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机制。方法选择T2DM合并尿酸结石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治的未合并尿酸结石的T2DM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BP、DBP、TC、FBG、2h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BMI、尿pH值、HOMA-IR、SUA、TUA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在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武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620-1621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HbAlc、总胆固醇(TC),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甘油三酯(TG)、TC,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尿酸(U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包括病程、收缩压.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以及高龄、病程长有关.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血清尿酸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静文  刘博伟 《河北医药》2008,30(8):1149-115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UA)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2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50例为观察组,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尿酸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代、TG、LD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及低H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2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武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20-1621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HbAlc、总胆固醇(TC),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甘油三酯(TG)、TC,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尿酸(U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包括病程、收缩压。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主要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以及高龄、病程长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尿酸水平在男女性别间的差别。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病例227例,确诊冠心病者140例,选择CAG正常的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中不同性别的TBIL、UA及部分相关危险因素的含量,分析其在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①两组中不同性别之间危险因素水平均值t检验显示:冠心病组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高,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的比例高,与男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吸烟比例较女性高。对照组除吸烟外,各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②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低HDL-c及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BIL(P〉0.05)被排除在外。性别分组后,男性组年龄(P=0.001)、尿酸(P=0.003)为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组则以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为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年龄、糖尿病、低HDL-c、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他危险因素如高LDL-c、低胆红素亦不可忽视,并且各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危险程度有所不同。总胆红素不是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可能通过其它相关因素间接对冠心病的发生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老年高尿酸血症(HUA)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6例老年行冠脉造影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心病组270例,非冠心病组(对照组)166例,观察2组吸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及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再将患者按血尿酸浓度男性> 420 μmol/L,女性>357 μmol/L的标准诊断高尿酸血症分为HUA组与非HUA组,观察HUA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为老年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对其他指标进行校正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筛选,HUA是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141,95% CI(1.072~3.132),P<0.05].老年女性病变血管支数的分布在HUA组与非HU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9,P<0.05).老年女性HUA患者的Gemini积分高于非HUA患者(Z=2.12,P<0.05).老年男性病变血管支数的分布在HUA组与非HU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86,P >0.05).老年男性HUA患者的Gesini积分与非HUA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3.37,P>0.05).结论 老年女性HUA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男性HUA与冠心病发生有一定关联,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HUA可以说是反应冠心病疾病程度的关键生化指标.冠心病诊治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老年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非条件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与合并高血压、总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以及体质量指数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与合并高血压、总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体质量指数相关(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总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体质量指数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照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4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51例冠心病患者,49例同期参加体检结论健康者为对照组。3组对象接受了血清尿酸水平测定。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例数及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同时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浓度、高尿酸血症例数及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清尿酸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286例T2DM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及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眼底病变情况。结果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血清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明显升高,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Cr、TG、HDL-C、FINS、HOMA-IR是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应对高尿酸尽早干预,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维吾尔族冠心病(CHD)患者525例;对照组582例,为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阴性或其他检查排除冠心病者。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禁食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冠脉造影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CHD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1%,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346.45±102.4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12.18±101.26)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7,95%CI:1.181~3.415;P<0.05)。CHD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之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血尿酸水平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林社区气阴两虚证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CKD的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筛选出50~70岁的CKD患者325例,进行中医体质辨析,选择以气阴两虚证患者82例为病例组,非气阴两虚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表采集CKD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回归提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饮食偏油或甜、糖尿病家族史是气阴两虚证CKD患者的危险因(P<0.05或0.01)。结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饮食偏油或甜、糖尿病家族史是三林社区气阴两虚证CKD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酸检测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7例2型糖尿病的血清尿酸进行检测,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对照组,并对两组的其他检验指标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冠心病、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HUA)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病密切相关,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按照认知功能评估的年龄≥60岁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体检中心100例年龄≥60岁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尿酸值,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认知障碍患者尿酸水平为高于中度、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认知障碍患者尿酸水平高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尿酸高,高尿酸血症可能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同时检测血尿酸、血糖、血脂水平。根据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分为狭窄组和无狭窄组(对照组),狭窄组再根据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狭窄组,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颅内动脉不同狭窄程度间的血尿酸水平。结果:除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已知危险因素外,高尿酸血症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6,P=0.031)。各组血尿酸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尿酸水平可提示狭窄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尿酸对2型糖尿病发生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酸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1~15年随访,观察其心肌梗死发生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对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正常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二维logisi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病程、尿酸、血糖治疗情况、高血压治疗情况、高血脂治疗情况与心梗发生的关系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尿酸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二维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血糖治疗情况、高血压治疗情况、高血脂治疗情况与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与性别、尿酸无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尿酸正常者比较,其心肌梗死发病率高,发生时间早,但将高尿酸血症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预测因子证据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3例及同期健康查体者50例,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的血尿酸、血脂以及血糖。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健康人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支冠脉病变与单支病变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明显升高,高尿酸血症很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另一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层医药》2014,(6):892-89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糖尿病肾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98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肾病的患者做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MI、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CRP等因素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均P <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RP、HbA1c、FPG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RP、HbA1c、FPG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人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测血尿酸,FPG、FINS、ISI、TC、HDL-C、LDL-C、TG。比较分析高尿酸组与尿酸正常组临床指标。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冠心病发生率,FINS等均高于正常组。ISI低于正常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谱与尿酸代谢特点并寻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422例接受CAG检查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6例合并2型糖尿病纳入糖尿病组,356例无糖尿病归为对照组。根据CAG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B组),单支病变(A1组)、双支病变(A2组)、多支病变组(A3组)。测定各组血清尿酸、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血清TC、LDL及HD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UA、TG、FBS、HbA1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糖尿病组合并高血压病、高三酰甘油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相关(P=0.001),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更弥漫。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421,95%CI1.576~3.718,P=0.000)、高三酰甘油血症(OR=1.749,95%CI1.071~2.856,P=0.025)及高尿酸血症(OR=1.719,95%CI1.076~2.744,P=0.023)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血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弥漫,男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及高尿酸血症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国荣 《首都医药》2011,(18):16-17
目的探讨北京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现状,以及高尿酸血症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北京市西罗园社区45~75岁居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6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社区中老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6.8%;45~55岁年龄组与56~75岁年龄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2.2%和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患者相比,血浆尿酸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血浆尿酸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升高;尿酸水平升高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