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isis,MHD)患者的生命线,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1]。目前主要的血管通路有自体动静脉造瘘、移植血管动静脉造瘘以及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前二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成熟",而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可以术后立即使用,但可能发生感染、中心静脉病变等问题[2]。近年来,即穿型人工血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移植血管在临床得到应用,它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对  相似文献   

2.
正血液透析是提高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1],我国近10年内的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仍主要以动静脉内瘘为主[2]。而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不仅能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3]。尽可能地延长透析通路的使用时间对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然而,在临床上,内瘘穿刺处止血按压的时间和力度都会对内瘘产生直接的影响,按压时间过长或力度过大均可能造成血栓形成;时间过短或力度过小又可能导致穿刺处出血、血肿进而压迫内瘘,  相似文献   

3.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为临床当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常见替代疗法之一,其能经腹膜透析或是血液透析挽救患者生命,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由于患者的肌肉出现生理和病理改变,可致使部分患者出现衰弱等严重并发症[1,2]。临床调查显示,衰弱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群体最为常见的综合征,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多系统失调,机体生理储备能力减弱,加重患者机体的易损性[3]。  相似文献   

4.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液透析可以减少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和延缓病情发展,作为晚期尿毒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已广泛开展,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也逐渐增加,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需要良好依从性才能达到理想效果[1]。本文对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探讨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因为血管通路原因住院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1]。对于血管条件及心功能较差和因低血压不能维持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有动静脉内瘘及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我国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约为10%[1,2]。根据卫生部最近数据截止2011年,我国已登记血液透析人数达到26万人左右,10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e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年复合增速为23.8%。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3,4]。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血液透析患者血管  相似文献   

7.
<正>扣眼穿刺法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内瘘穿刺方法,越来越受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欢迎。此法对血管长度要求不高,可减少血管瘤的形成,对血管内瘘损伤少,适合于任何内瘘血管,被认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首选穿刺方法[1]。目前,扣眼穿刺法在我科已逐渐被推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有出现穿刺点渗血、隧道形成时间较长及钝针穿刺困难等情况;为了让皮下隧道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我科对部分患者进行建立隧道的初期联合采用远红外线照射穿刺点,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ains hemodialysis,MHD)是支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透析通路主要有人造血管,自体AVF及留置导管。参照国际指南的建议[1],长期性血管通路首选仍然是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它具备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使用时间长、费用低等优势。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各种因素会导致AVF失功[2],大大影响患者生存期。为了更好的规避一些可控的AVF失功危险因素,我们将本院接受治疗的MHD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可能影响AVF使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患者往往伴随着钙磷代谢紊乱和高磷血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代谢障碍等疾病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非常常见,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临床上对于高磷血症患者的治疗主要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结合使用肠道磷结合剂、钙剂等,但往往容易产生高钙血症等并发症,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血清中高磷水平、高甲状旁腺激素、  相似文献   

10.
正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生命线和生活质量保障,管腔狭窄是导致动静脉内瘘失败的最主要原因[1]。尽管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能安全有效的处理狭窄病变[2,3],但由于新生内膜等原因,PTA后再狭窄不仅增加了后续治疗的技术难度,降低了通路长期通畅率,同时消耗了大量的卫生资源,给患者造成很大负担[1,4]。通过改良球囊或置入支架等方法对于再狭窄的短期疗效优于普通球囊扩张术,但远期效果和成本-获益问题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5~14]。全身给药已被证明不能改善再狭窄[15~17],基于再狭窄机制的局部抗炎抗增殖疗法或许是研究的方向[18]。为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  相似文献   

11.
正维系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满足肾衰竭、尿毒症常见方法,也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手段[1]。终末期肾病患者急性时相反应时,内毒素、化学物质、免疫复合物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因子释放,循环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增高,临床无明显感染症状,但机体处于炎症状态[2]。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可诱导机体炎症反应,使机体处于炎症状态,若出现感染,极端情况下则可能出现大量细胞因子聚集,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3]。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相关危险的报道较少,本文探讨不同透析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安全血管通路,内瘘的长期畅通影响着患者的血透治疗时间,如果护理不当则可导致内瘘局部异常,或者内瘘堵塞,出现血液返流,导致再循环发生,或者其他并发症发生导致内瘘失效,影响到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1].多项研究显示[2]:年龄、原发病、合并症、内瘘使用时间等都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我中心从2013年开始采用分级护理模式,将患者内瘘危险分级,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强对高危险度患者护理有可能降低内瘘失功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近年来,对于血管通路的研究发现:血管通路再循环,影响透析效率,降低透析充分性[1].因而血管通路再循环的测定对血液透析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葡萄糖注射法(glucose infusion test,GIT)[2]测定新型带涤纶环的长期深静脉导管及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血管通路的再循环,观察透析充分性及对临床选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血液透析患者有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的保障,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成本低,并发症少,是首选的血管通路,但由于新进入透析患者的老龄化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增加,患者自体血管条件差,患者透析龄的延长导致血管耗竭,难以形成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内瘘是替代自体内瘘较好的的血液透析通路,近年来以人造血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患者日益增多,我们透析中心人造血管内瘘占血管通路的10%共11例患者,人造血管内瘘手术难度高,费用昂贵,人造血管没有与自体血管内膜相似的再生、扩张功能,因此并发症相对较多,内瘘穿刺方法是影响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国内也有作者采取人造血管内瘘扣眼穿刺的方法~([1]),为观察扣眼穿刺法对人造血管内瘘的影响,我们选择我院人造血管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例,采取双扣眼穿刺法,避免了长期反复穿刺导致的人造血管的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应用和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良好的血管通路功能是决定血液透析治疗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血管通路的失功不仅会造成透析剂量不达标,并且带来很大的卫生经济学和生物学损失[2,3]。因此,如何监测和维护血管通路成为了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4]。目前用于通路内流量测定的方法有超声稀释法[5,6](ultrasounddilu-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表明40%~70%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都存在心血管疾病(CVD)[1],血管钙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及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冠状动脉钙化(CAC)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目前已有许多方法用于评估血管钙化,其中评估的"金标准"是计算机断层扫描(螺旋CT或电子束CT)所提供的定量血管钙化评分[3]。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螺旋CT对111例  相似文献   

17.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重要的血管通路。在同一区域反复穿刺可能引起管壁薄弱,进而导致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形成。尽管穿刺时,护理人员有计划地做绳梯式或纽扣式穿刺,部分患者仍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假性动脉瘤,表现为血管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超过60%的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所采用的通路类型为中心静脉导管[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仍有超过20%的患者使用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TCC)作为长期血管通路[2]。TCC嵌顿导致拔除困难是一种少见但处理起来较麻烦的并发症,常见于置管时间较长的患者,该情况主要与导管周围纤维鞘形成有关。现报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经导管腔内球囊扩张解除股静脉TCC嵌顿1例。  相似文献   

19.
动-静脉内瘘进针角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王华英 《护理学杂志》2000,15(7):425-426
维持性血液透析必须有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才能保证足够的透析血流量,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采用动-静脉内瘘穿刺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一种最常用的血管通路.笔者对1990~1998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6 000例次,分别采用常规静脉穿刺针尖与皮肤呈20°与45°角进针对比观察,结果45°角进针可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达到充分透析效果,并有利于动-静脉内瘘永久使用.  相似文献   

20.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1],血液透析延长了MHD患者的生存期,但一些合并症的存在、患者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以及透析治疗的局限性等因素,导致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多种心理和生理症状,其中口渴已成为困扰MHD患者的主要典型症状之一[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