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述王清任的气血理论与淤血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生于清乾隆33年,20岁前后从医,他遵古而不泥古,经过42个寒暑,通过医疗实践,对气血理论和淤血证治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药疗效。方法:按临床诊断标准收集冠心病患者90例。治疗组45例,采用活血化瘀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瘀论治冠心病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1 病历简介患者男 ,6 6岁。 1996年 3月 16日初诊。患者近 1个月来心前区胀满 ,自觉心悸胸闷 ,动则加重 ,但无心前区绞痛表现。心电图检查示 ST段下移 0 .13m V,提示冠心病心肌缺血伴损害。曾静滴辅酶 A、ATP、肌苷注射液 ,口服复方丹参片等治疗 ,效果不理想而转我院。诉述 :疲劳即感心前区胀满不适 ,心悸 ,严重时头部冒汗 ,头晕欲倒 ,伴神疲倦怠乏力 ,纳差 ,少寐 ,气短喘息。查 :面色苍白少华。血压 12 / 8k Pa(1k Pa=7.5 mm Hg) ,两肺呼吸音正常 ,心音低钝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律齐 ,心率 90次 / m in。舌质淡紫 ,苔薄白 ,边有瘀点…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陈进春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痹病的临床研究,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在痹病防治中应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防治体系.该文分别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介绍了其"治未病"思想在痹病中的应用经验.指出如能充分应用"治未病"思想,不仅可提高痹病的疗效,而且可有效降低痹病的发病率、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对69例肺炎患者分别采用“菌毒并治”(以清开灵为主治疗组38例)及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1例)。经过对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粘液稠痰和(或)脓血痰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及X线胸惩炎性病灶吸收时间等5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并经X^2检验,结果表明:“菌毒并治”治疗组较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能迅速消除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炎性病灶尽快吸收,缩短病程,康复快,提示:菌毒并治对肺部感染具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对69例肺炎患者分别采用“菌毒并治”(以清开灵为主治疗组38例)及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1例)。经过对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粘液稠痰和(或)脓血痰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及X线胸片炎性病灶吸收时间等5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并经χ2检验。结果表明:“菌毒并治”治疗组较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能迅速消除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炎性病灶尽快吸收,缩短病程,康复快。提示:菌毒并治对肺部感染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护理的临床应用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护理对患者进行临床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硝酸甘油服用量、治疗依从性、心绞痛发作次数、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内及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治未病"理论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益气、行气活血法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中的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洗绍祥  黄鹂 《现代康复》2001,5(4):126-127
目的:探讨行气活血、益气活血法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作用机理。方法:从冠心病患中随机分为2组(行气活血法组和益气活血法组)各30例,检测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0)的变化。结果: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都可以改善患ET与NO和TXA2与PGI2间的平衡;2种治法对证治疗时,效果最佳。结论:益气活血法,对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修复受损的内皮细胞,调节NO与ET、TXA2与PGI2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气血阴阳并补法治疗胎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制成补元口服液,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胎怯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组予补元口服液口服,对照组不用药,疗程2个月,观察2组患儿总体疗效、生长发育指标、实验室指标、患病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患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3升高,T4下降;在降低患病率方面、药品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气血阴阳并补法可显著促进胎怯患儿生长发育,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作者早在1975年对革兰氏阴性菌导致的严重感染或败血症提出了“菌毒并治”的治疗新理论,即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杀菌抑菌,同时应用抗毒解毒中药,从而达到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本文报告了应用这一新理论选用我们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具有抗毒解毒作用的神农33号中药治疗感染性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全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现代医学治疗)及“菌毒并治”两组,以不同数目脏衰的均值而论,菌毒并治组的治愈率为35/50(70%),病死率为15/50(30%);非菌毒并治组的治愈率为12/50(24%),病死率为38/50(76%)。二组治愈率及病死率对比的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据此证实了我们提出的“菌毒并治”新理论在感染性MSOF的防治中,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痹证亦称风湿病,是在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风寒湿热燥诸邪入侵,痰浊淤血留滞,经脉不通,气血不荣,出现以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肢体痿废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疾  相似文献   

12.
典型病例 1乳腺小叶增生 某女,35岁,湖州市长兴和平人,2003年7月20日就诊.患者平素情绪忧郁,半年前发现双侧乳房有核桃大小肿块3枚,当地多家医院就治,肿块未见缩小;5d来局部刺痛,牵及两胁,推之易动,经期缩短,经量明显减少,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边有瘀斑,脉象弦滑.西医诊断:双侧乳腺增生.中医辨证分析:脾失健运,水湿内聚,凝为痰浊,痰气交阻,气滞血瘀,痰凝互结,凝聚难散而成块.治拟活血化瘀,消痰散结.处方:丹参15g,生赤芍12g,丝瓜络12g,制半夏10g,生牡蛎30g,昆布15g,海藻15g,夏枯草15g,柴胡10g,蒲公英15g,金剪刀10g,炮穿山甲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5剂后疼痛减轻,肿块缩小.续前方服用半个月,乳房肿块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3.
苓桂剂系指以苓桂为主的诸多方剂,如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五苓散、猪苓汤等,皆为治疗水饮的方剂,由于多数医生不识其主症,临证应用者甚少.笔者临证所见,各部位肿瘤皆可见证属苓桂剂者,应用苓桂剂亦多能使症状消失,瘤体缩小甚或消失,现将笔者对该证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化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行医数十载,学验俱丰,尤其对冠心病的诊治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现将王师辨治冠心病的经验整理总结,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发生于四肢中小动、静脉的无菌性的血管炎症疾病,尤以下肢较上肢多见,早期肢端怕冷、苍白、麻木、步履不便,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属中医脱疽范畴。正如《灵枢.痈疽篇》所说:“发于足趾,多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以来,采用自拟消疹汤内服加马钱子外擦治疗带状疱疹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共10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67例,女39例;年龄7~81岁;病程1~10天;发于头面颈部者11例,胸背部者49例,腰腹以下者41例,复发性6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蛇串疮之诊断[1].  相似文献   

18.
正崩漏是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漏下。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若止血不及时,易致厥脱。若止血后治疗不当,则易复发。导师张帆教授诊治该疾病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现将其治疗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潘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0):1611-1613
<正>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首要原因,造成近10%的全球疾病负担。每年30%的人口死于心血管疾病。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方式变化明显,产生更多风险因素如吸烟、缺少锻炼、饮食不规律,其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0.
气血辨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8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口服三七粉并应用气血辨治分3型治疗VBI68例(治疗组),并与以口服敏使朗、尼莫地平片治疗的60例(对照组)作对照。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气血辨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