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丽荣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88-189
目的:教育广大痛风患者如何通过正确的平衡营养来预防和治疗痛风病。方法:对本科2006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3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配合合理的营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按急性痛风的饮食要求严格控制饮食,经1周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减轻,继续治疗1~2周,上述症状消失,化验尿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痛风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合理的营养治疗,控制嘌呤、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可使血尿酸下降,痛风症状改善,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痛风系一种嘌呤代谢失常造成的疾病 ,其特点是出现复发性的尿酸代谢失调并伴随有严重的局部关节炎 (趾关节 )。本文通过 79例痛风患者在入院后经低嘌呤饮食治疗和入院前自由选食这两种不同饮食结构进行对照 ,研究低嘌呤饮食对痛风患者血尿酸及临床症状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系 1995~ 2 0 0 1年在我院住院的痛风患者中随机抽出的 7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8~ 73岁 ,平均年龄 4 6 .3岁 ;病程 3.5~ 15年。其中干部占 90 .6 % ,工人占 9.4 %。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合并症 ,有的患者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合并症 ,其中肥胖 35例 …  相似文献   

3.
于康 《药品评价》2010,7(9):24-25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临床综合征。有些痛风患者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现已证实,合理的饮食调控可有效地限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内源性嘌呤生成,从而使血尿酸下降,对痛风的各个阶段均有辅助防治作用。痛风的医学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减少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尿酸生成,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痛风患者70例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降低血尿酸、血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复方痛风胶囊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血尿酸量,对热板致痛具有明显镇痛作用。结论秋水仙碱能抑制炎性细胞反应是特效药。别嘌呤醇能抑制尿酸生成。本病如早期确诊,积极防治,一般预后较好,极少数晚期患者遗留肾及关节难治性损害。  相似文献   

5.
痛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瀛  徐领城 《海峡药学》2010,22(1):100-102
目的了解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进展情况,促进临床正确合理的应用。方法对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分类和整理。结果目前.对于痛风的常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通常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苯溴马隆、别嘌吟醇等。这些药物以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缓解或治疗痛风的目的。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发现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药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结论虽然临床已有一些防治痛风的药物,防治痛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更多的临床资料表明,由于药物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现有药物的适应证限制及不良反应以及该病治疗药物品种很少,导致药物选择受限.使痛风没有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导致急性痛风的慢性化和并发症产生。随着痛风分子发病机制的揭示,人们发现了治疗痛风的新靶点.将会出现一些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6.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痛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 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痛风药物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对于痛风的常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这些药物以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缓解或治疗痛风的目的,但临床发现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着手于抗痛风天然药物的开发,其疗效与毒副作用尚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痛风药物及正在研发中的抗痛风药物进行了综述,总结痛风病不同分期的药物治疗特点,阐述各期药物治疗潜在危害和处理方法,归纳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中药研究,为开发新型抗痛风药物提供有效途径,并对抗痛风新药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慢性疾病[1].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正常人的血尿酸浓度波动在较窄的范围内,男性为0.15~0.38mmol/L(2.6~6.4mg/dL),女性更年期前为0.1~0.3mmol/L(0.6~5.2mg/dl),更年期后其值接近男性,这是由于雌激素对肾脏排泄尿酸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痛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燕琴 《海峡药学》2001,13(2):102-103
治疗痛风药物主要是降尿酸药,包括苯溴马龙、硫氧唑酮等的尿酸排泄促进剂,以及别嘌呤等的原酸生成抑制剂,对于痛风引起的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期可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症状,传统中药在痛风治疗上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痛风症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及某些慢性表现,如痛风石、关节强直或畸形、肾损害、尿路结石及高尿酸血症为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黎芳 《医药世界》2010,(11):1438-1439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在痛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01-2010-01收治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疾病宣教,实验组在常规进行疾病宣教的基础上加以系统的饮食指导,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血尿酸恢复正常的天数、痛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尿酸恢复正常天数、痛风复发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对痛风患者的正确饮食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本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袁立  胡咏华 《中南药学》2012,10(10):764-767
痛风是一种以尿酸钠晶体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沉积为特征的关节炎[1].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发生痛风的前期状态[2],然而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为痛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以及致残等原因,急性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寻找抗痛风的新药及新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临床上的药物治疗主要有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以及预防期药物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痛风的治疗现状及预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以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失常所致血尿酸增高,并伴有结缔组织内尿酸钠结晶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炎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并可出现关节致残及肾功能不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痛风患者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到北京电力医院门诊就诊的8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和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干预,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痛风患者尿酸值、痛风复发率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血尿酸值正常率为46.51%,治疗组为88.37%,复发率明显降低,且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 P<0.05)。结论中医食疗对降低痛风患者的尿酸含量,减少复发率和提高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痛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现金 《淮海医药》2002,20(5):F003-F00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征 ,常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痛风性肾病早期出现蛋白蛋及镜下血尿 ,晚期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其发病率约为 0 .2 %~ 0 .3%[1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痛风已属常见病。治疗本病要求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1)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 ;(2 )防止关节炎复发 ;(3)纠正高尿酸血症 ;(4 )防止尿酸肾结石形成 [2 ] 。西药对本病虽有一定疗效 ,但副作用大 ,患者难以长期接受。许多学者致力于从中医药宝库中发掘治疗痛风的有效方药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痛风石性痛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痛风石性痛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单独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调理.结果 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9.8%;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4%.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慢性痛风石性痛风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谭冰  熊毅 《中国药业》2013,22(14):111-112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以减少尿酸的产生和加强尿酸的排除,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上治疗痛风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包括秋水仙碱、别嘌呤醇、苯溴马隆、非甾体类抗炎药、丙磺舒等,但其均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目前,中药及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逐渐发展起来,且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国内外对痛风治疗的药物进行综述,希望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杰  王儒强 《淮海医药》2013,31(4):373-376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血尿酸水平过高,或/和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着于关节及其周围结缔组织而引起病损及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尿酸钠盐沉积,病变主要发生在关节软骨、骨骺、滑膜、肌腱、血管较稀少的胶原纤维组织及肾脏等部位。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摄入动物蛋白及脂肪的增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有升高趋势[1]。有资料显示[2],痛风与环境、种族、遗传等因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种心脑血管和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结石、尿酸性肾病、糖尿病的发病和恶化因素。抗痛风药为一组通过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或分解而降低血、尿尿酸水平,或抑制粒细胞浸润而控制关节炎症,对抗痛风发作的药物,其合理应用和药学监护十分重要。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诊疗指南,对痛风的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进行综述。药师应确立痛风的治疗靶标、按痛风的分期选择用药、针对痛风合并症积极治疗,并从规避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药品、急性发作期禁忌的药品、水化和碱化治疗等若干监护点进行干预,体现现代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孟伯臻 《首都医药》2010,17(12):19-20
从痛风的降尿酸治疗的时机选择、目标、治疗药物和注意事项方面介绍了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