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道慧 《黑龙江医药》2010,23(2):280-281
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临床较多见,由于其发生发展早期较难发现,对颌骨及牙齿破坏较大。本文对我院1993—2007年1月收治经病理确诊的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392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术和减压术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第一期行负压吸引术,对照组第一期行减压术,术后2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均行第二期囊肿刮治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和囊肿减小的平均百分率的比较。结果负压组术后2个月和6个月临床效果和囊肿减小的平均百分率均好于减压术,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结论负压吸引术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临床疗效速度比减压术更快,消除面部畸形和恢复正常形态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杜咏梅  张玉茹 《天津医药》2003,31(8):545-546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牙源性角化囊肿发生于牙源上皮发育异常的早期阶段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并于始基囊肿 ,但不能解释其含牙率为何高达25%~43%。该囊肿为侵袭性生长 ,易复发 ,有文献报道复发率为5 %~62 % [1],但发生鳞状细胞癌变者则少见报道。我院颌面外科收治1例牙源性角化囊肿癌变患者 ,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总结讨论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 ,58岁 ,因右上颌牙源性角化囊肿于1999年6月16日入院。2个月前右面部被门撞伤 ,伤后面部肿胀 ,未经治疗自行消退后 ,即出现右上前牙剧烈疼痛 ,右上唇麻木。2d后右面部再次肿胀、疼痛 ,并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源性钙化囊肿的临床表现,分型和治疗。方法:对1969-1998年本院收治的34例牙源性钙化囊肿的临床表现,X线影像,手术方式,临床分型进行分析。结果:牙源性钙化囊肿常以无痛性包块就诊(25/34),X线片常有点、片和团块状阴影(15/34),或含牙(13/34);治疗以刮除(25/34)和颌骨切除(6/34)为主。结论:牙源性钙化囊肿的诊断X线片仅为参考,不论各型的确诊最终都靠病理,手术刮除或颌骨切除为唯一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葡萄状牙源性囊肿和根侧囊肿两个术语是用于描述一种特殊的组织型囊肿,其特点是具有很薄的上皮衬里,尚有一些灶状增厚斑块。在上皮衬里内常见到一些明亮的含糖原上皮细胞。文献中仅报道1例这种复发性囊肿。作者在此介绍1例已被资料证实的这种特殊型组织囊肿,表现为不断复发特点。患者23岁,女,在左下尖牙和侧切牙之间存在一无症状多灶性X线透射区。患者自述3年前在该部已切除一病变。取得并复查原来的X线片及组织切片,X线片见一小的界线清楚的透射区,病理切片发现数个由很薄的非角化上皮组成的囊性结构,并呈现灶状增厚。探查病变区域,术中见一薄壁囊,很容易从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颌骨不同类型牙源性囊肿的CT特点,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牙源性囊肿的CT征象。其中,角化性囊性瘤8例(32.0%),含牙囊肿8例(32.0%),根尖周囊肿9例(36.0%)。结果 25例中,单发23例(92.0%),多发2例(8.0%,5个病灶),共28个病灶。单房型26个(92.9%),多房型2个(7.1%)。角化性囊性瘤单发6例,多发2例;含牙囊肿及根尖周囊肿均为单发。角化性囊性瘤以下颌骨磨牙区好发,根尖周囊肿以上颌骨前门牙区好发。角化囊性瘤下颌骨病灶易沿长轴生长,多呈长椭圆形,上颌骨病灶多呈类圆形或伴分叶,易突入上颌窦内;含牙囊肿均含牙,且牙冠朝向囊肿,囊壁包绕牙颈;而根尖周囊肿均与病牙相连,并见病牙的牙根突入囊腔。结论颌骨不同类型牙源性囊肿各具有一定CT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最终诊断仍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穆洁  边学襄 《天津医药》2006,34(10):742-743,754
牙源性角化囊肿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囊肿之一.其临床特点是早期隐蔽性生长,容易发生感染。此囊肿有特殊的生长方式和术后容易复发的生物行为.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角化囊肿衬里上皮进行了初步观察.并探讨不同类型衬里上皮与角化囊肿发生部位、感染、复发和癌变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刮除加冷冻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附30例报告)159医院口腔科(河南驻马店463008)付新国刘杨刘霜印任云壮肖斌赵翠梅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okc)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颌骨内囊性病变。因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单纯刮治后...  相似文献   

9.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怡  邵益森 《江西医药》2009,44(8):840-842
牙源性颌骨囊肿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的,可以分为根尖周囊肿(radicalcyst,Rc)、始基囊肿(primordial cyst,Pc)、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Dc)、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等。牙源性颌骨囊肿多发生于青壮年.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  相似文献   

10.
刘天晓 《淮海医药》2001,19(1):35-35
过去对根尖囊肿都认为需行手术治疗,如摘除囊肿、根尖切除,拔除患牙,近年来笔者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牙根尖囊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共观察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9~65岁。本组病例均经临床与X线照片诊断为根尖囊肿,其诊断标准为无自觉状,患牙变色,死髓牙,叩诊时可有疼痛或不适感,较大囊肿则在患牙根尖部相应部位的软组织膨隆,扪诊时有乒乓球样感,无触痛,粘膜颜色正常。X线片表现为患牙根尖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其边界清楚,透射区周围有白线包绕。1.2 治疗方法 对患牙常规根管预备…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0年5月~1987年11月共收治66例牙源性颔骨角化囊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6例中男38例,女28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6~70岁,平均40岁。囊肿发生在上颌骨11例,下颌骨51例,上下颌骨同时发生者4例,上下颌骨之比为1:5。发生在下颌骨体部和升枝部共43例;发生在双侧下颌骨体部5例,上颌骨前牙区8例,后牙区9例;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2~1988年间经X 线诊断肾盂源性囊肿15例,现着重就其X 线特征和鉴别诊断报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25~78岁,平均43岁。多以泌尿系结石或感染症状就诊。二、X 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14例,逆行肾盂造影2例(其中两项均做的1例),均显示单发囊肿,位于左肾9例,右肾6例,主要在上肾盏附近(图1),占10例。其大小为0.5~7.8cm,平均2.3cm。形态以椭圆形为主占11  相似文献   

13.
颌骨囊肿是与成牙组织或与牙有关的囊肿,现就牙源性颌骨囊肿38例临床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探索其在下颌骨保存性功能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治疗的107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病例,测量开窗减压术后病灶长径的变化,随访观察复发情况,评价临床治愈率。结果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总有效率为87.85%,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疗效优于囊性成釉细胞瘤,其中单房型角化囊肿疗效优于多房型者,单房或多房型囊性成釉细胞瘤之间疗效没有统计上差异。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基底细胞的增殖活性角化类型与预后的关系,本研究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及银染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2例OKC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全角化OKC中AgNOR阳性颗粒数明显多于正角化者,PCNA能较好地反映细胞增殖活性。并推论OKC的角化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源性鼻旁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2例鼻旁瘘通过临床检查,X线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后证实诊断正确,2例术后1期愈合。结论牙源性鼻旁瘘管通过病史,相应的专科检查,X线辅助检查,可以避免误诊,清除病源灶即可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7.
陆国平  唐维平 《江西医药》2001,36(6):456-457
壁性造釉细胞瘤是指有时在牙源性囊肿基础上出现的造釉细胞瘤,即在囊壁上出现实质性的肿瘤突起.牙源性囊肿除根端囊肿均可能变为或同时伴有造釉细胞瘤存在,由于壁性造釉细胞瘤临床表现与颌骨囊肿相同,故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及术后复发.1990~1997年我院曾收治7例壁性造釉细胞瘤病人,现报告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报告2例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均为女性.年龄36、45岁。例1表现为胸痛、胸闷伴咳嗽、心悸、呼吸困难.术前经X线胸片和超声检查.诊断为纵隔畸胎类囊肿.手术中见纵隔内有9cm×9m×10cm的肿物.与胸壁、左肺上叶和心包致密粘连.将肿物连同大部分心包一并切除,病理诊断支气管源性囊肿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9.
我们收集7个医院17例肾盏憩室,其中经手术证实者6例,具有典型X线表观者11例。现着重研讨X线诊断。肾盏憩室,有的称为肾盏扩张性囊肿、肾囊憩室囊肿、肾盏积水、肾盏囊肿或肾盂源性囊肿,甚至有人把孤立性肾囊肿或肾乳头状囊腺瘤也列入其内。我们认为统  相似文献   

20.
储德强  赵兵  叶虎 《安徽医药》2015,36(7):813-815
目的 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3例颌骨囊性病变(包括5例含牙囊肿、6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2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进行经口内开窗减压术,术后定期复诊,拍摄X线片或锥形束CT检查,观察术后囊腔缩小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4例含牙囊肿囊腔完全消失,剩下9例均行Ⅱ期刮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开窗减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但对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仍需行二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