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对青海省曲麻莱县龙木地区金矿区域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康前砂金矿点、大场岩金矿床以及加给陇哇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赋存规律和矿床类型等特征。结合资源形成地质背景和区域成矿规律,圈定1处格强勒脉—抗日建金成矿远景区,再根据调查区内的地质矿产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化探异常特征,在远景区内进一步圈定了5个找矿靶区。龙木地区具有较好金矿成矿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赖子山背斜为黔西南卡林型金矿重要的成矿背斜之一。结合近年来找矿薄弱的背斜西翼地区地质工作成果,系统分析了背斜西翼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异常特征。通过综合研究西翼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技术异常信息,总结了找矿标志:1吴家坪组下部泥质灰岩和黏土岩中金含量高(w(Au)0.1 g/t)且厚88余米的局部地段可作为地层及岩性标志;2近SN、NE向逆冲断层及其派生构造为构造找矿标志;3硅化与褐铁矿化为氧化矿的蚀变找矿标志,硅化、黄铁矿化、黏土化、有机碳化为原生矿的蚀变找矿标志;4沿断裂构造呈带状或线状分布的Au、As及组合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5线-环构造区且伴有铁染、羟基异常存在的区域可作为遥感异常找矿标志;6剩余重力和航磁正负异常的过渡带、负异常扭曲部位可作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结合上述分析,认为背斜西翼地球化学背景、异常、矿化蚀变及矿物组合等方面与背斜东翼相似,具备类似东翼大型金矿的成矿条件。基于背斜西翼与金矿成矿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找矿技术异常信息、找矿标志的综合研究,圈定了庆坪—狮子顶、达窝—长坪、塘新寨—坡稿地区3个找矿靶区,对各靶区内的重要异常特征和庆坪、长坪等金矿点的找矿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各靶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进行了讨论,供区内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勘查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岗—塘坪铅锌矿床成矿条件优越,是佛子冲矿田西部成矿带中找矿前景较好的矿床。根据赋矿层位、控矿构造、矿体产出特征及物化探等工作成果,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并提出塘坪复向斜东翼、石岗倒转背斜西翼、石岗勘查区南缘、塘坪深部和架桥冲—磨刀河断裂带等5处找矿预测区,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姜冰 《现代矿业》2018,34(9):27-32
山东西岭西金矿区位于威海-文登成矿带内,该成矿带为胶东东部地区受米山断裂带控制的近SN向成矿带,断裂构造十分发育,金矿床(点)分布众多。研究区内主要的矿化蚀变带位于米山断裂的次级断裂内。通过对西岭西金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了矿区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米山断裂的次级断裂内,形态、产状受断裂构造控制;激电异常、岩石剖面与矿化体对应良好,槽探、钻探工程可有效揭露矿化体;区内金矿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岩石地球化学及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的研究,阿达龙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与地层分布和构造有密切关系,总结出矿体与地层、岩性、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关系;通过对大量样品中的元素进行相关关系和R型聚类分析,得出成矿过程中成矿元素与伴生元素的组合特征,总结出该地区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标志;通过异常查证在As61号异常区内的北东角发现了阿达龙金矿,综合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提出川西阿达龙金矿类型成矿有利地质条件、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仙人岩金矿的控矿因素发现:(1)本区金矿含矿层位原岩主要为下二叠系当冲组硅质岩与泥岩类岩石,因受后期构造挤压破碎而成为黑土夹角砾。(2)南北走向的倒转背斜构造是使当冲组地层破碎的基础条件。随着进一步发展倒转背斜东西两翼分别产生F3、F4两个正、逆断层互相对扭,使之倒转背斜轴部产生一组北东走向张性裂隙,为氧化次生富集金矿和岩脉充填和侵入创造空间条件。(3)岩浆热液活动为晚期深源金矿运移提供了热源。在此基础上,结合仙人岩金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在水口山矿田寻找相同类型的金矿床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梅池金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的分析,认为区内各种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重点讨论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黔东南岩寨金矿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论述了金矿矿体产出特征,矿体与地层、岩性、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关系。综合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提出黔东南岩寨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佳,地球化学异常发育,具有中大型金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罗君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4):115-118
通过对曾村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石特征等的系统研究,认为曾村金矿床为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具备继续进行深部找矿及扩大找矿范围的条件,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牛岭金矿位于海南岛西部戈枕韧性剪切带北东段,属碎裂蚀变岩型金矿。结合牛岭地区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含矿层特征、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区内断裂控矿明显,构造线主体为NEE向;硅化蚀变带为该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之一;成矿条件优越,深部还存在盲矿体,具有寻找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大坪金矿床为哀牢山金矿带的典型矿床之一,被视为产于碰撞造山环境下的金多金属矿床。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因类型,结合区域成矿背景,以云南省元阳县大坪金矿床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组合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划分了成矿期次,并对成矿物质基础研究成果和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①矿床主要受左行走滑剪切作用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张扭性-压扭性空间过渡部位。②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多样,受多期次构造成矿作用、多成因热流体综合作用叠加改造,属中温热液脉型金多金属矿床。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认为区内找矿工作应在富碱斑岩发育和构造活动叠加的地区进行,重点找矿部位为煌斑岩和花岗斑岩出露地带,另外应注意多金属硫化物的富集部位。上述研究成果对于矿区深部找矿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西藏尼木岗讲铜钼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重要的矿床之一。为寻求找矿突破,加快岗讲矿区探矿工作步伐,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工作总结,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方面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成岩成矿时代,探讨矿床成矿机理,总结直接间接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表明,岗讲矿床属于斑岩型矿床,矿体多数由斑岩体内接触带细脉-浸染型板状铜钼矿(化)体构成,二长花岗斑岩是最主要的赋矿岩石。在中新世印度-亚洲大陆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两期含矿热液沿岩体裂隙叠加贯入是成矿关键。  相似文献   

13.
姐纳各普金锑矿位于藏南拆离系金锑成矿带东段,共发育12条金锑矿(化)体,长50~240 m,厚0.34~8.83 m,均呈脉状发育于下侏罗统陆热组地层,受构造控制明显。矿石类型分为热液脉型和蚀变岩型2类,热液脉型矿石主要为含辉锑矿的石英-方解石脉和含明金的石英脉,蚀变岩型矿石为角砾状蚀变板岩和蚀变中-基性岩体。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地层、构造2个方面对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①邻区日当组、维美组地层Au、Sb丰度较高,可能为矿床的矿源层;②早期中-基性岩体为成矿提供了不可忽略的物质来源,晚期中-酸性岩体为成矿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来源,可认为区内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内找矿标志,分别为构造与化探异常组合标志、物探异常标志、围岩蚀变组合标志以及Au-As-Sb组合标志。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工作及区域金锑矿成矿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位于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沱沱河地区的雀莫错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二叠纪拉卜查日组碳酸盐岩,是铅锌矿的有利源层,相对富集Pb、Ag、Zn、As、Sb、Cd等成矿元素;2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次级断裂构造与矿化关系密切,伴有硅化、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3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低盐度和低密度等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石同位素特征反映出成矿流体有岩浆热液活动的参与;4目前所发现的8个铅锌矿体中,Pb品位为1.65%~7.17%,Zn品位为1.13%~5.7%,Pb+Zn(334)金属量为18.88万t,矿床达中型规模,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内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并从地层、构造、蚀变、矿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总结了找矿标志。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铅锌矿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浙东山门地区铜矿床的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并对该地区铜矿床进行找矿预测,首先系统分析了区内地质、物化遥特征,然后对产出于该地区的半岭—黄施岙一带铜矿床(山门铜矿床)的产出状态、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围岩蚀变、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1区内铜矿床成矿的同时具有浅成热液和斑岩成矿系列的某些特点,简单地以构造热液充填或典型的斑岩成矿理论指导找矿是不合理的,应以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作为主攻对象;2矿区所见矿化大多属高位或远端的矿化,其延深部位是现阶段找矿的主要目标,而斑岩成矿则可能在更深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区"五位一体"的找矿模式,即针对NW向断裂裂隙带、次级火山机构、多期次的潜火山-侵入岩、蚀变分带特征和物化探异常等5种不同的矿化类型提出了具体的找矿思路,为区内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德晶 《金属矿山》2018,47(4):140-144
湘东钨矿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带,邓阜仙—诸广山NW向和陵县—临武NE向构造岩浆岩带交汇处,为石英脉型钨矿床。该矿区自20世纪50年代投产以来已连续开采约60 a,探明的可采钨矿资源已接近枯竭,该矿山已逐渐步入资源危机矿山行列。进一步开展矿区深部及其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扩大资源储量,对于延续矿山服务年限意义重大。结合矿区近年来的地质勘探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并进行了深部找矿预测。研究表明:(1)燕山早期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岩浆和构造活动形成的大断裂带(EW向老山坳断层(F_1),NE向金竹垄断层(F_2))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空间基础,燕山晚期构造活动对成矿后的矿脉起破矿作用;(2)矿区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挤压作用,燕山早期伸展作用以及燕山晚期挤压作用等4个主要的构造活动;(3)根据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老山坳断层(F1)下盘深处破裂发育区、SS2、SS3矿脉东端及深部、F8断层深部均为有利的找矿远景区,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城门山铜矿地质特征及深部三维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辉  田九玲 《金属矿山》2016,45(6):113-116
结合城门山铜矿地质勘查成果,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别从矿体特征、矿体地球化学特征2个方面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探讨。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矿区深部矿体分布规律,结合MapGIS-TDE三维可视化系统,提取了矿区328个钻孔的数据资料,建立了城门山矿区三维地质成矿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区内资源潜力和深部成矿条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矿区深部及边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矿体整体呈柱状展布,受岩体就位空间控制,略向NW倾,向深部仍有较大延深,最大见矿厚度达269.10 m(仍未揭穿),预测结果与实地勘查资料基本一致,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才玛超大型铅锌矿是沱沱河地区的典型矿床代表,位于青海省西南部三江北段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本文在分析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从矿区主要岩性及矿化特征、矿(化)体、矿石特征和围岩蚀变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进而从大地构造环境、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探讨了控矿因素。根据区域成矿规律、控矿地质条件及隐伏矿体的发现,证实该区具备中深部、周边及多金属的找矿潜力,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