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是第三个最容易发生肿瘤转移的部位,也是癌症疼痛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尸检发现30%~70%伴骨转移。本文2003—10~2005—12对收治的骨转移癌98例的176处病灶进行姑息放射治疗。现将止痛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放疗和博宁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比观察骨转移癌疼痛行放疗止痛和博宁止痛的疗效。方法 :6 9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 (36例 ,局部放疗 DT 2 0 GY/5 F/1W)和博宁组 (33例 ,第 1天静滴博宁 90 mg,第 15天再静滴 6 0 mg)。结果 :放疗组与博宁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91.7%和 81.8% (P>0 .0 5 ) ;单发骨转移癌痛病灶放疗组与博宁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95 .7%和 73.3% (P<0 .0 5 ) ;多发骨转移癌痛病灶放疗组与博宁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84 .6 %和 88.9% (P>0 .0 5 )。结论 :放疗与博宁治疗骨转移癌疼痛都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但对单发骨转移癌痛病灶 ,应首选放疗。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癌不同剂量分割放疗止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骨转移瘤的镇痛疗效。方法:对48例骨转移瘤患者共76个病灶采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低分割放疗组26例,每周3次,每次3Gy,总剂量30~40Gy;常规分割放疗组22例,每周5次,每次2Gy,总剂量40~50Gy。结果:低分割放疗组完全缓解(CR)率60.9%,部分缓解(PR)率26.1%,总有效率87.0%;常规分割放疗组CR率70.0%,PR率26.7%,总有效率96.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骨转移瘤镇痛疗效无明显差异,常规分割放疗组CR率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晓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70-2371
近年来,双磷酸盐放射性同位素153Sm、186Re及89SrCL2的临床应用,在多发性癌骨转移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我科近3a来用153SmEDTMP与“云克”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晚期常常会并发骨转移。其发生率约在30%~70%之间[1]。这一类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处的持续性疼痛,其发生率可达50%~100%。治疗上除了用药物止痛外,放射治疗止痛一直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其疼痛的缓解率可达70%~100%。本文报道我科自1993年10月~1995年10月间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进行放射止痛治疗。对疗效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l一般资料:98例中男62例,女36例。年龄24~72岁,中位年龄41岁。其中单发转移灶68例(69.4%),两处以上转移灶3…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1993-10~2003—04共收治骨转移癌患者92例.采用Co^Go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50例住院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干预组26例在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的同时加心理干预;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效果评定采用抑部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统计学分析.均给予3个周期的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 干预组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明显提高了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钐153-乙二胺四撑膦酸治疗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探讨其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效果,并分析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的类型以及治疗前Karnofasky评分、疼痛严重程度和止痛剂使用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在接受钐153-乙二胺四撑膦酸治疗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中,选取158例进行16周的随访.该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癌痛,并能够合作汇报、记载癌痛的症状;预期寿命>6个月;接受治疗前至少4周未行放射治疗和抗肿瘤药物治疗;无肝、肾及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病理性骨折或其他机械性失稳的临床和放射学表现;白细胞>4.0×109L-1,血小板>100×109 L-1.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程度、止痛剂的使用、Kamofsky评分、血常规及血生化学变化.用骨痛缓解情况和止痛剂使用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同时分析疗效与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的类型以及治疗前Kamofasky评分、疼痛严重程度和止痛剂使用分级的相关性.结果15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27例骨痛减轻,125例止痛剂使用减少.Kamofsky评分治疗前为57.8±27.6,治疗后增加为66.4±24.4.②最常见副反应为可逆性骨髓抑制.③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示仅原发肿瘤的类型可能是影响钐153-乙二胺四撑膦酸疗效的主要因素(OR=1.8),对肺癌性性疼痛的止痛效果低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性疼痛,而后者之间止痛效果比较基本接近.结论钐153-乙二胺四撑膦酸对各种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有不同程度的止痛效果,原发肿瘤的类型是影响止痛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和放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多重逐步Cox回归分析85例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回顾分析了3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结果:20例治疗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率75%,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占85%。治疗后的1、2、3 a生存率分别为65%、25%、5%,中位生存期15个月。而10例未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6个月(P〈0.01)。通过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有3项:(1)临床分期,Ⅳ期-Ⅰ期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1.903;(2)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1.041;(3)确诊时或手术时的年龄,35-50岁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2.132,年龄〉50岁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比为2.920。结论:乳腺癌骨转移行放射治疗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初诊时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初诊时年龄是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明确这些危险因素有利于骨转移的早期发现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 153Sm-EDTMP和 /或骨膦治疗骨转移癌症疼痛 60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60例确诊为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 3组,分别为 153Sm-EDTMP治疗组、骨膦治疗组和 153Sm-EDTMP加骨膦治疗组,观察止痛效果、骨病变有效率和毒副反应.结果 153Sm-EDTMP组 30例、骨膦组 20例、联合用药组 10例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80%, 85%和 90%; 3组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 2=1.597, P >0.05).3组骨病变有效率分别为 20%, 10%和 50%;联合用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 2=12.000, 8.940, P< 0.05), 3组毒副反应均少.结论 153Sm-EDTMP加骨膦联合治疗是骨转移癌疼痛的优选疗法,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疗效.方法 治疗组31例每21d应用伊班膦酸钠4 mg静脉滴注,同时联合放疗;对照组27例单纯应用放疗.结果 治疗组骨痛缓解有效率90.32%,3d疼痛缓解率45.16%,高钙血症患者9例治疗后血钙正常;对照组骨痛缓解有效率74.07%,3d疼痛缓率18.51%.结论 伊班膦酸钠联合放疗能够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引起骨痛,起效快,并且可以治疗高钙血症.  相似文献   

12.
钐^153-乙二胺四撑膦酸改善骨转移患者癌性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钐^153-乙二胺四撑膦酸治疗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探讨其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效果,并分析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的类型以及治疗前Karnofasky评分、疼痛严重程度和止痛剂使用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在接受钐^153-乙二胺四撑膦酸治疗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中,选取158例进行16周的随访。该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癌痛,并能够合作汇报、记载癌痛的症状;预期寿命&;gt;6个月;接受治疗前至少4周未行放射治疗和抗肿瘤药物治疗;无肝、肾及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病理性骨折或其他机械性失稳的临床和放射学表现;白细胞&;gt;4、0&;#215;10^9L^-1,血小板&;gt;100&;#215;10^9L^-1。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程度、止痛剂的使用、Karnofsky评分、血常规及血生化学变化。用骨痛缓解情况和止痛剂使用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同时分析疗效与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的类型以及治疗前Karnofasky评分、疼痛严重程度和止痛剂使用分级的相关性。结果:15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27例骨痛减轻,125例止痛剂使用减少。Karnofsky评分治疗前为57.8&;#177;27.6,治疗后增加为66.4&;#177;24.4。②最常见副反应为可逆性骨髓抑制。③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示仅原发肿瘤的类型可能是影响钐^153-乙二胺四撑瞵酸疗效的主要因素(DR=1.8),对肺癌性性疼痛的止痛效果低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性疼痛,而后者之间止痛效果比较基本接近。结论:钐^153-乙二胺四撑膦酸对各种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有不同程度的止痛效果,原发肿瘤的类型是影响止痛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限性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局限性骨转移癌的止痛作用方法:全组52例,年龄48~75岁。非小细胞肺癌17例、乳腺癌15例、前列腺癌和肾癌各6例,直肠癌5例和3例为甲状腺癌转移。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根据CT显示病变范围设定临床靶区,设5~6个共面照射野,根据剂量分布决定每个照射野的权重。中位剂量40Gy/8次,(平均35Gy-45Gy/7-10次)。治疗期间配合适量激素。结果:止痛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100%。截止2007年2月,有随访结果的38例,其中18例生存1年,9例存活2年,6例存活3年,有5例存活4年健在。结论:三维适形照射技术对局限性骨转移癌不仅有肯定的止痛效果,而且对控制病变的发展同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科2005—06/2007—03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局部放射治疗(放疗)治疗单发性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36~72岁。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肺癌16例,乳癌12例,直肠癌4例,并经X线、骨ECT或CT、MRI检查提示为肿瘤骨转移性病变。均为单发。  相似文献   

15.
杨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9):2105-2106
我科2005-07~2006-11应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择泰)为骨转移癌骨痛患者31例进行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4~82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肺癌11例,乳腺癌9例,鼻咽癌6例,前列腺癌、大肠癌各2例,食管癌1例。原发灶均有病理,骨转移灶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疼痛,经ECT证实提示为异常放射性浓聚或经X线片及MRI证实有骨破坏性病变。  相似文献   

16.
头面部皮肤癌78例放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皮肤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远期反应。方法利用深部X线或电子线照射皮肤癌,照射剂量60~70 Gy。结果总的5 a生存率83.3%,其中基底细胞癌91.5%,鳞状细胞癌70%,远期皮肤放射性反应发生率1级6.8%,2级4.1%,3~5级为0。结论使用深部X线或电子线单纯照射皮肤癌疗效好,远期反应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伴疼痛的特点,骨转移的发生部位,骨损害的性质,疼痛的程度等。方法:福建省肿瘤医院1996-03/2003-03收治肺癌骨转移伴1级以上疼痛的患者176例。采用单纯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化疗+骨膦,化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疗+放疗+骨膦进行治疗。结果:化疗+放疗+骨膦对肺癌骨转移伴疼痛的治疗止痛疗效为79%。治疗后生存时间为12.5个月。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609~11.347,P<0.00714)。结论:化疗+放疗+骨膦最能改善肺癌骨转移伴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本院自2009-01-2010-11 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采用89SrCl2联合云克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患者51例,分为两组:89SrCl2治疗组与云克治疗组.89SrCl2 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其中肺癌10例,前列腺癌10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5例,胃癌3例,直肠癌3例.云克治疗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1~74岁,其中肺癌5例,前列腺癌5例,乳腺癌3例,鼻咽癌2例.所有病例原发灶均经病理检查证实,骨转移诊断均经SPECT全身骨显像,CT或X线片证实,治疗前均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WBC≥3.5× 108/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9.
现将^89锶(^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2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48~75(平均59.3)岁。本组均根据直肠指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CT或MRI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诊为前列腺癌,并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其中大部分患者是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并经全身骨扫描示全身骨有2处以上放射性异常浓聚者。本组于前列腺术后均进行抗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2001—08~2005—03应用^89Sr治疗晚期泌尿系癌骨转移疼痛62例,每例患者按1.48~2.22MBq/kg静脉注射氯化锶(^89Srcl2)注射液。其中3例出现膀胱大出血,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例1:男,74岁。右臀部疼痛并向下放散1个月余,逐渐加重,走路困难,体重下降10余斤,X线:肋骨、胸椎、骨盆弥漫性不均匀性骨硬化,考虑成骨性转移。ECT:全身骨核素分布明显增强(以颅骨、脊柱骨、肋骨、骨盆骨及四肢近端为著),核素分布欠均匀,可见局部核素浓聚灶,全身核素分布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