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其在现实工作、学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致使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会选修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在此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特点的介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网络基础教学能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之一,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从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学习内容的量与度,注重学科交叉和课程体系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和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总线技术与应用是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综合了电子、仪器仪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果,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都有一定要求。本文就教学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网络课程的开发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以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具有资源共享、时空不限、多向互动、便于合作的特点,能很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式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网络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本课程网络教育的成败.文章从学习者的视角,介绍了<饮食文化>网络课程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和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5.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之一.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从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正确把握学习内容的量与度,注重学科交叉和课程体系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和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网站的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认识和对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以实施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为出发点,设计一个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特色的网络课程指导平台.系统包括管理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交流模块、在线测试模块等.系统将课程内容、讲义、测试等有效的集成一体,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理的规划网络学习,高效的利用网络学习时间,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传道、授业、解惑"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专业的基础课,是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学习的过渡,起着桥梁的作用.当前"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对课程体系不了解、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导致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在剖析该学科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关系的同时,认识到正确解决此关系对促进教学非常关键.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加强学习、精心备课、发挥学生主动性及激发学生创造性等四个方面改进"通信原理"的课程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和方向课在一些建筑相关的文科类专业中广泛开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建筑识图的规范要求并掌握简单的建筑测量技术,分析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知识背景欠缺、课时量减少、实训条件缺乏的三个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在不提高学习门槛和增加学习成本的前提下,提出通过引入雨课堂、随身资料库、简易实训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对《工程识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课程开展网上教学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校园网络教学对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课程学习、教学质量及学生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提出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一步做好网上教学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建设是学校基本教学建设之一,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的今天,网络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的认知规律,在教育领域逐渐流行,特别在远程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已经成为其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参加《VB程序设计基础》网络课程建设,总结出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课程建设指导原则,并按照指导原则开发出《VB程序设计基础》网络课程,总结出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思路,为以后的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文安斜坡内带深层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研究识别隐蔽油藏.通过兴隆1井地层重新划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应用,将该区沙三、沙四段地层之间重新确定为不整合接触.在三级层序地层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刻画各体系域砂体展布特征,构建了坡折带控制沙四下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通过钻井实践,首次在霸县凹陷发现沙四下段含油层系及新的烃源岩层,实现了深层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2.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5.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红土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分形几何理论,探讨红土在不同处理方法下其颗粒粒度的分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土的颗粒粒度具有线性分形结构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分维值的大小反映了土中颗粒粒度的分布情况,并与土的物理力学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分维是描述土的颗粒粒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对独立学院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学风的种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并由此探讨了建设优良学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圆锥面截交线为椭圆时的投影方程,分析了截交线的投影形状,为准确作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用解析法分析了圆锥面与圆柱面正交时相贯线的投影形状、特殊点位置及其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黄蘑多糖(Polysaccharide of Huangmo,简称HMP)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对黄蘑多糖除蛋白的方法及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确定热水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多糖产率达21.32%;使用三氯乙酸法去除多糖的蛋白,当m(黄蘑粗多糖)∶m(三氯乙酸)=1∶6时,多糖质量分数达到83.7%。  相似文献   

20.
"通信原理"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针对信息与通信学院精品课程"通信原理"实施了一系列教改探索与实践,其中包括课程体系与内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环节、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以科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成效,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