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姜良铎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剂用药规律,挖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组方,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姜良铎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门诊处方并建立相关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姜良铎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剂160首,分析得出姜良铎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有赤芍、白芍、枳壳、麦芽等61种,核心组合模式116组,其中对药43组,角药46组,4味及以上药物组合27组,并演化得到12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处方。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利用文本挖掘、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较好的体现了姜良铎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即擅用角药,多以柔肝疏肝立法,通补结合,用药轻灵,主张从状态辨治,注重扶正驱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总结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方药规律,挖掘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新组方,为顽固性失眠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门诊处方并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方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方剂460首,分析得出张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常用药物有合欢皮、夜交藤、酸枣仁等19种,核心组合模式中多见合欢皮、夜交藤等药物,并演化得到15首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新处方。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利用文本挖掘、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挖掘董湘玉教授治疗腹痛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董湘玉教授治疗腹痛的病历246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利用该软件的集成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分析挖掘董湘玉教授治疗腹痛的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246个处方进行数据分析,明确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提取核心药物组合20个,挖掘分析治疗腹痛新方10个。结论:董湘玉教授治疗腹痛时多以柔肝止痛、养血和营、健脾渗湿为法,并据其兼症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心悸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70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33个核心组合和8首新处方.结论 颜正华教授治疗心悸,多用活血凉血、养心安神之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杨牧祥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杨牧祥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经验。结果:得出杨牧祥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频次最高的7味中药,以及常用药组和核心药物。结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对名老中医辨治经验的挖掘,获得了既往传统医案整理和统计学研究未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为杨牧祥教授慢性胃炎治疗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失眠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70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44个核心组合和7首新处方。结论:颜正华教授治疗失眠经验丰富,多将养心安神和重镇安神之品配合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袁长津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袁长津教授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治疗咳嗽的病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总结袁长津教授治疗咳嗽的常用药物及分析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纳入141例患者,共326首处方,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间的关联,挖掘袁长津教授治疗咳嗽基本方及10首新处方。结论:袁长津教授治疗咳嗽习用透邪止咳为主,辅以对证之法;宣降相随、攻补兼施、寒温同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刘持年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刘持年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刘持年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25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高频药物,常用药物组合,12个核心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刘教授认为,慢性胃炎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而发,虚多于实,虚证贯穿于整个病理过程。治疗上以健脾养胃、益气养阴为主,同时注重升降并调,清补并举以调畅气机,理气和胃。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于分析名老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具有实用性、客观性,对科学全面地总结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34-23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阴虚血瘀不寐的用药经验。方法: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阴虚血瘀不寐的处方,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探析丁元庆教授治疗阴虚血瘀不寐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559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和8组药队。结论:丁元庆教授治疗阴虚血瘀不寐以滋阴填精、活血化瘀、清热安神药物为主。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软件,分析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病历系统2012—2016年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处方共141首,使用该软件内置的频次统计方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改进互信息方法以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分析挖掘方法,分析研究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经验。结果:确定141首处方的药物使用频次、药物间关联规则、关联度,得出核心组合16个、新处方8个。结论: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余绍源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结果基本符合专家临床辨证论治心得,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并根据用药规律对新方剂做出预测。方法:收集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剂166篇,分析得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38味常用药物、11种常用药对用药模式,22个新方核心组合及11个新处方。结论:分析显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主要以补肾活血化痰类药物为常见。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的新方,与临床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常用方剂桂枝茯苓丸、归芍地黄汤合越鞠丸、加味导痰汤等有相似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又参以补脾疏肝之药物,以补脾虚调达肝气。其配伍组合符合补肾活血、化痰祛瘀等临床主要治疗思路,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为临床新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健忘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健忘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软件进行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对筛选出治疗健忘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34首治疗健忘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10味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结论:治疗健忘应以补养心脾、化痰开窍、安神益智为主要治法,并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具有清热、活血、理气、养阴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使用中医药方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对药物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剂82首,使用中药122味,分析得出使用高频次的药物有杜仲、熟地黄、淫羊藿、当归、骨碎补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含熟地黄-杜仲、淫羊藿-骨碎补、淫羊藿-杜仲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6个新方。结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处方用药多归肝、肾、脾经,以补益肝肾、补血生精,健脾益气,活血化祛瘀等为治疗原则,基于熵层次聚类算法的新方组合亦以补益为主。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李世增教授治疗咳嗽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软件,分析李世增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李世增教授治疗咳嗽的首诊病案154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李世增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 15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 53个、新处方 10 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和总结1995—2016年中医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用药规律,并根据用药规律对新方做出预测。方法:收集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效的中医药方剂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方剂148篇,分析得到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32味常用药物,7种常用药对用药模式,16个新方核心组合以及8个新处方。结论:分析显示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的药物主要以补气健脾、渗湿利水类药物为常见。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的新方,与临床上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和健脾渗湿汤等有相似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又参以理气疏肝之药物,以达到舒达肝气、健补脾胃的作用。配伍组合符合补气健脾、渗湿止泻等临床主要治疗思路,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为临床新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用药规律,并根据用药规律对新方剂做出预测。方法:收集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治疗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剂137篇,分析得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42味常用药物、11种药对用药模式、10个新方核心组合及5个新处方。结论:分析显示治疗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瘀类药物为常见。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的新方,与临床上治疗脑缺血常用方剂补阳还五汤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同时又参以补肝肾精血之药物,以补肾中精气之不足。其配伍组合符合益气活血、化痰祛瘀等临床主要治疗思路,为该病的新药处方发现、临床方剂应用或其基础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治疗脂肪肝的方剂454首,分析得到治疗脂肪肝的常用药物、用药模式、用药规则、药物关联的网络化展示等。结论: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用药规律可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其用药模式、用药规则并进行网络化展示等方式进行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回顾性研究艾滋病中医方药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药配伍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方药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1年4月在河南、安徽、湖北采集的2 674个中草药处方,分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核心药物、配伍规律和常用方药特点。结果:运用多维检索查询分析得出,本次研究中治疗艾滋病的核心药物主要为白术、炙甘草、人参、大枣、甘草、黄芪、山药、党参、白扁豆等补气药物,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补血药物,茯苓、薏苡仁、砂仁、泽泻等祛湿药物;核心处方为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结论:艾滋病病机以气血两虚兼有湿立论的正确性,治疗应益气健脾祛湿。此次应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科研病历回顾性研究探讨治疗艾滋病的中医方药规律得出结论与临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50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49个核心组合和29个新处方。结论: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丰富,多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适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11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和6个新处方。结论:颜正华教授治疗血瘀证经验丰富,多用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