取条件为:取药材粉末0.5 g,加8%氨甲醇溶液25 mL,超声提取3次,每次45 min;与相关文献方法比较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色谱图杂质峰较小、目标峰面积较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优于相关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可作为柴胡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柴芩清肝方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 mm×20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漂移管温度105℃,氮气流速2.0L·min-1。结果:柴胡皂苷a进样量在1.7~8.5μg与峰面积对数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6.6%,RSD1.8%(n=5)。结论: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快速,适用于柴芩清肝方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曲中原  吴双  郑岩  罗龙坦  邴一凡  邹翔  李雪  李文兰 《中草药》2021,52(9):2678-2686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南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南柴胡药材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再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建立了12批南柴胡药材指纹图谱,确认了13个共有峰,通过柴胡皂苷对照品指认5个色谱峰,分别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f;经网络药理学确认以上5种成分为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4个核心靶点、20条关键通路发挥抗炎、抗抑郁、抗肿瘤作用,初步预测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f为南柴胡潜在的Q-Marker,南柴胡药材中其总质量分数不低于0.10%。结论南柴胡Q-Marker预测分析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不同配伍对柴胡皂苷a溶出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法,以HPLC-DAD测定各配伍样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交设计各因素对柴胡皂苷a溶出率的影响大小为使药>佐药>臣药.单因素对其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无显著性差异.4组分法中,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药味数分组中,各大组之内不同配伍柴胡皂苷a溶出率不同,各组间溶出率:复方>五五配伍>单煎液>六六配伍、两两配伍>四四配伍>三三配伍.结论:含有白芍、香附、川芎的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低,含有枳壳和甘草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高,全方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a(SSa)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制备成功的30只SD难治性癫痫大鼠随机分为5组,丙戊酸钠(VPA)组以VPA 200 mg·kg-1灌胃给药,SS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p SSa 0.54,1.09,2.18 mg·kg-1,空白对照组(A)和模型组(B)均等容积生理盐水ig,各组连续给药8周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颞叶皮层P-gp的表达.结果:在大鼠海马、颞叶皮层,各组P-gp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P-gp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VPA 200 mg·kg-组表达水平增加(P<0.05),SSa 3个剂量组表达水平降低,以SSa高剂量组最明显(P<0.05).结论:SSa低、中、高剂量均可降低大鼠颞叶皮层、海马区P-gp的表达,其效果成剂量依赖性,以高剂量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