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63~2013年金华市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NCAR 2.5°×2.5°格点资料对金华市霾日的气候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1 a来金华市霾日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以后,空气污染日趋严重,霾日数显著上升,城市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霾日持续时间也日趋显著;冬季霾日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日平均温度和温度日较差在5.1~15.0 ℃,是出现霾天气最为有利的温度条件; 2 m·s-1以下风速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 弱风速、地面主导风为偏东风是利于霾形成和维持的风要素条件;日平均气压和日平均气温的变化值小于等于2的条件下易产生霾;日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下时,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霾发生几率增加,反之则下降.  相似文献   

2.
基于Micaps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自动站雨量资料,结合WRF高精度数值模拟输出的诊断物理量,研究了2013年10月7日20:00至8日08:00发生于浙江东北部的短时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这次大暴雨过程主要由台风“菲特”残留云系、超强台风“丹娜丝”和北方的弱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假相当位温及地面风场的分布很好地反映了此次大暴雨过程中的不稳定强对流及冷暖空气交汇的形势.垂直螺旋度、湿位涡的分布及演变情况与强降水的移动及强度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区上空螺旋度对应上负下正的垂直分布形势,低层的湿位涡分布与暴雨中心对应较好,对暴雨落区和暴雨中心有一定的指向作用.这对今后预报秋季台风外围大暴雨过程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夏蜡梅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采用遮荫的方式设置3个光照梯度:全光照(CK)、37%全光照(37%RI)和10%全光照(10%RI),于2007年7月中旬,对上述光环境中的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光环境下,夏蜡梅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CK和37%RI光环境下,午休现象明显;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是37%RI>CK>10%RI;日均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是37%RI>10%RI>CK.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表明,10%RI光环境下光抑制现象不明显;37%RI光环境下在午间发生了明显的光抑制,但是光合机构可以恢复.全光照环境下发生了长期的光抑制,光合机构受到不可恢复的伤害.在夏蜡梅自然群落中,于2006年7月、10月和2007年4月下旬的晴朗天气,测定了群落冠层和林下2种光环境下夏蜡梅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并与其主要伴生植物进行比较.7月夏蜡梅冠层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林下夏蜡梅则表现为“单峰”曲线;在4月和10月夏蜡梅及其伴生植物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均呈“单峰”曲线.夏蜡梅3个季节的日均净光合速率的平均值比其它伴生植物低,在群落内种间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4.
利用温州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日本0.5°×0.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台风“苏迪罗”造成温州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短时强降水发生在2015年8月8日5:00至10日12:00,尤其是8日18:00至9日9:00最为激烈,表明8日夜里至9日上午温州有明显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短时强降水大部分具有局地性,仅8日19:00至9日5:00达小范围等级;短时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平阳、文成、泰顺和苍南4县交界处、瑞安和文成交界处以及泰顺东南部与福建交界处,南雁荡山最容易发生短时强降水,其次是洞宫山,括苍山最少;50 mm·h-1以上短时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南雁荡山的平阳、文成、泰顺和苍南4县交界处,其次是北雁荡山,洞宫山、括苍山和海岛都无50 mm·h-1以上短时强降水,100 mm·h-1以上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南雁荡山以及南雁荡山的迎风坡;温州南部上空大气接近中性层结或弱不稳定,且低层大气水汽含量很高,在地形作用下,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仍可促发显著的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5.
支持向量机方法(SVM)是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法,应用该方法解决小样本条件下的非线性问题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十分有效.基于2013~2014年金华站的地面自动站资料、探空气象资料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采用SVM分类方法建立2个金华SVM霾识别预报模型,即初始模型和订正模型,并对其8种核函数最优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初始模型的正样本分类Ts评分在0.45以上,均高于订正模型,故初始模型分类结果较为理想,可以给实际霾日识别预报提供参考;(2)初始模型的分类结果优于订正模型,且前者的漏报次数明显少于后者,究其原因可以发现14:00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条件对当日是否为霾日的判断非常重要,即14:00前后是灰霾出现比较频繁的时段.  相似文献   

6.
以国家和有关部委的资助项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14-2016年“一带一路”的相关基金立项,运用文献计量和空间分析的方法从项目的负责人、科研单位、所属地域、学科、研究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解析,旨在揭示 “一带一路”研究的格局与态势.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相关基金立项数目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增速平缓,国家社科基金主体地位明显.(2)项目所属单位、省份在空间上呈现集中分布趋势,体现了一定的区位优势、空间关联与地理邻近效应.(3)单个负责人的立项数目差异不大,分布较为平均.(4)“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目前学者主要的研究对象和议题.(5)各类基金高频词汇基本保持同步,五类基金研究的热门领域大体趋于一致,包括经济学、国际问题研究、民族问题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等.最后,从研究数据、时间、空间及学科与合作前景上,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应用一手数据研究了上海入境外国旅游流的分布和扩散规律及网络结构特征,发现:(1)上海口岸入境外国旅游流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部,北京、桂林、西安、成都和昆明等城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构成的主体骨架,并在全国范围内呈由长三角地区向西北方向、西南方向扩散的态势;(2)上海口岸入境的韩国旅游流空间分布呈“倒皇冠”型,主要由“上海-杭州-苏州”、“上海-杭州-西安”和“上海-杭州-广州”3个三角形构成;美国旅游流空间分布呈“Z”型,由“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北京”连接而成;美国游客比韩国游客活动范围更广,游览目的地更多,对上海口岸的依赖程度较低;(3)网络中的节点可划分为枢纽节点、中转节点、重要节点和一般节点,其中,上海、北京、桂林、西安、杭州和苏州等11个节点属于枢纽节点;(4)上海口岸入境外国旅游流网络规模较大,整体结构较松散,围绕核心节点集聚或扩散的趋势较强,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  相似文献   

8.
居住空间分异控制的本质即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点.和谐社会理念强调“科学发展、效率优先与以人为本”,落实在居住空间发展上也即提倡适度“规模分异”,反映并符合不同阶层的居住意愿等.提出了和谐社会背景下“理性保障性住房分布设计模型”及其5点主要内容.“小聚居”规模控制主要取决于4方面因素,同时指出同质社区最小规模以“C级”单元为宜,也可以成倍数开发.在建造模式与建设比例方面,提出了基于理性分布模型的杭州保障性住房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于2011年7月下旬的晴朗天气条件下,对浙江省天台山林窗、林缘、林下生境华东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var. formosana)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并比较林窗生境中华东野核桃与其伴生植物山胡椒(Lindera glauca)、玉兰(Magnolia denudata)、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光合日进程的差异. 结果表明:夏季,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及主要伴生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其“午休”的原因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林下、林缘的Pn日进程均呈“单峰”曲线.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与林缘、林下相比,其光补偿点(LCP)低,光饱和点(LSP)高,对光适应的生态幅较宽;并且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暗呼吸速率(Rd)低,日均P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高,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说明林窗生境适合其生长. 3种生境华东野核桃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 Fm)均呈现出“V”型曲线. 林窗生境中华东野核桃的日均Pn均比其他伴生植物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华东野核桃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了2012~2013年宁波城区空气质量指数AQI现状及其与降雨、温度、风、边界层、逆温等20类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秋冬季是宁波污染天气高发期,夏季空气质量较好,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O3;与2012年相比,2013年宁波空气质量状况转差,主要表现为3级以上污染天气明显增多、污染程度明显加重.AQI与气象要素相关性显著,特别是与地面风速、边界层水平风速、对流有效位能、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连续无雨日数等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4~0.5).当边界层的水平风速低于6 m·s-1、垂直风速小于0.008 hPa·s-1以及850 hPa湿度在60%以下时,容易出现3级以上的污染天气.降雨量在1 mm以下时,湿沉降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没有明显的作用.在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中,预报员需要特别关注PM2.5浓度的变化、不同季节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等的分析侧重点以及冷空气对空气质量带来正负两方面影响的时间节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