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院1994年1月~2007年6月为食管贲门癌病人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共360例,其中发生胸内吻合口瘘10例占2.8%,吻合口狭窄3例占0.9%,与1980年1月~1994年1月手工吻合术相比较,吻合口瘘发生率下降57.7%,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下降75.9%,因而证明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手术中具有防止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200例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病变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4例,胸内吻合1116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0.91%),颈部及超胸顶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前8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2.32%,吻合口狭窄3.1%;近12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33%,吻合口狭窄占1%;进口吻合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86%,吻合口狭窄6.9%.所有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机械吻合是减少胸内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1 mm和25 mm圆形吻合器与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行胃食管颈部机械吻合术的402例食管癌患者,分析21 mm和25 mm圆形吻合器与吻合口狭窄的关系。结果:发生吻合口狭窄54例,狭窄率为13.40%(54/402);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71%(31/402),吻合口瘘的患者中,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9.03%(9/31)。在排除吻合口瘘等导致的狭窄后,胃侧荷包缝合组与无荷包缝合组之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侧荷包缝合组中21 mm吻合器吻合组与25 mm吻合器吻合组之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荷包缝合组中21 mm吻合器吻合组与25 mm吻合器吻合组之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胃侧荷包缝合可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中使用的21 mm和25 mm圆形吻合器与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H型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应用。方法对54例食管贲门癌切除病人应用CDH型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54例手术病人无器械故障及吻合口瘘发生,仅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CDH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进行消化道重建时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低、发生率低、机械故障少,优于国产吻合器。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2):157-159
目的探讨胃壁结扎在食管胃器械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林州市人民医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食管癌患者948例,根据术中食管胃吻合方式分为观察组(562例)和对照组(386例),对照组患者直接应用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观察组患者先结扎吻合部胃壁再应用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观察术后2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并进行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吻合口狭窄情况,并对2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9例,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3%(9/386);观察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10例,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8%(10/562);2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348例,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17例,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9.2%(32/348);观察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514例,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10例,重度狭窄5例,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5.8%(30/514);观察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1.56,P<0.05)。结论食管胃吻合前结扎吻合部胃壁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胸内器械吻合预防吻合口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2000年12月,笔者应用常州GW-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32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手术过程中行胸内器械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占0.6%。比报道的器械吻合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0.9%低,比手工吻合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3%~5%明显下降。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吻合器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仔细操作,器械吻合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管状吻合器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1200例食管癌、贲门癌、食管良性病变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的手术效果进行分忻。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4例,胸内吻合1116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0.91%),颈部及超胸顶吻合无吻合口瘘发生。前8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32%、吻合口狭窄3.1%;近12年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33%,吻合口狭窄占1%;进口吻合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86%,吻合口狭窄6.9%。所有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机械吻合是减少胸内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防治。方法 对38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吻合器吻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8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2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0.79%。结论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吻合器吻合,是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粘膜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食管胃吻合方法 ,以减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 2 18名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即分为两组。实验组 12 6例 ,行食管 -胃粘膜吻合术 ;对照组 92例 ,行常规食管胃端 端吻合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发生率分别为 0、 1.6%和 4.8% ,而对照组为 3 .3 %、7.6%和 3 7.0 % (P <0 .0 5 )。结论 :食管 -胃粘膜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140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7.1%(10/140),吻合口狭窄6.4%(9/140),喉返神经损伤4.2%(6/140)。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8%、43.8%、35.4%。结论:颈部吻合术,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且操作简单,吻合可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是一严重并发症。胸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左右,其病死率高达50%~75%^[1]。随着胃肠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本院自2003—2008年用一次性胃肠吻合器共施行食管、贲门癌胸内吻合362例,  相似文献   

12.
我科应用上海GF-Ⅰ型消化道吻合器和消化道缝合器,共行胸内食管胃吻合35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较过去手工缝合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占0.03%。应用吻合器的好处:①吻合口大,严密可靠,不易发生瘘;②食管套入胃腔内粘膜形成瓣状结构,具有抗返流作用:③容易掌握;④可以适当扩大切除范围:⑤可以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证的范围;⑥平均缩短手术时间1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3.
我科 1996~ 2 0 0 1年 6月采用常州GW - 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 37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后行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0 6例 ,女 16 7例。年龄 43~ 75岁 ,平均 5 8.3岁。贲门癌 2 2 1例 ,食管癌 15 2例。除 3例经右胸手术外 ,其余均经左胸手术。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 12 7例 ,弓下吻合2 43例 ,食管胃端侧全层内翻吻合均采用吻合器完成 ,采用GW - 1型 2 6及 2 9规格的分别为 2 92例及 7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 ,占 0 .8%。2 讨论文献报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器械吻合为 0 .9% ,手工吻…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机械吻合及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计食管癌行机械吻合及应用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的优点.方法对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机械吻合器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或胸顶吻合,并以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同期行常规手工吻合及胃壁包埋吻合口作为对照组.结果机械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0.6%,死亡1例,吻合口狭窄发生7%,无死亡,手术死亡率0.2%;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2.3%,死亡5例,吻合口狭窄发生2.7%,无死亡,手术死亡率1.9%.结论食管胃机械吻合及应用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的方法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死亡率低,但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使用国产GF-I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连续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300例未发生吻合口瘘的经验。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食管癌191例,贲门癌109例。切除癌肿后,食管胃端侧全层内翻吻合均用吻合器完成,并用胃壁组织包埋吻合口一周。术后,12例患者发生胸内出血、呼吸机能不全、脓胸、胃排空障碍以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除2例吻合口狭窄可能与吻合器本身有关外,其余并发症与吻合器无因果关系。经验表明,用吻合器行食管胃朐内吻合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省时等优点,其效果明显优于手工吻合,是预防吻合口瘘的有效手段之一。近7年间,本科用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745例,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与1979年以前的手工吻合组比较,吻合口瘘发生率下降4.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手术治疗的贲门癌临床资料,总结食管-胃吻合术经验.结果 42例中发生吻合口瘘4例(9.5%),死亡2例.结论 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使用吻合器吻合,可靠的吻合技术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手术治疗的贲门癌临床资料,总结食管-胃吻合术经验.结果:42例中发生吻合口瘘4例(9.5%),死亡2例.结论 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使用吻合器吻合,可靠的吻合技术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国产吻合器在食管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常州产WGW型或KYG型吻合器重建食管胃吻合口776例,其中男545例,女231例,食管癌400例,胸上段癌24例,胸中段癌290例,胸下段癌91例,多发癌5例;贲门癌376例.食管胃颈部吻合3例,主动脉弓上或胸顶吻合346例,弓下吻合428例,全胃切除12例,均行空肠代胃机械吻合.结果 发生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为0.52%.1998年前手工吻合术后吻合口瘘26例,发生率为3.23%.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吻合口狭窄28例,发生率3.61%,大部分经食管扩张症状有良好缓解.结论 机械吻合重建食管安全可靠,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食管、贲门癌手术中手工吻合与吻合器吻合对食管胃吻合口的影响。方法:通过手工吻合2223例与吻合器吻合3832例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手工组吻合口瘘137例(6.2%),狭窄43例(1.4%);吻合器组吻合口瘘54例(1.4%),狭窄13例(0.35%)。结论:两组资料的吻合口瘘、狭窄经χ~2检验,P值均<0.005,说明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应用食管胃吻合器无选择地行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176例,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2%(2/176),明显地低于同期行工吻合的4.9%(5/103)。作者讨论了应用吻合器所致吻合口瘘的原因,认为以操作技术为主,并且提出了几点注意项加以防范。同时也分析了应用吻合器所致吻合口狭窄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