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自体骨髓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自体骨髓移植患者采用自体输血,在采血、储存、输注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血液凝固,做好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采髓前和血液回输后血常规指标变化除白细胞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输血能有效补充手术造成的血容量不足,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对骨髓移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髓移植术中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输血在自体骨髓移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3例符合自身输血的骨髓移植患者于术前约18~20d开始采集自身全血,每次200或400ml,采出的血液于4℃贮血冰箱保存,2次采血间隔时问为7d,最后1次采血时间为移植前3d。结果 23例患者在采血过程中有2例出现轻度献血不良反应,2例患者采集的血液未能用完,1例术后20d并发其他疾病死亡,其他患者通过回输自体血液顺利完成采髓手术,回输时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较为安全,且易开展,适宜于自体骨髓移植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近年来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的应用情况,为下一步PABD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6年本院5个临床科室所有开展PABD的择期手术患者170例,计算择期手术患者PABD的使用比例,比较年龄、体重、采血量、手术失血量、贮血至手术时间的差异,观察采血前后和手术前后RBC、Hb、Hct、Plt数量变化,以及献血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择期手术患者PABD的应用比例较低,患者手术前后的RBC数与采血前后Plt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外科经皮肾镜碎石术、穿刺取石术和造瘘取石等术3类患者采血量、采血前Hb、手术后Hb、手术失血量、贮血至手术间隔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红蛋白≥100 g/L者占88.52%(117/136)。3例患者在采集自体血时出现轻度献血反应。44例患者将贮存的自体血在术中或术后全部回输,未发生任何输血不良反应。1名患者自体贮血量不够,使用了同种异体血。结论PABD相对安全与节约血液资源,本院在促进PABD方面还有很大发展潜力与空间,有关部门可针对具体情况,加大应用与管理力度,使我院PABD更好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预存自体输血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2005-02/2007-0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并进行预存自体输血患者28例,均为女性;年龄53~77岁;另选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未做顶存自体输血而采取异体输血女性患者16例作对照,年龄48~78岁.记录每次采血量、采血及输血后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采血前及采血后第5天(即置换后第2天)分别检测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未做顶存自体输血者在置换后第2天检测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28例患者共预存自体血12 000 mL,平均429 mL.2例(7%)患者无需异体输血顺利度过围置换期,26例(93%)患者补充异体输血12 800 mL,平均492 mL.而同期16例未做预存自体输血而输异体血共17 200 mL,平均1 075 mL.采血后第5天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与采血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与采血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置换后第2天预存自体输血未输异体血患者、顶存自体血+异体输血患者与未做预存自体输血而输异体血患者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没有发生与顶存自体输血相关的并发症.提示预存自体输血简便、经济、安全、有效,有利于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储存式自体血回输对脊柱外科非肿瘤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诊断为非肿瘤脊柱疾病的手术患者134例,分为自体输血组77例,异体输血组57例,记录并比较组间的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的差异、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率,并分析住院时长以及自体血的节血效果.结果 自体输血组术前采血及自体...  相似文献   

6.
<正> 自身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已有报道,但在骨髓移植(BMT)大量采髓术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为了减少输异体血可能引起的多种不良反应和保证患者及献髓者的安全,我院自1986年5月~1991年10月对21例24例次BMT大量采髓时进行了输用自身全血的观察。观察对象与方法 (一)观察对象本组共24例次(21例),其中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者21例次(18例),健康献髓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自体采血,全面观察自体采血的优、缺点。结果:54例患者在术中均回输自体血,治疗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自体输血操作符合安全用血、科学用血和合理用血的原则,而且做到了开源节流,增加了血液的供应,扩大了血液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特殊的护理方式,解除Rh(D)阴性孕妇及其家属对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入住我院的12例Rh(D)阴性孕妇进行了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前以心理护理为主导,配合主治医生动员孕妇及家属接受贮存式自体输血的医疗方式;采血时以生命体征监护及心理安慰的护理方式,解除或减轻孕妇采血时的紧张心情,以防出现采血反应;采血后以床边生命体征监护方式,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生命体征,以防意外情况发生;产后自体血回输施以常规的输血护理,防止输血反应发生.结果 贮存式自体输血后孕妇均无不良反应,效果良好.结论 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能成功地对Rh(D)阴性孕妇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为防止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风险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特殊的护理方式,解除Rh(D)阴性孕妇及其家属对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方法 对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入住我院的12例Rh(D)阴性孕妇进行了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前以心理护理为主导,配合主治医生动员孕妇及家属接受贮存式自体输血的医疗方式;采血时以生命体征监护及心理安慰的护理方式,解除或减轻孕妇采血时的紧张心情,以防出现采血反应;采血后以床边生命体征监护方式,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生命体征,以防意外情况发生;产后自体血回输施以常规的输血护理,防止输血反应发生.结果 贮存式自体输血后孕妇均无不良反应,效果良好.结论 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能成功地对Rh(D)阴性孕妇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为防止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风险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案例,探讨其在择期手术中适用的应用范围。方法对该院89例择期手术患者预储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采集血液前、后及输入自体血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量等。从多个方面对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预储式自体输血患者采血后比采血前、手术后比手术前的血常规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均维持在比较满意的水平[血红蛋白(Hb)>110g/L、血细胞比容(HCT)>30%、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因此不会造成组织缺氧,凝血酶原时间(PT)和PLT也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凝血功能的障碍。结论采用预储式自体输血不仅保证手术及时性和输血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