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龚海霞  戴寒英  高素清 《江西医药》2006,41(12):1002-1004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ASAI—II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璃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瑞芬太尼组(RF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分别用瑞芬太尼1μg/kg、芬太尼3μg/kg,麻醉维持均为瑞芬太尼0.1-0.4μ/g(kg.min)。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RF组在术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改变、VAS评分方面优于R组;清醒、拔管时间与R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能满足手术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能很快清醒并拔管。可减轻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合适的应用方法。方法:选择ASAⅠ级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妇科手术患者120例,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各组在麻醉维持中,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分别为Ⅰ组0.2μg·kg-1·min-1,Ⅱ组0.25μg·kg-1·min-1,Ⅲ组0.3μg·kg-1·min-1,Ⅳ组0.35μg·kg-1·min-1。根据术中心率、血压情况,调整丙泊酚输注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记录并统计分析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丙泊酚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毕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的苏醒质量。结果:Ⅱ组与Ⅲ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术毕苏醒速度快、质量高,且术中用药单一、量少,麻醉管理简单。结论: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时,以0.25Ⅱ级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妇科手术患者120例,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各组在麻醉维持中,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分别为Ⅰ组0.2μg·kg-1·min-1,Ⅱ组0.25μg·kg-1·min-1,Ⅲ组0.3μg·kg-1·min-1,Ⅳ组0.35μg·kg-1·min-1。根据术中心率、血压情况,调整丙泊酚输注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记录并统计分析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丙泊酚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术毕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的苏醒质量。结果:Ⅱ组与Ⅲ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术毕苏醒速度快、质量高,且术中用药单一、量少,麻醉管理简单。结论: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时,以0.250.3μg·kg-1·min-1速率静脉输注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肖培汉  周敏 《海峡药学》2016,(3):158-159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抑制瑞芬太尼致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择瑞芬太尼麻醉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手术结束前30min,观察组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地佐辛5mg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氟比洛芬酯抑制瑞芬太尼致痛觉过敏优于地佐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N-甲基-M-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硫酸镁对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引起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方法: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75名,年龄10~25岁,ASA分级I~II级,随机被分为3组,每组25例:S组(术中持续以0.05μg·kg^-1·min^-1速率输注瑞芬太尼),R组(术中持续以0.4μg·kg^-1·min^-1速率输注瑞芬太尼),M组(术中持续以0.4μg·kg^-1·min^-1速率输注瑞芬太尼,并在输注前给予硫酸镁40mg/kg静滴,继以20m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至术毕)。术后用芬太尼进行病人自控镇痛(PCA)。观察病人术后48h内(PCA)药液使用量和疼痛评分。结果:术后36h和48h内,R组病人的术后芬太尼需求量显著高于S组(P〈0.05)。术后24、36和48h内,M组病人的术后芬太尼需求量显著少于R组(P〈0.01)。术后3组病人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别。结论:瑞芬太尼术中持续输注(0.4μg·kg^-1·min^-1)会诱发术后痛觉过敏,术中输注硫酸镁可以抑制瑞芬太尼导致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老年人全麻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5岁以上腹部手术的ASAⅡ~Ⅲ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2,每组30例。瑞芬太尼(R)组诱导使用瑞芬太尼1μg/kg,术中麻醉维持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芬太尼组(F组)诱导使用芬太尼2μg/kg,术中麻醉维持用间断输注芬太尼0.05~0.1mg。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诱导期、插管后、手术1h中、拔管时的MAP、HR及术后苏醒情况并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结果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起效快、清除快、呼吸和意识的恢复优于芬太尼。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且比芬太尼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陈理红  李小电 《中国药业》2007,16(17):55-5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和芬太尼+异丙酚组(FP组)。RP组以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术中以异丙酚2mg/(kg·h)、瑞芬太尼0.2μgJ(kg·min)维持麻醉;FP组以异丙酚2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术中以异丙酚2mg/(kg·h)、芬太尼0.03μg/(kg·min)维持麻醉,同时吸入1%异氟醚。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患者诱导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心率减慢(P〈0.05),RP组心率减慢持续到术毕(P〈0.05);RP组作用强于FP组,术毕苏醒快,拔管早。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优越、安全。  相似文献   

7.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应用于瑞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的早期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LC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Ⅰ组(n=40)于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Ⅱ组(n=38)于术毕缝皮时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Ⅲ组(n=39)术毕缝皮时静注曲马朵2 mg·kg-1.全麻用药为咪达唑仑、异丙酚、维库溴铵和瑞芬太尼(诱导剂量0.5 μg·kg-1·min-1,维持剂量0.15~0.3 μg·kg-1·min-1),切口缝完后停用瑞芬太尼,术毕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在PACU中记录拔管后5,15,30,60 min时的疼痛评分,疼痛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1 h内,Ⅰ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其他两组(P<0.05);Ⅱ,Ⅲ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为LC提供较为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尤其是术前应用效果最好,为瑞芬太尼麻醉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的术后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效果和对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3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瑞芬太尼0.1μg/(kg·min)]、B组[瑞芬太尼0.2μg/(kg·min)]、C组[不使用瑞芬太尼,采用瑞芬太尼2μg/(kg·min)],每组100例。记录三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A组、B组)用量;记录术前及拔管后15、30、60、120、24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C组,B组瑞芬太尼用量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后15、30、60 min VA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A、B组拔管后15、30、60、120 min VAS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瑞芬太尼可以发生痛觉过敏现象,使用剂量越大痛觉过敏越严重,和用药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惠铭  侯兴会  张丽  勾凤钦  姚三巧 《河北医药》2011,33(17):2619-262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及最适宜的剂量。方法 1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瑞芬太尼0.5μg/kg静脉注射(>30s),随后0.25μg.kg-1.min-1持续输注。切皮前追加瑞芬太尼1μg/kg,体外循环前再次单次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B组、瑞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30s),随后0.5μg.kg-1.min-1持续输注。C组:手术开始时芬太尼用量达20μg/kg,体外循环前追加至30μg/kg。分别监测记录不同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合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糖、血乳酸、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 3组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气管拔管时间A组和B组明显短于C组(P<0.05)。入室至术毕3组间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瑞芬太尼人均总用量A组(1532±121)μg,B组(2348±160)g有明显差异(P<0.01)。体外循环期间COR和ACTHB组高于A组(P<0.05)和C组(P<0.05),拔管后COR和ACTH比较A组与B组高于C组(P<0.05)。3组患儿的血糖值以体外循环30min为最高,体外循环30min、停机前、拔管后与插管后、锯胸骨后,比较显著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0.25μg.kg-1.min-1持续输注并于切皮前追加瑞芬太尼1μg/kg,体外循环前再次单次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能更有效的抑制应激反应。是适宜的小儿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朱贵芹  黄萍  张军  何向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1959-1960
目的观察术毕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抑制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呛咳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级择期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2μg/kg、阿托品0.01 mg/kg、异丙酚2-3 mg/kg、地塞米松0.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0.25μg.kg-1.min-1复合泵注异丙酚4-6 mg.kg-1.h-1。术毕C组停用瑞芬太尼,输注生理盐水,R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待有拔管指征时拔管。记录术前、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1 min、5 min的血压、HR、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组拔管后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在拔管前1 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 min均较术前和R组升高(P<0.05);两组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组呛咳、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可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李后香  殷志春 《中南药学》2012,10(11):851-853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加气管插管,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间断给予阿曲库胺维持麻醉。关腹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 kg-1(A组,n=30)、30μg kg-1(B组,n=30)、40μg kg-1(C组,n=30),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μg kg-1(D组,n=30)。记录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要求镇痛距离拔管的时间、拔管后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烦躁等不良反应。结果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4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D组最长,恶心呕吐发生率D组最高。苏醒后VAS评分A组最高,B组和C组次之,B、C 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VAS评分D组最低,D组与A、B、C 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A组最低,C组最高,C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μg kg-1布托啡诺于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可安全有效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11~18岁。随机分为两组: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以丙泊酚、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维持麻醉。以R组(0.2μg·kg-1.min-1)和F组(1μg·kg-1.h-1)持续静脉输注维持术中镇痛。唤醒前半小时左右停用维库溴铵和镇痛药。唤醒时间为停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到患者双侧脚趾能动的时间。手术结束前R组停用雷米芬太尼后给予芬太尼2μg/kg,术后两组以芬太尼10μg·kg-1.min-1持续静脉镇痛,随访患者术后24h内的疼痛情况。结果:R组术中唤醒时间(12.3±5.7)min明显短于F组(21.6±6.5)min(P<0.01)。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手术中,R组患者术中唤醒明显快于F组。术中停用雷米芬太尼(0.2μg·kg-1.min-1)后及时追加芬太尼,术后未诱发明显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组(FD组,n=25),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组(MR组,n=25)和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组(DR组,n=25)。FD组:芬太尼2μg/kg、氟哌利多0.08mg/kg静注;MR组:咪达唑仑0.05mg/kg、瑞芬太尼1.0μg/kg(1min内注完)静注后,瑞芬太尼以0.06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DR组: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后静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内注完),继以瑞芬太尼以0.06μg.kg-1.min-1维持至插管成功。3组插管前Ramsay评分均≥4分。记录入室时(T0)、置入喉镜前(T1)和气管插管即刻(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插管时间、插管过程中呼吸抑制、病人耐受及术后遗忘情况。结果:与FD组比较,MR组和DR组T0时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MAP降低,HR减慢(P<0.05),其中DR组比MR组HR降低更加明显(P<0.05)。MR组和DR组插管舒适度优于FD组(P<0.05),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FD组(P<0.05)。MR组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优于DR组(P<0.05),插管过程中DR组呼吸抑制少于FD组和MR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瑞芬太尼可很好地抑制清醒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插管过程舒适,有一定的遗忘效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患儿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R组给药:氯胺酮2 mg·kg-1、丙泊酚1 mg·kg-1、雷米芬太尼1 μg·kg-1和岁库溴铵0.5 μg·kg-1诱导插管,维持以输液泵泵入丙泊酚4~10 mg·kg-1·h-1和雷米芬太尼0.25~0.5 μg·kg-1·min-1;F组给药:氯胺酮2 mg·kg-1、丙泊酚1 mg·kg-1、芬太尼3 μg·kg-1和罗库溴铵0.5 mg·kg-1静脉推注诱导插管维持以输液泵泵入丙泊酚4~10 mg·kg-1·h-1,间断静脉推入芬太尼1 μg·k-1·h-1.分别记录患儿麻醉前、插管前1 min、插管后1 min的SBP、DBP、HR;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24 h恶心、呕吐情况.结果:R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两组血流动力学相似,插管前1 min R组HR慢于F组(P<0.05);插管后1 min R组SBP低于F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米芬太尼对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有良好的可控性,其麻醉镇痛效果好,诱导和苏醒迅速,术中平稳,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邓雪峰  李齐 《安徽医药》2012,16(5):669-67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SF组麻醉诱导舒芬太尼靶浓度为0.5μg.L-1,麻醉维持舒芬太尼靶浓度不变;F组麻醉诱导芬太尼4μg.kg-1,麻醉维持芬太尼0.03μg.kg-1.min-1;两组麻醉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 mg.L-1。观察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手术探查即刻(T5)、拔管后即刻(T6)、拔管后3 min(T7)患者的MAP、HR、血浆皮质醇(Cor)、血糖(Glu)的变化、麻醉恢复情况,随访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两组T2、T4时MAP和T4时HR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F组T6时Cor和T3、T5、T6时Glu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SF组比较,F组T3、T6时MAP和T3时HR显著升高(P0.05),F组T5、T6时Cor和T6时Glu显著升高(P0.05或P0.01);SF组拔管期间体动、呛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P0.05),两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全麻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能更有效地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助于提高全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张坤鹏 《淮海医药》2014,(5):446-44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儿苏醒期躁动( EA)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4~11岁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I)组与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每组20例。2组均以咪唑安定0.1 mg/kg,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5~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插管,I组麻醉维持应用瑞芬太尼0.4~0.5μg· kg-1· min-1+异丙酚4~6 mg· kg-1· h-1,手术结束同时停止输注。 S组麻醉维持以瑞芬太尼0.4~0.5μg· kg-1· min-1+吸入七氟醚1.2~1.8 MAC,手术结束同时停药。 EA按照5点法进行评估。结果 I组EA评分平均低于S组(P<0.05),EA发生率(25%)明显低于S组(60%)。结论 OSAS手术患儿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后EA的发生率低于七氟醚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联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120例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及瑞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联合组(H组),每组40例, R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5 mg/kg及瑞芬太尼1μg/kg;F组:先缓慢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再缓慢静注异丙酚2 mg/kg;H组:先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再缓慢静注异丙酚1.5 mg/kg 及瑞芬太尼0.5μg/kg,观察各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H组麻醉效果优于R组和F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以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氟比洛芬酯与异丙酚三者联合应用麻醉效果完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用药量减少,在临床上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先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麻在脑瘫双下肢矫形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为基础的全凭静脉麻醉,全程复合使用右旋美托咪定,探讨其对丙泊酚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复苏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脑瘫双下肢矫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n=20):对照组C、实验组D1、实验组D2。D1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25μg·kg-1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25μg·kg-1·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D2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45μg·kg-1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45μg·kg-1·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C组同法输注生理盐水。右旋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完成后开始丙泊酚TCI输注麻醉诱导血浆靶浓度3μg·mL-1,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3.5 ng·mL-1,静脉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1、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记录观察注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 (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3 min(T6)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恢复情况,随访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术中和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瑞芬太尼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1组、D2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烦躁、呕吐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与D1组相比,D2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烦躁、呕吐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 T2时D2组BIS明显低于T1时和C组(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50例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静脉推注,C组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0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术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10~12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3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min,两组患儿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2mg/kg。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恢复室(RR)后滞留时间;同时记录入RR即刻、10、20、30、60min的躁动评分(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术后1、3、6h的FLACC评分及术毕1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即刻、10、20min时间点上的躁动满意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的FLACC和m-CHEOPS评分,F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超前镇痛术,对预防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有确切的预防作用并优于单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0.
王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692-3693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麻醉维持时舒芬太尼组予舒芬太尼1.0-1.5μg·kg^-1·h^-1静脉泵注,而瑞芬太尼组予瑞芬太尼9μg·kg^-1·h^-1静脉泵注。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时的丙泊酚和阿曲库铵泵注剂量相同。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基础值(T0),开颅时(T1)、颅内手术时(T2)、关颅时(T3)、拔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值,以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SF组)和瑞芬太尼组(RF组)在开颅时、颅内手术时、关颅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拔管时RF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明显高于SF组(P〈0.05),并且高于基础值(P〈0.05)。SF组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长于RF组(P〈0.05),但仍在较理想范围内,拔管后意识状态(OA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RF组拔管后疼痛评分(VAS)及躁动发生率高于SF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