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叶珊珊 《吉林医学》2012,(34):7467-7468
目的:根据不同首剂肝素剂量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凝血的影响,找到首剂使用肝素模式减少凝血发生。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设计肝素首剂不同,观察灌流器和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2 h结束下灌流器灌流器1~3级凝血9例,凝血发生率为18%(9/50);密闭管路行后2 h的血液透析治疗,发现后续血液透析治疗开始不到10 min发生透析器3级凝血6例,静脉壶发现血栓,凝血发生率为12%(6/50);试验组50例患者,灌流器凝血2例,凝血发生率为4%(2/50),透析器无凝血发生,试验组凝血几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足的首剂剂量可以防止凝血的发生,保证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正常进行,避免凝血。  相似文献   

2.
江春红  汤建明  沈海花 《吉林医学》2012,33(28):6227-622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对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患者进行无肝素透析2~4周,同时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结果:8例脑出血患者病情控制,1例死亡,有效率89%。结论:无肝素透析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脑出血得到了改善,降低了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已被公认。但当合并出血危险的患者,应用普通肝素(SH)抗凝,会加重出血,导致不良后果。以往对这些患者的抗凝是采用小剂量或无肝素透析,但常常因为凝血而导致治疗失败。为此,我fi’1探索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合并出血的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1996年10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衰病人,男55例,女5例,年龄平均37.2土9.正岁。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55例,挤压综合征5例。所有病人均合并皮肤粘膜出血,伴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血透结束时使用液体回血法与液体—空气回血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液透析结束时 ,使用液体回血法与使用液体 -空气回血法 ,两者到底哪个进入患者体内的液体量少些 ;哪个透析器与管路的凝血发生率少些 ?为此 ,我们对 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结束时采用不同回血法的观察分析。结果认为 :使用液体回血法优于液体 -空气回血法。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取我院血透室 1999年 9月~ 1999年 10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72例 ,其中女性 30例 ,男性 42例 ,年龄为 2 6岁~76岁 ,平均年龄 5 6岁。管路均为复用 ,透析器复用 1~ 5次 ,平均复用 3次 ,均使用全身肝素化的常规肝素量抗凝。1.2 在基本相同的条…  相似文献   

5.
杨玲  廖松 《医学文选》2002,21(1):126-127
抗凝是保证血液透析 (以下简称血透 )时血液在体外循环的重要措施 ,肝素是血透中普遍使用的抗凝剂 ,但它可引起出血或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长期使用还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聚集造成透析病人血栓形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使用低分子量肝素 ( Low Molcu le,weightHeprin,LMWH) ,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从 1 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我们将低分子量肝素用于有出血倾向患者血透中的抗凝共96例 ,男 67例 ,女 2 9例 ,年龄 6~ 75岁 ,平均 44.7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 ( CRF) 71例…  相似文献   

6.
杨莉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406-140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最佳效果.方法:对比使用肝素与使用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透析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发现两种抗凝剂的抗凝效果及透析效果无明显差异.副作用:使用肝素组50例,其中血小板减少21例,自发性出血38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50例,均未发现血小板减少及自发性出血现象.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明显优于肝素.  相似文献   

7.
肾脏损害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最常见、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发生ARF可应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目前血液透析抗凝常用方法如下:1)常规肝素抗凝重复大剂量注入法。2)常规持续肝素输注法。3)边缘肝素化法。4)体外肝素化法。无论应用哪种肝素抗凝法行血液透析均有加重HFRS出血的可能。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无肝素透析治疗HFRS发生ARF,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年4月~2000年4月共收住院治疗18例HFRS患者,其中发生ARF需行血液透析者12例,随机分为无肝素透析及肝…  相似文献   

8.
随着血液透析病人的增多 ,并发不同部位出血的病人也日益增多。而常规血液透析要求全身肝素化 ,势必加重出血甚至造成病人生命危险。既往对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多采取无肝素透析和体外肝素化 ,无肝素透析需采用生理盐水间断冲洗透析器的方法来达到防止血液凝固的目的 ,但此方法使大量液体进入病人体内 ,增加了心脏容量负荷 ,且需加大脱水量 ,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肝素反跳现象 ;体外肝素化法 ,需增加驱动鱼精蛋白的装置 ,操作繁杂。我们采用一种新型低分子肝素抗凝剂——速避凝 ,对 15例病人进行血液透析 96次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  相似文献   

9.
资料 :我院 3年来采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联合抢救急性药物中毒 8例 ,其中有机磷中毒4例 ,安眠药中毒 3例 ,地高辛中毒 1例 ,均在服药后 6~ 1 0小时开始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 ,抢救成功 7例 ,死亡 1例。方法 :8例患者我们均采用桡动脉或足背动脉与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 ,用 1 6号内瘘针直接穿刺的方法。先用肝素盐水预充透析器 ,再用 5 0 0 0 ml生理盐水冲洗灌流器 ,最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l加肝素 1 0 mg预充灌流器。并将灌流器并联在透析器的动脉端。护理 :血流量一般维持在 1 6 0~2 0 0 ml/ min。肝素用量应大于单纯血液透析 ,一般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的最佳效果。方法 :对比使用肝素与使用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 ,透析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 :发现两种抗凝剂的抗凝效果及透析效果无明显差异。副作用 :使用肝素组 5 0例 ,其中血小板减少 2 1例 ,自发性出血 38例 ;使用低分子肝素组 5 0例 ,均未发现血小板减少及自发性出血现象。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明显优于肝素  相似文献   

11.
我院近期对 6例临床高危出血的血液透析患者 ,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进行 1 0例次血液透析 ,并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年龄 2 8~ 76岁 ,急性肾能功能衰竭6例次 ,慢性肾功能不全 4例次 ,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 2例次 ,上消化道出血 5例次 ,手术后 2日内血液透析 2例次 ,慢性透析患者严重血尿1例次。  对照组年龄 1 9~ 73岁 ,急性肾功衰竭 5例次 ,慢性肾功能不全 5例次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3例次 ,脑出血 2例次 ,腹部手术 2日内透析 3例次 ,大面积挤压伤术后 2例次。2 材料及方法  治疗组用法国产低分子肝素钙 (速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不同抗凝药物随机分为:阿加曲班组30例、普通肝素组25例和低分子肝素组25例,于血液透析前后监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LT值及H-PF4抗体,并对血液透析器进行凝血分级评分,同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结果 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类组透析器凝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PTT值、H-PF4抗体等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无差异,但显著优于普通肝素组.阿加曲班组出血发生率0%,普通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24%,低分子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12%.结论 血液透析时动脉端输入阿加曲班,抗凝效果与肝素类药物相当,且对体内凝血状态影响较小,很少并发出血,没有诱发HIT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在口服鱼胆中毒患者并发肝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鱼胆中毒患者进行积极补液、利尿、保护心肝肾脏等内科综合治疗,同时对所有患者予以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管通路为股静脉穿刺插管,血流量为15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置换液量为15~20 L。抗凝方法根据患者有无出血倾向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首次血液透析滤过2 h,后每日3~4 h。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治愈出院,住院天数为9~25 d,平均13.7 d,治愈率为95.2%。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鱼胆中毒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血液灌流技术近年来在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抢救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肝素抗凝方法的选择对于血液灌流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本文用不同的肝素抗凝方法对19例急性中毒病人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15例,单纯血液灌流4例)。其中肝素吸附法10例,常规抗凝法9例,前者采用高浓度肝素盐水(肝素150mg十生理盐水500mL)冲洗灌流器及管路,并保留20分钟,减少肝素首剂用量为0.3~0.4mg/kg,追加量6~8mg/h。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抗凝效果基本相同,出血、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穿刺插管部位压迫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缩短10~20分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在肾炎合并高度出血危险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透析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检验结果与血气分析结果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体外循环凝血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在肾炎合并高度出血危险透析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降低出血风险,同时改善预后状况,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方克南  王琴  韩毅峰 《包头医学》2016,40(2):105-106
目的:探讨对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采用增加肝素盐水封管次数的方法,预防导管堵塞,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方法:针对15例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堵塞的情况进行尿激酶溶栓及肝素盐水封管。结果:15例留置导管通畅,功能良好,血流量充足。结论:采用增加肝素盐水封管次数的方法,能有效防止导管堵塞。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导管堵塞。血栓的反复形成不但影响效果还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造成精神压力。本院血液透析中心2014年5月~2015年5月对15例长期留置导管采用了增加肝素盐水封管次数的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及毒素的刺激,全身均有出血倾向,资料显示常规肝素在血液透析中出血发生率高达10%~30%,笔者对22例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透析出血率明显降低。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2例患者透析时间2年,男8例,女14例,年龄43~72岁...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全身肝素化常带来出血的危险,对有出血倾向者即使应用体外肝素也不免会加重出血。我院自1995年6月~1998年6月对有出血倾向的3例尿毒症患者,行15例次无肝素透析,其中5例次采用小剂量(肝素总量2500~3500u)均获成功。男2例,女1例,...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有不少肾衰患者伴有出血倾向 ,应用肝素作抗凝药进行血液透析时 ,可增加出血危险性。我院自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8月行小剂量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法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 1例急、慢性肾衰合并出血倾向患者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中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19~ 70岁 ,平均 48岁。均为急、慢性肾衰合并出血倾向患者 ,其中消化道出血 8例、皮下出血 5例、手术后出血 4例、鼻腔黏膜出血 2例、眼底出血2例。急性肾衰 8例、慢性肾衰 13例。2 1例患者共无肝素透析 43例次 ,其中透析 1次者 9例 ,2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引起的皮肤瘙瘁的疗效评价。方法:搜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因血液透析引起皮肤瘙瘁症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及抗过敏治疗,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UN、CR及皮肤瘙瘁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后尿素肌酐都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5),而皮肤瘙痒症状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对血液透析引起的皮肤瘙痒治疗上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