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辉  史春梦 《医学综述》2000,6(10):437-439
<正>凋亡是一种具有特定形态和生化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可以清除机体不需要或有害的细胞,是机体的一个重要自稳机制,并与肿瘤及一些疾病密切相关,可望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方向。凋亡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近来发现一组天门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即IL-1β转化酶(ICE)蛋白酶家族,现称caspases,激活后可发生级联反应,特异水解多种胞浆底物,并将信号传入胞核,导致凋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形式的凋亡中,目前已经发现10余种caspase蛋白酶。Celegans凋亡是caspase依赖性凋亡,是研究这一机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加阿霉素(ADM)对早幼粒细胞株(HL-60)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光镜形态学观察,台盼兰活细胞拒染试验分别检测IL-6、ADM、及IL-6加ADM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中、高剂量IL-6抑制细胞凋亡(P<0.05),低剂量无影响,(P>0.05)。②ADM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强度及细胞凋亡百分率依次为:高剂量>中剂量>低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态观察哮喘动物模型气道嗜酸性细胞凋亡在炎症中的意义和调控机理。研究IL-5和IL-10对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与雾化吸入诱发BALB/c小鼠哮喘发作,在激发后0、8、24、48、96小时及7、14天行BAL,ELISA法测定IL-5、IL-10浓度。CD15、CD49d双色标记嗜酸细胞(EOS),流式细胞仪上检测EOS凋亡率。结果 OVA激发后电镜观察显示肺内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哮喘组EOS凋亡水平与对照大体相似,EOS凋亡率与IL-10/IL-5比值密切相关。结论 IL-5和IL-10分别上行和下行调节哮喘气道炎症。气道局部有EOS凋亡现象,并受到IL-5、IL-10相互作用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观察七味白术散对人轮状病毒(HRV)感染乳鼠胸腺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和IL-2、IL-2R表达的影响。NIH乳鼠经口感染HRV建立感染模型,采用DNA凝胶电泳、细胞形态学、ELISA方法观察处理对HRV感染乳鼠胸腺细胞凋亡以及IL-2、IL-2R表达的影响。七味白术散100g/L可明显抑制乳鼠胸腺细胞,药物干预10h未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梯带,处理各组胸腺细胞24h均可见典型凋亡形态和DNA梯状带,而新鲜的胸腺细胞则无。七味白术散治疗组乳鼠血清中IL-2、IL-2R表达上调。七味白术散能延缓HRV感染乳鼠胸腺细胞凋亡,促进IL-2、IL-2R的表达,显示出七味白术散一种新的免疫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IL- 12又名 NK细胞刺激因子和 CTL 成熟因于 ,是由 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产生的 ,具有刺激激活 T细胞和 NK细胞增值 ,诱导细胞毒性 T细胞对肿瘤细胞抗原发生应答 ,以及促进 Th1细胞的生成等多种效应。另外 ,临床试验证实 IL-12是一种抗癌、抗 AIDS的因子。  细胞凋亡 (apopotosis)是指细胞的死亡 ,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 med cell death) [1 ]。 Duke等 [2 ]曾经将细胞凋亡作为一种 AIDS患者的 CD4+ T细胞缺失的机理来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HIV感染者 CD4+ T细胞凋亡速度远高于未感染者。Radrizzani等 [3 ]检测 IL-…  相似文献   

6.
细胞凋亡是一个重要现象 ,在机体生命活动中调控着细胞增殖与更新间的平衡 ,维持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不仅出现在生理状态下更与许多重要疾病相关联 ,是多种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具有一系列典型的生化和形态学特征。1 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和发生机制细胞主动死亡即细胞凋亡 ,Kerr等 1972年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比较 ,首先提出在缺血或中毒时细胞除可发生坏死外 ,还有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过程即细胞凋亡。首先表现为细胞变小、变圆、皱缩 ,然后细胞膜将胞浆和断裂的染色质分割并包围成致密的微粒 ,称凋亡…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凋亡又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CD),是1972年Kerr等建议用来描述伴随细胞死亡的一系列形态学上固定的变化形式。它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的特征是细胞首先变圆,随即与邻周细胞脱离,失去微绒毛,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呈泡状并与细胞膜融合,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呈半月形,并凝聚在胞膜的周边,核仁裂解,进而细胞膜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为多个外有膜包裹、内涵物不外泄的细胞凋亡小体。细胞凋亡在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是新近提出的一种细胞自主性死亡方式,是在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理现象,细胞凋亡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本文就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及妇科恶性肿瘤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HSV-1致Hela细胞凋亡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SV-1感染Hela细胞时,是否发生凋亡。方法 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感染72h的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正常的Hela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间隔清晰,可幼稚连接,连接不紧密。胞浆内线粒体嵴结构完整,并可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极少的脂滴。细胞核内多为常染色体,核仁清晰,核浆比约1:1。凋亡细胞中核内异染色质增多,染色质浓缩成块状,边集于核膜。线粒体轻度肿胀,溶酶体代偿性增多。核膜、胞膜、各细胞器膜均完整。坏死细胞的染色质呈不规则的团块状,但不象凋亡细胞那样集中于核周边。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的结构破坏,线粒体空泡变,细胞崩解,胞浆及其内容物外泄。HSV-1感染的Hela细胞体积明显缩小,核浆比例明显增加。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断裂、减少,细胞膜球状突起。核膜完整,核致密,呈块状分布,边集于核膜。细胞膜、细胞器结构完整。可见出泡现象和凋亡小体形成现象。在胞核内可见病毒体。结论 ①HSV-1感染Hela细胞时,造成细胞死亡形式是核死亡形式即凋亡;②HSV-1感染Hela细胞时,细胞凋亡占绝对优势,同时伴有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 (PMN)是机体最重要的炎性细胞 ,它对炎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了关键的作用。PMN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由造血干细胞粒系发育而来 ,在骨髓中经过约 2周的时间从髓前细胞发育、分化、成熟 ,2天后进入血流。PMN是血细胞中寿命最短的细胞 ,平均生命期限为 48小时左右 ,至分化成熟 ,PMN就开始启动其自发性凋亡的机制 ,凋亡的PMN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掉。机体在遭受创伤或感染时 ,PMN在各种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 ,经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定位、跨膜迁移 ,并在趋化因子的引导下到达炎症局部 ,发挥效应作用[1 …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细胞培养及电镜等技术,探讨了高三尖杉酯碱对HL-60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HHT诱导HL-60细胞出现凋亡细胞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即细胞浆空泡增多,染色质浓集,且向核膜聚集,或浓集形成境界分明的颗粒块状或新月形小体;且其作用强度和时间及剂量呈一定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现象,称为程序(programmed)细胞死亡,即在适当条件下,细胞胞浆凝缩,细胞膜肿大,细胞内DNA破裂,细胞死亡。此过程与细胞增大和胞膜破裂的坏死性细胞死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仁亮  王春霞 《医学综述》2002,8(3):130-131
自 1972年Kerr首次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以来 ,凋亡的研究迅速在生命科学领域扩展和深入。凋亡 (apoptosis)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 ,遵循自身的程序 ,由基因调控的主动的死亡过程[1 ] 。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 (necrosis)的另一种细胞死亡的形式 ,二者在形态学、生化基础及发生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详见表 1。本文对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予以综述。表 1 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区别项 别凋 亡坏 死诱导原因生理和病理病理基因调控  +  -细胞形态皱缩肿胀核染色质浓缩聚集核膜下成新月形染色质呈不规则移位胞浆浓…  相似文献   

14.
凋亡是一种细胞主动参与的自毁过程,与细胞坏死有根本区别。异常的凋亡状态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凋亡研究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4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的方法。DNA含量分析最为常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Caspase-3是凋亡的早期检测指标,可以发现细胞内蛋白酶的升高;Annexin-Ⅴ探针能检测凋亡早期胞浆膜的改变;DNA断裂点标记是对凋亡形态学改变特征的流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PKC活性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胞浆、胞膜和总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顺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采用光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应用竞争蛋白结合法检测PKC活性。结果:顺铂浓度为2μg/ml作用于胃癌细胞24h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即凋亡小体、细胞皱缩,染色质固缩和片段化,DNA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上见“凋亡峰”;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从30s到24h,胞浆、胞膜和总PKC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胞浆、胞膜和总PKC活性呈下调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与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 (Apoptosis)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medcelldeath)是贯穿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 ,不仅存在于正常组织和器官 ,也存在于各种疾病组织之中 ,因此细胞凋亡作为一重要生理与病理现象愈来愈受到生物学界与医学界 ,包括神经科领域的广泛重视。本文扼要阐述细胞凋亡基础知识以及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1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形态学特征[1 ,2 ]1 1 基本概念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基因调控下按一定程序主动地走向死亡的过程。是机体清除生存组织中单个细胞的一种死亡形式 ,它调节着机…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deach,PCD),是细胞在体内外多种因素刺激诱导下,启动了死亡程序,并有多种基因调控的主动死亡过程。细胞凋亡是受基因严格控制的耗能过程,在形态和生化改变以及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与细胞坏死都有所不同。本文主要就脑缺血时脑细胞发生的细胞凋亡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在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发生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皮肤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如平衡被打破则出现多种与之相关的皮肤疾病。现主要就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其调控,并结合临床常见的与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相关皮肤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与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庆玲  姚龙 《广西医学》2001,23(3):508-511
哮喘的发生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 ,慢性气道炎症的病理组织学表现以嗜酸性粒细胞 ( Eos)为主的选择性粘膜下持续积聚和激活为特征。活化的炎症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制约和影响。细胞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作为生命周期的一种现象 ,它与病理情况自体损伤的细胞坏死不同 ,是一种适应生存环境采取的有一定规划的主动性细胞死亡过程 ,参与调节机体的发育、细胞分化和更新。目前认为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炎症细胞清除和炎症的消退与 Eos凋亡密切相关并十分重要。许多研究都表明细胞凋亡受多种因素控制和调节 ,其中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感染过程中内毒素促使肺泡巨噬细胞由免疫防御细胞转化为致炎效应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肺泡巨噬细胞,施加IL-6和IL-10刺激,应用RT-PCR方法观察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SR)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基因转录水平,IL-6对CD14表达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上调,对SR的表达呈进行性下调;IL-10对SR表达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上调,下调CD14表达。结论:促炎因子IL-6对肺泡巨噬细胞SR表达下调及CD14表达上调可能是感染过程中内毒素促使肺泡巨噬细胞由免疫防御转化为致炎效应细胞的机制之一,抗炎因子IL-10可能对这一转化过程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